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杜威教育思想共16页

合集下载

杜威的教学思想ppt课件

杜威的教学思想ppt课件
和“经 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
教 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 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 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有任何外加于生 活和教育的目的。
21
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 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 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 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3
杜威的著作 代表作《哲学之改造》、《民主主义与
教育》、《我的教育信条》、 《教育哲 学》 、《明日之学校》 、《儿童与教材》 、 《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 和教育》等 。
4
杜威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与柏拉图的《理 想国》、卢梭的《爱弥儿》被认为是人类教 育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4
活动课程的设置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 问题情景;活动课程的设计要将学生的需要 为依据;活动课程的设计要避免沦于形式 化;要学习杜威提出的“教学五步法”的思
想 内核,合理地设计活动课的开设步骤。
35
(三)师生关系:从教师中心到民主互动 教育改革的关键仍然是观念的变革。当
民主思想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哲学,教育的 民主才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育的生 长与学生的成长,现代意义的尊重教师、尊 重学生才能成为现实。
22
3、教学的基本原则: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
动 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
识的 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 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 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 展。
23
4、关于师生关系:儿童是中心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

《杜威的教育思想》课件

《杜威的教育思想》课件

1930年
杜威逝世于美国纽约市
杜威的教育背景
杜威在约翰·霍普金 斯大学学习哲学和教 育
杜威还曾在芝加哥大 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 教
他深受约翰·杜威实 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杜威的主要教育贡献
01
02
03
04
提出“教育即生活”的 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 践经验
提倡学校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
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 和改革
新精神。
课程设计:实用主义课程观
强调实用性
课程设计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 化,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际生活中。
注重社会适应性
课程应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职业 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跨学科 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
个性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个性化 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杜威简介 • 杜威的教育哲学 • 杜威的教学理论 • 杜威的教育评价观 •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01 杜威简介
CHAPTER
杜威的生平
01
1859年
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02
1876年
毕业于佛蒙特大学
03
04
1884年
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学位
终结性评价
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总 结性评价,全面评估教育 效果。
教育评价的实践意义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评价,发现并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 质量的提高。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教育改革
评价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推动教育改 革的发展。

《杜威教育思想》课件

《杜威教育思想》课件
民主性原则
杜威提倡教育的民主性,认为 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尊重 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培养学生
的民主素养。
课程理论
经验课程
活动课程
杜威主张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来设计 课程,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杜威提倡活动课程,认为通过活动可以培 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核心课程
实用课程
杜威认为应该设计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应 该涵盖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 如科学、艺术、历史等。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 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 业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杜威主张实用课程,认为课程应该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 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学生主体性
杜威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 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
杜威认为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中心教学观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这种思想强调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杜威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论
活动性原则
杜威强调通过活动来学习,他 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反思性思维
杜威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反思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所学 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其功绩是公认的。

汉德林在《杜威对于教育的挑战》中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转折时期,美国教育急需强烈激荡和震动的关头,杜威掀起的波澜是壮阔的,其意义是暴炸性的。

这个论断很有道理。

美国19世纪末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杜威的理论为旗帜,其排山海海之势正表明杜威的思想切合时势之需。

当然,杜威在美国长期遇到对立面。

以贝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派和以赫尔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派,都注重文化遗产和永恒真理的教育价值,反对杜威的主张。

贝格莱于1938年组织要素教育学会,针对中小学改革提出了纲领;赫钦斯于同年著成《美国高等教育》,系改革高等院校的名作。

要素教育论者倡说文化遗产构成文明的人类社会,教育不能徒重一时性的生活之需,削弱吸取文化财富的努力,导致文明社会的崩溃。

永恒教育论者说真理是亘古不朽而不随时间、空间幻变的,教育昧于满足当前需求而忽略培养热爱永恒真理的美德,是因小失大,因为“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构成的教育是最有远大之用的教育”。

赫钦斯讲:“教育是从事人的智力发展的工作。

”“如果要通过使人们获得最重要的学科知识来发展他们的智慧力量,我们必须从这样的命题开始,那就是和很多美国社会科学家的信念相反,实践和经验的资料对我们的用处是有限的,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给我们以知识,而且是重要的知识。

”两派一致尊重基础学科和基础知识,指责实用主义为非理性主义。

杜威的教育理论遭到更严厉的批判是在第二次大战之后。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的朝野。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本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对比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性质的不同。

