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作物用肥十二忌讳
作物对养分喜嗜和嫌忌名录大全

作物对养分喜嗜和嫌忌名录大全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它们对氮肥反应敏感。
这类作物生产1吨籽粒平均吸收纯氮21公斤,其中2/3生产籽粒,剩余部分生产茎叶和根系蛋白质喜磷作物:油菜、花生、大豆、蚕豆、荞麦等;这些作物施磷增产效果显著;一般认为,北方土壤普遍缺磷;南方红黄壤更是缺磷喜钾作物:甘蔗、甜菜、烟草、棉花、薯类作物等;这些作物施用钾肥则能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豆科作物>薯类、甜菜、甘蔗、西瓜、果树>棉花、麻类、烟草>玉米>水稻、小麦。
喜钙植物:豆类和茄科作物则需要较多的钙素。
适生于含钙丰富的钙质土或者实惠石灰性土,在酸性土壤上不能生长,成为含钙丰富土壤只是植物,如园叶乌桕,柏木,铜线树、鸡仔木、榆科树种、疏齿栎、山毛榉属的一种、堇菜属的某些种等。
喜镁作物:马铃薯、甜菜、黄瓜甘蔗、花生、芝麻、大豆、谷子、油菜、咖啡、橡胶树、草莓、茶叶树、梨树、柑橘、烟草、棉花、玉米、蔬菜水稻等。
烟草、薯芋类、果类、甜菜、茶、豆科、十字花科、葱、蒜类等。
喜铁作物:大豆、花生、高粱、玉米、甜菜、马铃薯、菠菜、番茄、苹果、梨、桃、杨、柳等树木和某些牧草。
喜硼作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经济作物:烟草、花生、麻类、甜菜;果蔬类:辣椒、茄子、西红柿、土豆、瓜类、甘蔗、甘蓝,洋葱、萝卜、芹菜;果树类:柑橘,葡萄,苹果,芒果、木瓜、龙眼,荔枝,板栗,杨梅,柚子,菠萝、枣、梨;根用作物和块茎作物。
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对缺硼不敏感。
喜铜作物:对铜敏感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燕麦、莴苣、洋葱、菠菜、胡萝卜及果树等,尤其是小麦和水稻。
喜锰作物: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其次是大麦、甜菜、三叶草、芹菜、萝卜、西红柿等。
(4)锰:对锰敏感的农作物非常多,几乎包括了主要的粮、棉、油和糖用作物及果树蔬菜,尤其是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甜菜、番茄、药材、果树、西瓜、亚麻、柑橘、苹果、桃等。
肥料施用禁忌十则

肥料施用禁忌十则肥料施用禁忌十则不宜大量施用未腐熟饼肥。
饼肥的碳氮比较小,分解较快,易产生高温,施用未腐熟的饼肥会使局部温度升高,引起烧根和影响种子发芽,还会招引地下害虫,应将饼肥压碎用人粪尿浸泡至发热后施用。
复合肥不能单独使用,复合肥养分比较固定,应根据不同土壤。
不同作物、不同时期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并根据作物当时的生长情况,与其它化肥配合使用。
如磷酸二铵含氮18%、含磷46%,用于需氮较多的作物时,按磷素计算用量,不足的氮素用碳铵、尿素和硫铵来补充。
稀土微肥不宜直接施入土中,可作种肥或叶面喷施,拌种每亩用量25-35克;浸种用0.05%的溶液,浸泡12-24小时,捞出播种;叶面喷施以0.05%浓度为宜,每亩用50-70公斤溶液。
它可与农药混合使用。
磷酸铵(二铵)不宜多施于蔬菜。
蔬菜需要大量的氮素和钾素,需磷素较少。
如茄子需要氮磷钾之比为3:1:4,芹菜为2:1:5,甘蓝为8:1:7。
而二铵含氮18%,含磷多达46%,氮磷比为1:3.9,无钾素,不能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铁肥不宜施入土壤中。
铁肥极易被土壤固定而转化成难溶性化合物,失去肥效。
应采用叶面喷施,如用硫酸亚铁以0.2-0.5%的浓度,对果树缺铁症进行喷雾等。
磷肥不宜分散施用。
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从而失去肥效。
应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面积,可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在作物根系附近。
硫酸铵不能长期连用。
该肥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在一块地长期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中的按离子被吸收;而硫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作用,使土壤板结变硬。
碳酸氢铵不宜浅施,深度应在6毫米以上,施后立即覆土。
此外,亦不宜在温室朵施用,因碳酸氢按俗称“气肥”,在温室内易分解为氨气而挥发。
含氯化肥忌施于盐碱土和忌氯作物上。
氯化铵、氯化钾等施入土壤中,氯离子则残留于土壤,长期施用会使土壤氯离子累积增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施用,会加重盐害。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选择适合的肥料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中需要的养分不同,选择适合的肥料非常重要。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控制肥料用量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而过少施肥则可能导致植物养分不足。
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控制肥料用量。
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来确定肥料的用量。
3.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早春和晚秋是施肥的较好时机。
需要注意避免在盛夏或干旱条件下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4.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肥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施用,例如根部施肥、叶面施肥和土壤覆盖施肥等。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养分损失。
5.注意施肥时机和顺序如果需要使用多种肥料,需要注意施肥的顺序和时间间隔。
一般而言,有机肥料应先施用,然后再施化学肥料。
需要避免在雨后或高温的条件下施肥,以免影响肥料的效果。
6.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为了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需要正确储存和处理肥料。
将肥料保存在防潮、防晒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在使用完肥料后,正确处理残余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适合的肥料、控制用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方法,以及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可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合理施肥的作用施用原则合理施肥的注意事项

