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配送操作规程
特殊药品操作规程

特殊药品配送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特殊药品运输配送工作安全性制定本程序。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
三、适用范围:参与特殊药品运输配送过程中的仓库保管员、配送运输员、门店验收员。
四、内容1、出库装车操作程序:1.1含麻黄碱药品、易制毒药品、二类精神药品出库交接:1.1.1含麻黄碱药品、易制毒药品、二类精神药品出库时,必须由负责上述药品专柜保管员双人复核验收,并作出库记录登记,详细记录出库时间、药品规格、数量及收货人地址等内容,经专柜保管员和运输员双方签字后,依据“随货同行单”交接各种单据。
1.1.2同批号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同时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
1.1.3配送人员当面核实品名、规格,清点数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封箱是否牢固,有无异样。
严禁包装有破损或大件包装未封口的货物出库。
1.1.4配送人员经查无误、确保单货相符后,在“随货同行单”上签章确认。
1.1.5药品装卸时,禁止在阳光下停留时间过长或下雨时无遮盖放置。
1.1.6搬运、装卸药品应轻拿轻放,堆码整齐、捆扎牢固,防止药品撞击、倾倒,检查药品包装,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保证药品的安全。
1.1.7运输配送药品的车,不得装卸对药品有损害的物品,将重物压在药品的包装箱上。
1.2冷藏药品配送的操作:1.2.1运送冷藏、冷冻药品时,应提前打开冷藏车制冷机组和温度监测设备,预热或预冷车厢内温度至规定的温度,冷藏药品数量少时可使用冷藏保温箱运送,同时进行温度监测确保达到规定温度。
1.2.2冷藏药品出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冷藏库进行装箱操作,与配送运输员依据“随货同行单”交接各种单据。
同批号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同时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
1.2.3冷藏车装车时关闭制冷机组,并尽快完成药品装车,药品箱装车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证车厢内气流正常循环和温度均匀分布;药品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2023年GSP操作规程是指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它是为了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该规程的实施将对药品格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药品运输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2023年GSP操作规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运输车辆的管理1.1 车辆选择: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运输车辆,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车辆清洁消毒:要求运输车辆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1.3 温度控制:要求运输车辆配备温度监测设备,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运输,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二、运输过程的监控2.1 药品包装:要求药品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符合规定的包装,保护药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2.2 运输记录:要求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湿度、震动等参数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2.3 紧急情况的处理: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对运输过程中可能浮现的紧急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保障药品的安全。
三、人员培训和管理3.1 培训要求:要求运输人员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药品运输的规范和要求,提高运输人员的专业素质。
3.2 人员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对运输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监督,确保运输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
四、运输设备的管理4.1 设备选择:要求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设备,如冷链箱、保温箱等,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4.2 设备维护:要求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4.3 设备校准:要求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合规要求的监督和检查5.1 监督机构:要求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药品运输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运输的合规性。
5.2 检查内容:要求检查运输过程中的各项要求是否符合规定,如温度控制、包装要求等。
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如需GSP全套操作规程,进货评审、内审等文件,可百度CIO在线合规智库下载!CIO合规保证组织-国健医药咨询提供GSP许可申请、互联网交易信息服务资格证、GSP审计等服务,可前往CIO在线-合规服务了解。
1.目的建立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规范药品运输工作,确保药品安全,准确送达目的地。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药品运输过程的管理。
4. 职责储运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内容5.1装车前5.1.1 储运部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包装特点、数量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搬运、装卸方法,制定运输路线,尽可能缩短药品在途运输时间。
5.1.2装车前,养护员应对车辆安全性能及卫生状况进行检查,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
5.2装车:5.2.1 药品装车时,运输员应按单逐一复核购货单位、药品件数,做到单货相符。
5.2.2 药品包装破损或被污染,不得装车。
5.2.3 药品装车时,应轻拿轻放,堆码整齐、捆扎牢固,防止药品撞击、倾倒。
5.2.4 药品装卸时,禁止在阳光下停留时间过长或下雨时无遮盖放置。
5.2.5 搬运、装卸药品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倒置药品,以防止药品破损,混淆等,保证药品的质量。
5.2.6 运输药品的车,不得装载对药品有损害的物品,将重物压在药品包装箱上,怕压药品应避免受重压。
