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结果报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结果报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结果报告注意事项一、涉及定性项目的检验结果报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定性)等,如果检样是称重取样,则最后检测结果一定报告为检出/25g或未检出/25g。

如果检样是体积取样,则最后检测结果一定报告为检出/25mL或未检出/25mL。

检测标准要求g必须要小写,mL中m必须小写,L则必须大写。

记录中所有有用的信息必须填上,无法填充的用“/”划掉。

二、菌落总数检验结果报告1.菌落总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如80.5CFU可修约报告为81CFU;80.4CFU则修约报告为80CFU。

2.菌落总数大于等于100CFU时,左边数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位数用0代替,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表示:如10-2两平板平均菌落数为238CFU/g,可修约为240CFU/g,最后报告为24000CFU/g或2.4×104CFU/g。

3.霉菌、酵母菌、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报告形式和菌落总数一样。

4.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三、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报告。

LST初发酵,产酸产气,接种BGLB复发酵后仍产酸产气,则证明样品受到了大肠菌群污染,可检索MPN表,得出相应结果。

检测时如果采用(10-1,10-2,10-3)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产气管为(2,0,0),查MPN表可得出大肠菌群检测值为9.2MPN/g;检测时如果采用(100,10-1,10-2)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产气管仍为(2,0,0),查MPN表可得大肠菌群检测值为0.92MPN/g;如果采用(10-2,10-3,10-4)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产气管仍然为(2,0,0),查MPN表可得大肠菌群检测值为92MPN/g。

称重取样以MPN/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MPN/mL为单位报告。

江西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单

江西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单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单
实验室编号:医院名称:
第一次检测日期:2011年月日完成日期:2011年月日表一:鉴定结果报告单:
表三:1105号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报告单
实验者签名:科主任签名
江西省2011年第1次临床细菌学室间质量评价
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
本年度第1次活动安排如下:
1.本次活动细菌鉴定5株菌,请予4月5日检测,4月25日前回报我“中心”。

2.药物敏感实验2株,请各实验室按照有关资料正确操作。

提倡使用纸片法,但也可同时回报MIC法。

3.菌株鉴定结果进行评分,部分药物(药物名称后打*)列入评分。

4.菌株鉴定如表格不够可另附资料说明。

5.请认真按照表格要求用正揩字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回报给我中心。

6.如在菌种鉴定中发现有特殊耐药株出现,请在鉴定报告表中细菌评价栏中填入该菌的特点(如MRSA)。

标本保存及处理方法:请收到标本后,立即放置在-20℃或更低温度的低温冰箱或普通家庭冰箱冰格内保存。

检测时,请用灭菌新鲜牛肉汤或无菌小牛血清或新鲜羊血,每支加入0.1ml左右,待融解均匀后至待种平板少许,分区划线。

请分离并鉴定主要致病菌。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二〇一一年三月。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作者:刘海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2在诊断、治疗感染性疾病与控制院内感染中,微生物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检验与药敏试验全自动分析系统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所发出的报告单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且极具实用性。

为确保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对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至关重要。

1 报告单中各项内容1.1 鉴定结果关于微生物的鉴定与菌名的报告可以使用仪器自动完成。

1.2 抗生素关于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所鉴定细菌种属。

在药敏试验中,对抗生素进行实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相关同类抗生素都进行检验,只选取比较常见的1-2种极具代表性的药物,根据其敏感性可以对同类药物中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推测出来[1]。

关于常规试验与报告,需由各机构协商来选择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即临床医生、细菌室、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和药房等,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很难做到。

根据卫生部门对抗生素检测具体规定来看,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美国相关委员会的规定和我国的实验室标准协会的规定来执行,文件中的试验药品均通过FDA,且分为4组。

A组:作为首选药物开展常规药敏试验。

B组:用于A组抗生素出现过敏现象或者出现大面积的红疹;A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用于多种细菌混合交叉性的感染或多种部位的不同程度细菌的感染。

C组:用于少见细菌感染的治疗。

D组:在尿路感染菌株的药敏试验中进行补充。

1.3 KBKB即纸片扩散法,所报数值为抑菌圈直径,单位为mm。

1.4 MIC这是另一种药敏试验方法,即稀释法所定量测定的能够对细菌生长进行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单位为ug/ml。

1.5 敏感度作为判定该药敏试验的最终标准,在划分时需严格遵守一菌-一药一条的规则。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1. 引言1.1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由专业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样本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于普通人来说,阅读和理解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报告单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要注意查看报告单中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样本采集时间等。

确保这些信息准确无误,以免影响后续的解读和分析。

接下来,要关注报告单中的细菏成分,比如细菏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每种细菏的含量和意义。

在阅读结果部分时,要注意结果的正常范围和偏离程度。

如果结果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不需要特别担心;但如果结果偏离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同时,要注意报告单中的异常情况,比如细菏数量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

最后,在阅读报告单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时,要根据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建议通常包括如何预防和治疗微生物感染,以及生活上的注意事项。

而后续处理则要根据检验结果和建议进行调整,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医生咨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报告单中的基本信息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指对生物体内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后所得到的结果报告。

在解读报告单时,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报告单中的基本信息,包括检验日期、样本信息、患者信息等。

1.检验日期:检验日期是指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具体日期,通过检验日期可以确定检测的时效性,避免过期或时间过久的结果对诊断造成影响。

2.样本信息:样本信息包括采集样本的部位、方式以及处理方法等。

检验报告单中会注明样本的具体信息,检验者需要根据样本信息确定检测的准确性。

3.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通过患者信息可以确定检验结果的适用性和具体针对性。

在解读报告单时,需要对基本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和理解,以确保后续的结果解读和诊断准确性。