合理施肥的作用施用原则合理施肥的注意事项合理施肥是指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与施肥方式,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的目的。
合理施肥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作物产量: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和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合理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不仅可以增加作物的茎叶生物量,还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
3.改善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可以提供土壤所需的养分,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适度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缺少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而过度施肥则容易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影响土壤环境的平衡。
4.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理施肥可以避免养分的过度施用和浪费。
过量施肥不仅会导致养分的浪费,还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的养分过剩,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造成污染。
1.适量施肥: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合适的施肥量。
过少施肥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影响产量;过量施肥则容易造成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2.种类匹配: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比例。
有机肥、化肥、矿质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都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混合使用,以达到养分的均衡供应。
3.施肥时机: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
通常在作物的生长季节、需肥高峰期进行施肥,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4.施肥方式:合理选择施肥方式。
常见的施肥方式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基肥可以提供作物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养分,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补充,叶面喷施可以快速供应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1.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施肥:通过土壤测试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pH值等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养分过多或不足。
2.避免施肥浪费和滞后效应:施肥时要避免肥料的浪费,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地表水导致养分的流失;施肥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和固定,避免养分的挥发和流失。
肥料相生相克七字诀

肥料之间的“相生相克”七字诀,是一种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的口诀,它概括了肥料之间的一些基本关系。
这七字诀包括“酸碱不混施,肥效必降低;氮磷钾搭配,增产又增收;铵态氮肥忌,碱性肥料混;多元复合肥,单质肥为辅;错开施用期,提高利用率;化肥有机肥,混合要谨慎;生物菌肥施,化肥要避开”。
下面我将对这七字诀进行详细解释:酸碱不混施,肥效必降低:这是因为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肥效降低。
例如,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会引起酸碱反应,降低肥效。
氮磷钾搭配,增产又增收:这是指在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合理搭配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以实现农作物的均衡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
铵态氮肥忌,碱性肥料混:这是因为铵态氮肥(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会产生氨气挥发,导致氮肥损失,降低肥效。
多元复合肥,单质肥为辅:这是指在施肥时,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以满足农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复合肥的营养元素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和协调,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错开施用期,提高利用率:这是指在施肥时,要根据不同肥料的性质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施肥时期,避免肥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化肥有机肥,混合要谨慎:这是因为化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时,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或微生物作用,导致肥效降低或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混合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时,要谨慎选择肥料种类和比例,并注意施肥方法。
生物菌肥施,化肥要避开:这是因为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
但是,生物菌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时,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菌肥的效果。
因此,在施用生物菌肥时,要避开化肥,以免影响其效果。
总之,“酸碱不混施,肥效必降低;氮磷钾搭配,增产又增收;铵态氮肥忌,碱性肥料混;多元复合肥,单质肥为辅;错开施用期,提高利用率;化肥有机肥,混合要谨慎;生物菌肥施,化肥要避开”这七字诀,概括了肥料之间的一些基本关系和施肥原则,可以帮助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选择合适的肥料- 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肥料类型。
- 参考土壤测试结果,调整肥料的种类和配比。
2、定期施肥-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肥料类型,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 定期施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施肥。
3、控制施肥量- 肥料的施用量应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 小心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障碍。
4、均匀施肥- 在施肥过程中,尽量保持肥料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
- 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喷雾器或肥料撒播器,帮助确保肥料的均匀施放。
5、注意肥料与植物的接触- 尽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植物的茎或叶片,以免引起灼伤或腐烂。
- 在施肥过程中,可在植株周围挖小沟或在树干周围留出空地,将肥料施放至远离植物的地方。
6、遵守施肥时间- 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肥料类型,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
- 避免在严寒或酷热的天气条件下施肥,以避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7、保持良好的排水- 确保施肥后土壤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以防止肥料过度积累和根部烂根。
- 避免连续降雨或过度浇水,导致肥料过度稀释。
附件:1、肥料施用记录表2、肥料种类和用途介绍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是一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及其他公益性环境损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法律。
2、污染源:指直接或间接引起或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物质、能量、活动或工程设施。
3、土壤测试:通过采样与分析土壤样品,以获取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数据。
4、施肥计划:指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等,并编制成具体的计划,以达到科学施肥和节约肥料的目的。
大棚种菜有四忌还有10种肥料不建议使用

