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学习总结
2022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22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2022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20XX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港珠澳大桥,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座大型跨海桥梁工程。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桥梁,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下面是我对港珠澳大桥参观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被港珠澳大桥壮观的规模和设计所震撼。
这座桥长约55公里,由一系列连续的桥梁、隧道和人工岛屿组成。
从远处望去,整个大桥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穿行在珠江口的海面上,令人叹为观止。
桥梁的设计非常先进,不仅考虑到了跨越大海的挑战,还充分考虑到了航道通畅和环境保护。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我在参观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科技的力量。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许多前沿的科技,如全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监控设备。
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参观体验。
例如,在游客中心,我使用了一款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沉浸式技术仿真地体验了桥梁建设的全过程。
这种科技应用让我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另外,港珠澳大桥也体现出了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例如,为了减少对鱼类迁徙的影响,桥梁上设置了鱼类通道,让鱼类在迁徙时可以顺利通过大桥。
此外,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还积极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以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这些举措展示了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最后,参观港珠澳大桥也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是桥梁的设计师、工程师还是施工人员,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将这座宏伟的桥梁工程变为现实。
这种奋斗精神令人钦佩,也让我更加自豪能够亲眼见证中国的伟大发展。
总的来说,参观港珠澳大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被桥梁的规模、科技的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震撼,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珠港澳大桥的修建通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座大桥的通车将极大得缩短澳门、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时空距离,三地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加紧密,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地的经济会因此而得到更强的辐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这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大有益处。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0多年前的1957年,在壮阔的长江上,一座巍峨秀丽的“梦想之桥”――武汉长江大桥凌空飞架,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多年后的今天,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靓丽的容颜横卧伶仃洋上,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观看完记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后,我的思潮澎拜海天之间,久久不能平静。
60多年前,建设万里长江一桥,需举全国之力;而今,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
身为中国交通建设者的一员,想到我也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时,一股豪情便涌上心头。
作为中交青年,我要争当甘于寂寞的大桥建设者,争当锐意进取的技术开拓者,为如期圆满完成孟州黄河大桥工程建设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三10月23日上午,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一座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伟大的桥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港珠澳大桥参观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港珠澳大桥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和壮丽的视觉效果。
当我第一次站在大桥上俯瞰,那座巨大雄伟的桥体,跨越在茫茫大海之上,仿佛连接了两个国家,一眼望不到尽头。
大桥的设计精致美观,楼塔和桥梁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桥景画卷。
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宏伟的景观让我深深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和创造力。
其次,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连接了三个城市的纽带。
由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人们可以更快捷地出行。
参观大桥时,我看到桥上车流如织,人们在桥上行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活动。
这座桥梁不仅缩短了三地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我相信在港珠澳大桥的引领下,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发展将更加繁荣。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工程技术的敬畏和赞叹。
建造一座横跨大海的大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需要克服众多困难和风险。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涉及到海底隧道、人工岛、桥塔等多个技术难题,而且还要保证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工程师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使得这座跨海大桥成为现实。
最后,参观港珠澳大桥也给我带来了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建造大桥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钻孔和填海造陆等工作,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且,大桥通行的车辆也会产生尾气和噪音污染。
因此,我们在享受大桥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参观港珠澳大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跨海大桥不仅具有壮丽的景观效果,还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为三地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搭建了桥梁。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01、世界之最2021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宣布开通。
它是上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所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历史纪录。
