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昆明市IPM农民田间学校

合集下载

昆明市IPM农民田间学校

昆明市IPM农民田间学校

昆明市IPM农民田间学校202X年昆明市IPM项目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IPM项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帮助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以提高农民素质入手,达到发展中国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该项目在中国于202X年初正式启动。

FAO蔬菜IPM项目注重“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坚持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技能培训,使每个学员有了参与的机会,多动手、多动脑,以便快速掌握IPM技术,加强和改善技术推广模式,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IPM依然以病虫害为纽带,然而它不局限于病虫害的控制和减少害虫数量使之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IPM的切入点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好的作物管理是基于对作物生态系统的认识,其中包括病虫害、天敌、健康的环境,定期实物、实地观察是这一工作的重要内容,种植健康蔬菜是蔬菜IPM项目的首要原则。

本项目旨在通过参与式成人非正规培训方式向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内涵广泛,在技术上不局限于病虫害防治技术,而且还包含了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田间农事技术技能,在目标上不仅培训农民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更注重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IPM项目自202X年在我省实施以来,先后在我市呈贡、寻甸开办过两期省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TOT)培训班,我市有5人参加过培训。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先后在我市呈贡、西山、寻甸、宜良、晋宁、安宁等地县(市、区)开办农民田间学校40期,培训农民1150人,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矛盾,通过学习和实践性应用先进的农民培训方式,培育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人员,革新传统农技推广方式,扩散式培养新型农民,有效推广农业新技术,从而发挥农民在安全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工技能培训开学典礼新闻通稿

农民工技能培训开学典礼新闻通稿

昆明市农民工维权中心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学典礼(新闻通稿)2009年8月3日下午3:00正,由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主办的09年第46、47、48期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多媒体阶梯教室统一举行,来自昆明桥香园餐厅、海鸥宾馆和金虹园酒楼的197名在岗农民工和相关培训单位的负责人参加。

昆明市人大副主任、昆明市总工会主席杨丽出席开学典礼并做了学习动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门。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早些时候曾经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正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农民工维权中心把维护农民工的就业权和劳动权作为工作重点来加强,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今年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开展了以在岗职工(含农民工)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积极主动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术能力,用合格的技能水平、优良的职业素养、优秀的工作表现争取自己的就业权和劳动权,把农民工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职工。

仅今年上半年,即已完成46期、涵盖‚维修电工‛、‚餐厅(客房)服务员‛、‚护理员(护工)‛等十四个专业(工种)计2346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今天开学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即为这次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本次培训开设的专业是:‚计算机操作员(初级)‛、‚餐厅服务员(初级)‛和‚客户服务员(初级)‛。

实行全免费培训,即包括教材、学习用具、考试鉴定办证费等所有培训开支均由昆明市总工会和昆明市农民工维权中心承担,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即可获得高质量的职业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的学员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够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合法从业。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昆政发[2009]46号【发布部门】昆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7.06【实施日期】2009.07.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昆政发〔2009〕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贯彻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昆发〔2009〕6号),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奖励为发展我市科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根据《昆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昆明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昆明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肝脏移植技术的系列研究”等4个项目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昆明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等15个项目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昆明科技进步指标体系研究”等41个项目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北京理工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昆明市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导电用复合铜粉及复合铜导体浆料的制备方法”项目昆明市专利奖一等奖,授予“小件物料机器人码垛系统托盘输送装置”等11个项目昆明市专利奖二等奖。

