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高起点)
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40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改革,如齐国根据土地情况征税,鲁国按亩征税。
这些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使土地私有制的形成B.减轻了封建地主的地租剥削C.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经济改革的作用。
应试解难: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改革在经济上表现为税制改革。
齐国“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鲁国实行“初税亩”,按土地亩数征收税赋,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这些改革逐渐瓦解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发展了土地私有制.促使奴隶主贵族阶级逐渐没落,封建地主阶级渐趋形成。
第2题单选秦统一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八股取士B.独尊儒术C.统一文字D.推崇理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秦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应试解难: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用焚书坑儒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下令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A、B、D三项分别开始于明代、汉武帝时期、宋代。
第3题单选北魏孝文帝下诏,官员在朝议时,三十岁以上者可使用鲜卑语,三十岁以下者应当“从正音(说汉话)”,否则“降爵黜官”。
这一措施的实施(??)A.实现了语言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的融合C.加剧了北魏内部矛盾D.缓解了南北政治对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广汉话措施的作用。
应试解难: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
其中,禁胡语、讲汉话是孝文帝实施汉化中较为重要的政策。
这一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人.民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进程,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4题单选六部是隋唐至明清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吏部的主要职责是主管(??)A.户口、赋税B.国家礼仪C.刑罚D.官员任免和考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六部的主要职责。
2003年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高起点)

2003年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高起点001).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0分)41. 列举宋元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10分)42. 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6分)43. 简述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及其主要表现。
(8分)44. 阅读以下材料: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息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吾人睹此情形……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惭醒之兆。
加以……议和之赔款(本息折合)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
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
——摘自孙中山《建国方略》注:“初次之失败”和“庚子失败”分别指1895年广州起义和1900年惠州起义。
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中提到的两次起义是由下列哪一个组织领导的?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
(2分)A. 华兴会B. 兴中会C. 同盟会()(2)“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4分)(3)“庚子失败”前后,舆论对革命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5分)45. 分析A、B、C三地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与该地的气候相似。
(4分)(2)B地盛产油橄榄,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C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4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成人高考成考(高起本文科)历史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汉代,我国开始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C、唐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D、宋代,农业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上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中的“地貌”分类?()A. 黄河泛滥B. 森林火灾C. 南海油气田D. 长江三峡3、以下哪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A. 西周时期B.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A. 秦始皇B. 诸葛亮C. 查理·马特D. 拿破仑5、以下哪个地理现象被称为“地球的呼吸”?A. 海洋潮汐B. 大气环流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6、以下哪位地理学家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 埃拉托斯特尼B. 帕拉塞尔苏斯C. 马可·波罗D. 李四光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为罗马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D.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8、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北宋B. 南宋C. 元D. 明9、以下哪个朝代实现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B. 宋朝时期科举考试科目包括经义、策论等C.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D. 