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答题技巧指导
2018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8高考政治答题技巧【选择题】1.五种排除法①排谬法(排错法):从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张冠李戴、外延大于或小于)、观点绝对化(只要……就……,全……,任何……,已经……)、位置颠倒、关系不成立等考虑。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做因果型选择题时,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⑤排劣法:经过比较,把最能直接、根本、整体、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选入。
2.几种选择题的解题要诀①漫画选择题:图画要看全,褒贬弄清楚,把握好题旨,联系课本选。
②组合式选择题:可采用肯定筛选、否定筛选、“高频(或低频)排误”法。
③一材多用式选择题:注意上下题的联系。
【问答题】(一)答题要求1.细读材料。
找出题眼,确定中心,分出层次。
2.审清设问。
弄清设问的规定性条件。
3.找准关联。
根据设问要求,确定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选择应采用的知识。
4.组织答案。
多角度进行分析,分出主次、层次,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后材料,先教材再创新”顺序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知识一体化。
5.规范作答。
答题做到要点化、术语化、条理化、整洁化,忌出现错别字、“菜市场”式的生活化语言、基本知识表达错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
(二)设问审题要求注意应用知识范围的限定、设问主体的限定、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限定;设问对象(客体)的限定、设问材料(结合某材料)的限定、分值的要求,注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答题的重点所在。
(三)常见的十类问答题及其答题技巧类型一【意义类】1.基本要求(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找出讲意义的主体和客体。
(4)意义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找准、找全角度,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分别展开说明,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方法汇总解析

八、辨析评析型
(一)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它要求考生 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二)这类辨析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 明理由。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 理由;第二步:指出题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 点;第三步:总结。
三、意义型
解题要领: 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
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 观,后宏观。)
材料一 我国目前城镇、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单位:
台)
电冰箱 空调器 家用 微波炉 彩色电
电脑
视机
城镇 99 89.7 64 47.9 119.4
农村 46.7 7.6 5 4.2 106.6
全面发展。宁肯一掷千金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这样的消费要避 免。 ③ 过度消费,超越国情。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不合理消费不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利益紧密相 关;我国的资源相对短缺,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或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
三、作答: (解题的归宿)。按照材料和知识的逻辑顺 序,精心组织答案。
• 注意: • (1)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点题切题;观点明确(观点、论点亮在本
2018年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

2018年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一、选择题干扰方式揭秘1、如何排除似是而非式干扰特点: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査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比如:“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似是而非式的干扰,正确说法应该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2、如何排除偷梁换柱式干扰。
特点: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题肢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
其常规做法就是将主体换掉。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题肢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选3、如何排除正逆颠倒式干扰特点:逆向类型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往往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对策:解答逆向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4、如何排除主次颠倒式干扰特点: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5、如何排除因果倒置式干扰。
特点:因果类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
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
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
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
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对策: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多重因果关系更要明确区分不同的因果。
2018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评分细则及考生答题策略

2018年全国I卷高考政治试题与考生答题评析(一)政治试题评析1.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聚焦素养试题关注的热点,既有重大的时政热点,比如18题的世界政党高层对话、21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9题的修改宪法,也有长效热点,例如40题的农村改革等。
情境材料上贴近生活,例如,快递行业发展状况(14题)、亏损运营慢火车(23题)、马拉松热(38题)等,正是这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易懂有话说。
试题通过热点材料和生活化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
2018年的政治高考试题,突出了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
第40题,以小岗村的改革作为背景材料,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理解改革的意义,增强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第39题,以修改宪法为背景材料,把党领导修宪、广聚民智修宪、依法修宪有机结合起来,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共的地位、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凸显依法治国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国家观念。
2.注重思维,凸显逻辑,高分难拿2018年的政治试题,注重思维,凸显逻辑思维的考查。
在选择题中,很少有教材的原话,绝大多数选项都是根据材料生成的,这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第13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从材料来看,该企业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进行联合,不是兼并其他企业的行为,事实逻辑不成立,因此③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确定市场份额增加,利润率提高,事实逻辑也不成立,故④不选,如果离开材料,这道题无法选择。
在主观题中,从材料到设问到答案,都渗透着逻辑思维的考查,主观题的材料主要体现了事实逻辑,例如,第38题的材料,第一段说明经济发展和健身战略掀起马拉松热,第二段材料说明马拉松热又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从而驱动马拉松热,把握了这一事实逻辑,答案就好写了;主观题的设问主要体现了问题逻辑,例如第40题,有三个小问,以农村改革为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设置了为什么和怎么做两类问题,问题设置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主观题的答案往往是理论逻辑和事实逻辑的统一,例如,第39题看起来容易得分,实际得分比较低,很多考生没有根据材料写答案,没有弄清事实逻辑,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之间,到底是谁修改宪法,很多考生写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而全国大人常委会没有修宪的权力,全国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有最高的立法权,这是答题的理论逻辑。
2018-有关于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word范文 (1页)

2018-有关于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有关于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先归纳题目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
这是答案的主体,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
这一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次而定。
要遵循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层层剖析。
?
第四步:联系重大时事。
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
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要有据,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
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证明。
事实证明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
第六步:反面论证。
在正面论述之后,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
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
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
表态既要联系实际,又要扣紧题意。
注意:答案的语言规范?
[ 有关于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政治“命题、答题、阅卷”套路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政治“命题、答题、阅卷”套路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知己知彼,方能得胜。
努力复习,认真刷题,接受每一次考试的检验,这是“知己”的过程,你还需要一个“知彼”的过程!高考过程中的一些套路你需要知道。
【命题】过程中的套路第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
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甚为重要。
第二、尽量不出怪题、偏题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第三、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
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了这部分分数。
【答题】过程中的套路第一、拿到试卷通读一遍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接着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因为在前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灵机一动,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第二、避免“分秒必争”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
2018年高考文综答题技巧与复习计划

