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热点大串讲第01讲成语常见设误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成语题有重要意义。
现将成语使用中常见的误用情况归纳如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辨析: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例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辨析: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时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无误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辨析:“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辨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三、误用褒贬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无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象在褒贬无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成语使用常见误 精品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成语使用常见误精品教案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资料补充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
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成语,凝练精辟、生动形象,虽历经沧桑岁月沿用至今,却依旧文采熠熠,闪烁着灼人的光辉。
因此,它是数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亦是检测数百万考生词语运用能力的一道“上佳题型”。
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曲解词义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019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019年高考题第5题C项)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
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二、用错对象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2019年高考题第4题B项)例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2019年高考题第4题C项)此处两句,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
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车水马龙”,意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
而例4句着重说明人们争购鲜花,其误用类型亦属对象不当。
三、误用褒贬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成语的误用类型及答题技巧

成语的误用类型及答题技巧(一)成语的误用类型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2007年湖南卷)(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并非画面上的山水交融。
所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赵明和小李相交多年,一直相敬如宾。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
命题者误用为朋友之间,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句中的“蠢蠢欲动”为贬义词,而句中新闻专业是学生向往的,是褒义倾向。
感情色彩误用。
)4.颠倒对象,不知谦敬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这个词最好用于自己,相对于陈教授应用敬词。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例:那里站着一群莘莘学子。
(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群”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高考成语、病句主要错误类型及病句修改方法

高考成语主要错误类型(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例如: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第三节成语第一部分成语误用分析辨别成语使用正误的考题,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有。
由于学生平时对词语掌握得不够好,失分率很高。
为解决这个难点,现把成语误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附上练习,以供师生参考。
1、不明词义而误例一:(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1997年全国试题)(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999年全国试题)(3)、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1993年试题)(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全国试题)分析:(1)中的“万人空巷”意思是众多人都从胡同里跑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2)中“炙手可热”是说手一接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3)中“差强人意”意思是稍微适合人的心意。
(4)中“首当其冲”意思是首先受到冲击或伤害。
这四个成语的意思都与该句句意不和,这种错误都是不明词义造成的。
2、不明色彩而误例二:(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全国试题)(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全国试题)(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995全国试题)(4)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但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好象啥事也没有发生。
(模拟试题)分析:(1)中的“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2)中的“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干坏事),(3)中的“无所不为”是说啥坏事都能干得出来,(4)中的“从容不迫”形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前三个词都用于贬义,与句意不和;后一个词用于褒义,也与句意不和:它们在该句中的使用都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热点大串讲第01讲成语常见设误类型-第一篇: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热点大串讲第01讲成语常见设误类型-1.误解词义,望文生义。
如“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容易被误解为“某人在课堂上说话很多,善于表达”。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如“鼎足而立”,指像鼎的三足一样,三者各立一方。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不能用于双方。
3.不合语境,不辨词义。
如“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不适合用在没有“受到损失”的语句中。
4.感情错位,褒贬不分。
如“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用于演讲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选手,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5.不合语法,逻辑不通。
有的成语不能带宾语,如“信手拈来”“不期而遇”“出奇制胜”“当仁不让”“侃侃而谈”“指手画脚”等;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望其项背”“青红皂白”等。
6.语意重复,自相矛盾。
如“津津乐道”易被和“谈论着”连用。
7.谦敬错位,用法失当。
如“姑妄言之”,指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多用作自谦。
用来说别人不恰当,造成谦敬失当。
从高考的考情来看,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不合语境、褒贬不分四种将是2019年高考成语题设置错误选项的重中之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都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绿色出行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B.曼德拉以为人类公平、正义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和无所不为的勇气使曾是世界上种族冲突最为激烈、....血腥、持久的南非获得了和平与平等。
C.2017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但是,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并不是别无长物,而是所学难以与所....D.百多号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彼此尽管不十分了解,但只要有音乐老师的统一指挥,大家就能唱出行云流水般美妙的歌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考生需在熟知常见成语误用类型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和词义运用排除法作答。
A项,“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一般用于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的人、集团、国家等,不能用于无利害关系的一般事物。
此处用错对象。
B项,“无所不为”,贬义词,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此处褒贬误用。
C项,“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用来指没有才能和本领。
此处望文生义。
D项,“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这里形容歌声,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老师是我们市的数学拔尖人才,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马齿徒增,他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了几部专著。
B.某些画家画的国画在当地可能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如果拿到大地方,与大家之作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C.科学地认识历史很重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大。
认清楚自己,认清楚历史过往,对于....现在和未来,才有真正的借鉴意义。
D.因接连造成多起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康泰生物所有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被紧急叫停,大快人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只能用于自身,而不能用于他人。
此处谦敬失当。
B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与前面的“显得”语意重复。
C项,“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符合语境。
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此处不合语境。
误区警示1.望文生义。
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因此,考生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如第1题中C项的“别无长物”应用来形容穷困或俭朴,这里易误解为“没有长处”“没有本领”。
2.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如果偷梁换柱,弄错了使用对象,就会张冠李戴。
如第1题中A项“休戚相关”应用于相互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人、集团、国家等,这里使用对象有误。
3.感情色彩不当。
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
考生在做题时要分清褒贬。
如第1题中B项的“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
语境中,却用于为南非人民作出贡献的曼德拉,贬义词误用。
4.不合语境。
不合语境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
有时从意义上初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事理不通。
5.不合语法。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可能会不同。
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6.语意重复,自相矛盾。
有时不理解成语的含义,使成语中包含的意义与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重复,造成语意重复。
如第2题中B 项的“相形见绌”,本身已经含有了“显得”的意思,语境中再次出现了“显得”,这样就造成了意义上重复的现象。
7.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属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属敬辞,只能称别人。
如果谦敬错位,就会造成错误。
如第2题中A项的“马齿徒增”是一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语境中却用于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的张老师,造成了谦敬失当的现象。
备考锦囊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
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褒义词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二)贬义词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4.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8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
后多指吹捧的话。
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一)谦辞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二)敬辞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
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五、常见的易出现语意重复的成语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2.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
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
形容来的人或事连绵不断。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5.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
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