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汇率决定理论

我们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汇率理 论归类为早期的汇率决定理论,具体理论有 四:国际借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 平价理论、汇兑心理学说。国际借贷理论是 金本位制下的理论,后三个理论是在两次世 界大战之间,人们对汇率多角度研究结果, 共同购成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石。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来,诸多汇率理论 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最 早清晰而强有力地对购买力平 价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则是瑞 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瑞典学者卡塞尔 (G.Cassel)于1922 年出版了《1914年后 的货币和外汇》一书, 提出“购买力 平价 说”。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1、价格套利活动:如果某一同质的商品在不同地区价 格有异,人们就可以借钱在价格低的地区买进,运动 价格高的地区卖出,这样就会改变两地的这一商品的 供求状况,最终会使价格接近套利交易的成本,此时 套利者就归还所借的款项,余下的就是他赚取的利润。 在这一套利活动中,套利者的单位商品收益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第二节 早期的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纸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 接参与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 (二)金块本位制: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纸币逐渐代替黄金流通,只有需要大规模支付时,黄 金才以金块的形式参与流通和支付;(但纸币的黄金 的比价依然固定) (三)金汇兑本位制:纸币成了法定的偿付货币(法币) 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能同黄金按政 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 定币值的作用); (四)纸币本位制:货币非黄金化,黄金全面退出流通 系统,只部分的充当储藏手段,纸币直接充当价值尺 度,全面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部分充当储藏手 段。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后试题及答案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马克思是怎样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货币产生的客观性的?参考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参考答案: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3.什么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参考答案: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指,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所发挥出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贮藏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金融基础知识: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制度模式

