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按类别统
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指北京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法规,确认并保护的具有代表性和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北京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传统技艺、节庆活动、民俗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关问题。
第一步:了解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和意义为了传承和保护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政府成立了相关机构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确认并保护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促进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提升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
第二步:介绍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不同的传统技艺、节庆活动和民俗文化,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包括传统工艺技能类、传统表演艺术类、传统音乐器乐类、传统体育技艺类、传统医药知识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文学类、传统戏曲类、传统舞蹈类等。
每个类别都囊括了多个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了北京市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第三步:具体介绍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传统工艺技能类中,有象牙雕刻、漆器制作等项目;在传统表演艺术类中,有京剧、评剧等项目;在传统音乐器乐类中,有胡琴、琵琶等项目;在传统体育技艺类中,有太极拳、八卦掌等项目;在传统医药知识类中,有中医针灸、中国骨科学等项目;在传统美术类中,有中国画、皮影等项目;在传统文学类中,有文言诗、古代小说等项目;在传统戏曲类中,有京剧、豫剧等项目;在传统舞蹈类中,有古典舞、民族舞等项目。
这些项目都代表了北京市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第四步:解析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口老化、市场需求变化、现代化影响等因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政发[2007]11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6.20
【实施日期】2007.06.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京政发[2007]1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5项),现予公布。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丰富多彩的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
做好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人文奥运”丰富内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十大类。
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1号)有关要求,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特别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105项)。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日期】2019.07.15•【字号】京文旅发〔2019〕539号•【施行日期】2019.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京文旅发〔2019〕539号各区文化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81号)要求,我局现组织推荐北京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申报条件(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四)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五)制定有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保护工作富有成效。
(六)2018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等条件下,要关注体现大众实践、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乡镇和远郊区的项目。
二、推荐申报程序(一)遴选项目。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对本地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按本地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不含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30%(见附表)提出本区拟推荐项目名单,报区级人民政府同意。
(完整版)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长安区文化馆
省二批名录项目
44
高陵曲子
西安
王康正
男
1947
高陵县姬家管委会
农民
高陵县文化馆
省二批名录项目
45
传
统
美
术
旬邑彩贴剪纸
咸阳
何爱叶
女
1952.04
旬邑县商贸小区一单元四楼
农民
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省二批名录项目
46
永寿民间剪纸
咸阳
张艳娥
女
1930.06
永寿县甘井镇北庄村
农民
永寿县文化馆
省二批名录项目
47
陕北匠艺丹青
省直
张彦珍
男
1943.01
榆阳区安崖镇田宅村
农民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省一批名录项目
48
黄陵面花
延安
王民政
男
1942.07
黄陵城区街道办石山村
农民
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省一批名录项目
49
洛川剪纸
延安
杨梅英
女
1941.01
洛川县凤栖镇城关一队
农民
洛川县文化馆
省二批名录项目
农民
延长县文化馆
省二批名录项目
41
横山说书
榆林
孙旺生
男
1939.02
神木县大柳塔镇林场路1号巷2号
个体户
横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省二批名录项目
42
蒲城石羊道情
渭南
王宏义
男
1950.08
蒲城县东陈镇石羊村
农民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省级传承人(含国家级传承人)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市级传承人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8.11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8.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各公司:经过广泛深入调查工作,完成专家评审会评审推荐、向社会公示程序,并经区政府审议通过,决定批准2007—2019年经区政府批复认定的5批8个门类56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公布。
平谷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区历史发展的见证。
此次公布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民俗八大类,展示了平谷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平谷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
2020年8月11日附件
平谷区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

附2:
项目代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推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印制
二〇一九年月日
注意事项
一、封面“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推荐单位为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或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
三、本推荐申报书可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告通知”栏下载。
表格各项栏目以仿宋GB_2312小四号字体填写,不得扩展(“列入地方名录情况”除外)。
四、表格内容一律在计算机上操作填写(除签字盖章部分),填写内容应真实、准确、简练,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建议保护单位
三、项目保护计划
四、传承人、传承群体同意申报及参与保护工作声明书
五、专家评审委员会论证意见
注: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六、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推荐意见
七、授权书。
2018-2019-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欢迎大家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用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源为市级财政拨款,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扶持经费(以下简称“项目扶持经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以下简称“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奖励三部分构成。
