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坍塌原因
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李裕明

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李裕明摘要: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已是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内多发的事故类型之一,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广大建设者的神圣职责,既要加强责任心,又要有过硬的技术素质,还要有科学的监管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模板支撑坍塌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1.1方案方面(1)编制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编制,不同的工程支设的路径、承载力不同,需要进行验算,才能保证系统能够承受住施工荷载,很多工程也忽视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2)方案缺少模板支撑布置施工图和构造图,对施工荷载在计算中考虑不足,对混凝土浇筑顺序未作具体要求。
(3)编制人员没有深入现场勘察,对高支模区域作业环境不熟悉,对高支模区域的危险源分析不准确,高支模构造体系选择没有针对性。
1.2模板支撑系统几何构造模型不合理1)支撑系统三维结构尺寸设计不合理。
工程技术人员未根据模板支撑系统所承载的荷载,对支撑系统的受力杆件的间距、步距进行合理设计计算,搭设的架体结构三维尺寸往往偏大,大大降低了支撑架的承载能力。
2)支撑系统结构节点缺少纵、横向水平连系杆。
施工现场为节省钢管、扣件的用量,各步交替方向设置水平连系杆的方法比较普遍,采用该方法直接导致了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在无水平杆方向上为2倍步距,因此承载力大为降低。
3)支撑系统与四周建筑物无拉撑点或拉撑点偏少。
支撑架与四周建筑物的有效拉撑能够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刚度,如不设置或设置偏少将导致支撑架的结构刚度降低。
4)支撑系统底部无扫地杆或扫地杆设置不足,无纵、横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直接导致了支撑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的下降。
5)支撑系统立杆顶部自由悬臂尺寸偏大。
立杆顶部的自由悬臂尺寸过大将会导致立杆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下降。
6)支撑搭设不规范。
高支模的模板施工除了设计时要满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外,还应注意模板的构造要合理,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控制严格,对地基土要严格平整、夯实,然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垫层,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支模。
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措施

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措施本文重点分析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原因,提出确保模板及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的对策措施。
标签: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稳定性;坍塌;预防措施1、前言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不但影响到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模板及支撑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杜绝因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2、原因分析2.1 材料原因2.1.1 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模板支撑的钢管设计规格φ48×3.5㎜,现实中使用的钢管实测壁厚仅2.8~3.0㎜,钢管使用周期长锈蚀严重、局部变薄且不均衡,导致承载力大大下降。
2.1.2 钢管弯曲变形:反复使用后的钢管存在变形弯曲,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时未考虑其弯曲变形,实际上钢管弯曲导致承载大幅度降低。
2.1.3 扣件质量差:大部分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未达到规定力矩时就破坏了,甚至发生裂缝、变形、滑丝等缺陷,造成潜在的不安全隐患。
2.1.4 材料进场无专人验收钢管质量,往往仅仅是对长度计量,在租赁合同中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便于分包商做假进而利益更大化。
2.2 模板支架施工原因2.2.1 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土体未夯实及硬化处理,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受力要求,在荷载作用及雨、水浸泡下产生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支架失稳。
2.2.2 立杆接长:搭设高度较高或用较短钢管作支撑立柱时,对立杆稳定性极为不利,但规范及理论计算时不考虑连接节点的存在,而实际上连接点是易压弯变形的薄弱环节,只要立杆受力稍有偏心,侧向变形较大时,最终整个支撑系统破坏而发生倒塌事故。
2.2.3 缺少扫地杆及水平拉杆:规范要求模板支撑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及水平纵横向拉杆,实际施工中纵、横向扫地杆未设或少设使立杆计算长度增加,削弱了立杆的稳定性。
2.2.4 未设或少设剪力撑:大多数模板倒塌事故中,并非钢管承载力不足而是抗侧向变形能力不足、支撑系统失稳或杆件局部失稳造成。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原因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原因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近年来随着模板支撑架搭设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因模板支撑坍塌而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如何遏制这一势头,避免这类悲剧不再重演?一、模板支撑架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1、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1)不安全:立杆与横杆采用扣件连接,立杆采用一字扣件连接,稳定性差2)不环保:主龙骨多为100×100木方,木材投入量大3)老旧率高:已在市场流通多年,腐蚀严重,壁厚普遍小于3mm 4)功效低:搭拆过程中需要拆装扣件,搭拆速度慢5)损耗高:连接扣件与钢管分开,扣件丢损率高6)不灵活:立杆高度受市场钢管长度限制,高度模数组合不灵活2、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碗扣式支架是是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研究设计,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是多年来建筑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支撑架系统。