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九年七月六日2009年昆明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人、组织)名单一、突出贡献奖(空缺)二、科学技术合作奖(1名)北京理工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科学技术进步奖(60项)一等奖(4项)1、肝脏移植技术的系列研究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人员:李立李晓延冉江华曹海鹰陈刚张升宁李铸朱新锋刘静刘滇生范蜀滨2、康王系列新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完成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局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完成人员:罗建宾胡炜彤张勇洪杨苍容钱萍李昆陈植和宁勤奎任刚黄晓东徐云峰3、昆明市烟草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成单位: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员:杨伟祖王保兴刘维涓陈永宽徐济仓罗丽莉沈靖轩周瑾马涛陈永波王定伟4、云南省健康养猪生产工艺模式研究应用及产业化示范完成单位: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完成人员:何祖训饶婷李保明施正香李凤鸣俞今鲁贺刚席磊陈刚浦云波张学书二等奖(15项)1、昆明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完成人员:陈晖成小兵郭宽吴岚2、ICD干预VT/VF患者预后的前瞻性研究完成单位:昆明医学院完成人员:刘中梅郭涛黄伟韩明华李淑敏赵玲杨西云刘蓉黄雁3、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腺瘤腺癌相关性研究完成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人员:郭强周怡昆薛元明曹正余梁志松李菊兰李蕾马杉 4、一种简单、便宜的HIV-1近期感染检测方法(微量明胶颗粒凝集法:PA-LS)的建立完成单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人员:李洪李瑛莫玲鹤罗扬珩5、昆明市“五位一体”禁毒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践评价完成单位: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完成人员:杜敏王宇李玉龙顾克非阮坤安李祖琼王兵杨云波 6、布洛芬滴眼液的研制完成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完成人员:李仲昆靳梅黄荣王崇静赵红霞尹为民王珩李冰任晓明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科普丛书完成单位:昆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人员:刘燕琨李国全沈涛贾继军李永松余静娟张丽娟付思华高霞8、数博贸易通管理系统的研发完成单位:昆明数博兰德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人员:洪耀先傅铁威刘刚罗年庆李锐杨平陈治玲李保华9、小麦高抗锈品种宜麦1号选育及推广完成单位:宜良县种子管理站完成人员:王汝会朱。

农民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

• 4) 以丰富多样、 寓教于乐的专题活动满足农 户多种需求。北京农民田间学校根据学员的兴 趣与愿望选择相应的主题, 开展培训活动。 内 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通过交流讨论、 游戏活动、 专家讲座、 观看小影片、 知识竞猜、 演示性 试验等多种手段实现。农民通过主动参与式学 习、 实践, 增强了自信心、 生态意识、 团队共 享协作精神。通过训前、 训后学员能力测试成 绩对比, 学员平均成绩最低提高 18.8%, 其中 粮改菜学校的学员基础比较薄弱, 测试成绩提高 了175%, 可以看出农民学员生产水平和综合素 质有了明显提升。
• 3) 以技术培训为主线, 贯穿农民学、 用科学的意 识和能力培养。 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生产、 生 活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需求为载体, 通过引导, 使其 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 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通过活动培养 其生态意识、 食品安全意识、 信誉意识、 环境 意识和协作发展意识。 主要体现在:①农民受训 后学会了科学使用农药、 化肥, 减少了投入和环 境污染。②具有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和生态意识, 如在社区安装双光雷达杀虫灯, 使用性诱剂、释 放赤眼蜂等方法控制有害生物。③种植的蔬菜品 质明显提高, 纯收入显著增加,个别农户纯收入增 加超过 60%。
• 2004年开始,中德合作在河北省藁城市、徐水县 和衡水市桃城区实施ESIA项目,开办农民田间学 校,从种到收全过程培训温室西红柿、黄瓜无公 害栽培技术,农民不仅减少了投入,还增加了收 入,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十分显著。 • 北京市2005年启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围绕 郊区有机草莓、有机西瓜、食用菌、无公害西洋 参、奥运蔬菜等优势产业,根据农民产业发展需 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受到农民欢迎。目前, 结合优势产业布局,已建起56所示范带动能力强 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民技术员1800余人,带 动示范农户5万余户,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 的新型农民。

农民田间学校在云南

农民田间学校在云南

农民田间学校在云南
周金玉;李亚红;吕建平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简写为FFS)是一种培训农民的技术推广方式,即在田间举办没有围墙的学校。

其最早于1989年在印度尼西亚为培训种植水稻的农民学习害虫综合防治(IPM)技术而开办。

蔬菜农民田问学校于2003年在云南省开始实施,由我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合作开展的“东南亚国家间蔬菜可持续综合防治技术(IPM)培训”项目资助,该项目为期5年,在中国、柬埔寨、越南、老挝和泰国5个湄公河流域国家执行。

【总页数】1页(P19)
【作者】周金玉;李亚红;吕建平
【作者单位】云南省植保植检站65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
【相关文献】
1.依托农民田间学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r——彰武县发展农民田间学校见成效 [J], 郭亚光
2.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以北京昌平生猪农民田间学校为例 [J], 何津;黄圣男;王德海
3.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成果与建议 [J], 杨再学;邵昌
余;谈孝凤
4.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成效及经验方法应用 [J],
5.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J], 苏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官渡区第二中学简介

官渡区第二中学简介

官渡区第二中学简介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建于1996年,系云南省一级高级中学。