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根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市级财力情况核定。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统一管理、合理安排、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讲求绩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和文化等相关部门的检查。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补贴范围第四条项目扶持经费用于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采取补助、奖励、贷款贴息三种方式支持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
补助主要针对亟需开展、难以有效市场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定向补助,每项金额不超过20万元。
奖励主要针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的以奖代补方式资金支持,每项金额不超过80万元。
贷款贴息是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单位为开展项目保护传承相关工作,申请银行信贷资金后发生的利息进行补贴。
贷款银行应在北京市注册,贷款贴息方式为先付后贴,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贴息比例原则上为贷款贴息期限内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至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景炎
男
69
5
Ⅷ-1
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李文涛
男
60
6
Ⅷ-2
王麻子剪刀
锻制技艺
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史徐平
男
47
7
杨海滨
男
47
8
Ⅷ-1
雕漆技艺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殷秀云
女
61
9
Ⅷ-1
木版水印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赵慧萍
女
46
10
Ⅷ-1
瑞蚨祥中式
服装手工
制作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邹秋明
女
52
16
Ⅷ-1
“东来顺”
涮肉制作技艺
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陈立新
男
53
传统医药(5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Ⅸ-1
宫廷正骨(上驷院绰班处)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刘 刚
男
56
2
Ⅸ-1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赵小刚
男
49
3
Ⅸ-1
“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雷雨霖
双德全
男
70
5
Ⅵ-1
“张三”功夫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张晓航
男
34
6
Ⅵ-1
九曲黄河阵灯会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刘纪华
男
72
民间美术(6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Ⅶ-1
北京灯彩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赵树昌
男
50
2
Ⅶ-3
北京玉器工艺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张志平
男
66
3
李博生
男
67
4
柳朝国
男
63
路宝刚
男
44
曲 艺(6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ⅴ-1
岔 曲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张蕴华
女
60
2
ⅴ-1
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齐殿章
男
81
3
ⅴ-1
平谷调
平谷区文化委员会
杜润启
男
58
4
ⅴ-1
北京评书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连丽如
女
66
5
ⅴ-1
北京琴书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刘砚声
男
82
4
Ⅸ-1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孔令谦
男
47
5
Ⅸ-1
祖传张氏正骨
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张海涛
男
45
民俗(1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X-1
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大石窝石作技艺)
房山区文化委员会
宋永田
男
44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Ⅳ-2
河北梆子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刘玉玲
女
61
2
王凤芝
女
67
3
李金声
男
84
4
Ⅳ-8
京剧
丰台区文化委员会
钱荣顺
男
81
5
李文敏
女
70
6
张学津
男
67
7
赵葆秀
女
60
8
王蓉蓉
女
47
9
杜镇杰
男
47
10
刘山丽
女
41
11
Ⅳ-6
昆曲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从兆恒
男
77
12
白士林
男
71
13
韩建成
男
70
14
2
Ⅲ-2
延庆旱船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房存相
男
84
3
王元清
男
62
4
Ⅲ-1
大栅栏
五斗斋高跷秧歌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张全增
男
77
5
Ⅲ-1
杠箱会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黄荣贵
男
69
6
Ⅲ-1
西北旺少林五虎棍
海淀区文化委员会
方志刚
男
52
7
Ⅲ-1
石景山太平鼓
石景山文化委员会
翟广效
男
76
传统戏剧(23人)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女
56
11
Ⅷ-1
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汪学军
男
44
12
Ⅷ-1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
制作技艺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舍源泰
男
69
13
Ⅷ-1
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王秀兰
女
54
14
Ⅷ-1
北京金漆镶嵌制作技艺
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柏德元
男
61
15
Ⅷ-1
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
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李 侃
男
61
6
ⅴ-1
联珠快书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章学楷
男
73
杂技与竞技(6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Ⅵ-1
通州大风车
通州区文化委员会
梁 俊
男
75
2
Ⅵ-1
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怀柔区文化委员会
彭明术
男
49
3
Ⅵ-1
南窖
水峪中幡
房山区文化委员会
王延福
男
44
4
Ⅵ-1
老北京跤艺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马玉森
男
69
15
周万江
男
69
16
张毓文
女
63
17
Ⅳ-3
北京评剧
丰台文化委员会区
李惟全
男
59
18
谷文月
女
63
19
刘 萍
女
66
20
Ⅳ-1
西斋堂山梆子戏
门头沟文化委员会
史孟书
男
71
21
Ⅳ-1
淤白村蹦蹦戏
门头沟文化委员会
白兆远
男
71
22
Ⅳ-1
大兴诗赋闲
大兴区文化委员会
李润生
男
61
23
Ⅳ-1
北京皮影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按类别统计)
民间音乐(1人)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Ⅱ-1
智化寺京音乐
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胡庆学
男
34
民间舞蹈(7人)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Ⅲ-1
上金山狮舞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蔡连元
男
64
5
Ⅶ-1
象牙雕刻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李春珂
男
59
6
Ⅶ-1
京派
内画鼻烟壶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杨志刚
男
45
传统手工技艺(16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Ⅷ-1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王国英
女
41
2
Ⅷ-2
景泰蓝
制作技艺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戴嘉林
男
63
3
米振雄
男
69
4
Ⅷ-1
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