文综答题技巧文综时间规划高考文综答题时间如何分配才比较合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50分钟的时间,做300分的题目,包括35道选择题和5道大题。
这5道大题,如果分成具体问题的话,应该不会少于15问,每一道大题包括三个问题。
多的时候,如果每个问题四问的话,可以到20问。
这个做起来,时间是一点儿都不充裕。
关于论述题的答题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审题显得非常重要。
审题的时候,就和写作文审题相同,必须保证理解透彻题目的意思,从那些材料中找到相关的有效信息,这样就会避免在答题的时候出现答非所问这样的糟糕事情。
保证答题规范化这包括书写的规范化,以及答题时候语言表达的规范化。
一定要做到陈述准确且简洁。
在论述的过程中,把你所学到的知识和题目的材料进行对应挂钩,尽量做到回答顺理成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且突出重点。
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
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问题,因为经过两个小时的考试以后,学生的判断力不见得比第一判断力要好。
选择题:首先,审题抓关键词(可用笔大致勾选注明,以免回头看的时候出错,因为有时候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是,有不同的理解);其次,选项排除,把自己认为最不符合的先排除掉,然后结合关键词作答;最后,切不可掉以轻心,我就是经历过惨痛的教训的人,因为命题自己觉得太简单了,就轻敌了应对客观性试题(单选)强调4个环节。
①审题肢-------排谬法(排错法)②审题干-------主旨,主体,客体,谁与谁的关系③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比较正确选项的区别;带着区别对照题干主旨,挑出最佳选项。
④反代,阅读,从中体味逻辑性和语言的通顺性。
这是客观题验证的必要手段。
立体化的备考。
所谓立体化,把知识变按照某种主线的方式,并且与常考的题型构建联系,例如说历史学科,无论是众多选择题,还是压轴题常见的命题方式就是按照某种主线把相关的内容,横向、纵向的联系起来。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 年高考政治试题在试卷难度和考查形式上延续了近几年的趋势,以深化对课程标准内容的考查为主,突出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下面,笔者将从试卷结构、难度、知识点考查及备考启示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试卷结构一、单选题占主导,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涵盖整个题库,考查全面,且42 道单选题的难度多在中等和偏易之间,几乎没有很难的题型。
这个特点与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的考查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二、多选题数量减少,但难度相对较高,可以说是本次考试比较难的题型,考查知识点系统性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减小了题目数量,但难度上升,达到了一定的筛选能力。
三、阅读理解题的数量也明显下降,只有 3 道题,减少到之前的 5~6 道题。
阅读理解题依然是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查形式,不过由于前两类题型的设置较多,阅读理解题的题量适量减少是可行的。
二、试卷难度2018 年高考政治试题总体难度中等偏易,较为平均。
单选题42 道,周全地考查了政治课程标准内容,考查形式较为多样,难度在中等和偏易之间,部分题目同时涉及多个知识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多选题、阅读理解题考查程度较深,但题目数量不多,这些题目较高的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
三、知识点考查试题的命题依然贯彻了“全面、规范、实用”的原则,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适中。
单选题考查范围涵盖全国卷Ⅰ题库的易中难所有知识点,难度主要集中在中等难度;多选题依然强调知识点的系统性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偏难;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重难点、典型事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从知识点考查情况来看,与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互为依存,依据课文和课外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认知框架,需要将政治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学习的效果。
四、备考启示一、认真学习政治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政治课程标准是考试的基础,要认真掌握政治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建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对知识点的认知框架的构建,形成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Ⅱ卷文综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客观题)
1、时间:一般45分钟左右答完,不要超过50分钟。
以免影响后面答题。
35道选择题切记
做完就要涂卡,不要涂串题。
2、方法:选择选项时,遵循对不对,有没有原则。
对不对是指看选项说法是否正确,排除
错误选项。
有没有是选项是否符合题干中心意思。
如果有两个选项说法正确,本着就近原则,全面原则和最佳原则。
3、无把握的题,要在卷上做好标记。
以利于有时间检查。
二、材料解析题(主观题)
1、规范答题,在答题框内答题,看几个问号,规范答题空间。
2、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不要答串题,不要乱划箭头。
3、即使不会的题,也不要空着,答了可能有分。
4、审题:
(1)看清几个问号,用笔做好标记。
防止漏问题
(2)审题仔细,可先看问题,划出设问中的关键词,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
材料中要找时间、地点、人物和中心句,用笔划好。
时间要关注材料的头和尾。
掐准时间段。
(3)一遍看不懂,别慌,再看一遍就会懂的。
(4)设问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此类题从材料中归纳就行。
不要原封不动抄原文,自己概况归纳。
另一种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此类题要先从材料找答案,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作答。
5、组织答案:
(1)答案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逻辑化
(2)点要全面,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3)有把握的点要写在前面,容易得分。
(4)看分组织答案。
分少的,答案点相应少。
如该问号8分,至少答4到5点。
6、史论题:
(1)论题要准确精炼体现中心思想,从材料提炼归纳概括。
(2)论据:是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历史语言精炼专业。
(3)论证是写作思路,要清晰,有逻辑性和衔接性。
(4)步骤:第一步:概括观点,合理准确;第二步:史论结合,论证观点。
第三步:小结升华。
(5)设问有评析,评述,解读等词,要从原因和影响入手,最后升华。
设问是论证观点和提取信息的,就是亮观点,用史实论证,最后升华。
7、选修45、46、47题:选易弃难,注意涂卡。
在相应框内答题。
8、答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别耽误时间太长,以免影响后面答题。
最后题外话:
希望同学们高考沉着、冷静、自信!让知识和理性绽放在试卷上!祝福2018高考学子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