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知识一览表
危险废物基本知识条 (一)

危险废物基本知识条 (一)危险废物是指其物质的性质、数量和浓度等参数在生态环境中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程度超过规定标准,需要经过规范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置和回收等过程,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下面,我们来了解危险废物的基本知识:一、危险废物的分类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指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和贸易流通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2. 治理废弃物产生的废物:网络水净化、垃圾清理、公共卫生经营和城市道路清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 社会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指居民生活、社会活动和交通事故等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例如,废电池、荧光灯管等。
二、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1. 常规处理方式:例如,集中处理、隔离处理提高其安全性。
2. 固体废物埋填:通过控制固体废物的质量,降低其危险性。
3. 固体废物焚烧:将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后发生热能,可以循环利用。
4. 固体废物成型:将危险废物成型并储存,便于后续进行焚烧、热能回收等工作。
三、危险废物的处置运输危险废物的处置运输是十分关键的,需要高度重视。
其中,危险废物的运输过程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规定危险废物的标志和包装。
要求集装箱等运输工具在集装箱前置条件下进行。
2. 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在运输途中对危险废物的瓶装、包装和运输方式进行管理。
3. 关注危险废物的状态。
运输过程中,需关注危险废物的数量、浓度、外观等状况,以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危险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危险废物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大自然的减少污染。
在回收再利用危险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控制回收材料的来源、数量和浓度等情况以保护环境。
2. 确认回收产品的品质和准备的过程要符合技术规范和健康要求。
3. 加强生产和使用危险废物的全流程管理,促进绿色生产和连锁式再利用。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源头上控制危险废物的产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产生、降低其危害程度,维护好环境和生态。
危废基本知识

危废基本知识
1、易燃物品:闪点温度低于60℃(闭杯试验)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在20℃,101 3kPa状态下,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体积分数≤13%时可点燃的气体,或者在该状态下,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易燃范围的易燃上限与易燃下限之差大于或等于12个百分点的气体。
2、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4、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感染性、其他有害特性:包括生物蓄积性、遗传变异性、刺激性等。
5、你最擅长的技术方向是什么、加班问题、外地上班问题,工作环境问题?个人性格,细心谨慎还是大胆创新。
有没有实习过?。
国家危险废物名表

附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卫生 851-001-01医疗废物 In HW01医疗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01-01为防治动物传染病而需要收集和处置的废物 In271-001-02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蒸馏及反应残渣T271-002-02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T271-003-02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T271-004-02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和溶剂T化学药品原药制造271-005-02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T272-001-02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蒸馏及反应残渣 T272-002-02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T272-003-02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T272-004-02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和溶剂T化学药品制剂制造272-005-02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T275-001-02使用砷或有机砷化合物生产兽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HW02医药废物兽用药品制造275-002-02使用砷或有机砷化合物生产兽药过程中苯胺化合物蒸馏工艺产生的蒸馏残渣T—5—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275-003-02使用砷或有机砷化合物生产兽药过程中使用活性炭脱色产生的残渣T275-004-02其他兽药生产过程中的蒸馏及反应残渣 T275-005-02其他兽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T275-006-02兽药生产过程中的母液、反应基和培养基废物T275-007-02兽药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和溶剂T兽用药品制造275-008-02兽药生产过程中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 T276-001-0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蒸馏及反应残渣T276-002-0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母液、反应基和培养基废物T276-003-0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与滤饼T276-004-0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和溶剂THW02医药废物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276-005-0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THW03废药物、药品非特定行业900-002-03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药物和药品(不包括HW01、HW02、900-999-49类)T 