学校设置为独立高级中学(24班规模),坐落在大观楼长联誉为“东骧神骏”的金马寺,人杰地灵。

园林式校园绿树成荫、花开四季、天人合一,学习条件得天独厚。

学校在官渡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地区领先、特色明显、具有国际视野的名校为长远目标,以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兼备、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现代人为办学宗旨,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名牌学校战略。

短短十三年,办学水平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居云南省、昆明市前列,被新闻媒体誉为“起点高、见效快、影响大”的学校。

2005年(办学仅9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高级中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昆明市文明学校”、“昆明市十佳平安校园”、“昆明市绿色学校”、“云南省定向运动传统学校”等称号。

学校依靠团结合作、敬业奉献、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实施有效教学,四次荣获昆明市高考质量综合奖第一名。

建校以来,为北京大学等名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

2009年高考以报考人数第一、总上线率第一、一本上线率第一、600分以上人数第一的成绩列官渡区榜首。

学校以教师为第一资源、以教师的合力为第一推动力、以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教师发展学校”的治校方略。

高标准选拔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打造“名师团队”。

目前,学校有专职教师96名,研究生学历28人(占教师总数的29%),高级教师41人。

共培养了4位省特级教师、10位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有云南省和昆明市高考专家组成员1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7人(占教师总数的28%);形成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等优势学科,在省、市有较大影响,优秀的教师团队成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校实行住宿制和半封闭式管理,推行“全程备考、全员辅导、全面质量体系”的三全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

走进昆明台湾农民创业园

走进昆明台湾农民创业园
# 典型报道
早 就 听说 位 于 石 林 县 的 昆 明 台湾 农 民创 业 园 是 个 休 闲度假 的好去处 " 它不但依 托高科技 开发的农 产品走俏 市 场 , 而 且 集 旅 游 !观 光 !娱 乐 为一 体 , 每 年 吸 引着 数 } 万 游客 " 近 日 , 记者 来 到这 个 创业 园 " 用科技打造现代 农庄 从石林 县城 往东北方 向 前行 , 车窗 外 不时 掠 过绿 油 油
的 田野 , 有 果 园 , 有 玉 米地 , 二
听 到 果 林 里 传 出彝 家 少 女 百 灵鸟 般 美妙 的歌声 , 一 切疲 劳 和烦 恼早 已烟消 云散 "这 里是 昆明台湾农 民创业园 的核心 区) 万 家欢 # 收 毒庄 园 1 据 介 绍 , 万 家 欢 #蓝 葺 庄 园 , 是 台湾 农 民创 业 园重 要的 都 市科 技 型农 庄 之 一 该庄 园建 于 2 0 0 3 年 . 占地 面 积 6 0 0 余 亩 " 农 庄 建 设伊 始 , 就 走 卜 了致 力于蓝 荀产 业 的研 发 !生 产 ! 展 示 推 J .一 的科技创新 之 路 " 从八 占 种 引进 ! 栽种 模 式 ! 灌溉 技术到施 肥管理都 突 出 现 代 农 业 的科 技 示 范 性 ! 栽 培 均 采用 国外 先进 技 术 , 全 园 果树 采用 韩 国立 架 拉枝 技 术 , 使 果 树 吸收 阳 光更 充 分 , 通 透 性 更 好 ; 庄 园 还 引进 以 色 列 的 滴 水 灌 溉技 术 , 实 现 了一 人操 作 全 园灌 溉 ; 各种 果 树 均施 有 机 肥 , 确 保 了水果 的 品相 和 日 味的纯正 " 通过 不断地 技术 创 新 , 目前 庄 园 已 经栽 种蓝 毒 一 00 余

云南省2009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拟聘对象公示(普洱)

云南省2009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拟聘对象公示(普洱)
序 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及专业 任职县
91
周杰

彝族
团员
大专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与办公 自动化专业
宁洱县
92 任睿燕

汉族
中共党员
大专
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宁洱县
93 周元华

汉族
团员
大专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法学专业
宁洱县
94
罗云

汉族
团员
大专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法律专业
杨宏丹

汉族
中共党员
大学工学学士
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
思茅区
9
全跃辉

汉族
团员
大学
中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思茅区
第 1 页,共 85 页
普洱市2009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拟聘人员 普洱市2009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拟聘人员 2009
序 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及专业 任职县

哈尼 族
团员
大专
昆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宁洱县
51 杨志丽

汉族
中共党员
大学
西南林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 理专业
宁洱县
52 朱家福

