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专题三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整合
模块二遗传与变异03 变异、育种和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1.变异类型的辨析
①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真核生物DNA的非基因区发生碱基改变不 属于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不一定都能遗传 给后代。 ③无论能否遗传给后代,突变和基因重组均 属于可遗传变异。 ④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间,至少两对等位基因,如AABb自交不能发 生基因重组,受精过程中也不发生基因重组。
一: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二: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2)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 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B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例12:(2021.福建)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
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
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例1:(2021·1月浙江)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 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
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B )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例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化学物质或病毒等。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0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导致生殖障碍
、遗传疾病和物种形成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和意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
变异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 色体变异,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生物提 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 生存和繁衍。
02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化时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性状。
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是
03
最主要的变异来源。
育种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1
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 个体,以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品种的过程。
2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性繁 殖,将有益基因组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物 种的遗传特征。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课件变异、育种和 进化相关
contents
目录
• 变异 • 育种 • 进化 • 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关系
CHAPTER 01
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是由化学物质、辐射或 病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 的类型,涉及到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助于形成不同的 生物种群和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CHAPTER 02
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高考生物 变异、育种和进化基础知识归纳

201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基础知识归纳:变异、育种和进化知识点1:生物的变异1、分类:(1)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物质改变,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不能遗传下去的变异。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具有相对性,其相对性由环境决定。
2、基因突变:(重点)(1)概念:(必修2P8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理解:①基因突变的类型:CTT CATa、碱基替换: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GAA GTAb、移码突变:碱基对增添或缺失②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只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基因突变的实质为碱基序列的改变,光学显微镜一般看不见。
)③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可以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即产生了新的基因。
(等位基因由突变造成的,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就能形成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
)④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a、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1、形态改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例如:果蝇红眼突变为白眼♥2、生化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例如:苯丙酮尿症♥3、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例如:玉米白化病b、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1、隐性突变:例如:AA→Aa 此时性状不变♥2、密码的简并性♥3、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
(如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中的内含子部位)(2)特点:①普遍性和随机性:可发生于一切细胞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常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即DNA复制期。
②低频性:频率低,但突变数目不一定少。
③利害性: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④不定向性和可逆性:可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3)原因及意义:①原因:a、诱发产生(诱发突变):诱发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变异育种与进化

(2)秋水仙素处理
(3)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
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
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42 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
重难点知识突破
(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
重难点知识突破
4.准确选取育种方案
育种目标
育种方案
集中双亲优良性状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
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变
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 细胞杂交)育种
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无中生有)
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 获得理想性状)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③ 染色体组 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变异
应用 育种、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及预防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回归课本及易错点辨析
• 1.可遗传变异一定能遗传给有性生殖后代? • 可遗传变异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
主要在DNA复制时 时期
普遍性、① 低频性 、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 特点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主要类型 产生新的基因 结果
基因工程、 ②_减__数__第__一__次__分__裂__前__期__和__后__期__ 时期 R型菌、进化 只产生新基因型,不产生新基因 结果
基因 突变
可 基因 来 遗 重组 源 传
考向三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9.替代年年制种,获取无子西瓜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蜂虽然不能繁殖后代,但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仍是有意义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正是由于工蜂有这些性状,才能使蜂王获得充足的食物来繁殖后代。
决定这些性状(有利变异)的基因存在于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组中,可以遗传给后代
10. 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某种维生素的合成
5.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两、两、三、三”
(2)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①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②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③协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变异、育种和进化

