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_1-5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试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严重 C.人们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2.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的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其中“金田”出“新君”在( ) A.1840年 B.1842年 C.1851年 D.1853年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攻克武昌 D.定都天京 4.北京和南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在1853年的中国有两个对峙的政权,除了以北京为都城的清王朝,还有一个以南京为都城的( ) A.黄巢起义 B.太平天国 C.中华民国 D.黄巾起义 5.辨析下图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6.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 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政权 7.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8.《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 A.洪秀全 B.石达开 C.洪仁玕 D.韦昌辉 9.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其失败的标志是( ) A.石达开率部出走 B.清军攻陷安庆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10.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1.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军起义 D.黄巢、王仙芝起义 1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冯芹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清朝的衰弱,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体会历史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曲折命运及其抗争精神。 2.结合地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历程,分析史料理解太平军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天 京事变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评价该运动。 二.课前研学准备: 1.梳理客家人、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度、圣库公有等概念 2?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本组学习模块的资料,提出学习问题。

(3)第一组背景研学组资料: 清朝人口从1741年1.43亿增加到1850年4.3亿,人口增长了200%人均耕地面积由3.86 亩下降到1.86亩……清朝中后期军政日益腐败,国力衰弱。——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三.课堂学习 1.根据课堂视频和材料画出太平天国爆发示意图(最少包括时间、地点、相关因素) 3.说说你眼里的拜上帝教有何特点? 4.自学:梳理太平天国发展的主要大事记(包含时、地、人、事2分钟)

5.结合材料说说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客观(败退方): 主观(取胜者): 6.小组讨论: ⑴结合材料说说《天朝田亩制度》有哪些规定? ⑵作为加入天朝的贫农你喜欢哪些规定?你不喜欢哪些规定为什么? 赞成实施该制度的请举手! 四.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 7.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特点? 评价太平天国 运动? ①起义原因新一一 ②起义形式新一一 ③治国方案新 ---- ④担负任务新一一 ⑤失败原因新一一 8.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对中国历史诸多影响)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镇压太平军而诞生的湘军、淮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获得重用,原本由满人占据的要职,被汉人取代。之后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向了汉人。一一《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12岁时立志做洪秀全第二,他的三民主义也深受太平天国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兴起 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鸦片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洪秀全的前期准备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3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 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 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 1天京事变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 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斗争时间长,范围广。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1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 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 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 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 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 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 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 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5.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 认识的? 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探究二】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你如何看待 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结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并非决定因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总结归纳提升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金田起义 永安封王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A.禁烟运动是的中国军民 B.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 D.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 2.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的是() A.洪秀全 B.冯云山 C.杨秀清 D.萧朝贵 3.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赫胥黎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义和团运动③五四运动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确的是()①太平军占领南京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③北伐西征④天京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北伐时期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8.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虎门销烟——林则徐 B. 黄海大战——邓世昌 C. 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 D. 收复新疆——左宗棠 9.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的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天朝田亩制度》 10.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陈胜吴广起义 C.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 ) A .领导虎门销烟 B .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 .火烧圆明园 2. 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太平军攻占苏州 . 定都天京 D. 青浦大败洋枪队 3. 1862年9月,令浙江宁波一带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的喜讯最有可能的是() A.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太平军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 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D. 义和团把侵略军围困在廊坊 4.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攻占长沙 .攻占南京 D.永安建制 5.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 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 西安 B. 南京 . 永安 D. 安庆 6. 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黑水党起义 B.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7.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定都天京 B.太平军北伐

.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9.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10. 阅读下列材料: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化名城,也曾作为许多政权的首都,在近代饱经沧桑。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有一农民政权定都于南京。这一政权的名称是什么?主要领袖是谁?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冼碧丽审核:八年级备课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师:同学们,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有哪些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板书课题) 二.新授:目标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本节课第一子目内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思考以下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太平军起义后,在人事组织上做了怎样的安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合作完成,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目标二:定都天京 师过渡:永安建制后,太平军突围北上,先后围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王朝形成对峙局面。 师:那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对内对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大家继续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汇报交流,明确:对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外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得出: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目标三:天京陷落 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疾风暴雨即将开始。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出示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三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定都天京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首先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基本过程,即金田起义、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从而认识到太平军一步步走向全盛的基本过程。 用课件在大屏幕展示《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最新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设计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唯物史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多难兴邦,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运动起因 教师播放介绍太平天国运动起因的影音资料,学生从中概括哪些矛盾导致起义的爆发。教师简介洪秀全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学生比较《劝世良言》和《原道觉世训》的差异,感悟洪秀全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起因。 二、天国建立 教师简述金田起义,学生看图了解太平天国早期革命形势。学生能够从图上快速找到太平军进军路线中攻占的重要城市。学生了解定都天京,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与空想性。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基本史实。学生能够一分为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国梦碎 在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顶峰的同年,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简述事变经过。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后期革命斗争情况,能够 认识到《资政新篇》的进步性。教师通过史料讲解天京陷落,学生感受战争的 残酷和太平天国失败的悲壮。 本部分学生活动: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英王陈玉成》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感受太平天国英雄人物身上不怕牺牲的革命气概。 四、天国反思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给出李秀成和洪仁玕等历史当事人的反思作为铺垫材料,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进一步挖掘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多重原因。 教师给出史学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截然不同的史学观点,引发学生对太 平天国运动进一步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五、教师小结 教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播放视频回顾本课主要知识点。 板书设计 矛盾、准备、起义、进军——>天国建立: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国梦碎: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天国反思:正反评价

