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大一经济学大纲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讲授重点

2010.10

第六章介绍的是生产与企业组织理论。我们把第七章附录的内容也放在这里一起介绍。

一、生产概念

在经济学中,生产通常是指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欲望的活动。按照这一定义,满足自己欲望的活动(如休闲式阅读)不是生产,不通过交换而满足他人欲望的活动(如地震灾区志愿者的工作)也不是生产。

也有人把生产概念扩大到“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二、生产函数

定义,教材第108页。注意:是“最大”产出。Y=f(K,L)。教材第123页说生产函数是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我认为表达得不够准确。

三、生产理论的分类

一般分成三类:

只有一种要素投入量可变的生产:教材第108-111页。

两种及两种以上要素投入量可变,且其投入量变动不成比例的生产:教材第145-147页。

规模报酬(两种及两种以上要素投入量可变,且其投入量变动成比例的生产):教材第111-112页。

以上三类都假定技术不变。事实上,还有第四类,技术创新:教材第113-114页。有关创新的内容,又见教材第221-223页和第296页。

四、短期与长期

教材第112页。

说明: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不按照时间,而按照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是否都可以调整。短期存在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固定要素),长期则不存在。

五、只有一种要素投入量可变的生产

⒈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教材第108页。

注意,对不同的变动生产要素,用同一个总产量可以得出不同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这里所说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的除数,是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

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教材第108-109页。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译法,是经济学界约定俗成的译法。

这里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介绍(包括教材第109页图6-1)是简化的。国内外其它教材上,图如下。由于条件限制,ppt上的图画得不够准确。

图6-1(a)是总产量曲线图。该图表明,在可变要素投入的不同阶段,总产量递增的速率不同。在可变要素投入增加的初期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在可变要素投入增加的中期阶段,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在可变要素投入增加的后期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下降。L1点对应的总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即边际产量)应该是最大值。ppt图没有画好。

图6-1(b)是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该图表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该图与教材第134页上的说明及第133页图7-3(a)图是一致的。 对这两张图,同学知道即可。不要求掌握。 教材第111页举学习为例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太妥当。因为存在看一遍没有理解,再看一遍才理解清楚的情况。 六、两种及两种以上要素投入量可变,且其投入量变动不成比例的生产 ⒈等产量曲线 可以从教材第144页上表7A-1中的数字,得出教材146页图7A-1中的等产量曲线。(英文术语) ⒉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⑴等产量曲线是凸曲线。 为了说明这一点,需要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概念。 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简称为MRTS 。它是指在维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所能够减少的另一要素投入量。等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负值。若用劳动L 去替代土地A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 LA ;若用土地A 去替代劳动L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 AL 。

当我们用劳动替代土地时,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MRTS LA =-ΔA/ΔL

∵-ΔA ×MP A =ΔL ×MP L

∴-ΔA/ΔL=MP L /MP A

∴MRTS LA = MP L /MP A

当用劳动替代土地时,劳动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土地减少,土地的边际产量递增。所以,MP L /MP A 递减。

⑵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⒊最低成本条件

a

TP P 3 TP L

P 2

I II III P 1 0 L

L 1 L 2 L 3

b

O L 1 L 2 L 3 L 图 6-1 生产阶段的划分

等成本线,教材第146页。

教材第147页上图7A-3可以表示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也可以表示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

公式,教材147页。自己看。其中替代比率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中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应该理解为“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初步说明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图与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图的区别。前者横轴与纵轴代表两种不同的产品,后者横轴与纵轴代表两种不同的投入品。其它区别,暂不讨论。

七、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教材上第111页同时出现了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两个术语,并且说它们是一样的。实际上,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不是同一概念。正如教材第673、660页所示,规模报酬分析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规模经济分析的是成本与产出(当产品价格不变时,产出表现为收益)的关系。因此,教材第112页上的定义是规模报酬的定义。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有双重含义。它一方面是指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另一方面特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与第二种含义相对的概念叫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

八、生产率

教材第116页,自己看。

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全要素生产率只能用成本衡量。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计算,教材第116页。计算的简化与误差,教材第290页注2。生活中的数值本身就是存在误差的,1.10可能是1.095、也可能是1.10499四舍五入得出的。不要将其理解为一定是精确的数字。

范围经济,定义,教材第116页。例,煤炭与煤层气(瓦斯)的联合开采。

九、技术创新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

——引进新产品,即教材第113页所说的产品创新。如尿不湿,能发短信和照相的手机。

——引进新技术,即教材第113页所说的制造方法创新。如用数控机床制造。

——开辟新市场。海尔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开辟夏季少量衣服及时洗涤市场。

——采用新的原材料。如用玉米生产乙醇。

——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

等等。

教材第116页提到创新会导致生产率的增长。但生产率增长仅仅是创新所造成后果的一个方面。

创新不等于发明。发明是发明家的事,创新是企业家的任务。企业家把他人的发明引入经济活动中,就是创新。福特不是汽车的发明者,却是汽车时代的创新者。

技术创新,教材第113-114页。自己看。

十、网络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