5.2.7应考虑道路状况和运程,采取措施如用塑料泡末板、厚纸皮等,防止因道路状况不好,车辆发生颠簸,药品相互碰撞而造成损失。
5.3 药品的运输:5.3.1 运输员必须按指定路线,不得中途、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须报经储运负责人同意。
5.3.2 司机须谨慎驾驶,避免易使药品损坏的不安全因素。
5.3.3 车辆运输时,车厢必须密闭加锁,禁止敞棚运输,做到人离车锁,卸货禁止非本车人员进入车厢,防止药品盗抢、遗失、调换等。
5.4到货交接:5.4.1货到购货单位后,运输人员应与客户清点所交药品并在客户回单联上签名。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规范出库交接、药品装车、药品运输和购货单位交接等一系列药品运输活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依据:《药品运输管理制度》。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配送员。
四、责任:配送员负责按操作规程运输药品。
五、内容:1.配送员:从事药品运输的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驾驶执照,身体条件符合岗位要求。
2.运输工具2.1.运输药品,应当根据药品的包装、质量特性并针对车况、道路、天气等因素,选用适宜的运输工具,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破损、污染等问题。
2.2.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密闭。
2.3.冷藏药品应当采用冷藏车或保温箱运输。
3.出库交接3.1.药品出库时,保管员与配送员须交接以下单据:3.1.1.随货同行单;3.1.2.同批号药品检验报告或批签发报告等。
3.2.配送员依据保管员提供的随货同行单当面核实药品品名、规格,清点数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封箱是否牢固,有无异样。
严禁包装有破损或整件包装未封口的货物出库。
3.3.配送员经查无误,确保单货相符后,开始装车。
4.药品装车4.1.装车前必须检查运输车辆,发现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装车。
4.2.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的要求搬运、装卸药品。
运输装车时,药品的堆码要整齐、稳固,防止滑动、震碎。
不得倒置药品,避免药品受重压。
4.3.药品运输车辆不得装载与运输药品无关其他物品。
4.4.使用冷藏车运送冷藏药品的,启运前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操作:4.4.1.提前打开制冷机组和温度监测设备,使车厢内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4.4.2.开始装车时关闭制冷机组,并尽快完成药品装车;4.4.3.药品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4.4.4.启动并检查制冷机组以及温度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设备运行正常方可启运。
4.5.使用保温箱运送冷藏药品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进行药品包装和装箱的操作:4.5.1.装箱前预冷保温箱,使温度达到运输药品所要求的范围内;4.5.2.在保温箱内合理放置与温度控制及运输时限相适应的、相应数量的蓄冷剂;4.5.3.保温箱内使用蓄冷剂时,必须将药品与蓄冷剂进行有效隔离;4.5.4.药品装箱后,保温箱内启动温度记录设备,对箱内温度开始实时监测和记录后,将箱体密闭;4.5.5.按照温控时限,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药品送达目的地。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1.目的:做好药品运输配送工作,确保药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财产安全、确保冷藏药品运输符合冷链规定、确保麻精药品运输过程安全可控。
2.范围:适用公司药品的运输配送管理。
3.职责:仓储部部负责培训、执行。
4.内容
4.1车辆检查
待发药品装车前,应检查确保本次配送任务的油箱油量足够。
同时应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喇叭、灯光等汽车功能完好。
4.2货物检查
待发药品装车前,应检查待发药品的完好,发现药品外包装损坏的不得装车,应报告配送中心负责人确认情况。
4.3装车要求
药品装车应按配送线路“先卸后装”原则装车,做到货物固定,防雨、防潮,特别是厢式货车内药品的防颠簸措施,以防药品损坏。
4.4车厢上锁
装车完成后应立即上锁,防止药品遗失。
在执行多个配送任务过程中,卸货后应立即上锁,以防药品遗失或调换。
4.5冷藏药品
冷藏药品应严格执行药品冷链规定运输配送,装车前车厢应预冷,装车后应启动车载GPS温度实时监测系统,确保运输温度符合规定。
发生应急情况,立即启动《冷藏药品运输应急预案》。
4.6安全意识
药品运输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以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货物安全,发生药品遗失、被盗、被抢等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储运部门负责人,情况紧急严重的应立即报警。
医院药品配药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配药操作规程一、前言医院是人们就医和接受治疗的重要场所,而药品作为医疗的重要工具,在医院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医院药品配药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医院药品配药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二、配药操作规程1. 配药前的准备工作:a. 配药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对应的防护用品,例如手套、口罩和工作帽等。
b. 检查药房内的药品库存,确保所需的药品充足。
c. 核对医嘱,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所需药物。
2. 配药过程:a. 根据医嘱和药品收发登记表,按照药品的剂量和规格准确计量药品。
b. 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获取所需药品。
c. 配药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和专业,避免转移注意力和分心。
d. 配药完成后,进行二次核对,确保所配药品与医嘱要求一致。
3. 药品包装和标签:a. 配药完成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将药品包装和标签。
b. 标签上必须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和入院号码等。
c. 对于精神类药品、儿童用药和高危药品等,需要在标签上额外注明相应注意事项。
4. 配药记录和药品管理:a. 配药完成后,必须及时做好相关的配药记录,详细记录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配药人和核对人等信息。
b. 药品配药完成后,必须按照规定的过期日期和储存条件妥善存放,防止药品受潮、变质或丢失。
5. 配药安全控制措施:a. 在配药过程中,严禁将不同药品混淆使用或混搭包装。
b. 配药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确保个人卫生,避免将身体接触到药品。
c. 药品配药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无用药品和药品包装物。