真题回顾
1.(2021·广东卷)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 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 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①可遗传的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②基因突变的原因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诱发突变。 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③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适宜条件)、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
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癌变的原因 外因:致癌因子。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几个染色体组,
都叫单倍体。 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含几个染色体
组就叫几倍体。
(4)人类遗传病
类型
概念
举例
单基因 遗传病
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 绿色盲等
变式训练二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
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B.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C.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
离的个体
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物种出现新基因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其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 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抑癌基因:其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 ④基因突变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不定向性;d.低频性;e.多 害少利性。 ⑤注意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 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移接。 交叉互换: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区别
染色单体之间
间
属于基因重组 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片段上碱基对的种类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
改变,原因可有三: ①突变部位可能在非编码部位(内含子和非编码区)。 ②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③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也不会导致性状改变。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三讲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考点1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整合
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类型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 在生物体进行
碱基对的替换、 有性生殖的过
增添和缺失,而 程中,控制不
引起的基因结构 同性状的基因
的改变
的重新组合
因染色体数目 或结构发生变 化而导致生物 性状发生变异
常用
体培养,
选优→自交② 光诱变、
萌发的 目的基因导入
方式
然后再
选育杂种→杂 空间诱
种子或 生物体内,培
加倍
交―→杂交种 变
幼苗
育新品种
育 种 程 序
优 点
①使位于不 同个体的优 良性状集中 到一个个体
上 ②操作简便
可以提高变 异的频率、 加速育种进 程或大幅度 地改良某些
性状
①明显缩短 育种年限 ②所得品种 为纯合子
抗病小麦与
病小麦与矮秆
无子西 “向日
应
高产青霉 矮秆不抗病
不抗病小麦培
瓜、八 葵豆”、
用
菌
小麦快速培
育矮秆抗病小
倍体小 转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专题三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整合2016·微型高考仿真练(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第1~6题每题2分,第7~8题每题3分,共18分)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新的基因B.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有利D.在显微镜下均可看到变异状况解析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B正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都对生物体有害,C错误;只有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看见,D错误。
答案 B2.(2015·江苏苏州高三2月调研,11)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A.基因突变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解析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确定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说明姐妹染色单体还没有分开,B错误;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属于次级性母细胞,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D正确。
答案 B3.(2015·江苏淮海高三二模,1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解析基因碱基对缺失,应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I、Ⅱ是非基因序列,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D正确。
答案 D4.(2015·江苏扬州、南通、连云港二模,7)目前在园林中广泛栽培的杂种香水月季的育种程序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杂种香水月季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中国月季、法国蔷薇、香水玫瑰属于同一物种C.来源不同的多个亲本逐个杂交可增加遗传多样性D.杂种香水月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香水玫瑰解析观察图解可确定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新品种,A正确;根据图中现象,杂交后代可育,可推测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B正确;来源不同的多个亲本逐个杂交,可使杂种香水月季具有多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因此增加了遗传多样性,C正确;杂种香水月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中国月季,D错误。
答案 D5.(2015·江苏扬州、南通、泰州三模,10)下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B.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C.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D.由于种群1、2基因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导致生殖隔离解析观察题图,因为河流和山脉阻碍了种群1、2与亲代种群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A 正确;种群1与种群2个体之间因地理隔离而无法进行交流,因此二者互无影响,B正确;不同环境中选择不同的类型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C正确;种群1、2都来自亲代种群,它们之间的基因有一部分是相同的,D错误。
答案 D6.(2015·江苏盐城模拟)A、a或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其他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D.A和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不同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以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由于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其他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A和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答案 A7.(2015·江苏盐城中学1月检测,23)如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多选)( )A.1和3为同源染色体、4和5为非同源染色体B.4和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1、2、3、4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D.2和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联会解析图中的F和f、G和g、H和h、J和j为4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和3的相对应位置上有等位基因出现,说明它们是同源染色体,4和5染色体形状大小不同,关键是相对应位置上没有等位基因,它们属于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与1、2、3相比较,4最可能是和3来自于同一条染色体,且最下端的原本应是含有J基因,而含有J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却存在于5号染色体上,最合理的推测是4和5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即4中含有J的片段与5中含有K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染色体1、2、3、4可能同时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2和4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联会,D正确。
答案ABD8.(2015·江苏连云港、徐州、宿迁三模,9)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解析通过杂交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中,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可从F2开始筛选出人们想要的性状,A正确;在单倍体育种中,筛选的步骤是在最后一步,即从正常植株中选择出想要的性状,B错误;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平分两极,细胞无法分裂,这样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在诱变育种中,通过人工诱变可大幅度提高变异频率,从而加速了育种的进程,D正确。
答案AC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2分)9.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已知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Ⅳ三体)或少一条(Ⅳ单体)均能正常生活,且能繁殖后代。
三体或单体多出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
请分析回答:(1)从变异类型看,三体和单体均属于________。
(2)Ⅳ三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Ⅳ单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
(3)人类也会出现三体或单体的现象。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三体患者,为避免再生三体患儿,该母亲需利用产前诊断的________手段获得胎儿细胞,运用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________处理使细胞相互分离,制作临时装片观察________进行分析。
答案(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的变异)(2)4或5 4(3)羊水检查(抽取羊水) 动物细胞培养胰蛋白酶染色体(染色体数量、核型) 10.(2015·江苏宿迁三校3月检测,30)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
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_______不同,导致_______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____,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___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解析(1)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因此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蝇分属于两个种群。
(2)由题意知,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可能产生了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因此可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
(3)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4)分析甲箱和乙箱的果蝇数量可知,甲的种群数量大,因此甲箱果蝇的种群基因库大;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E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变化不大,最稳定;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箱中,E的基因频率为65%,则e的基因频率为3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5%×35%=45.5%。
答案(1)种群(2)物种(或遗传)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4)甲 E 45.511.(南通二模)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
为了培育无籽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