该支架设计了带齿碗扣接头,不仅拼拆迅速省力,而且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可靠,避免了螺栓作业,不易丢失零散配件,使用安全,方便经济。
碗扣架为工具式脚手架,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搭设质量的影响;但受产品模数的限制,其通用性差,配件易损坏且不便修理。
并且市场的碗口架缺乏配套斜杆等专用配件,大多需要与钢管扣件架组合使用,降低了其实际承载力。
3、门式架钢管支撑体系门式架在我国南方地区多有应用。
门式脚手架属于标准定型组件,搭设操作简便,工效高,其所用的交叉斜杆截面尺寸小,经济性好。
但作为工具式定型产品同样存在通用性问题,且由于其立杆大多为Ø42.0钢管,其专用扣件市场供应不足。
4、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1)立杆的原材料升级,材质为Q345,表面作热浸镀锌处理,承载能力高;2)节点连接可靠,立杆与水平杆为轴心连接,配套斜杆连接,提高了架体的抗侧向力稳定性;3)杆件的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适应各种结构和空间的组架,搭配灵活,由于有斜杆的连接,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等;4)与其他支撑系统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1/3-1/2,产品寿命达15年。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体 现 在 较 大跨 度 和 较 高 空 间 的 模 板 支 撑 体 系。 通 过 对 具 体 坍 塌 事 故 案 例 的深 入 剖 析 , 得 出造 成 坍 塌 事 故 的 根 本 原 因是 钢 管 、扣 件 的 材 料 和 支 架 搭 设 的 质 量 不 符 合 要 求 。 针 对 其 原 因提 出 的控 制 措 施 主 要 有 合 理 选 择 材 料 ,掌 握 搭 设 要 领 ,完 善
1 2坍塌事 故案 ̄l 及原 因分析 . , -
某 商 业 中 心 项 日, 前 室 接 待 大 厅 面 积 2 X 3m 高 5 8 ,
厂 垄 堕 _ ]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段 联 保
( 海建 通 工 程 建 设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2 0 5 ) 上 0 0 0 摘 要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过 程 中 , 时 常 发 生 的模 板 支 架坍 塌 事 故 主 要 集 f在 大 空 间 框 架 、 半 框 架 和 框 架 剪 力墙 结 构 ,具 体 l -
有 疏 忽 , 就 会 发 生 支 架 失稳 、破 坏 或 坍 塌 ,造 成 的 后 果 轻 则 导致 混凝 上 构 件 重 新 支 模 再浇 , 重 则引 发群 死 群 伤 恶 性
施 工方案 中没有施 工荷载计算 ,没有 确保安全施工 的措 施。
搭 设 过 程 中 , 为加 快 搭 设 进 度 ,架 子 工 拉 大 了满 堂 脚 手 架 的 杆 间 距 、纵 横 水 平 系 杆 步 距 ,现 浇 板 范 围 内的 立 杆 随 意搭
设,整个支架系统 与周边结构有三处 联结 ,大梁底模 F的方
木 顺 大 梁 长 度 方 向铺 设 , 沿 大 梁 宽度 方 向 的 方 木 没 有 设 置 , 部 分 钢 管 扣 件 徒 手 拧 紧 后 没 有 用 扳 手 继 续 拧 紧 。 搭 设 完 成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杨三创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建筑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
其中,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倒塌事故占了不小的一部分。
总的来讲,造成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管理不善,模板与脚手架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稳定性差而造成的。
一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导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1引起模板支架实际荷载增加和实际抗力降低的主要因素2架体不应出现的主要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直接起因的主要诱发点4、模板支架坍塌破坏的常见模式5、违规行为、不当决策和以经理为载体的安全隐患主要常见的表现6、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中的表现二、模板支架坍塌的控制措施1、按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1.2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1.3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1.4 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1.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原因分析及技术安全要求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原因分析及技术安全要求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原因分析及技术安全要求近期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模板支架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模板工程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
本文将从技术原因、直接原因、施工方案原因、管理原因对模板坍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模板支架的技术安全要求。
1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1.1架体或其杆件、结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
1.2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2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直接原因2.1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
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
