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1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1

《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3. 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教具和教学手段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第1课时母亲一、导入新课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纸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补充背景: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指导朗读: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1.“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2.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明确: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除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第一课时)》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第一课时)》教案

《第3课冰心诗四首(第一课时)》教案课题课型新授主备人:个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母亲》《纸船》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2.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

重点通过诵读品味,体会《母亲》《纸船》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冰心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一、自主预学1.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学常识积累。

2.一读《母亲》《纸船》,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鸟巢.()叠.成()抛.下()倘.若()载.着()妄.弃()3.二读《母亲》《纸船》,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

请用“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____”句式,在书旁作批示,写出自己的初步阅读感受。

二、合作互学(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

(二)学习《母亲》。

诵读,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示例: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三)学习《纸船》。

诵读,注意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三、点拨导学(三)再读课文,探究下题。

品读。

(1)“心中的风雨来了”这句话中的“心中的风雨”指什么?(2)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3)“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4)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5)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四、检测练学课堂同步一1、2及二五、课后作业1.课堂同步“课外拓展”2.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教后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 3 课《冰心诗四首》教课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真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诵这四首诗,推断语言,品尝诗意。

2、经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赏识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课重难点:1、增补课外资料指引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课假想:指引学生运用品读剖析第一首诗的方法,贯通融会,自主、合作研究《母亲》《嫩绿的芽》等四首诗。

1、学生齐读、默读这两首诗。

教师指引学生从要点词句、修辞手法、诗的要旨等方面设疑发问。

2、问题汇总、梳理、归纳。

(注意三方面问题)①你以为这两首小诗在表达诗意上各有哪些要点词语?为何?②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出诗的形象?③两首小诗分别劝勉青年人该如何去做?)3、分组议论。

(环绕以上三方面问题合作研究,追求适合、合理的答案,鼓舞有创意的答案。

)教课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母亲》《纸船》)教课内容:《母亲》《纸船》,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昼夜想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喊。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给予纸船特其他含义。

纸船象征流浪无依的孤单,象征想念母亲、想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贞洁、美好的愿望。

教课步骤一、导入( 1):问:《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与前两首诗的主题有什么不一样?(语文课代表主持全班沟通,教师评论,明确答案。

)明确:(主要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照,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照,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广博无边、伟大无量的。

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导入( 2):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想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反馈: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例如:“请问同学们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对诗歌的学习有没有新的认识?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诗歌背诵: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冰心诗,进行熟练背诵,并尝试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例如:对《母爱》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母爱情感,以及诗人运用哪些意象、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
例如:“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从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共同完成讨论。”
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节奏。
2.诗歌鉴赏分析:针对所学四首冰心诗,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从意象、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阐述。
要求:分析要具有条理性,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300字。
3.诗歌创作:以“母爱”或“童年”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要求:运用所学的诗歌创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诗意和内涵。
4.了解冰心诗的背景和创作特点,认识到文学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世界和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尤其是现代诗歌的鉴赏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冰心这位诗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哲理可能难以把握。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感受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特色。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传达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2)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诗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走进冰心奶奶的诗歌世界,去感受她笔下那温暖、纯真和美好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 28 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风格清新婉约,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三)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四首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朗读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效果。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四)诗歌赏析1、《母亲》(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深情呼唤,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敬爱之情。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躲到你的怀里”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用孩子般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冰心的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诗人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2、难点对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分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象、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讨论法: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拓展思维。

4、仿写练习法: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的诗歌世界,领略她那充满爱与美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 28 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母爱、童真和自然三大主题,以清新、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

(三)诗歌朗诵1、学生自由朗读四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改进朗读技巧。

1、《母亲》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诗中的“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躲”字在诗中的含义?2、《纸船——寄母亲》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将其抛入大海?诗中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3、《成功的花》诗中的“花”和“芽儿”分别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嫩绿的芽儿》芽儿、花儿、果儿的话分别体现了它们怎样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古诗四首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

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

7.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8.领略诗情画意:(1)列举描绘的景物,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

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

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

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三、反馈(一)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习题: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习题: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

冰心诗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

冰心诗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

冰心诗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
冰心诗四首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学习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谁能为大家朗诵几首诗?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着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

(板书课题)。

看投影,了解冰心生平。

二、朗诵大比拼:
同学们,能否说出这样朗读的理由?学生评价,选出最佳选手。

三、整体感知:
⒈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

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新人教

提前自学
一、提前自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诵四首诗,会默写诗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冰心及其作品,尤其是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二、提前自学过程:
建议时间:10分钟实际时间:分钟
1、你了解冰心及她的作品吗?
冰心,原名,现代著名,。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她仿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哲理深刻、风格细腻清新,这种诗体被称“”。

主要作品有《》、《》、《》等。

2、你能通过工具书解决下列生字词吗?
鸟cháo wàng 弃 nân 绿惊xiàn
jìn 透 zhã diã tǎng 若载着
3、有感情朗读四首诗,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

情境研讨:
二、情境研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赏析诗歌,感悟诗情
赏析前两首诗歌。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主题——母爱,母爱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冰心更是将其作为创作的三大主题之一。

1、赏析《母亲》一诗。

(1)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可结合语句说一说。

(2)你认为哪些字词该重点读?如何理解。

2、赏析《纸船》一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不灰心地叠,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4)讨论:纸船能漂到母亲身边吗?为什么?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6)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二)赏析后两首诗歌。

1、冰心对青少年的成长寄予了厚望,后两首诗就集中表现了她对我们成长的勉励和关怀。

(1)想想“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穿插对诗歌的赏析。

(2)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能不能找出相关事例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2、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总想活得潇洒,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2)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3)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三)概括冰心的诗歌风格
归理拓展
一、归理:
背诵四首诗。

二、拓展建议时间:20分钟实际时间:分钟
1、完成《指导用书》第二课时阅读理解。

2、读一读,再次感受冰心诗歌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