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上用最长的海底高速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烧成灰上埋进基岩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大榄吨重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等等。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替代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
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总和做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影片以最后一节E30沉管对接安装为切入点,8年的攻坚战,表现了桥梁建设者们运河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浪迹天涯的追梦历程,展示了大桥大型项目涉及水文、地质、白海豚、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师范复杂的困局建设难题,并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三棱镜般呈现出来。
影片还搜集了珍贵的纪录片视频资料,通过对中国桥梁史的分析,展现十几年了中国桥梁技术几十年来的面貌改变,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
02、踏实肯干影片没有那么的煽情,但是就是这一连串的写实画面便而使足以使我们感动,当看到E15安装完成,看到林鸣总工程师在大桥上跑完马拉松全程,我们不禁泪目。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作为二航局的核数工作者,虽未能亲历现场,奋战一线,但是通过片子影片我们同感,学习到了中交建设者们执着的精神,对待组织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努力拼搏,为建成世界一流财务共享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

港珠澳大桥参观心得体会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我有幸前往参观这座壮丽的大桥,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壮丽和巨大的工程成就。
以下是我对港珠澳大桥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港珠澳大桥的规模与壮丽令人印象深刻。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桥时,我不禁被它的巨大规模所震撼。
大桥横跨珠江口,总长约55公里,包括主桥、人工岛及引道等部分。
主桥采用钢铁结构,高悬浮比设计为1∶5,使船只可以在桥下自由通行。
大桥的设计非常细致,不仅在外观造型上非常优美,而且还充分考虑了船舶通行的需要,让人惊叹工程师们的聪明才智。
其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架起了沟通这三个地区的桥梁。
这不仅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加快了商品和信息的流通。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得港澳和珠三角经济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人员与资源的互通互联。
这对于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会。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还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香港、珠海和澳门都是具有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通过港珠澳大桥的连接,这些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和方便。
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前往彼此的城市,了解彼此的文化,分享彼此的风俗和传统。
这将有利于推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参观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发展前景更加有信心。
在后续的发展中,我相信港珠澳大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乃至整个大湾区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港珠澳大桥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规模和壮丽令人震撼,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相信,未来港珠澳大桥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展机遇。
港珠澳大桥外出考察心得范文

港珠澳大桥外出考察心得范文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港澳两地的一座大型跨海通道,其建成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现代交通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令人振奋的工程,我组织了一次外出考察,以下是我对港珠澳大桥的考察心得。
首先,港珠澳大桥的规模和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该桥全长约55公里,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整个桥梁由一座主桥和一座人工岛、人工岛与连接大桥的隧道组成。
考察时,我首先参观了主桥部分,仰望巍峨的桥塔,触摸坚实的桥面,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随后,我又下到人工岛的工地考察,看到众多的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作业,这些都是中国工程师和工人苦干多年的成果。
其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桥连接了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了“一小时通勤圈”的构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港澳之间的出行。
通过港珠澳大桥,中国国内的货物和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出港澳地区,促进了跨境贸易和人员往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体现了中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具有许多创新之处,例如特殊的混凝土配方、防震措施、风神管道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
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国在世界工程领域的声誉得到了极大提升,更加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解决。
大桥的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质的变化等。
此外,大桥通行的车辆也会带来一定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和交通管理制度,确保大桥的建设和运营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的来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中国交通建设领域的一个巨大突破和成功范例。
这座大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工程,更是中国在科技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象征。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观众,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走过这座伟大的桥梁,我的心情翻涌着喜悦和感动。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一、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在写作过程中,我意识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因此,我在开始时先梳理了思路,并对整个文章进行了大致的分段安排。
在语言方面,我选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并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和长句子,以确保文章的流畅和易读性。
二、港珠澳大桥的背景和概述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大陆与香港及澳门之间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实力的展示。
它可以缩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通行时间,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拉近了三地之间的距离和心理悬殊,对提升国家的交通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港珠澳大桥给我的感悟和启示进入港珠澳大桥的大门,我感受到一种宏伟和庄严,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桥上的工人紧密合作的场景,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港珠澳大桥的变化,不仅仅是建筑工程的巨大成就,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勇气和信心的体现。