263-001-04氯丹生产过程中六氯环戊二烯过滤产生的残渣;氯丹氯化反应器的真空汽提器排放的废物T 263-002-04乙拌磷生产过程中甲苯回收工艺产生的蒸馏残渣T 263-003-04甲拌磷生产过程中二乙基二硫代磷酸过滤产生的滤饼T 263-004-04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生产过程中四氯苯蒸馏产生的重馏分及蒸馏残渣THW04农药废物农药制造263-005-042,4-二氯苯氧乙酸(2,4-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2,6-二氯苯酚残渣T—6—— 7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263-006-04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及其盐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过滤、蒸发和离心分离残渣及废水处理污泥;产品研磨和包装工序产生的布袋除尘器粉尘和地面清扫废渣 T263-007-04溴甲烷生产过程中反应器产生的废水和酸干燥器产生的废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吸附剂和废水分离器产生的固体废物 T 263-008-04其他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及反应残渣 T 263-009-04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及(反应罐及容器)清洗液T 263-010-04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吸附过滤物(包括载体、吸附剂、催化剂) T 263-011-04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污泥 T 农药制造263-012-04农药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过期原料及报废药品T HW04 农药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03-04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农药产品T201-001-05使用五氯酚进行木材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沾染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T201-002-05使用杂芬油进行木材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沾染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T锯材、木片加工201-003-05使用含砷、铬等无机防腐剂进行木材防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木材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沾染防腐剂的废弃木材残片 T266-001-05木材防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T 266-002-05∗木材防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003-05木材防腐化学品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报废产品及过期原料T HW05 木材防腐剂废物非特定行业 900-004-05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木材防腐剂产品 THW06 有机溶剂废物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01-06硝基苯-苯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T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261-002-06羧酸肼法生产1,1-二甲基肼过程中产品分离和冷凝反应器排气产生的塔顶流出物T261-003-06羧酸肼法生产1,1-二甲基肼过程中产品精制产生的废过滤器滤芯T261-004-06甲苯硝化法生产二硝基甲苯过程中产生的洗涤废液T261-005-06有机溶剂的合成、裂解、分离、脱色、催化、沉淀、精馏等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残余物、废催化剂、吸附过滤物及载体I,THW06有机溶剂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06-06有机溶剂的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清洗杂物I,T 346-001-07使用氰化物进行金属热处理产生的淬火池残渣T 346-002-07使用氰化物进行金属热处理产生的淬火废水处理污泥T 346-003-07含氰热处理炉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内衬 T346-004-07热处理渗碳炉产生的热处理渗碳氰渣 T346-005-07金属热处理过程中的盐浴槽釜清洗工艺产生的废氰化物残渣R,T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46-049-07其他热处理和退火作业中产生的含氰废物 T071-001-08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T,I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071-002-08废弃钻井液处理产生的污泥T 251-001-08清洗油罐(池)或油件过程中产生的油/水和烃/水混合物T 251-002-08石油初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以及储存设施、油-水-固态物质分离器、积水槽、沟渠及其他输送管道、污水池、雨水收集管道产生的污泥T 251-003-08石油炼制过程中API分离器产生的污泥,以及汽油提炼工艺废水和冷却废水处理污泥T 251-004-08石油炼制过程中溶气浮选法产生的浮渣 T,I251-005-08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溢出废油或乳剂 T,I251-006-08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换热器管束清洗污泥 THW08废矿物油精炼石油产品制造251-007-08石油炼制过程中隔油设施的污泥 T—8—— 9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251-008-08石油炼制过程中储存设施底部的沉渣 T,I 251-009-08石油炼制过程中原油储存设施的沉积物 T,I 251-010-08石油炼制过程中澄清油浆槽底的沉积物 T,I 251-011-08石油炼制过程中进油管路过滤或分离装置产生的残渣T,I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251-012-08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过滤粘土T涂料、油墨、颜料及相关产品制造 264-001-08油墨的生产、配制产生的废分散油 T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004-08粘合剂和密封剂生产、配置过程产生的废弃松香油T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375-001-08拆船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和油泥T,I 900-200-08珩磨、研磨、打磨过程产生的废矿物油及其含油污泥T 900-201-08使用煤油、柴油清洗金属零件或引擎产生的废矿物油T,I 900-202-08使用切削油和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T 