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电力电子器件(四)-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合集下载

合肥工业大学_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第四章导线

合肥工业大学_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第四章导线

Cint
di WL
tdi
说明:电容正比于两个导体之间相互重叠的面积而反比于它们之间的间距
导线. 9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边缘场电容模型
• W/H的比例逐步下降,此时 在导线侧面与衬底之间的电 容不再能被忽视
(a) 边缘场 H
+
W - H/2
Cwire C pp C fringe
w d i
• 适用于短导线,它对于长互连线是一个保守和不精确的模型
2
s
R1
R2
1
C2
C1
R3 R4
4
C4
• RC 树的性质
3
C3
Ri
i
Ci
– 在源节点s和该电路的任何节点i之间存在一条唯一的电阻路径
– 仅有一个输入节点
– 所有的电容都在某个节点和地之间
导线. 24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 路径电阻
2
s
R1
R2
36
45
15
41
27
49
8.9
15
35
18
27
45
6.6
9.1
14
38
14
19
27
52
Poly
Al1
Al2
Al3
Al4
Al5
Interwire Cap
40
95
85
85
85
115
导线. 14 per unit wire length in aF/m for minimally-spaced wir合es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
2014
第4章 导线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5.4.2 逆变失败与最小逆变角
4)逆变角β太小 以上讨论是在忽略了交流侧电抗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由于交流侧
各相都有电抗存在,如变压器漏抗和线路电抗等,晶闸管的换相不能瞬时 完成,若换相的裕量角不足,也会引起换相失败。以三相半波电路来分析 重叠角对逆变电路换相的影响。
a iVT1
b iVT2
电力电子技术
5.4.2 逆变失败与最小逆变角
a iVT1
b iVT2
c iVT3
LB VT1 LB VT2 LB VT3
0
ud
ua
ub
uc
ua
ub
L
O
id -
ud
M EM
+
id
p
t
iVT3
iVT1
iVT2 iVT3
O
t
图5-29 交流侧电抗对逆变换相过程的影响
若β<γ时,从图右下角的波形中可看到,换相尚未结束,电路的工作状 态到达自然换相点p点后,c相电压将高于a相电压,该通的晶闸管VT1 会关断,而应关断的晶闸管VT3不能关断,当c相电压进入正半周,就 会造成两个电源顺向串联,导致逆变失败。
路以恒定的载波频率fc和占空比D工作,
则每一载波周期Tc中的幅值为iLm:
iLm
ud L1
DTc
U Sm DTc L1
| sin t |
Im
| sin t
|
电感电流iL线性上升,iL的幅值与整流电压 ud成比例,即iLm以电网频率按正弦规律随时 间变化,当ωt=π/2时,iLm有最大值Im。由于 iL在一个载波周期Tc中波形为三角形,当载 波频率fc足够高时,
电力电子技术 5.5.2 电压型单相单管PWM整流电路

电工电子基础技能实训电子元器件

电工电子基础技能实训电子元器件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在电路中起电阻作 用的元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
2 θ
电阻的图形符号
单位:欧姆(Ω)
常见电阻的实物图
1.1电阻器主称、材料和分类符号的意义
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电阻是电路中最常用的元件,其作用:限流、降压、负载等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 第一部分:主称 ,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 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 ,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 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 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 、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 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 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 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
误差的方法称为文字符号法。如图:
R、K、M、G
R51
5R1
、T表示电阻单
0.51Ω
位,文字符号
5.1Ω
前面的数字表
示阻值的整数
51R
5K1
部分,后面的
表示小数部分
51Ω
5.1KΩ
,如9M1=9.1M
(3)色标法:用不同色环标注在电阻体上,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的方法称为 色标法。常见色标法有四色环和五色环两种。
6、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所引起的电阻值的相对变化。温度系数越小,电阻的稳 定性越好。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为正温度系数,反之为负温度系数。
7、老化系数:电阻器在额定功率长期负荷下,阻值相对变化的百分数,它是表示电 阻器寿命长短的参数。