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和力量,也启迪我在日常工作中要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努力工作,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港珠澳大桥的镜头和画面在桥上行走的过程中,我被桥上的美景和壮阔场面迷住了。
我看到了湛蓝的大海、灿烂的阳光和嶙峋的山脉。
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中,不仅注重了美观和实用性,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景观和环保的重要性。
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一股宏伟的力量,启示我在人生中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寻找改变世界的机会。
五、结语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代表了中国一流建筑水平和全球独特的文化底蕴。
对于我来说,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路朝天的宏伟和壮阔。
它也启示我要全力拼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好好地去珍惜那些美好而神奇的瞬间,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珠澳大桥
港珠大桥处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
海通道。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
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全长49.968公里,工程造价超过720亿元。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
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
港珠澳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港珠澳大桥总体平面布置图
我们本次考察、学习的内容有主要有四项,第一是参观了珠港澳大桥管理
局的沙盘;第二是参观学习了海下沉管制作的施工工艺;第三是参观学习了海上钻孔平台及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艺,第四是参观学习了装配式墩台及装配式钢箱梁的施工工艺。
通过以上项目的参观学习,我们深有体会:
一、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
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港珠澳大桥这样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能有条不香港口岸
澳门口岸
紊的按计划、按施工步骤有序进行,各种施工信息的交换等是怎样来协调完成的?通过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样复杂的工程能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是与大桥建设者们的各项准备工作离不开的。
在工程的前期,首先成立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管理局在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各种方案的比选、研究上组织各方专家通过充分的研究、比较、设计最终才使得港珠澳大桥工程能有条不紊进行。
同时,大桥管理局也是各种信息的一个中转平台。
通过它收集信息,发出指令,大桥的建设才能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隧道沉管预制为港珠澳大桥的一项重点施工项目,全隧道共分成33个节段,每节段长180米,180米分成8个小节段(每个节段22.5米长)预制,预制后逐节拼接成一标准节段(180米长)。
隧道沉管预制场从选址到建设,施工单位经过了六个月的选址和施工方案的比较才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施工地点和施工方案。
沉管钢筋
绑扎区域
沉管预制区域
施工材料卸
货码头区域 混凝土
搅拌站
沉管拼
接区域 沉管存放及
浮运深水坞
隧道沉管预制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施工项目部对施工的各个步骤进行了分解。
大到预制现场各功能区域的安排,小到每一台钢筋加工设备摆放的位置,甚至各种设备的电力电线配置及走向上都经过了多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的方案。
我国桥梁制造大都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
港珠澳大桥提出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创新理念,推动了国内桥梁建设产业的升级。
我们参观了中交四航局海底沉管预制场,对其标准化施工有了深刻的理解。
来到牛头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白色厂房,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面。
走进牛头岛沉管预制厂厂房,地面干干净净,施工机具停放得整整齐齐,绿色的参观通道通往各生产区域,钢筋半成品堆码得整齐有序,各类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安全标识等标志标牌统一齐备,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规范。
海底沉管项目总工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做标准化的:学习借鉴之前国内和国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吸纳以往建设工程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果,并根据自己参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适合本项目的标准化施工和管理模式。
借助于“标准化”这一手段,为的是更好地实施项目合同。
标准化管理着重人的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坚决清除出场。
虽然我们在现场只看到30多名工人干活,但是清除出队伍的有200人,只有针对人的有效管理,才能谈论标准化管理。
二、严格的施工标准,严格的质量管理
我们在参观整个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除了令人震撼的施工场面,感触最深的就是大桥的质量高标准。
在CB05标中铁大桥局中山墩台预制场十万平米的场地上,规矩地摆放着已经预制好的墩台。
细看墩台的浇筑质量,几乎没有常见的混凝土通病。
给我们介绍施工工艺的管理人员介绍,他们的质检制度非常全面、细致,奖罚制度严格,针对管理人员、工人的培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全程跟踪。
只有人的素质上去了,工程质量才能跟上去。
好的质量离不开优质的材料,所有材料优中选优,他们在模板的投入上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施工采用的模板全部是液压式大型钢模,全套模板重700t,模板内部带有喷淋系统,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自动进行养生。
在钢箱梁预制现场,桥面板预制和安装现场,桥面板外露钢筋整齐划一,钢筋间距,钢筋距上下顶面的距离等都控制的非常好。
三、港珠澳大桥各部位施工模式
港珠澳大桥各部位施工多以生产线的方式进行,每条生产线按模块形式组织施工。
模块施工就是将施工的每道工序按完成顺序及工作内容划分在一个区域内完成,在每一模块上只完成该项工作,完成该项工作后,整体转移到下一个模块上施工,上一模块继续进行原来的施工内容。
隧道沉管施工生产线模块分为:钢筋绑扎模块,钢筋组装模块,模板支立模块,混凝土搅拌模块,混凝土浇筑模块,节段拼接模块,浮运安装模块。
钢箱梁施工生产线模块分为:钢箱梁加工制作模块,桥面板预制模块,桥面
板安装模块,浮运安装模块。
承台墩身预制施工生产线模块分为:承台底板钢筋绑扎模块,承台钢筋绑扎模块,底节墩身钢筋绑扎模块,预制件钢筋组装模块,模板组装模块,混凝土浇筑模块,构件场内移运模块,硅烷浸渍模块。
港珠澳大桥各种预制构件结构尺寸都比较大,在场内按模块方式施工时,横向移动全部采用液压顶推方式进行。
通过对港珠澳大桥部分施工现场的学习,感触很大。
港珠澳大桥可以说是
目前世界建桥史上最为复杂,最为庞大的工程,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作为大桥的建设方,前期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为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相应的施工方案设计,并且对施工方案都进行了论证比较。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施工前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做好解决预案,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施工的质量也有一个可靠的保证。
他们现代化的管理、机械上的巨大投入、安保上的精益求精,都值得我们在施工中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