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善借者赢天下》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卷I(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4分)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 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 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yōng bào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通过心怀敬畏,使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

心怀敬畏,不能只是A(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的短语是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4.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

(8分)活动一:合作交流(3分)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活动二:组内辩论(3分)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水浒传》中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反方观点:林冲不是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活动三:成果展示(2分)编辑一份“水浒人物谈”专题手抄报,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写出两个栏目名称。

5.用课文原句填空。

(9分)(1)天时不如地利,(《孟子》)(2)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二(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6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议论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议论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北京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悲,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突遘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

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善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善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善
1.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杨万里
2.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J种侮辱。

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纪德
3.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
4.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5.饮誉海内外的学者、书法家启功,因其被誉为“中华第一笔”,便有许多人仿他的作品卖钱。

某日有一专门仿造启功作品的人去店里销售赝品,恰巧遇见启功本人,作伪者尴尬恐慌,求启老高抬贵手,为料他老人家只是宽厚地笑道:“你要真是为生活所迫,仿就仿吧。


中考作文第 1 页共1 页。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诓.骗(kuāng)和谐.(xié)懦.夫(nuò) 前仆.后继(pú)B.停滞.(zhì) 汲.取(xí)灌溉.(gài) 舍.身求法(shě)C.折.扣(zhé) 豢.养(huàn)监.护(jiān) 锲.而不舍(qì)D.中.伤(zhòng) 懒惰.(duò)烦闷.(mèn) 根深蒂.固(dì)(解析:A.“仆”应读作“pū”;B.“汲”应读作“jí”;C.“锲”应读作“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A.渺茫塑像画龙点睛B.压榨尴尬走头无路C.鲁顿探求自暴自弃D.繁殖祟拜众叛亲离(解析:B.“头”应写作“投”;C.“顿”应写作“钝”;D.“祟”应写作“崇”。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不知叔叔说了一句什么话,爷爷大发雷霆....。

B.任何谣言总会不攻自破....的。

C.领导的那番话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D.单凭一面之词,实在不足为...据.,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解析:C.“不言而喻”是不用说就明白的意思,与“潜台词”意思重复。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B.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C.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D.欧阳询擅长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解析:B.“而东方有圆明园”与前面内容并不是并列的,“圣母院”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一)议论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一)议论文阅读

2019年各省地市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一)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10分)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

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6(附带解析)——语文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6(附带解析)——语文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6(附带解析)——语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2题。

(11分)【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假设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2分〕20、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2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理解答案: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全、都18、〔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

〔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19、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20、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议论文试题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议论文试题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议论文汇编(Word含答案)(2019河南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2分)一起做“读书种子”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

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

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

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

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

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

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

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

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

2019年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含解析)一、(2016预测)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15分)阅读是最美的姿态周广玲①阅读于我,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快乐而充实。

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旅行,而我最喜欢的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一本好书。

不论是躺着,还是坐着,或是站着,阅读的姿态都保持着忘我地投入。

当你融入书本里慢慢品读时,阅读的姿态是那样的生动且美丽。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

正因为有了阅读,你会发现自己更加的自信了,气质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阅读那样“枯燥单调....”的姿态,其实是最美的姿态,如果有一天你不再阅读,你就会发现自己行走于社会的姿态真的很丑。

不论是你坐在书桌前,还是躺在床上,甚至是如厕、在地铁站、火车上,阅读则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一个最值得审美的姿态。

正因为有了这个姿态,你才会变得更有质量,更具实力,更加有魅力。

③犹太人是很聪明的,最富有智慧,书则是他们最好的教育。

据说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吻上面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书有了迷人的味道,吸引着我们不断地阅读,阅读开启了我们智慧的窗,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

④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

从古到今,阅读记载着社会的进步,让人类不断地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缺少阅读。

阅读的姿态是一个人最美的姿态,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

⑤捧起书本,就是捧读一书的思想;翻阅书页,就是翻动一个精神的海洋。

阅读已经成为一帧最具魅力的风景,一种最美的姿态。

真正潜心和书对话的姿态是美丽的,它的美在于求知、渴望和追求。

阅读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方式。

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是两种世界的,一边是繁花似锦,满怀自信;一边则是单调乏味,意乱心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善借者赢天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5分)
善借者赢天下
王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

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

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

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整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3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
开烂漫,果实累累。

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的意思便是“借”。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

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

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歹
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
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5.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分)
16.“借”是门大学问。

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4分)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答案:
12.(2分)善借者赢天下。

13.(3分)举例论证,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14.(3分)不能。

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15.(3分)示例: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伐魏,才有三国鼎立之势;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歌,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曲,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

(正、反面事例均可)
16.(4分)围绕选文谈“善借”(积极借助人或物)得2分,结合材料谈不当借或不“善借”得2分。

示例:从文章来看,“善借”就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材料来看,“善借”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的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