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100 80 基波 In/I*/% 60 40 20 3次 5次 7次
图4-6 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基波和谐波电流含量
0
60
120 180
触发延迟角α/( °)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12.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阻感负载的情况
电流谐波次数和电阻负载时相同,也只含3、5、7…等次谐波 随着次数的增加,谐波含量减少 和电阻负载时相比,阻感负载时的谐波电流含量少一些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12.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利用边界条件:ωt = α +θ时io =0,可求得θ:
sin( α + θ − ϕ ) = sin( α − ϕ ) e
180
0 9° 9° ϕ= ° ° 75 75 ° 60 ° ° 45 45 ° ° 30 ° 30 ° 15 15° 0
λ=
P Uo I o Uo = = = S U1 I o U1 1 π −α sin 2α + 2π π
(4-4)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12.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 的关系: 输出电压与α的关系
移相范围为0≤ α ≤π。 α =0时,输出电压为最 大, Uo=U1。随α的增大,Uo降低, α =π时, Uo =0。
(n=3,5,7,…)
bn =
基波和各次谐波有效值
Uon = 1 2
2 2 an + bn
(n=1,3,5,7,…)
(4-13)

负载电流基波和各次谐波有效值
I on = Uon / R
(4-14 )

电力电子技术第4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4章
1 THD U1


Un
2
n 2 , 3

1 2
对于理想正弦波而 言,其THD为零。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1.3 逆变器的性能指标
整流器 市电 蓄 电 池 逆变器 负载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1.1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 如何完成直流-交流这一变 换呢? • 考虑采用开关切换的方式将 直流量变换成交流量 • 完成直流电压变换的逆变器 称为电压型逆变器 • 完成直流电流变换的逆变器 则称为电流型逆变器 • 图 4-1a 所示电压型逆变器直 流侧采用足够容量的电容滤 波,因此直流侧电压基本不 变
uo
ud
VT1 VT4 VD1 VD4 VT2 VT3 t VD2 VD3
• 单相全桥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 4-2b 所示, 显然,输出的正、负方波电压幅值相等
• 若使输出的正、负方波电压宽度相等,则 输出电压的正、负半周的面积相等,从而 实现了直流电压到交流电压的变换,这就 是实现逆变器的基本思路。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1.1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3. 斩控调制方式
②脉冲频率调制(PFM):
u
o
t
b)
这种控制方式是指调制脉冲 宽度和幅值固定不变,而脉 冲调制频率可调。基于PFM 控制的逆变器输出波形如图45b所示。PFM控制方式由于 需要很宽的开关频率变化范 围,考虑到输出滤波器设计 的困难,因此在逆变器中一 般较少采用。
ud
Cd
+ -
Sa
Sb
负载
逆变器的原理拓扑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合工大电力电子技术4章

合工大电力电子技术4章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3.2.3
关断过程
GTR的基本特性 GTR的基本特性
储存时间ts和下降时间tf,二者之和为关断时间toff ts是用来除去饱和导通时储存在基区的载流子的,是关 断时间的主要部分 减小导通时的饱和深度以减小储存的载流子,或者增 大基极抽取负电流Ib2 的幅值和负偏压,可缩短储存时 间,从而加快关断速度 负面作用是会使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饱和导通压降Uces 增加,从而增大通态损耗 GTR的开关时间在几微秒以内,比晶闸管和GTO都短 很多
值IGM之比称为电流关断增益
β off
I ATO = I GM
(1-8)
βoff一般很小,只有5左右,这是GTO的一个主要缺点.1000A的GTO
关断时门极负脉冲电流峰值要200A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3.2 电力晶体管
3.2.1 3.2.2 3.2.3 3.2.4 3.2.5 概述 GTR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GTR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GTR的基本特性 GTR的基本特性 GTR的主要参数 GTR的主要参数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与安全工作区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与安全工作区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3.2.4
GTR的主要参数 GTR的主要参数
2)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cM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 通常规定为hFE下降到规定值的1/2~1/3时所 对应的Ic – 实际使用时要留有裕量,只能用到IcM 的一 半或稍多一点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组
3.2.3
(1) 静态特性
GTR的基本特性 GTR的基本特性
– 共发射极接法时的典型输出特性:截止区,放大区和饱 和区 –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GTR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工作在截止 区或饱和区 – 在开关过程中,即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过渡时,要经 过放大区

