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检测8.3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8.3撒哈拉以南非洲必备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
1.位置
(1)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临B 大西洋,东临A 印
度洋。
(2)纬度位置: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因此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2.地形
(1)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北部为C 撒哈拉沙漠,中部为D 刚果盆地,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埃塞俄比亚高原、E 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和经济
1.气候类型:刚果盆地主要为A 热带雨林气候,本区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B 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民居是茅草屋。
2.热带草原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由于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季节分明,使野生动物形成了迁徙的习性,在赤道两侧来回迁徙。
(2)热带草原气候区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如果雨季迟到或者缩短,就会发生严重的旱灾。
3.自然资源丰富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黄金和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2)热带经济作物:是咖啡、油棕和椰枣的原产地。
4.经济特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非洲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自然环境恶劣,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居民深受旱灾威胁,经常忍饥挨饿。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影响因素。
8.3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知识点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1、地理位置:⑴、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羚羊、鸵鸟、长颈鹿、大象、斑马、狮子3、本区的地形特点P61图⑴、特点: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⑵、主要地形区:①、埃塞俄比亚高原一非洲屋脊”;南非高原,东非高原②、乞力马扎罗山一一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大盆地;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球的伤疤”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
⑶、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河流⑴、尼罗河一世界上最长河,注入地中海;⑵、刚果河一一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资源丰富(“富饶大陆”)(1)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矿产资源: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⑵、经济落后的原因: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本区成为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⑶、经济出路: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7、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2)解决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措施(课本66页活动题的A-F):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总结

◆位置和范围a)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处热带b)经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W~50°E,位于东半球。
c)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长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d)范围: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面积约占非洲面积的4/5,它同北非共同组成完整的非洲大陆。
◆地形地势a)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b)地势特点: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和北部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主要地形区: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d)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少。
◆气候a)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多雨。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气候。
◆河流和湖泊a)河流:非洲的四条主要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6671千米),注入地中海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b)湖泊:非洲最深的湖是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
◆自然资源本区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
a)动植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
b)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c)水力资源丰富: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
◆居民a)居民: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及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
主要以黑人为主。
b)语言: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
c)非洲历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本区以单一商品、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和多样的经济活动,是世界的一个重要且充满活力的区域。
以下是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形特点:该地区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其中包括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等。
还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 气候条件: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3. 生物多样性:该地区动物资源丰富,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长颈鹿、斑马、非洲狮子、非洲象等,以及独特的植物种类。
4. 人口与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音乐、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茅草屋是该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
5. 经济发展: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和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国家的经济依赖于单一商品出口,面临发展挑战。
6. 环境与社会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人口增长迅速、粮食需求增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挑战。
综上所述,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经济潜力巨大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的地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地理下册 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10.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 D )
A.南非
B.刚果
C.尼日利亚
D.肯尼亚
9/14/2019
15
11.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B ) A.干旱、能源、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资源问题 D.宗教、资源、环境问题
9/14/2019
16
1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口过快增长 B.工业发展过快 C.热带雨林过度开发 D.滥采矿产资源
26
22.下图所反映的是南非所在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9/14/2019
27
23.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造 成该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B )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9/14/2019
1
知识点一 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__赤__道____穿过非洲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__热__带____地区。 (2)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_撒__哈__拉__沙__漠__以南, 东临_印__度__洋___,西濒_大__西__洋___。
9/14/2019
29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理科考队对非洲大陆地形、气候、热带 草原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考察。 材料二 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和东非裂谷带图
9/14/2019
30
9/14/2019
七年级下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复习【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
点复习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
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
读图6.12p9,本区气候分布的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读图8.26p67,区域经纬度位置,主要国家、河流、地形分布等。
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1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3)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其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2.范围: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3.居民和文化(1)居民与民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
(2)文化: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知识点2快速发展的经济4.资源概况: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丰富,是咖啡和油棕的原产地。
5.经济发展(1)特点及形成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形成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经济特点。
(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点3人口、粮食与环境6.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1)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2)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名师点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问题的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 重点知识汇总

初中-地理-打印版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乞力马扎罗:非洲最高巅),刚果河在其中。
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这里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黑种人大多能歌善舞,如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该地区是矿产资源的宝库,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也是咖啡、椰枣、油棕、香蕉的原产地。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尼日利亚、安哥拉发展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尼亚发展花卉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
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普度存在粮食供应不足,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A索马里半岛B刚果河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G撒哈拉沙漠H好望角
I东非高原附近有东非大裂谷J南非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非洲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
A几内亚湾B东非大裂谷 C马达加斯加岛 D好望角E刚果盆地
F南非高原 G东非高原 H乞力马扎罗山 I尼罗河 J红海
2.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3.气候: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人种: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举例: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家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的花卉业和旅游业.
6.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发达国家
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
③环境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刚果)、黄金(南非)、尼日利亚(石油)、铜(赞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