科举制在清朝末年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教育11、下列关于中国历史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实行的是分封制B、秦朝统一后,实行的是郡县制C、汉朝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D、唐朝时期,实行的是行省制12、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历史地理学之父”?A. 洪亮吉B. 王尔敏C. 张岱年D. 钱穆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商时期,城市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2、在以下哪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体系?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以下哪个选项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租庸调制4、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 埃拉托斯特尼B. 埃里希·赛义德C. 马尔萨斯D. 查尔斯·达尔文5、以下哪个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著名的“千湖之市”?A. 武汉B. 成都C. 重庆D. 拉萨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是罗马。
C.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D. 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交流。
7、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宋时期8、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B、南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C、唐朝中叶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D、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9、以下哪个朝代被史学家称为“封建社会的成熟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0、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B.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
C.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途经中亚、西亚。
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B、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基地C、新疆地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D、青藏高原是中国古代“世界屋脊”13、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隋朝14、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起点”?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5、下列哪个朝代完成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6、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 西伯利亚平原B. 黄土高原C. 阿尔卑斯山脉D. 青藏高原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1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D. 宋太祖建立宋朝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2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磁悬浮列车21、下列哪一项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之战D. 桂陵之战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错误的是:A. 商周时期,城市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形成城堡式布局。
200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地理历史答案

紫杉醇的适应症
卵巢癌、乳腺癌,对铂类等已有抗药性的顽
固性卵巢癌亦有效,也可用于肺癌、头颈部 癌、食管癌、生殖细胞肿瘤、子宫内膜癌、 淋巴瘤、膀胱癌等。
3紫杉醇的发展状况和生产状况:
近几年来国外医学界不断发现紫杉醇除作为抗肿瘤药外还有其它各种令 人感兴趣的新用途。如据国外医学杂志报道,紫杉酸可用于治疗若干种 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以 及外用治疗牛皮癣和特应性湿疹等等。以上新用途无疑将大大增加紫杉 醇的销售量。 目前紫杉醇作为抗癌药的主要制剂为注射剂与静脉输液。近年来美 国一些公司已开发出若干种紫杉醇新制剂如胶囊紫杉醇(可作为风湿性 关节炎治疗药),紫杉醇凝胶剂(可作为牛皮癣、特应性湿疹等皮肤疾 病的外用药膏)以及长效紫杉醇制剂(每月仅需注射1次,此药已进入 Ⅱ期临床)。 作为最早开发生产紫杉醇的施贵宝公司(目前仍为全球最大紫杉醇制剂 供应商)面临紫杉醇生产队伍的急速扩大新形势,施贵宝亦在积极寻求 对策。据外电报道,施贵宝与另一家欧洲跨国制药公司罗氏携手合作开 发一种紫杉醇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HercePtin十紫杉醇)。临床试验 结果表明;新复方紫杉醇制剂可用于治疗棘手的晚期乳癌(伴有全身性 癌细胞转移)从而为晚期乳癌病人带来福音。
紫杉醇的生产
陆世杰
吴朝晖
万旭军
1紫杉醇的结构
1紫杉醇的结构:
紫杉醇的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 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 溶剂。
2紫杉醇的药理作用
对于迅速分裂的肿瘤细胞, 紫杉醇“冻结”有丝分裂纺锤 体。从而使肿瘤细胞停止在G2 期和M 期,直至死亡 2: 紫杉 醇也作用于巨噬细胞上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促使释放 白细胞介素(IL)-1(TNF)-2(IL)-6干扰素(IFN)-1,(IFN)-1 因子对 肿瘤细胞起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作用。紫杉醇并非对所 有的肿瘤细胞或株系都起作用。细胞是否对它敏感, 同细胞 膜上是否存在磷酸化的135- KD 糖蛋白有密切的联系。非敏 感的细胞有这种膜蛋白存在, 敏感的细胞则没有。由于其为 憎水结构, 紫杉醇应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对不敏 感的细胞, 估计135- KD 膜蛋白起一种将紫杉醇泵出胞外的 作用。
最新历年成考高起点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

总目标
目标种类的熟知
战略目标
阶段目标
子目标
23
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
战术目标
目标的设定
目标的数量
《销售目标管理》
主要目标3~5个左右
每个目标分出重要程度
SWOT S W
OT
24
设定目标的SMART原理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测量 Achievable:可实现 Relevant:相关联的 Time bound:时间
成的!是和江苏华扬现有的资源适应的!