900-203-08使用淬火油进行表面硬化产生的废矿物油 T 900-204-08使用轧制油、冷却剂及酸进行金属轧制产生的废矿物油T 900-205-08使用镀锡油进行焊锡产生的废矿物油 T 900-206-08锡及焊锡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 T 900-207-08使用镀锡油进行蒸汽除油产生的废矿物油 T 900-208-08使用镀锡油(防氧化)进行热风整平(喷锡)产生的废矿物油 T 900-209-08废弃的石蜡和油脂T,I 900-210-08油/水分离设施产生的废油、污泥 T,I HW08 废矿物油非特定行业900-249-08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T,I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900-005-09来自于水压机定期更换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T900-006-09使用切削油和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T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非特定行业900-007-09其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T900-008-10含多氯联苯(PCBs)、多氯三联苯(PCTs)、多溴联苯(PBBs)的废线路板、电容、变压器T900-009-10含有PCBs、PCTs和PBBs的电力设备的清洗液 T900-010-10含有PCBs、PCTs和PBBs的电力设备中倾倒出的介质油、绝缘油、冷却油及传热油T900-011-10含有或直接沾染PCBs、PCTs和PBBs的废弃包装物及容器THW10多氯(溴)联苯类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2-10含有或沾染PCBs、PCT S、PBB S和多氯(溴)萘,且含量≥50mg/kg的废物、物质和物品T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251-013-11石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酸焦油和其他焦油 T252-001-11炼焦过程中蒸氨塔产生的压滤污泥 T252-002-11炼焦过程中澄清设施底部的焦油状污泥 T252-003-11炼焦副产品回收过程中萘回收及再生产生的残渣T252-004-11炼焦和炼焦副产品回收过程中焦油储存设施中的残渣T252-005-11煤焦油精炼过程中焦油储存设施中的残渣 T 252-006-11煤焦油蒸馏残渣,包括蒸馏釜底物 T252-007-11煤焦油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包括炼焦副产品回收过程中的污水池残渣T252-008-11轻油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包括炼焦副产品回收过程中的蒸馏器、澄清设施、洗涤油回收单元产生的残渣T252-009-11轻油精炼过程中的污水池残渣 T252-010-11煤气及煤化工生产行业分离煤油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渣THW11精(蒸)馏残渣 炼焦制造252-011-11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酸焦油和焦油 T—10—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261-007-11乙烯法制乙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底渣 T261-008-11乙烯法制乙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次要馏分T261-009-11苄基氯生产过程中苄基氯蒸馏产生的蒸馏釜底物T261-010-11四氯化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 T 261-011-11表氯醇生产过程中精制塔产生的蒸馏釜底物 T261-012-11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过程中蒸馏塔底焦油T261-013-11萘法生产邻苯二甲酸酐过程中蒸馏塔底残渣和轻馏分T261-014-11邻二甲苯法生产邻苯二甲酸酐过程中蒸馏塔底残渣和轻馏分T261-015-11苯硝化法生产硝基苯过程中产生的蒸馏釜底物T261-016-11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和离心分离残渣T261-017-111,1,1-三氯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底渣 T261-018-11三氯乙烯和全氯乙烯联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塔底渣T261-019-11苯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底渣 T261-020-11苯胺生产过程中苯胺萃取工序产生的工艺残渣T261-021-11二硝基甲苯加氢法生产甲苯二胺过程中干燥塔产生的反应废液T261-022-11二硝基甲苯加氢法生产甲苯二胺过程中产品精制产生的冷凝液体轻馏分T261-023-11二硝基甲苯加氢法生产甲苯二胺过程中产品精制产生的废液T261-024-11二硝基甲苯加氢法生产甲苯二胺过程中产品精制产生的重馏分T261-025-11甲苯二胺光气化法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过程中溶剂回收塔产生的有机冷凝物THW11精(蒸)馏残渣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26-11氯苯生产过程中的蒸馏及分馏塔底物 T—11—— 12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261-027-11使用羧酸肼生产1,1-二甲基肼过程中产品分离产生的塔底渣T 261-028-11乙烯溴化法生产二溴化乙烯过程中产品精制产生的蒸馏釜底物T 261-029-11α-氯甲苯、苯甲酰氯和含此类官能团的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底渣 T 261-030-11四氯化碳生产过程中的重馏分T 261-031-11二氯化乙烯生产过程中二氯化乙烯蒸馏产生的重馏分T 261-032-11氯乙烯单体生产过程中氯乙烯蒸馏产生的重馏分T 261-033-111,1,1-三氯乙烷生产过程中产品蒸汽汽提塔产生的废物T 261-034-111,1,1-三氯乙烷生产过程中重馏分塔产生的重馏分T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35-11三氯乙烯和全氯乙烯联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馏分T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31-001-11有色金属火法冶炼产生的焦油状废物 T 环境管理业 802-001-11废油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酸焦油T HW11 精(蒸)馏残渣非特定行业900-013-11其他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废焦油状残留物T 264-002-12铬黄和铬橙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 264-003-12钼酸橙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 264-004-12锌黄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 264-005-12铬绿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 264-006-12氧化铬绿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 264-007-12氧化铬绿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烘干炉残渣 