6. 配药质量控制:a. 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b. 药品配药过程中,必须注意检查药品的外观、气味和颜色,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配药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医院药品配药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配药的准确性:通过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减少配药过程中的错误发生,保证患者获得正确的药品。
医院药品配送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配送操作规程一、概述医院药品配送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医院药品的采购、储存和配送过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药房的药品配送工作。
二、采购流程1. 需求确认:药房根据患者的用药需求,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并与医务科或药事科确认。
2. 供应商评估:药房选择正规的药品供应商,并与其签订药品采购合同。
3. 订单系统:药房将采购订单录入系统,并及时将订单信息发送给供应商。
4. 药品验收:收到药品后,药剂师进行验收,检查药品的包装完整性、有效期、批号等信息,并与订单进行比对。
5. 入库管理:验收合格的药品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分类、摆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三、储存管理1. 质量保证:药房应建立健全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不受损害。
要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淘汰过期药品。
2. 温湿度控制:药房应定期检测库房的温湿度,并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药品受潮或变质。
3. 库存管理:药房应实行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按照药品分类、有效期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库存控制,并定期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四、配送操作1. 药品拣选: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师按照药品名称和数量在药房中进行拣选,并核对准确性。
2. 包装封装:将拣选好的药品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封装,包括标签、说明书等。
3. 配送分发:将封装好的药品按照患者的用药需求进行分类,然后交由医生或护士进行分发。
4. 配送记录:在配送过程中,药房应做好相应的配送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数量、配送时间等信息,并保存备查。
五、安全管理1. 安全防护:药房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视频监控、重要药品的物理隔离、人员出入管理等,确保药品的安全。
2. 废弃药品处理:药房应制定废弃药品处理方案,对过期药品或不合格药品进行专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患者造成影响。
3. 报废品管理:对于无法使用的药品和临时停用的药品,药房应及时进行报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质量控制1. 定期检查:药房应定期开展内部自查,并接受医务科或药事科的定期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质量的控制。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是指在2023年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下,对药品运输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从五个部份详细阐述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运输车辆及设备要求1.1 车辆要求:运输药品的车辆应具备合法的运输资质,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能,以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1.2 温度控制设备要求:运输药品的车辆应配备温度控制设备,能够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精确控制车内温度,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
1.3 监测设备要求:运输车辆应配备药品温度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车内药品的温度,并能记录和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药品的质量。
二、药品包装要求2.1 包装材料要求:药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护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药品受潮、受热、受压等。
2.2 包装标识要求:药品包装上应标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2.3 包装验证要求:药品包装应进行验证,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供监管部门查验。
三、运输过程控制要求3.1 温度控制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品的温度,确保药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3.2 防潮防湿要求: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受湿,运输车辆应采取防潮防湿措施,如加装防潮装置、控制湿度等。
3.3 防震防压要求: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震动和压力的影响,运输车辆应配备防震防压设备,确保药品包装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运输记录和报告要求4.1 运输记录要求:运输过程中应记录药品的温度、湿度、震动等数据,以及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记录应真实可靠,并保存一定的时间。
4.2 运输报告要求:药品运输完成后,应编制运输报告,报告中应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震动等数据,以及药品包装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配送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药品的配送。
2、依据:根据新版GSP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3、范围:公司所有药品的运输质量管理。
4、责任者:装箱人员、运输员仓储部负责人。
5、操作规程:
5.1、发货。
发货员、复核员按“销售清单”内容核发药品。
5.2、贴签。
制作含有门店名称、件数、数量的标签(合格证)。
5.3、制作运单。
运输管理人员填好“运输交接单”交运输员。
5. 4、装车。
运输员凭“运输交接单”内容清点核对药品的件数、数量和购货单位,在确认无误后再装车,并签收。
装车前要检查包装是否牢固,标识是否清晰,已开箱的是否封口,如有疑问运输员(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