合工大-电力系统稳态分析4

合工大-电力系统稳态分析4
(5)在原n节点网络中i、j节点间增加一条变压器支路,变比为k
行并联,得:
3
y330
I3
y10 y120 y130 y20 y210 y230 y30 y310 y320 y330
I1
1l 1
y10
y12
2
l2
y13
l3
y20
I2
3
y30
I3
7
2016/1/1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节点电压方程
(4)节点电压方程
I1
1l 1
I U 1 Y1n 1 U I 2 2 Y2 n I U 3 3 Ynn U n I n
以右侧网络为例,取节点i=1,在节点1上施 加单位电压源,节点2、3接地,据定义可知:
电 力 系 统 稳 态 分 析
电 力 系 统 稳 态 分 析
合肥工业大学 杨向真
greenleaf_yxz@
2016/1/1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第四章 复杂PS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4.1 电力网络方程
节点电压方程和节点导纳矩阵 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PS基本概念 元件和电力网络等 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I 3 y30U 3 y13 (U 3 U1 ) y23 (U 3 U 2 ) = y13U1 y23U 2 +(y30 y13 y23 )U 3
I3
2016/1/1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8
节点电压方程
写成矩阵形式: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分析章PPT学习教案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分析章PPT学习教案


+
us1

R2
R1
以 支 路 电 流 为变量 的支路 电流方 程为
0 (a)

+
– us3 1
23
12 R
3
0
us1 R1i1 R2i2 0 R2i2 R3i3 us3 0
方 程 数 减 少 一半!
第8页/共55页
对 结 点 ① 列 KCL方 程 对 网 孔 列 KVL方 程 有
-i1 + i2 + i3 = 0
第14页/共55页
电 路 变 量 遵 循的 3个规 律KCL、 KVL、 VCR是 构成 电路方 程基本 约束。
但是:
上 述 支 路 法 列写方 程时, 发现方 程很多 ,且时 刻要运 用这些 规律, 十分繁 琐。
问?
可 否 采 用 别 的电路 变量, 而使这 些电路 变量的 运用中 ,有自 动符合 KCL、 KVL等 规律, 从而在 列写方 程是不 要再考 虑所有 的3个 规律了 呢?
u1 u2 0 u2 u3 0
列 VCR方 程 有
中间的变量 u1u2u3
都被消去了 最 后 的 方 程 组中
只有 i1i2i3 为变量
u1 us1 R1i1 u2 R2i2 u3 us3 R3i3
例.
列 写 下 图 所 示含受 控源电 路的支 路电流 方程。
u2 R4
+

i1 R1
2.6.1 网孔电流法
1. 网 孔 电 流 ——沿 网 孔流 动的假 想电流
i1
+us1 – im1
R1
i3 i2
R2
im2
+
–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电力电子器件(四)5.1 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5.1.1 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概述驱动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较理想的开关状态,缩短开关时间,减小开关损耗,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器件或整个装置的一些保护措施也往往设在驱动电路中,或通过驱动电路实现。

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将信息电子电路传来的信号按控制目标的要求,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对半控型器件只需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对全控型器件则既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又要提供关断控制信号。

驱动电路还要提供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环节,一般采用光隔离或磁隔离光隔离一般采用光耦合器;磁隔离的元件通常是脉冲变压器。

图1-25 光耦合器的类型及接法 a) 普通型 b) 高速型 c) 高传输比型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具体形式可为分立元件的,但目前的趋势是采用专用集成驱动电路: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及将光耦隔离电路也集成在内的混合集成电路; 为达到参数最佳配合,首选所用器件生产厂家专门开发的集成驱动电路。

5.1.2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作用: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广义上讲,还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电路 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结合擎住电流的概念) • 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 不超过门极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 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EEa )b )c )t图1-26 理想的晶闸管触发脉冲电流波形t 1~t 2−脉冲前沿上升时间(<1μs ) t 1~t 3−强脉宽度I M −强脉冲幅值(3I GT~5I GT )t 1~t 4−脉冲宽度 I −脉冲平顶幅值(1.5I GT~2I GT )图1-27 常见的晶闸管触发电路V1、V2构成脉冲放大环节;脉冲变压器TM 和附属电路构成脉冲输出环节;V1、V2导通时,通过脉冲变压器向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输出触发脉冲; VD1和R3是为了V1、V2由导通变为截止时脉冲变压器TM 释放其储存的能量而设。