T 264-008-12铁蓝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THW12 染料、涂料废物涂料、油墨、颜料及相关产品制造264-009-12使用色素、干燥剂、肥皂以及含铬和铅的稳定剂配制油墨过程中,清洗池槽和设备产生的洗涤废液和污泥T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264-010-12油墨的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废蚀刻液 T264-011-12其他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残渣、中间体废物T264-012-12其他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废吸附剂T涂料、油墨、颜料及相关产品制造264-013-12油漆、油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T纸浆制造221-001-12废纸回收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脱墨渣 T900-250-12使用溶剂、光漆进行光漆涂布、喷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I900-251-12使用油漆、有机溶剂进行阻挡层涂敷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I900-252-12使用油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I900-253-12使用油墨和有机溶剂进行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I900-254-12使用遮盖油、有机溶剂进行遮盖油的涂敷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I900-255-12使用各种颜料进行着色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和涂料废物T900-256-12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清洗容器设备的油漆、染料、涂料等过程中产生的剥离物THW12染料、涂料废物非特定行业900-299-12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产品T,I261-036-13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副产物T261-037-13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合成、酯化、缩合等工序产生的废催化剂、母液T261-038-13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精馏、分离、精制等工序产生的釜残液、过滤介质和残渣T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39-13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13—— 14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900-014-13废弃粘合剂和密封剂 T 900-015-13饱和或者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T 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6-13使用酸、碱或溶剂清洗容器设备剥离下的树脂状、粘稠杂物T HW14 新化学药品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7-14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对人类或环境影响不明的化学废物T/C/In/I /R266-005-15炸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 R 266-006-15含爆炸品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炭 R 266-007-15生产、配制和装填铅基起爆药剂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R 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266-008-15三硝基甲苯(T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红水、红水,以及废水处理污泥 R HW15爆炸性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8-15拆解后收集的尚未引爆的安全气囊 R 266-009-16显、定影液、正负胶片、像纸、感光原料及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T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010-16显、定影液、正负胶片、像纸、感光原料及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及废水处理污泥T231-001-16使用显影剂进行胶卷显影,定影剂进行胶卷定影,以及使用铁氰化钾、硫代硫酸盐进行影像减薄(漂白)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T印刷231-002-16使用显影剂进行印刷显影、抗蚀图形显影,以及凸版印刷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T电子元件制造 406-001-16使用显影剂、氢氧化物、偏亚硫酸氢盐、醋酸进行胶卷显影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T电影 893-001-16电影厂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T 摄影扩印服务 828-001-16摄影扩印服务行业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T HW16 感光材料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19-16其他行业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等感光材料废物T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346-050-17使用氯化亚锡进行敏化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1-17使用氯化锌、氯化铵进行敏化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2-17∗使用锌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锌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3-17使用镉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镉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4-17∗使用镍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镍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5-17∗使用镀镍液进行镀镍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6-17硝酸银、碱、甲醛进行敷金属法镀银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7-17使用金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金