29
目标设定--程序
1、自上而下 2、自下而上
最高 管理层 中层主管 〔经理 〕 基层主管 〔科长、主任、职员 〕
30
《销售目标管理》
目标设定--形态1
第一类形态
总目标 部门目标 个人目标
目标草案 ① ② ③31来自《销售目标管理》目标定案 ④ ⑤ ⑥
《销售目标管理》
目标分解
目标应一层一层地分解到各部门,使各部门也清楚工作目标, 本部门在根据具体落实分解到周、月、季度和年度(再考核作绩效 评估,这样就会日事日高)。
公司下达总 目标
分管副总进行目 标分解
部门全面建立责 任制度及绩效评
估指标
•根据公司下达的目 标将目标分解至部 门并决定权重
•根据公司发展策略 制定相应配合目标 和绩效评估指标
销售目标管理的含义
《销售目标管理》
销售目标管理就是对销售人员的量化管理,也就是事先设定好 销售人员的各项工作的内容和指标,然后督导和帮助他们去完 成。市场管理人员的核心工作就是把企业下达给他的各项销售 任务逐级落实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然后督导和帮助他们实现 各自的销售任务。
2003年高考试题——地理(上海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受自然、经济等条件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2.下列能源中,近期内上海消费量将有明显增加的非可再生能源是()A.煤B.水能C.太阳能D.天然气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高是()A.南亚B.欧洲C.亚洲东部D.北美洲东部4.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A.干旱区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D.湿润区5.下列各大洲中,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6.某天然野生动物园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
该园所在地位于()A.刚果盆地B.马来群岛C.亚马孙平原D.东非高原7.在地球内部,产生地球磁场的圈层是()A.外核B.内核C.上地幔D.下地幔8.下列各地矿藏中,按矿床成因分类,属于内生矿床的是()A.墨西哥的石油B.俄罗斯的煤矿C.摩洛哥的磷矿D.中国的稀土矿9.下列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是()A.上海B.高雄C.香港D.秦皇岛10.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业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11.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秦岭南坡B.喜马拉雅山北坡C.阿巴拉契亚山脉D.乞力马扎罗山12.下列岛屿中,在成因上属于典型火山岛的是()A.台湾岛B.新几内亚岛C.夏威夷群岛D.密克罗尼西亚岛群1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A.非洲、欧洲B.亚洲、北美洲C.非洲、南美洲D.北美洲、南美洲14.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A.刚果河B.尼罗河C.亚马孙河D.密西西比河15.介于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地区之间的海洋运输航线主要是()A.北大西洋航线B.北太平洋航线C.欧亚澳航线D.西欧至南美东岸航线16.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A.北纬10°大陆西岸附近B.南纬25°大陆东岸附近C.南纬35°大陆西岸附近D.北纬60°大陆东岸附近17.下列各组即将加入欧盟的国家中,全部属于原苏联的是()A.波兰、捷克B.立陶宛、斯洛伐克C.爱沙尼亚、拉脱维亚D.匈牙利、斯洛文尼亚18.近几十年来,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一般是()A.城市化发展速度快B.出口以高值制成品为主C.对农业的资本投入少D.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持续上升19.下列高原中,地质地貌特征大致与巴西高原相似的是()A.青藏高原B.德干高源C.云贵高原D.帕米尔高原20.全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许多地区气候暖湿,森林主要由蕨类植物构成,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下高起点(2)

②冬季,嘴里呼出“白气”。夏季,冰棍四周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
水珠)
③冬季,窗户内侧 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碰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略微烤一下,而后放
进口腔中。(防备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9以下对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要素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表面邻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10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猜中的冰块化为水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四周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C热水里加些冷水温度就低老
D烧坏的烙铁放进冷水中
19在以下哪一种状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使劲推讲台,讲台没有动.B.人提水桶沿水平川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2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吸饮料是,饮料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嘴里
B轮胎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
波及凝华的有
14.三孔插座:
有根导线和用电器外壳相接
2 / 5
保险丝烧断的原由:1功率过大2短路
开关应接在家庭电路的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电笔,手应与金属笔尾接触
牛顿第必定律:全部物体在不受力是,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 运动不需要力来保持。而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
均衡力:处于均衡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运动员划水船就向前运动是因为遇到浮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成人高考历史、地理(高起点)试卷2005-08-02 00:00 【大中小】【我要纠错】一.选择题(共80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A.桀B.汤C.纣D.厉王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A.西汉B.隋朝C.北宋D.明朝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A.贾思勰B.沈括C.徐光启D.宋应星4.《资政新篇》的作者是A.杨秀清B.洪秀全C.洪仁D.石达开5.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创办的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B.开平矿务局C.天津机器局D.继昌隆缫丝厂6. 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是A.《民报》B.《中外纪闻》C.《苏报》D.《时务报》7.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刊物是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B.《青年杂志》C.《每周评论》D.《湘江评论》8.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长沙9. 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A.陕北B.中原C.山东D.东北10.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 1955年万隆会议上B.