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正交设计优化琼胶酶产生菌的发酵条件
海洋生物酶及其应用---副本

3.脂酶(lipase)
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增香、脱脂加工、污水 处理及化工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在很多研究单位对其进行研究,他们从海水、海泥、 海洋生物的消化道 等中分离获得脂肪酶产生菌,并进行发酵 及性质研究。例如以海洋微生物通过发酵制备的脂肪酶经纯 化得到达到电泳纯的脂肪酶。该脂肪酶分子量为 (38.0±1)kD,最适水解温度为35℃,最适pH为8.5, 为一低温碱性脂肪酶。该脂肪酶可在35℃以下、pH=4.09.0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盐及抗氧
目前已从交替单胞菌属等分离到卡拉胶酶。
2.5 褐藻酸酶(algalase)
褐藻酸存在于海带等褐藻细胞间质中,化学组成是聚古 罗糖醛酸和聚甘露糖醛酸或是古罗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交替 连接,褐藻酸酶可水解糖残基间的1,4- 糖苷键。褐藻酸酶 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和食藻的海洋软体动物如海螺、鲍鱼等。 例 如从杆菌属提取的褐藻酸酶,其分子量是40kD ,最适 pH7.5。
度的几丁质内、外切酶和单一的几丁寡糖。
2.2 琼胶酶(agarase)
琼胶主要是由琼胶素和琼胶酯两部分组成。琼胶酶主
要水解琼胶部分D-半乳糖和3.6- 内醚-L- 半乳糖之间的αL-(1,3)和β-D(1,4)糖苷键。
琼胶酶的研究50 年代就有报道,主要从海洋微生物中 提取的胞外琼胶酶, 可分为α- 琼胶酶和β-琼胶酶两种类型, 其中α- 琼胶酶主要来自假单胞菌属、 单胞菌属和弧菌属, 分子量范围大约在20- 360kD。例如一种来自Alte ro nonas agarlyticus(GJ1B株) 的琼胶酶,经离子交换层析 纯化和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是180 kD,而经亲和层 析和正电电泳分析,其分子量是360 kD,说明此酶有两个 亚基。 后来研究证明该酶pI5.3,可以维持活性的pH 范围是 6.0-9.0, 酶的最适pH7.6。pH低于6.5长时间处理、高于 45℃ 或去掉钙离子均会使酶失活。
琼胶降解菌产酶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和糖代谢途径

琼胶降解菌产酶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和糖代谢途径尹群健;陈潇骁;杨宏胜;林明师;毛欣琪;方再光【摘要】为确定热带海洋环境中琼胶降解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和最适培养条件,提高其产酶能力,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测酶活,研究其酶学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其参加糖代谢的酶.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FG12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蛋白胨、0.8%琼脂、0.02% K2HPO4、pH 7.5、28℃;最适培养条件为0.8%琼脂粉、0.5%蛋白胨、pH 6.8.优化后的酶活达到739.58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73.49%.琼胶酶的最适温度为36℃,在36~55℃之间的热稳定性很好;最适pH值为7.5,在pH为6.5~7.5时,酸碱稳定性较好.高通量测序的代谢图中,FG12中含有多种不同数量的酶参与糖代谢,能通过基因改造提高酶产量.因此,FG12是一株高效琼胶降解菌,为潜在的工程菌.【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1)009【总页数】6页(P117-122)【关键词】琼胶降解菌;琼胶酶;产酶条件;酶学性质;糖代谢途径【作者】尹群健;陈潇骁;杨宏胜;林明师;毛欣琪;方再光【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5琼胶是一种重要的海藻多糖,是由琼胶糖和硫琼胶组成的混合物[1]。
利用sas优化琼胶酶产生菌dt-7发酵条件

利用SAS优化琼胶酶产生菌DT-7发酵条件刘璐,章宗铭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E-mail: zzm1215@摘要: 从筛选出的琼胶酶产生菌DT-7出发,对其发酵的6个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利用SAS统计软件Fractional factorial设计选出两个显著因子X2(热休克),X5 (发酵时间),再用响应面中Central Composite: Uniform Precision设计进行试验设计以及优化,最后用SAS中的响应面分析和RSREG (响应面回归)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并进而寻求最优响应因子水平。
经整理,所得相关的数学模型Y1 = 499 + 7.853534*X2 + 3.63391*X5 - 6.28126*X2*X2 + 3.1*X2*X5 - 11.25627*X5*X5。
从中得到发酵最优条件X1(接种量)=1.5%,X2 (热休克) =31s,X3(初始pH)=7.5,X4(摇床转速)=120rpm,X5(发酵时间)=28.4h X6(发酵温度)=23.5℃可发酵产生最大值酶活为502.2U/ml。
按上述配方进行发酵,测得平均酶活为501.9 U/ml,与SAS统计软件计算出的数据吻合。
关键词:琼胶酶;单因素;Fractional factorial设计;Central Composite设计;响应面分析琼胶主要从石花菜、江篱、鸡毛菜等红藻中提取分离,由琼胶糖(agarose)和硫琼胶(agaropectin)组成,琼胶糖是由1,3 连接的β-D-半乳吡喃糖和1,4 连接的3,6-内醚-α-L-半乳吡喃糖残基反复交替连接的链状中性糖[1]。
硫琼胶结构较复杂,含有D-半乳糖、3,6-半乳糖酐、半乳糖醛酸和硫酸基,丙酮酸[2]。
琼胶酶能降解琼胶多糖,生成琼胶低聚糖,这些降解产物在食品领域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而且,琼胶酶在PCR 产物回收等方面也极具应用价值。
正交法测定酶的最适条件流程