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8-17∗使用镀铜液进行化学镀铜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59-17使用钯和锡盐进行活化处理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60-17使用铬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黑铬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61-17使用高锰酸钾进行钻孔除胶处理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62-17∗使用铜和电镀化学品进行镀铜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63-17∗其他电镀工艺产生的槽液、槽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346-064-17金属和塑料表面酸(碱)洗、除油、除锈、洗涤工艺产生的废腐蚀液、洗涤液和污泥T346-065-17金属和塑料表面磷化、出光、化抛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液)及污泥THW17表面处理废物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46-066-17镀层剥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残渣 T—15—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HW17表面处理废物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46-099-17其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处理废物 T802-002-18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T802-003-18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等处置过程产生的底渣和飞灰(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底渣除外)T 802-004-18危险废物等离子体、高温熔融等处置后产生的非玻璃态物质及飞灰THW18焚烧处置残渣环境治理802-005-18固体废物及液态废物焚烧过程中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滤饼THW19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非特定行业900-020-19在金属羰基化合物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羰基化合物成分的废物THW20含铍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40-20铍及其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和废水处理污泥T 193-001-21∗使用铬鞣剂进行铬鞣、再鞣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 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193-002-21∗皮革切削工艺产生的含铬皮革碎料 T231-003-21∗使用含重铬酸盐的胶体有机溶剂、黏合剂进行漩流式抗蚀涂布(抗蚀及光敏抗蚀层等)产生的废渣及废水处理污泥T 231-004-21∗使用铬化合物进行抗蚀层化学硬化产生的废渣及废水处理污泥T 印刷231-005-21∗使用铬酸镀铬产生的槽渣、槽液和废水处理污泥T 261-041-21有钙焙烧法生产铬盐产生的铬浸出渣(铬渣)T 261-042-21有钙焙烧法生产铬盐过程中,中和去铝工艺产生的含铬氢氧化铝湿渣(铝泥)T 261-043-21有钙焙烧法生产铬盐过程中,铬酐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废渣(含铬硫酸氢钠)THW21含铬废物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44-21∗有钙焙烧法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16—— 17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324-001-21铬铁硅合金生产过程中尾气控制设施产生的飞灰与污泥T 324-002-21铁铬合金生产过程中尾气控制设施产生的飞灰与污泥T 铁合金冶炼 324-003-21铁铬合金生产过程中金属铬冶炼产生的铬浸出渣T 346-100-21∗使用铬酸进行阳极氧化产生的槽渣、槽液及废水处理污泥T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46-101-21使用铬酸进行塑料表面粗化产生的废物 T HW21 含铬废物电子元件制造 406-002-21使用铬酸进行钻孔除胶处理产生的废物 T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001-22硫化铜矿、氧化铜矿等铜矿物采选过程中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T 印刷231-006-22∗使用酸或三氯化铁进行铜板蚀刻产生的废蚀刻液及废水处理污泥T 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314-001-22∗使用硫酸铜还原剂进行敷金属法镀铜产生的槽渣、槽液及废水处理污泥 T 406-003-22使用蚀铜剂进行蚀铜产生的废蚀铜液 T HW22 含铜废物电子元件制造406-004-22∗使用酸进行铜氧化处理产生的废液及废水处理污泥T 346-102-23热镀锌工艺尾气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 T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46-103-23热镀锌工艺过程产生的废弃熔剂、助熔剂、焊剂T 电池制造394-001-23碱性锌锰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锌浆 T HW23 含锌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21-23∗使用氢氧化钠、锌粉进行贵金属沉淀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废水处理污泥THW24 含砷废物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002-24硫砷化合物(雌黄、雄黄及砷硫铁矿)或其他含砷化合物的金属矿石采选过程中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THW25 含硒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45-25硒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和废水处理污泥 THW26 含镉废物电池制造394-002-26镍镉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 18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危险特性261-046-27氧化锑生产过程中除尘器收集的灰尘 T 261-047-27锑金属及粗氧化锑生产过程中除尘器收集的灰尘T 261-048-27氧化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T HW27 含锑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49-27锑金属及粗氧化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 T HW28 含碲废物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50-28碲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和废水处理污泥 