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C. 1954年访问印度时D. 1972年与美国总统会谈时11.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共八大决议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马丁·路德13. 18世纪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机器是A.珍妮纺纱机B.水力纺纱机C.飞梭D.骡机14.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的事件史称A.七月革命B.热月政变C.二月革命D.雾月政变15.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A.杰斐逊B.华盛顿C.林肯D.罗斯福16. 17世纪末18世纪初推行西化改革的俄国沙皇是A.亚历山大二世B.叶卡捷琳娜二世C.彼得一世D.尼古拉二世1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国家是A.德国B.日本C.西班牙D.意大利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开罗会议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斗争彻底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国家是A.越南B.印度C.缅甸D.印度尼西亚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扶植B.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C.积极引进新技术D.凭借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21.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邻近地球的两个行星是A.水星和木星B.火星和金星C.水星和金星D.土星和火星22.亚马孙河流域的常年降水类型属于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23.目前人们广泛饮用的矿泉水主要采自地下水中的A.承压水B.潜水C.泉水D.地下径流24.欧盟在2002年3月1日正式使用欧元,目前还没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比利时25.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岛屿众多B.地形崎岖C.处在两大板块张裂处D.处在两大板块挤压处26.陆地水平自然带带状特征明显而且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美洲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27.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A.为一椭球体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D.绕日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28.我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营造“三北”防护林的首要目的是A.吸除滞尘,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美化生活29.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能源的A.地区分布趋于均衡B.可利用种类不断增加C.储藏量不断增加D.非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30.根据工业类别的划分,炼铝业属于A.市场型工业B.原料型工业C.耗能型工业D.技术型工业31.粮食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是A.印度B.中国C.美国D.俄罗斯32.铺设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A.空气稀薄B.太阳辐射强C.多冻土层D.气温低,日较差大33.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临空型”的是A.中国京津唐工业区B.美国五大湖区C.日本九州工业区D.德国鲁尔区34.下列现象,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是A.森林被大面积砍伐B.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被大量消耗C.水资源的大量浪费D.物种大量灭绝35.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36.图中(1)(2)(3)三地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37.下列旅行路线中,既具有观光、文化旅游,又具有沙漠探险旅游内容的是A.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B.沪杭线——京沪线——京哈线C.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38.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现象,都属于天气现象的是A.高温、酷暑B.高压、北风C.台风、小雨D.寒潮、季风读图,回答39-40题39.中山站位于和平站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40.中山站距和平站实地直线距离约为A. 1300千米B. 500千米C. 350千米D. 850千米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0分)41.列举宋元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10分)42.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6分)43.简述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及其主要表现。
(8分)44.阅读以下材料: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息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吾人睹此情形……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惭醒之兆。
加以……议和之赔款(本息折合)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
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
摘自孙中山《建国方略》注:“初次之失败”和“庚子失败”分别指1895年广州起义和1900年惠州起义。
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中提到的两次起义是由下列哪一个组织领导的?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
(2分)A.华兴会B.兴中会C.同盟会()(2)“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4分)(3)“庚子失败”前后,舆论对革命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5分)45.分析A、B、C三地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与该地的气候相似。
(4分)(2)B地盛产油橄榄,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C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4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6分)(2)从工厂中排出的SO2、NO2进入大气,容易造成的污染现象是__________,这种污染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层中的__________层中。
从上图看,世界上发生这种污染的主要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分)47.阅读以下资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气体);猪和人的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___________(气体),为农户提供__________,还产出_______________,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___.(8分)(2)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