5.1.3 典型全控型器件的驱动电路1. 电流驱动型器件的驱动电路GTOGTO 的开通控制与普通晶闸管相似,但对脉冲前沿的幅值和陡度要求高,且一般需在整个导通期间施加正门极电流使GTO 关断需施加负门极电流,对其幅值和陡度的要求更高,关断后还应在门阴极施加约5V 的负偏压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图1-28 推荐的GTO 门极电压电流波形驱动电路通常包括开通驱动电路、关断驱动电路和门极反偏电路三部分,可分为脉冲变压器耦合式和直接耦合式两种类型。

直接耦合式驱动电路可避免电路内部的相互干扰和寄生振荡,可得到较陡的脉冲前沿,因此目前应用较广,但其功耗大,效率较低。

1234u i• 典型的直接耦合式GTO 驱动电路: • 二极管VD1和电容C 1提供+5V 电压 • VD2、VD3、C 2、C 3构成倍压整流电路提供+15V 电压• VD4和电容C 4提供-15V 电压 • V1开通时,输出正强脉冲 • V2开通时输出正脉冲平顶部分 • V2关断而V3开通时输出负脉冲 • V3关断后R 3和R 4提供门极负偏压图1-29 典型的直接耦合式GTO 驱动电路GTR• 开通驱动电流应使GTR 处于准饱和导通状态,使之 不进入放大区和深饱和区• 关断GTR 时,施加一定的负基极电流有利于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损耗,关断后同样应在基射极之间施加一定幅值(6V 左右)的负偏压图1-30 理想的GTR 基极驱动电流波形GTR 的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电气隔离和晶体管放大电路两部分图1-31 GTR 的一种驱动电路二极管VD2和电位补偿二极管VD3构成贝克箝位电路,也即一种抗饱和电路,负载较轻时,如V5发射极电流全注入V ,会使V 过饱和。

有了贝克箝位电路,当V 过饱和使得集电极电位低于基极电位时,VD2会自动导通,使多余的驱动电流流入集电极,维持Ubc ≈0。

C2为加速开通过程的电容。

开通时,R5被C2短路。

可实现驱动电流的过冲,并增加前沿的陡度,加快开通。

2.电压驱动型器件的驱动电路栅源间、栅射间有数千皮法的电容,为快速建立驱动电压,要求驱动电路输出电阻小。

i V+15使MOSFET 开通的驱动电压一般10~15V ,使IGBT 开通的驱动电压一般15 ~ 20V 。

关断时施加一定幅值的负驱动电压(一般取 -5 ~ -15V )有利于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损耗。

在栅极串入一只低值电阻(数十欧左右)可以减小寄生振荡,该电阻阻值应随被驱动器件电流额定值的增大而减小。

电力MOSFET 的一种驱动电路:电气隔离和晶体管放大电路两部分 无输入信号时高速放大器A 输出负电平,V3导通输出负驱动电压; 当有输入信号时A 输出正电平,V2导通输出正驱动电压。

图1-32 电力MOSFET 的一种驱动电路专为驱动电力MOSFET 而设计的混合集成电路有三菱公司的M57918L ,其输入信号电流幅值为16mA ,输出最大脉冲电流为+2A 和-3A ,输出驱动电压+15V 和-10V 。

IGBT 的驱动多采用专用的混合集成驱动器图1-33 M57962L 型IGBT 驱动器的原理和接线图常用的有三菱公司的M579系列(如M57962L 和M57959L )和富士公司的EXB 系列(如EXB840、EXB841、EXB850和EXB851)。

内部具有退饱和检测和保护环节,当发生过电流时能快速响应但慢速关断IGBT ,并向外部电路给出故障信号。

M57962L 输出的正驱动电压均为+15V 左右,负驱动电压为 -10V 。

5.2 电力电子器件器件的保护5.2.1 过电压的产生及过电压保护电力电子装置可能的过电压—外因过电压和内因过电压 外因过电压主要来自雷击和系统中的操作过程等外因 (1) 操作过电压:由分闸、合闸等开关操作引起; (2) 雷击过电压:由雷击引起。

故障指示检测端V C C 15611u o V E E内因过电压主要来自电力电子装置内部器件的开关过程 (1) 换相过电压:晶闸管或与全控型器件反并联的二极管在换相结束后不能立刻恢复阻断,因而有较大的反向电流流过,当恢复了阻断能力时,该反向电流急剧减小,会由线路电感在器件两端感应出过电压;(2) 关断过电压:全控型器件关断时,正向电流迅速降低而由线路电感在器件两端感应出的过电压。