T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071-003-29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物 T092-001-29“全泥氰化-炭浆提金”黄金选矿生产工艺产生的含汞粉尘、残渣T 贵金属矿采选092-002-29汞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T印刷 231-007-29使用显影剂、汞化合物进行影像加厚(物理沉淀)以及使用显影剂、氨氯化汞进行影像加厚(氧化)产生的废液及残渣 T261-051-29水银电解槽法生产氯气过程中盐水精制产生的盐水提纯污泥T 261-052-29水银电解槽法生产氯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53-29氯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 T 265-001-29氯乙烯精制过程中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汞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 T,C 合成材料制造265-002-29氯乙烯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微量氯化汞的废活性炭T,C 电池制造394-003-29含汞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T 照明器具制造 397-001-29含汞光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荧光粉、废活性炭吸收剂T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411-001-29含汞温度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T HW29 含汞废物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054-29卤素和卤素化学品生产过程产生中的含汞硫酸钡污泥T。
各行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表

各行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表危险废物是指在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感染性等特性的废物。
各行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处理这些废物,制定危险废物表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各行业企业产生的常见危险废物表:1. 化工行业:- 废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废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废溶剂:苯、甲醇、醋酸等;- 废油漆:废涂料、废稀释剂等;- 废气体: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
2. 电子行业:- 废电池:铅酸电池、锂电池等;- 废电子元件:电路板、电容、电阻等;- 废荧光灯管:含汞荧光灯等;- 废电子设备:废手机、废电视等。
3. 医疗行业:- 废药品:过期药物、废弃药物等;- 废针头: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 废化学品:医用酒精、消毒液等;- 废医疗器械:病床、手术刀等。
4. 冶金行业:- 废渣:炉渣、废渣土等;- 废酸洗液:酸洗废液等;- 废矿石:含有金属元素的废石料等;- 废金属:废铁、废铜等。
5. 印刷行业:- 废油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墨等;- 废溶剂:印刷用溶剂等;- 废底片:废底片、废废纸等。
6. 建筑行业:- 废水泥:废弃的水泥等;- 废砂浆:废弃的砂浆等;- 废石料:废弃的石料等。
7. 食品行业:- 废油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脂等; - 废食品:过期食品、废弃食品等;- 废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
以上仅列举了各行业企业常见的危险废物,实际情况还会因企业规模、生产工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企业在产生危险废物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其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
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
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各行业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各行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繁多,制定危险废物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处理这些废物。
危险废物(固废)基础知识分享

下几点:(1)危险废物是用名录来控制的,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危险废物,要有特殊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2)虽没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废物中某有害、有毒成分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则认定为危险废物;(3)危险废物的形态不限于固态,也有液态的,如废酸、废碱、废油等;(4)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不归类为危险废物,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2.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主要有:腐蚀性(COiToSiVity)毒性(ToXiCity)易燃性(IgnitabiHty)反应性(Reactivity)感染性(InfeCtiVity)3.什么是危险废物的腐蚀性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等物质,且具有酸或碱性的性质。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腐蚀性危险废物:(1)按照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2)在55℃条件下,GB/T699(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4,什么是危险废物的毒性危险废物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效应。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的规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将(1)经口摄取:固体的半数致死量≤200mg∕kg,液体的半数致死量≤500mg∕kg;(2)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1000mg∕kg;(3)蒸气、烟雾或粉尘吸入:半数致死浓度≤10mg∕1的废物定义为具备急性毒性特性的危险废物。
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危险废物知识普及

一、危险废物的概念