大棚种菜有四忌还有10种肥料不建议使用栽植大棚蔬菜窍门多,特别注意“四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一忌定植过密由于温室大棚设施投入较大,蔬菜栽培时想通过提高定植密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表明是不科学的。
因为大棚内水肥充足,湿度大,温度较高,相同品种在棚内的生长势强,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定植密度偏大时常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气差,容易诱发病害。
因此,同样的品种与露地相比,光照相对较差,定植密度应较露地小。
二忌忽视微肥有些菜农往往重视大量元素的施用,轻视或根本不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很容易诱发生理性病害。
蔬菜施肥应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蔬菜品质和提高产量为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推广配方施肥,做到控氮、稳磷、增钾,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蔬菜专用肥,有针对性地施用微肥,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适时适量使用氮肥,不过量施肥,收获前20天禁止施用化学肥料。
三忌滥用植株生长调节剂植株生长调节剂在调节蔬菜生长、促进生根、控制瓜类性别分化、防止落花落果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因而广泛用于瓜类、豆类、绿叶类、茄果类等多种蔬菜。
生产中往往存在使用浓度过大、使用时期不当或多次重复使用的问题,对蔬菜生产造成损失。
如低温期坐果使用浓度偏大,易导致畸形果发生等。
因此,要在了解其作用机理的情况下,掌握其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次数等。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一般不主张食用,而有机蔬菜是禁止食用的。
四忌连作由于某种作物效益很好,种植者常常在地里连年种植一种作物,这样地力得不到恢复,最终导致各种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蔬菜同科作物普遍忌连作,与同科作物连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两年。
在大棚内,因无严冬酷暑,病菌虫卵繁殖快、数量多,更需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轮作期为3至4年,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轮作倒茬原则上以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为主茬,轮作换茬要有利于控制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注意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尽量使前后茬作物、相邻间作作物发挥互利或偏利作用,也可利用作物与杂草的相克作用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由此而达到蔬菜高产高效的目的。
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

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导言:农作物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之一,合理使用肥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不规范的肥料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制定和遵守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从肥料选择、施肥方法以及肥料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
一、肥料选择合理选择肥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根据不同农作物对营养需求的差异以及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避免浪费和污染。
1.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一种来源于动植物的废弃物和厌氧菌堆肥发酵而成的肥料,营养成分丰富,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在合适的地区和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使用有机肥料。
1.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组成,营养含量丰富,作用迅速,可以满足作物的特定养分需求。
然而,过度依赖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因此在使用化学肥料时应量力而行,避免肥料过量。
1.3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促进农作物营养吸收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
通过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养分转化效率和植物的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是确保肥料充分利用的关键,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吸收效率,还能减少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
2.1 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农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不同,将肥料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肥,以满足植物的养分需要。
通过配方施肥,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环境风险,提高施肥效果。
2.2 分时施肥分时施肥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多次进行施肥。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控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渗漏。
2.3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也会对施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施肥方式包括底肥、缓释肥、滴灌等,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作物用肥十二忌讳
2015-10-27 新型肥料
一、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二、含氯的化肥不宜使用在盐碱地和忌氯作物上。
忌氯作物有烟草、甜菜、薯类、茶树、桃树、葡萄、柑桔、甘蔗、西瓜等。
三、氮素化肥不宜浅施或浇水前施用。
氮素化肥施入土壤后一般要转化为铵态氮,容易随水流失或受光热作用而挥发,失去肥效。
四、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五、氮肥不宜多施于豆科作物上。
豆科作物根部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氮素肥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使作物贪青晚熟,影响产量。
六、磷肥不宜分散使用。
磷肥中的磷元素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失去肥效,应先将磷肥与积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再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系附近。
七、含磷量较高的肥料不宜多用于蔬菜。
蔬菜对磷元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小。
八、钾肥不宜在作物生长后期使用。
待有缺钾症状时,作物生长已近后期,这时再追肥已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钾肥应提前至作物苗期追施,或作基肥使用。
九、稀土肥料不宜直接施于土壤中。
稀土肥料用量较小,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稀土肥料拌种或用于叶面喷施。
十、不宜不分作物品种和生育期滥施肥料。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作物对肥料的品种和数量有不同的需求,不分作物及时期施肥只会适得其反。
十一、硫酸铵忌长期施用。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十二、未腐熟的农家肥和饼肥不宜直接使用。
未腐熟的农家肥和饼肥中含有多种虫卵、病菌,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和热量,直接使用会污染土壤,加快土壤水分蒸发、烧坏作物根系,影响种子发芽。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农家肥和饼肥充分堆沤腐熟,经高温消毒或药剂处理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