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否则事故将不可避免。
2.1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余。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并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
2.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
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3安全专项方案缺陷的原因3.1编制、审核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熟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不能指导安全施工。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原因分析及技术安全要求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原因分析及技术安全要求近期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模板支架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模板工程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
本文将从技术原因、直接原因、施工方案原因、管理原因对模板坍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模板支架的技术安全要求。
1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1.1架体或其杆件、结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
1.2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2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直接原因2.1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
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
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否则事故将不可避免。
2.1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余。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并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
2.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
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3安全专项方案缺陷的原因3.1编制、审核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熟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不能指导安全施工。
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坍塌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 词 : 侨 ; 浇 梁 ; 板 支 ; 塌 ; 脱 模 坍 原 分忻 ; 策 埘
中 图分 类号 :L 4 54 j4 .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7 6 ( 0I 0 — 0 6 0 1 0 — 7 7 2 2)5 0 4 — 5
对此 更是 之 甚 少 施] 中模 板支架 人 多是凭 验 坍塌 : 的i 有 殳计方案虽有卡 造 要求 , 尢 部 具{ 勾 似 小设计 , 搭 设 , 影 响模 板 支 承 载 能 力的 重要 素 及系统 性 兀 设计 罔 . 1中很 难 按 要求 实施 ; 载 组 合 术 按 最 对 施 _ 简
1 1 施 工 方 重 视 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 足 .
同家有 天规 范 、 程 吖 的 条款 小 太 r解 , 编 制 的懊 规 1 板 支架专 项施 斤案 多是从 有 火 于册 或 规 地 1 l 摘抄 ,
没有 结 合 ¨程实 际情 况 , 具 备 针 对性 , 1 无法 刈‘ I 施
试验研 究 不够深 入 、
1 2 技 术 规 范 不 完 善 .
不 利 1况 没 汁 , 于 尤依 据 _ 的 、 - _ 对 | 『 尢法 训 的 载 ( 如泵送混 凝土 引起 的动倚 载 等 ) 汁l 术采取 卡 麻 的 没 l l l 1
H前 罔 内颁 布 执 行 的各 类 模 板 支撑 系统 规 范 , 有 效构造 措施 , f J 造成 其体 系 的安 全系数 涉 及 的有 关模 板 支架 体 系 的技 术 与 构 造 要 求 等 条 款 1 4 材 料 因素 . 有 互 一 致 的地 方 , 此 可能 会 造成 模 板 支架 在 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坍塌原因
[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施工的工程质量。
因此施工方要特别注意模板支架的设计和施工。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因桥梁的模板支架坍塌而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就要求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模板支架搭建问题确保模板支架的安全。
本文从桥梁工程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
[关键词]桥梁模板支架坍塌原因
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建筑业发展不断加快,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近几年来发生了多起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
总的来讲,造成模板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 施工单位缺乏重视
模板支架是桥梁现浇梁施工过程中为完成其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成型所搭设的临时结构,其所使用的模板、钢管、扣件等,一直都被视为周转性材料。
施工中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教育体系,施工企业对此类人才缺乏培养教育规划,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更是知之甚少。
施工中模板支架大多是凭经验搭设,对影响模板支架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及系统性试验研究不够深入。
2 技术规范不完善
目前国内颁布执行的各类模板支撑系统规范中涉及的有关模板支架体系的技术与构造要求等条款有相互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可能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