汉族
团员
大专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 理专业
宁洱县
53 李于山

佤族
中共党员
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 业
宁洱县
54
杨枷

汉族
中共党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昆明市IPM项目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IPM项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帮助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以提高农民素质入手,达到发展中国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该项目在中国于2003年初正式启动。

FAO蔬菜IPM项目注重“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坚持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技能培训,使每个学员有了参与的机会,多动手、多动脑,以便快速掌握IPM技术,加强和改善技术推广模式,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IPM依然以病虫害为纽带,然而它不局限于病虫害的控制和减少害虫数量使之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IPM的切入点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好的作物管理是基于对作物生态系统的认识,其中包括病虫害、天敌、健康的环境,定期实物、实地观察是这一工作的重要内容,种植健康蔬菜是蔬菜IPM项目的首要原则。

本项目旨在通过参与式成人非正规培训方式向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内涵广泛,在技术上不局限于病虫害防治技术,而且还包含了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田间农事技术技能,在目标上不仅培训农民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更注重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农民综合
素质,促进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IPM项目自2003年在我省实施以来,先后在我市呈贡、寻甸开办过两期省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TOT)培训班,我市有5人参加过培训。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先后在我市呈贡、西山、寻甸、宜良、晋宁、安宁等地县(市、区)开办农民田间学校40期,培训农民1150人,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矛盾,通过学习和实践性应用先进的农民培训方式,培育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人员,革新传统农技推广方式,扩散式培养新型农民,有效推广农业新技术,从而发挥农民在安全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在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4月9日至6月20日在晋宁县开办了首期昆明市IPM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TOT)培训班,培训学员26人。

至此,我市共有IPM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31人,扩大了培训面,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田间学校是实施IPM项目的平台,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于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的好或坏。

为使每个学员都有充分展示的平台,2009年在昆明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昆明市植保植检站主持,在全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
训40期。

现将昆明市2009年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总结如下:一、制定培训计划,签订培训任务书
拟定全市IPM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于2008年12月底,召集全市IPM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及所在站所长一同就培训任务、责任等进行安排。

二、培训内容
培训作物以当地而定,根据IPM项目培训理念、原则和要求,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以田间为课堂,以作物为中心,在作物全生长季节开展培训。

培训内容围绕IPM四项基本原则,以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最终达到社区IPM行动的目标。

三、完成情况
IPM项目农民田间学校,截止10月23日,全市已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41期,其中以农民为中心的培训班39期,培训农民学员1135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办2期,培训学员45人。

现已开办结束39期,还有2期正在开办中。

培训作物包括:水稻、玉米、蔬菜、苹果、西瓜、葡萄、核桃等。

寻甸县七星村IPM农民田间学校以水稻高产创建栽培及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线,加之水稻扣种稀播、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通过学员参与种植的水稻与其他农户自己凭经验种植水稻相比较,学员参与种植的水稻施用农药减少了
40%、化肥量减少约25%,投入减少约25%,产量增加27.9%,保护了生态,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效果。

省、市专家及昆明14个县(市、区)农业部门的局长及相关植保技术人员到寻甸县现场进行观摩,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得到了当地部门及农民的好评。

四、取得的效果
IPM项目农民田间学校影响深远,通过学员实践种植的作物与农户自己凭经验种植作物比较,学员实践种植的作物施用农药、化肥量减少约30--50%,投入减少约20%,产量增加5-10%,防效达80%以上,保护了生态,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加过农民田间学校的农民学员,增强了综合防治理念,加深了对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及对身健康的保护,学会了独立分析决策。

2009年在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嵩明、富民、寻甸建立IPM示范村13个。

推广应用杀虫灯、黄牌、性诱剂、毒饵站、糖醋液、稻田养鸭等技术1.68万亩,辐射应用面积15.3万亩。

通过IPM项目的实施,将会对减少农药、化肥对滇池面源污染,促进清洁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五、存在问题
1、由于经费的欠缺,一个县区仅有一个培训班,多的也只有5个培训班,农民间IPM技术影响、扩散力相对较慢,IPM技术得不到快速应用。

2、加强IPM项目的宣传,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六、下步打算
1、要强化宣传,加强领导,通过开展农民田间活动日,让更多的人认识IPM,重视IPM,支持IPM。

2、深入推进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各区、县、市每年至少开办3—5期农民田间学校。

3、每年组织一次辅导员(TOT)回顾与交流,分享在FFS 培训中的经验和探讨存在的不足。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2009年10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