• 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定义,在不同的法规、 标准中有不同的表述。2005年生效实施的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中规定:
•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 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
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的,应当做危险特性鉴别(如环 境监测站、科研院所等)。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 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或液态废 物,属于危险废物,适时增补进本名录 。
危险废物的管理理念原则及主要管理制度
(三)危险废物的主要管理制度
2、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是《固体法》确定的一项法定制 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环保部门履行有关登记手续,提供 有关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资料的制度。申报事项有重大改 变时,应当及时申报。
HW08 废矿物油
HW20 含铍废物
HW09 废乳化液
HW21 含铬废物
HW10 含多氯联苯废物
HW22 含铜废物
HW11 精(蒸) 馏残渣 HW12 染料、涂料废物
HW23 含锌废物 HW24 含砷废物
危险废物的分类
表二
编号
废物类别
编号
废物类别
HW25 含硒废物
HW37 有机磷化合物废物
HW26 含镉废物
• 按国家污染源管理要求对废水、废气定期进行监测 • 制定有应急预案并污染的设备、土壤、墙体等按照危废管理,交 给有资质的危废处置/贮存单位
危险废物的管理理念原则及主要管理制度
(二)危险废物的管理原则
1、“三化”原则--优先原则
危险废物知识

危险废物一、危险废物定义及分类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9类。
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二、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当PH值大于可等于12.5,或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
2、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按照《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对白鼠经口灌胃,经过48h,死亡超过半数者,则该废物是具有急性毒性的危险废物。
3、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浸出毒性是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三、危险废物识别标识用文字、图像、色彩等综合形式,表明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四、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区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工业产生的边角废料、皮革边等。
危险废物是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如化工行业的废酸、废碱,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等。
五、危险废物的危害根据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化学反应性及感染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危险废物知识培训

02
储存要求:使用专用仓 库,防止泄漏和污染
03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 全措施:如防泄漏、防 污染、防火等
04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 境保护措施:如废物分 类、废物处理等
3
危险废物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
01
02
03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经营 许可证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转移 联单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的来源 广泛,包括工业 生产、农业、医 疗、科研等各个 领域。
危险废物的危害 严重,对人类健 康和环境安全构 成威胁。
危险废物需要进 行分类、收集、 运输、处理和处 置,以确保环境 和人类健康不受 损害。
危险废物的分类
01
04
按照危险程度分类:高危 险废物、中危险废物、低 危险废物等
03
按照处理方式分类:可回 收危险废物、不可回收危 险废物、特殊危险废物等
污染。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 置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或者 生态破坏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违反国家规定,将危险废物提供 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 动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反国家规定,将危险废物混入 非危险废物中贮存、运输、处置 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3
化学处理:通过 化学反应将废物 转化为无害或低 毒物质,如中和、 氧化还原等
生物处理:利用 微生物将废物中 的有机物质分解 为无害物质,如 堆肥、生物降解 等
4
热处理:通过高 温焚烧、热解等 方法将废物转化 为无害气体和残 渣,如焚烧、热 解等
危险废物的运输和储存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切实做到对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监管。
危险废物的贮存
贮存定义
指危险废物再利用或无害化和最终处置前按规定置于贮存设施中的行为;
贮存设施
指按规定设计、建造或改建的用于专门存放危险废物的设施。包装容器可视为特别的贮存设施。贮存设施需“防渗漏、放扬散、防雨淋”(见附图2)
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
“三化”原则
减量化——无废低度清洁工艺(含再循环)
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处理
无害化——解毒除害和安全填埋
“五化”原则
“三化”原则的前后延伸。前推:零产生原则。后延:零埋葬原则。
危废管理
定义
是指对危险废物从源头避免和减量到废物产生后的收集、运输、贮存、循环利用、无害处理以及最终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其优先序列为最小量化、废物回收利用、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
鉴别程序(附图1危险废物鉴别方法)
1.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2.判断是否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网址:
/view/efd8cce9102de2bd960588f6.html?from=related&hasrec=1)