人教历史八年级上教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了哪些纲领?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 4.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国泰民安,岁和年丰”,简短的八个字折射出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19世纪中期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农民却过着国不泰、民不安、岁不和、年无丰的悲惨生活。为了过上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他们揭竿而起创立了太平天国。 (情境式导入)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教师讲述:大约在16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体味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吧!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阅读教材P13,思考: (1)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教师点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2)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答案提示:“拜上帝教”。 2.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阅读教材P14、P15,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作了哪些努力。 答案提示:洪秀全建立“太平军”,自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二定都天京 1.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并结合P14图片《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简述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 答案提示: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阅读P15、P16内容和“材料研读”,思考: (1)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答案提示: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呢?它想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答案提示: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这些内容体现的是怎样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 答案提示:绝对平均主义。 (4)《天朝田亩制度》所想建立的理想社会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不能。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是无法实现的。

部编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 上帝会”,并在广西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永安封王: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

2019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语文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01组合列举 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1851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 2.太平军攻克________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________为翼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 3.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________,并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几年后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 6.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后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的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1859年,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8.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 9.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________,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它的阶级要求。 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02辨析改错 10.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由此爆发。 【】改正: (2)太平天国颁布《土地改革大纲》,主张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反映了其阶级要求。 【】改正: (3)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形势急转直下。 【】改正: (4)太平天国干王石达开提出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但因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改正: 03单项选择 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1.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严重 C.人们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12.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的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其中“金田”出“新君”是在( )

教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方霞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金田起义》的浮雕及“中国梦”引入本文课题。 (二)预习检测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开始: 发展: 前期建立政权: 革命纲领: 军事全盛: 转折: 后期重建领导核心: 革命纲领: 失败: (三)新课讲授 一、宗教构梦——“拜上帝会” 探究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农民为什么要建一个太平盛世、人间天国? 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民族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主观条件)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二:战争追梦 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形势怎么样?后期在军事上又有什么重大举措?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过渡: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3.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学生讨论后作答) 4.后期,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 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陷落 三、制度筑梦 1. 教师讲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2.在太平天国后期又出台了什么治国方案呢?该如何评价该方案?(见上表) 四、内乱毁梦 1.天京事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2.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4、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相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进入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持续在各地发生。2.时间: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3.建立: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时间: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2.《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性文件是如何理解的? 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理解:《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有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3.北伐和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实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资政新篇》: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因为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3.失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1843年,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创立的特殊的宗教组织是(D) A.五斗米道 B.基督教 C.太平道 D.拜上帝会 2.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带领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的地点是(A) A.金田 B.永安 C.三元里 D.天京 3.1851年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此事件发生的地点是(B) A.金田 B.永安 C.长沙 D.天京 知识点二定都天京 4.太平天国真正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事件是(C)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三河大捷 5.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信息:“鼓吹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参赛选手 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C)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 6.下列哪一次农民起义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D) A.黄巾起义 B.黄巢起义 C.明末农民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三天京陷落 7. “天京内讧”中被杀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有(B) A.韦昌辉和石达开 B.杨秀清和韦昌辉 C.洪秀全和杨秀清 D.洪秀全和石达开 8.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D) A.天京事变 B.洪秀全病逝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9.《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资政新篇》的制定者是(D)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仁玕 10.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场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最可能是(C) A.杨秀清 B.韦昌辉 C.李秀成 D.石达开 1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C) A.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太平天国运动 D.林则徐虎门销烟 12.“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事件是(C)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3.太平天国后期的两位主要军事负责人是(D) ①洪仁玕②石达开③陈玉成④李秀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决定首先全力夺取(D) 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5.张老师在给八年级的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制作了右图。此图不能说明(D)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学习任务单 甘谷县第六中学王志远 【学习目标】 1.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失败的原因。 3.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 问题一: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尖锐。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加深,人民灾难深重。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的影响,洪秀全创立 ,组织号召人民群众。 问题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如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改名天京,作为国都。 3、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②西征:西征军控制了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①原因 A.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 B.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②表现: 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总理朝政。 ②开展防御战 6、运动失败:1864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问题三: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其主张的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他平均社会财富,是实现的。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提出,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课堂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一) ☆1851年1月金田起义,士兵传唱“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好数洪杨。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共个房。”; ☆不久,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1855年,1856年 2万北伐军因孤军深入,北伐失败。西征胜利,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天京变乱,死者2万,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10万人,后在大渡河畔失败,

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1.3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情感目标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技能目标 1、通过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整合归纳能力。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法指导 列表归纳、图形展示、阅读分析材料,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金田起义浮雕。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出示洪秀全图片,介绍洪秀全。

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出示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教师小结,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2、金田起义 教师讲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 称“太平军”。 分析课本材料,周天爵的一封信,这封信说明了什么?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2、永安建制 出示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结果。 展示材料,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