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考考试试题(含答案)[1]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D)A.匕首bǐ 卑鄙bǐ 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B.咱俩liǎ 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车辆liàngD.泡沫pào 陌生mò宁肯níng 哺育bǔ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研究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XXX、XXX,和XXX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C)A.掉臂个人安危,奋勇直前——不屈不挠B.顾不得睡觉,遗忘了用饭——废寝忘食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A.XXXB.XXXC.XXX.XXX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B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答案:1.D(“宁肯”的“宁”应读nìng)2.C(另三项平分别有别字“度”“在”“拂”)3.4.C(应是“高屋建瓴”)5.D 6.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7.名句填空(4分)⑴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⑵XXX《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A. 明B. 休C. 森D. 众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的《登鹳雀楼》。

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注重()。

A. 词汇量B. 阅读速度C. 文章结构分析D. 记忆背诵4. 下列关于汉字的书写规则,正确的是()。

A. 先上后下B. 先左后右C. 先外后内D. 以上都是5. “满江红”是一种()。

A. 词牌名B. 曲艺形式C. 现代诗歌D. 小说体裁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C. 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有成果D. 不经历困难,就不会有成功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A. 让学生死记硬背成语B. 通过故事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C. 只教授成语的字面意思D.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成语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A. 睡觉的床B. 井边的围栏C. 窗户D. 门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教师应该()。

A. 只要求学生背诵B. 结合现代文教学,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C. 忽略古诗文的教学D. 只教授古诗文的韵律10. 下列关于汉字笔顺规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横、竖弯钩B. “九”字的笔顺是撇、横折弯钩C. “国”字的笔顺是竖、横、竖折、横、横D. “出”字的笔顺是竖、横、竖、竖折、捺答案:1. B2. C3. C4. D5. A6. A7. B8. B9. B 10.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

教师招考语文试卷小学含答案

教师招考语文试卷小学含答案

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鸡B. 日C. 水D. 木答案:A2. 下列哪个词语是反义词?A. 高兴B. 阳光C. 美丽D. 黑暗答案:D3.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小明像一只小猴子。

B. 这本书很有趣。

C. 太阳升起来了。

D. 天气很热。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平舌音?A. 花B. 风C. 雨D. 雷答案:C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水B. 日C. 木D. 心答案:D6. 下列哪个词语是量词?A. 本B. 张C. 件D. 个答案:B7.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词?A. 学生B. 老师C. 学校D. 语文答案:D8.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好!B. 今天天气怎么样?C. 我喜欢读书。

D. 这本书很厚。

答案:B9. 下列哪个字是声母?A. 风B. 雨C. 雷D. 云答案:B10. 下列哪个字是韵母?A. 水B. 日C. 木D. 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所著。

答案:孔子2.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启蒙3. 《论语》是记录()言行的著作。

答案:孔子4.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识字5.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处世6.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姓氏7. 《声律启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诗词8.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诗歌9. 《宋词三百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词10. 《元曲三百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读物。

答案: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答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班门弄斧B. 老鼠拉龟C. 推陈出新D. 鱼目混珠答案:D2. 下列哪个字是“读音错误”?A. 鲜花B. 珍惜C. 铅笔D. 美丽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可爱。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学习很认真。

答案:B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喜悦B. 碧绿C. 风雨D. 高兴答案:B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静夜思》?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B6.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言巧笑C. 喜笑颜开D. 喜形于色答案:C7.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行B. 乐C. 长D. 都答案:A8.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山水风光,美不胜收。

B.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C. 红花绿叶,满园春色。

D. 鸟语花香,世界多美好。

答案:C9.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懒惰”?A. 懒散B. 懒惰C. 懒汉D. 懒婆娘答案:B10.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春晓》?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少不学,老不识,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4.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蹒跚(pán shān)B. 蹊跷(qī qiào)窈窕(yǎo tiǎo)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D. 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B.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跳飞B. 快乐悲伤愤怒C. 桌子椅子书本D. 红蓝绿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8.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是:A. 他不拘一格,善于创新。

B.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蹒跚(pán)蹊跷(qī)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中也表现得很出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B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犹豫)栩栩如生(生动)B. 囫囵吞枣(整个)戛然而止(突然)C. 咫尺天涯(距离很近)锱铢必较(非常小气)D. 徜徉自得(随意)瞠目结舌(惊讶)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般坚强。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B.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C. 王维是宋代的山水画家。

D. 苏轼是元代的词人。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窸窣(sū)蹉跎(cuō)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送暖入屠苏 B. 人间四月芳菲尽 C. 飞流直下三千尺 D.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答案:A2.“我心念念不忘”的意思是: A. 很快忘记 B. 思念心切 C. 心情愉快 D. 不再期待答案:B3.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曹雪芹 B. 施耐庵 C. 贾平凹 D. 鲁迅答案:A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落地生根 B. 法家政治 C. 一叶知秋D. 眉开眼笑答案:C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饼充饥”相反? A. 空中楼阁 B. 救急不救穷C. 桃花源里人家D. 得不偿失答案:B二、填空题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公元__2__年。

答案:105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这是因为他们具备了__3__。

答案:坚定的信念3.《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全文共有__4__个字。

答案:108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__5__。

答案:《登鹳雀楼》5.现代汉语中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中劲、板、诚这三个词分别以下面哪个词结尾? A. 脆 B. 冷 C. 暖 D. 快答案:B三、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宋朝末年,一百零八位为了反抗腐败的官府和压榨的恶豪,被逼无奈下被迫当了起义军的梁山好汉,最终被官府镇压的故事。

故事以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一百个英雄人物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英勇、聪明和义正言辞的个性,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陋。

2.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答案: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105年的东汉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了解如何将纤维素材料制成纸张。

最早使用的原材料是植物的纤维,如麻、葦和竹子。

首先将这些纤维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清B. 洗C. 淡D. 沐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亡羊补牢B. 画蛇添足C. 杯水车薪D. 贪小失大答案:C(应为“杯水车薪”,而非“杯水车薪”)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那只小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B. 他很聪明,像诸葛亮一样。

C. 那个苹果很甜,像蜜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像小说一样。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A. 明B. 重C. 晴D. 星答案:B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

B. 他很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

C. 天空湛蓝,白云飘渺,阳光明媚。

D. 这本书讲述了小明的成长故事。

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2.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1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14. “______,白日依山尽。

”()答案:黄河入海流15. “______,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离离原上草(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寒冷的新年夜里,赤脚在街头卖火柴。

她很冷,但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会受到父亲的责打。

她点燃了一根火柴,暖和了起来,看到了美丽的火花。

她继续点燃火柴,想象着温暖的食物和美好的事物。

最后,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的祖母,她的唯一亲人。

小女孩紧紧抱住祖母,希望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冻僵的身体,她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新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在火光中与祖母重逢,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Rén 和Chóng。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女和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击和从长计议。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
见?(另外)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勉强)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尚且)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居然/竟然)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滥调以儆效尤虚无缥缈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颠扑不破叠床架屋枕戈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B)(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A、C)(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引证法、例证法(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
答: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司马迁。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
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
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
答: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