正交法测定酶的最适条件流程Enzymes are essential proteins that act as biological catalysts in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 They are highly specific and sensitive to their surround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H, and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Therefore,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nzyme activity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ing their potential in industrial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酶是在各种细胞过程中起作用的生物催化剂,它们是非常特异的,并且对其周围的条件,包括温度、pH 值和底物浓度非常敏感。
因此,确定酶活性的最适条件对于理解和利用它们在工业和研究应用中的潜力至关重要。
One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nzyme activity is the use of orthogonal arrays, also known as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r Taguchi methods. Orthogonal arrays allow for the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一个通常用于确定酶活性最适条件的方法是使用正交阵列,也称为正交实验或田口方法。
正交设计法优化Bt发酵培养基

第3卷第5期现代农药V ol.3 No.5正交设计法优化Bt发酵培养基高鹤永弓爱君曲冬梅邱丽娜(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来优化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通过测量发酵液吸光度值来确定不同农副产品培养基成分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的影响,从而使培养基优化过程简单易行。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成分配比对发酵效果影响差别很大,试验所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2.0%、豆饼粉3.5%、鱼粉2.0%、花生饼粉2.0%、淀粉1.0%、K2HPO40.3%、CaCO30.3%。
关键词正交实验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基筛选苏云金杆菌杀虫剂(Bt)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目前在世界上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生物杀虫剂。
与化学杀虫剂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对人畜及其它有益生物无害,无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农药[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不高,在含氮0.075%~0.225%,含糖0.1%~1.5%和糖氮比0.44~20.0的环境下就能很好的生长[2]。
国际上生产此菌的主要原料为酵母浸出液、大豆粉、淀粉、葡萄糖等。
虽然由此生产的Bt成品效价高,但存在着原料成本高的问题,造成粮食产品的浪费,从而失去了与化学农药的竞争力。
为了便于工业化大规模发酵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利用一些生产成本低廉的农副产品作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碳氮源[3],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结合测定发酵液吸光度,确定了HD-1菌株的最佳产毒发酵培养基组分。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苏云金芽孢杆菌HD-11.2 培养基原料LB培养基(质量浓度):胰蛋白胨10 g·L-1(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酵母膏5 g·L-1(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NaCl 10 g·L-1(北京益利化学品公司)、琼脂(北京化学试剂公司)pH=7.2。
正交试验设计在优化酿酒酵母培养条件中的应用

THEORY | 理论研究June 2018 China Food Safety ·69·正交试验设计在优化酿酒酵母培养条件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in optimizing culture condition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摘 要:本文以优化酿酒酵母培养条件为例,详细阐述了正交试验设计的应用过程,包括正交试验设计中的具体环节如:定指标、选因素、定水平、列因素水平表、选正交表等。
具体采用了L 9(33)正交表对影响酿酒酵母生长的关键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摇床转速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同时详细阐述了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培养条件;酿酒酵母Abstract: In this paper, to optimize the culturecondition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pecific link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re as follows: setting indicators, factoring, setting level, column factor table, choosing the orthogonal table and so on. Adopting the L 9 (33) orthogonal table on the growth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ncluding: the incubation time, the culture temperature and therotational speed of the shaker 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variance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Key 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optimization; culture condition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也称出芽酵母或面包酵母,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单细胞,球形、椭圆形(3~8 μm)或细胞延伸呈退化型假菌丝。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酵母发酵FBP条件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酵母发酵FBP条件
赵秀举;刘志国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3(032)011
【摘要】以酿酒酵母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果糖l,6-二磷酸(FBP)的条件:酵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渗透剂比例,微量营养素含量.结果表明,酵母5%,蔗糖9%,甲苯、吐温-20各1%,MgCl2·6H2O 0.12%为发酵FBP的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酵母细胞破碎和固定化研究,使FBP含量得以进一步提高.同时活性干酵母发酵FBP的优化条件被应用到废旧酵母,提高了废旧酵母的利用价值.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赵秀举;刘志国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0.6;TQ46
【相关文献】
1.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发酵条件 [J], 姜贺;汪岩;夏泽;李洪龙
2.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丝绸水解条件 [J], 刘娟;杨柳;徐方圆;施超欧;吴珊珊;郑翠
3.洗面奶微波消解处理条件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J], 周元元;刘和蓓;邹勇平;谢虹
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J], 刘国军;李宁辉;宋子平
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近红外检测牛乳中蛋白质的建模条件 [J], 彭丹; 刘亚丽; 李林青; 毕艳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琼胶酶高产海洋细菌QM42的发酵条件优化

琼胶酶高产海洋细菌QM42的发酵条件优化
王霁宁;严孝强;杜宗军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2(031)007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琼胶酶高产海洋细菌QM42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发酵培养试验,确定优化培养基组成:蛋白胨浓度5.0g/L、酵母粉浓度0.50g/L、琼胶浓度3.0g/L;在培养初始pH值为7.0、装液量50mL/150mL、培养盐度50g/L,29℃条件下发酵48h,粗酶液酶活力达到627.65U/mL.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王霁宁;严孝强;杜宗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335
【相关文献】
1.产琼胶酶菌株NBRC102603发酵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 [J], 朱慧文;孙延娜;周晓龙;郝梅;郭振博;施超;朱启忠
2.海洋细菌NBRC10260产琼胶酶发酵条件优化 [J], 朱启忠;朱慧文;孙艳娜;周晓龙;郝梅;郭振博;施超
3.产琼胶酶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解琼胶实验 [J], 王祥红;贾仁洁;张超;汤志宏
4.一株高产琼胶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J], 周钦茂;谢燕纯;陈彦梅;张扬;柯德森;陈琼华
5.海洋细菌Vibrio fluvialis的分离鉴定、产琼胶酶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 [J], 李驰; 李春生; 杨贤庆; 戚勃; 赵永强; 王悦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