过电压保护措施图1-34 过电压抑制措施及配置位置F −避雷器 D −变压器静电屏蔽层 C −静电感应过电压抑制电容RC1−阀侧浪涌过电压抑制用RC 电路 RC2−阀侧浪涌过电压抑制用反向阻断式RC 电路RV −压敏电阻过电压抑制器 RC3−阀器件换相过电压抑制用RC 电路 RC4−直流侧RC 抑制电路 RCD −阀器件关断过电压抑制用RCD 电路电力电子装置可视具体情况只采用其中的几种。

其中RC3和RCD 为抑制内因过电压的措施,属于缓冲电路范畴。

外因过电压抑制措施中,RC 过电压抑制电路最为常见,典型联结方式见图1-35。

RC 过电压抑制电路可接于供电变压器的两侧(供电网一侧称网侧,电力电子电路一侧称阀侧),或电力电子电路的直流侧。

图1-35 RC 过电压抑制电路联结方式 a) 单相 b) 三相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可采用图1-36所示的反向阻断式RC 电路图1-34S a)b)图1-35图1-36 反向阻断式过电压抑制用RC 电路保护电路参数计算可参考相关工程手册。

其他措施:用雪崩二极管、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硒堆和转折二极管(BOD )等非线性元器件限制或吸收过电压。

5.2.2 过电流的产生及过电流保护过电流——过载和短路两种情况 常用措施(图1-37)图1-37 过电流保护措施及配置位置 快速熔断器、直流快速断路器和过电流继电器。

同时采用几种过电流保护措施,提高可靠性和合理性。

电子电路作为第一保护措施,快熔仅作为短路时的部分区段的保护,直流快速断路器整定在电子电路动作之后实现保护,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在过载时动作。

快速熔断器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过电流保护措施 选择快熔时应考虑:(1)电压等级根据熔断后快熔实际承受的电压确定;(2)电流容量按其在主电路中的接入方式和主电路联结形式确定; (3)快熔的I 2t 值应小于被保护器件的允许I 2t 值;(4)为保证熔体在正常过载情况下不熔化,应考虑其时间 电流特性。

快熔对器件的保护方式:全保护和短路保护两种全保护:过载、短路均由快熔进行保护,适用于小功率装置或器件裕度较大的场合;短路保护方式:快熔只在短路电流较大的区域起保护作用。

对重要的且易发生短路的晶闸管设备,或全控型器件(很难用快熔保护),需采用电子电路进行过电流保护。

常在全控型器件的驱动电路中设置过电流保护环节,响应最快 。

图1-362快速熔断器变流器图1-375.2.3 缓冲电路(Snubber Circuit )缓冲电路(吸收电路):抑制器件的内因过电压、d u /d t 、过电流和d i /d t ,减小器件的开关损耗 • 关断缓冲电路(d u /d t 抑制电路)——吸收器件的关断过电压和换相过电压,抑制d u /d t ,减小关断损耗;• 开通缓冲电路(d i /d t 抑制电路)——抑制器件开通时的电流过冲和d i /d t ,减小器件的开通损耗;• 将关断缓冲电路和开通缓冲电路结合在一起——复合缓冲电路; • 其他分类法:耗能式缓冲电路和馈能式缓冲电路(无损吸收电路);• 通常将缓冲电路专指关断缓冲电路,将开通缓冲电路叫做d i /d t 抑制电路。

缓冲电路作用分析 1. 无缓冲电路:• V 开通时电流迅速上升,d i /d t 很大;• 关断时d u /d t 很大,并出现很高的过电压。

2. 有缓冲电路• V 开通时:C s 通过R s 向V 放电,使i C 先上一个台阶,以后因有L i ,i C 上升速度减慢; • V 关断时:负载电流通过VDs 向C s 分流,减轻了V 的负担,抑制了d u /d t 和过电压。

图1-38 d i /d t 抑制电路和充放电型RCD 缓冲电路及波形 a) 电路 b) 波形关断时的负载曲线• 无缓冲电路时:u CE 迅速升,L 感应电压使VD 通,负载线从A 移到B ,之后i C 才下降到漏电流的大小,负载线随之移到C ;• 有缓冲电路时:C s 分流使i C 在u CE 开始上升时就下降,负载线经过D 到达C ;• 负载线ADC 安全,且经过的都是小电流或小电压区域,关断损耗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