”这将“引起另一次美国教育变革”,以适应“分裂的世界”和“核武器的时代”。

海军中将李科弗在《美国教育——全国性的失败》中指出:“苏联以贫困而不民主的国家竟然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应在美国教育中产生珍珠港事件那样深刻的影响。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18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18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第18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下列哪部教育著作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学校与社会》C.《我的教育信条》 D.《明日之学校》【答案】A2.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包括的三个命题是( )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社会③教育即生长④教育即经验的改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3.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现实个人的幸福 B.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答案】B4.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一起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的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答案】A5.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论 D.国家本位论【答案】B6.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蒙台梭利C.赫尔巴特【答案】D【解析】杜威属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蒙台梭利属新教育运动,赫尔巴特则是传统教育派。

7.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 )教育理论家A.唯物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答案】C8.“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 )实验学校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D.芝加哥【答案】D【解析】第62、63题是为了说明杜威于1896年创设芝加哥实验学校就是为了实践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9.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教育观点的是( )B.马卡连柯C.杜威D.奥古斯丁【答案】C10.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观点的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卡连柯D.柏拉图【答案】B【解析】第64、65题是杜威对“什么是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以往教育家的教育学说的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

11.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教育论》D.《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答案】B【解析】《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教育论》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罗素的代表作;《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是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家康茨的著名演说I《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明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国]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中上,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提倡活教育,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胡适的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其背后大都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

杜威也曾经亲身在1920年代前后到中国演讲,宣传其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轰动一时。

由此可见,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吴俊升在《增订杜威教授年谱》中说“中国教育所受外国学者影响之广泛与深远,以杜氏为第一人。

杜氏所给予国外教育影响之巨大,也以中国为第一国。

”这个评价应该说恰当公允的。

在杜威的众多教育著作中,1916年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作为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总纲。

有些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视其为教育经典中的经典。

在此书中,杜威接着卢梭的自然主要义教育思想,发展出了一整套“儿童中心论”和“从做中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这在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的现代儿童教育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温《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教育演进的钥匙,更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可资镜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其受教育和亲身参与领导教育改革的实际经历是分不开的。

杜威(1859-1952)生于一个零售商家庭,在1879年从当时规模很小、水平较差的佛蒙特州立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在学和柏灵顿乡村学校。

1882年,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两年后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

这时杜威深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其思想开始成型。

1884-1894年,任教密歇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

在参与大学招生过程中,与中学接触密切。

1894-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尝试。

1896年,创立闻名于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着手教育创新,主张儿童中心论,将课堂实验和课堂参与放到了重要位置。

精华资料第十五章杜威的教育思想

精华资料第十五章杜威的教育思想

第十五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节 杜威的生平及著作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教育是杜威哲学的最后归宿和环节。

他认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由于教育与哲学这层联姻关系,我们在杜威的教育理论里可以找到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印记。

他的哲学最后都归拢于教育。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谈论他的教育也即是在谈论他的哲学,或者说是在更具体的层面上伸展、丰富他的哲学。

一.生平杜威于1859年10月20日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柏灵顿市郊区的一个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个零售商。

中学毕业后,杜威进入佛蒙特州立大学学习。

1879年,大学毕业之后,便在美国南方石油城的一所中学里任教。

两年后,回家乡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

1882年,杜威成为约翰·霍普金大学的研究生,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1894年,杜威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教授,并担任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系的系主任。

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

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哲学和教育著作。

1904年,杜威从芝加哥大学转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授哲学,一直到 1930年退休。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来华讲学。

1924年他去土耳其考察教育,1926年又去墨西哥考察教育。

1928年6月,在美苏文化协会主办下,他作为25名美国教育家组成的非官方旅行团成员到达苏联,以考察教育的名义推行实用主义教育。

1952年6月1日,杜威逝世于纽约,终年93岁。

二.著述杜威一生写了大量的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著作。

杜威最具有影响的哲学著作有:《我们怎样思维》(1933)、《人的问题》(1946)等。

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教育作品是:论文《我的教育信条》(1897)、著作《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一分。
五、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 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的 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上 的革新,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 但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但它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进 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发展。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一分。
儿童中心”与教师引导
应当指出,在教学问题上,杜威批评传统 教育忽视儿童、压制儿童,要求教育工作心理 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估计儿童的心理特点, 摸索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手段,从 而增强儿童学习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的观点,是 有其合理的内核的。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一分。
杜威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
中的某个步骤。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一分。
“从做中学”
从批判传统教育“书本中心”出发,杜威主 张“从做中学”。在他看来:“人们最初的知识 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 识……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 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据此,他认为, “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 得多”。
客体的存在;没有人的兴 世界是不依赖于人而独立
趣和愿望构成的主观经验, 存在的,从而未脱出唯心
也就谈不到客观世界中一 切事物的存在。
主义的窠臼。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一分。
二、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经验论
• 杜威认为,“经验包 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
一个被动的因素,这
两个因素以特有的形 式结合着。……在主 动的方面,经验就是 尝试。……在被动的 方面,经验就是经受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