微生物检测报告

微生物检测报告

微生物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

微生物检测是用于检测环境、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样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次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对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准确测定,从而评估其卫生安全性,保障人们的健康。

二、检测方法。

本次微生物检测采用了标准的培养基培养法和PCR法。

培养基培养法是通过将样品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推断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PCR法则是通过扩增微生物DNA片段,利用特定引物和酶的作用,在PCR仪中进行多次循环反应,最终检测出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

三、检测结果。

经过检测,样品中检测出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微生物。

其中,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其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毒致病菌,其存在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毒。

而霉菌则可能会对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四、建议和措施。

针对检测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食品、药品等样品的卫生安全;2. 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源,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3. 定期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4. 加强对生产、加工、储存环节的卫生监管,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总结。

微生物检测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检测,我们发现样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

为了确保样品的卫生安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消除微生物污染,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本次检测结果能够引起足够重视,促使相关部门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物表监测表单

物表监测表单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环境微生物学检测报告单(物表、手)
以下由送检科室填写
以下由检验科填写结果
院感办结果判定
科别:
采样物:
1.物体表面
2.卫生手消毒
3.外科手消毒
4.消毒液、灭菌液
5.腔镜
6.其它
采样者:
采样时间:
年月 日
采样对象
采样面积(cm2)
每皿菌落数(.合格 2.不合格
低度危险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件(cfu/克或cfu/100cm2);
透析用水:细菌数<200cfu/ml;
报告者:报告日期:年月日
1.合格 2.不合格
1.合格 2.不合格
1.合格 2.不合格
物体表面Ⅰ类、Ⅱ类区域:≤5cfu/cm2,,Ⅲ类、Ⅳ类区域≤10cfu/cm2;
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皮肤黏膜消毒液:≤10cfu/ml,其他消毒液:≤100cfu/ml;
卫生手消毒:≤10cfu/cm2,外科手消毒:≤5cfu/cm2;
中度危险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克或cfu/100cm2);

如何读懂微生物培养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微生物培养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微生物培养检验报告单微生物培养检验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提供了关于患者感染与否和药物敏感状况的重要信息。

然而,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些报告通常充满了复杂的术语和数字,难以理解。

本文将帮助您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使您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或您的亲人的健康情况。

我们将简单探讨报告的各个部分,解释其含义,以便您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感染情况。

微生物培养检验报告单虽然是复杂的,但通过本文的简单阐述,我们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份有用的解释,使您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健康挑战。

1、报告单基本信息和样本信息首先,您会在报告上看到一些基本信息,如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检验日期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保报告与正确的患者相关联。

在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样本信息部分提供了关于采集样本的关键细节,这对于确诊感染或疾病至关重要。

该部分通常包括样本的来源,即从何处采集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痰液等。

此外,还会记录采集样本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是否有任何特殊要求或注意事项。

这些详细信息对于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非常重要,因为样本的来源和采集方式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样本信息有助于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检验结果,有助于医生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策略。

2、微生物培养及鉴定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寻找不同标本类型的致病菌是首要任务。

这可以包括多种致病菌,如细菌或和真菌。

通过精确识别这些病原菌,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感染性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鉴定方法:通过在特定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5℃-37℃含CO2浓度5-10%的孵育箱进行孵育,促使其生长并形成可识别的菌落,根据不同的染色结果、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微生物病原菌的生化特性,如代谢产物、酶活性、血清学凝集反应等,来帮助确定其身份,从而确定微生物的菌落名称。

鉴定结果:一旦微生物被成功鉴定,鉴定结果通常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微生物的属、种、亚种,以及可能的菌株或亚型。

这种精确的分类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特性,例如其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微生物检测报告

微生物检测报告

微生物检测报告1. 检测概述微生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来评估样本中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方法。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提供样本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以帮助客户了解样本的微生物质量。

2. 检测样本信息•检测样本:[样本名称]•采样日期:[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地点]•样本类型:[样本类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3. 检测结果3.1 微生物种类检测结果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微生物种类:1.[微生物种类1]:[数量]2.[微生物种类2]:[数量]3.[微生物种类3]:[数量]4.[微生物种类4]:[数量]5.[微生物种类5]:[数量]3.2 微生物数量检测结果基于检测样本,我们分析了微生物数量,并得出以下结果:•总微生物数量:[总数量]•[微生物种类1]:[数量]•[微生物种类2]:[数量]•[微生物种类3]:[数量]•[微生物种类4]:[数量]•[微生物种类5]:[数量]4. 结果分析与建议4.1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对样本的微生物质量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结论:•检测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微生物共存的情况。

•检测样本中的总微生物数量较高。

•[微生物种类1]的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

•[微生物种类2]的数量较高,可能代表了潜在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微生物种类3]的数量较低,可能代表了某种微生物缺失。

4.2 建议措施基于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样本的微生物质量:1.加强卫生管理措施:增加定期清洁和消毒频率,确保样本环境的卫生状况。

2.优化通风系统:确保样本环境的空气流通,减少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3.强化个人卫生意识:提醒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4.配备合适的防护设备: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以减少微生物传播的风险。

5. 注意事项•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防治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微生物检测结果,请咨询专业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大肠菌群(MPN/㎡)
结论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大肠菌群(MPN/㎡)
结论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
大肠菌群(MPN/ )
结论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ml)
大肠菌群(MPN/ml)
结论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ml)
大肠菌群(MPN/ml)
结论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
大肠菌群(MPN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
大肠菌群(MPN/ )
结论
检验: 复核: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验毕日期
编号
品名
菌落总数(cfu/ )
大肠菌群(MPN/ )
结论
检验: 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