备注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必须制定如伤害、燃烧、溢漏等事故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备足应急措施使用的用具,设备和装备。必须使所有员工都掌握应急设备,工具,装备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所有人员都知道报警方法及消防部门,医疗单位,管理机构的联系方法。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的员工,方可上岗工作。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5)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附录A)》所示的标签。
(6)从事危险废物贮存的单位,必须得到危险废物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化学和物理分析的报告后方可接收。
(7)所有贮存的危险废物必须可回取。
(8)医院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天,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
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是指危险废物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
鉴定原则:
(1)易燃性——a.液态:闪点<60℃;b.固态:自燃,氧化剂;c.气态(20℃,101.3kpa),与空气混和百分比(13%、12%)。
(2)腐蚀性——PH值≤2,≥12.5,55℃钢材腐蚀速率≥6.35mm/a。
3.鉴别是否属于具有危险特性:危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鉴别标准
4.组织认定: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危废混合后判定原则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时,混合后的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混合后的废物经GB5085.1、GB5085.4和GB5085.5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国际上(联合国文件):没有直接使用价值并被永远抛弃的可移物质称为废物。有害废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废物,由于它们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或其它特性能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危害,不管它是单独的或与其它废物混合存在,不管是产生的或是被处置的或正在运输中的。
内含:包括固体、液体、污泥、容器内的气体或被污染了的容器。
(3)反应性——a.具有爆炸性质;b.与水或酸接触产生易燃气体或液体;c.废弃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
(4)毒性
浸出毒性——a.液固比:10∶1;b.浸取剂初始酸度-pH值:pH=3.2±0.0。c.浸取剂类型:浓H2SO4配比浓HNO3为2:1(质量比)
急性毒性——半致死量(LD50)、吸入浓度(LC50)小于规定值。
标签
危险废物的包装上都要粘贴标签。标签上要提供下列说明:“危险废物”字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危险废物的主要化学成份名称或商品名称,危险类别,危险情况,防范措施等。
文件跟踪系统(转移联单)
中转站
设施可包括暂存库(仓,槽,池等),处
理车间(油水分离,固液分离,中和,解毒等),包
危险废物知识一览表
项目
内容
国家目标
2010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到2015年,所有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
我省目标
到2015年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0%,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的目标
定义
国家法律: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所谓危险特性是指其急性毒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感(传)染性。
毒性物质含量——含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
水生生物毒性——TLm96(96 h半数受试水生生物死亡的浓度值)小于规定值。
植物毒性——半抑制浓度TLm50<1000mg/L。
生物积蓄化——生物体内富集超出标准,呈阳性。
遗传变异性——细胞分裂出现变异,阳性。
刺激性——使皮肤发炎≥8级
(5)感染性——主要指医疗废物
贮存一般准则
(1)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经营者必须建造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可以利用原厂房、库房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2)禁止危险废物产生者将危险废物以任何形式转移给无贮存许可证的接收者或转移到非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中。
(3)除包装容器外,所有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必须持有管理机构签发的许可证。
(4)只有持有危险废物贮存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贮存危险废物。
容器要求
(1)制作容器的材质必须坚固,不易破碎,防渗并与其装载的危险废物相容(不起反应)。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所有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都应当盖好或密封。
(2)内含剩余危险废物容器,在未清洗前按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对待。
(3)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必须经过清除污染处理检查认定无误后方可转作它用,但不得应用于与生活相关的用途。
收集(“化学相容性”)
包装要求
(1)危险废物产生者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符合要求的容器内,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分别装入顶盖可掀开的桶(缸)中,或注入孔径不超过70mm的桶中。容器内切勿混合互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体积特大的危险废物(或被危险废物污染的物体)可以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2)盛装液态或半固态危险废物的容器,须留足够空间,至少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的空位。
装调整(集散,换桶等)。
应急措施
中转站必须建有所接收的危废相适应的毒性防范计划和措施(如围堰、泄漏收集池,处理设施等);必要的装备和用具。
运输要求
(1)专用车辆
(2)持证经营
(3)持证上岗
(4)明显标志
(5)携带联单
(6)应急计划:计划书,联络方式。
附图1:危险废物鉴别方法
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混合,应按照放射性废物管理
危废豁免规则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处理后的废物仍属于危险废物),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医疗废物焚烧残渣除外)。[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
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