⼀、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和作⽤机制 1.购买⼒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平价和相对购买⼒平价。
绝对购买⼒平价,指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之⽐,即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之⽐。
这⼀理论的基础是“⼀价定律”,即假定世界市场是统⼀的,那么在不同国家每⼀种商品的价格应该趋同。
绝对购买⼒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即使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但统⼀的全球市场仍远未建⽴。
相对购买⼒平价指出,由于各国间存在交易成本,同时各国的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权重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物价⽔平以同⼀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
这种理论认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于外国,则本币会贬值。
然⽽,由于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商品分类的主观性和差异性都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平价,甚⾄是对购买⼒平价的扭曲。
这种理论在检验的过程中主观性太强,在理论上假设过于严格,因此只能是作为决定中长期均衡汇率的参考。
国际上,有的学者根据购买⼒平价认为⼈民币需要升值36%甚⾄50%以上,这难以令⼈信服。
2.国际收⽀理论认为,在外汇市场上,国际收⽀顺差表现为外汇的供给⼤于外汇的需求,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国际收⽀逆差变现为外汇的供给⼩于外汇需求,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但国际收⽀状况是否会影响汇率,要看国际收⽀的顺差(逆差)的性质。
短期、临时和⼩规模的国际收⽀差额,可以轻易地被国际资⾦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的⼲预和其他因素所抵消。
长期巨额的国际收⽀顺差(或逆差),会导致本币对外币汇率的⼤幅变动。
例如,当前美元贬值,就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积累,并达到了不可持续状态的结果。
3.利率平价认为,汇率的远期升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之差;利率⾼的货币远期会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会升⽔。
这是因为,当两个国家的利率存在差异,市场上的投资者会通过套利⾏为获取收益,汇率的变动也会反映在⽽套利⾏为之中。
利率平价,具有很⾼的实践价值,被⼴泛运⽤于外汇交易中。
4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由于投 机者心理往往非理性,浮动汇率制下盛行的 是非稳定性投机,扩大了市场价格波幅,而 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投机者预期汇率将向固 定水平调整,在现实汇率水平与平价存在差 异时通过缩小差异获利。其次,固定汇率制 下政府的介入至少使市场交易者心理上存在 名义锚,可以通过改变投机者预期对汇率稳 定施加影响,消除不确定性。而浮动汇率制 下对未来汇率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外汇市场完 全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小结
就本质来说,两种汇率制度的比较实际 上意味着在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中,对“可 信性”(credibility)与“灵活性” (flexibility)的权衡,这两者常常是不可兼 得的。 这一争论本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 方向是研究什么条件下固定(浮动)汇率制 度更合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一个方向 是研究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可以较好地结合固 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产生了诸 如爬行钉住、汇率目标区等新的汇率制度设 计。
(三)赫勒对影响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的总结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规模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 的一体程度 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144 145 146 147 149 150 151 151 152 154 156 167 175 178 180 181 181 182
94
93
90
93
95
89
92
94
93
85
81
84
73
70
66
66
66
64
58
55
51
50
51
52
57
55
51
44
42
50
43
4(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与汇率制度第一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1.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据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国际结算大都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方式,外币现钞作为外汇储备资产会失去利息收入,因此外币现钞在各国外汇构成中的占比很小。
外汇有价证券:指可以兑换货币为面值的有价证券,它可以在二级流通市场上自由兑换成外币或外币支付凭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且还可以给持有人带来利息、股息等收入,具有明显的盈利性。
外币支付凭证:指以外汇表示的支付凭证,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具有100%的流动性,但盈利性一般不如外币有价证券。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但是由于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从2001年起,为特别提款权定值得‘一篮子’货币构成变为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2006年-2010年期间,这4中货币的权数份额分别是美元44%、欧元34%、英镑11%、日元11%。
权数每5年调整一次)。
2.外汇的种类(1)按能否自由兑换和自由向其他国家进行支付,外汇可划分为自由外汇和非自由外汇。
自由外汇: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港元等都是自由外汇)非自由外汇:指不经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向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2)按交割的期限不同,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2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
第四章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 再假定资本账户的收支取决本国利率(ia)、外国利率(ib)、还有对 未来汇率变化的预期(Eef-e)/e。K可以表示为:K=f(ia,ib, Eef,e) ③
• 综合①②③式,得出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为:
• BP=f(Ya,Yb,Pa ,Pb,ia,ib,Eef, e)=0
④
•
e=f(Ya,Yb,Pa ,Pb,ia,ib,Eef,)
第四章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三、利率平价说
1.利率平价说的表述 • 远期差价是由两国的利率差异决定的,高利率
货币中在远期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 在远期市场上表现为升水。在两国存在利差的 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 牟取利润。但套利者在考虑收益时,不仅要考 虑两种货币所提供的收益,还要考虑两种货币 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的变化。所以往往将套利 与远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风险。大量掉期 业务的结果,使高利率货币现汇升值、远期贬 值,低利率货币则相反。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 进行,远期差价增大,直到两种货币所提供的 收益率完全相等,套利活动停止,远期差价正 好等于两国利差。
第四章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 3、汇率的波动 • 铸币平价只是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还会随着
市场的供求变化而变化,但汇率的变化总是围 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并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 • 黄金输送点 当汇率波动超过某一点时,贸易 商如果用外汇来进行国际结算会造成损失,宁 可选择运送黄金来结算。这一点称为黄金输送 点。
第四章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2.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
• 套利是指两国利率出现差异时,投机者将资金 从低利率国调到高利率国,以赚取利息差价的 行为。种类有:
• 1)抛补套利 为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投资 者在套利时,买入现汇同时又卖出期汇的行为。 上面说的就是。
第四章汇率制度

20世纪80年代至今汇率制度变化 总体上,汇率制度向着更加灵活、更富有 弹性方面演进 汇率制度分类方法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依据一国中央银行公开宣称的汇率制 度得到的法定汇率制度(de jure) 分类; 另一种则是建立在反映一国实际行使的汇 率制度基础上的事实汇率制度(de facto ) 分类。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限制,而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 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单独浮动(Singl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 指本国货 币不与外国任何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 供求状况单独浮动。 联合浮动(Joint Floating)又称共同浮动 (linked floating) 或集
6
补充解释: 1.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 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 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 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 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 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 权利; 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 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从以上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
布雷顿森林下的盯住汇率制
美元作为被盯住“锚” (Anchor)货币。 Bretton Woods System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采取“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盯 住,最初规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除美国外,IMF其他 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该货币制度下,平价一般不作调整,汇率波动幅度较低,仅 ±1% 1金衡盎司(ounce ,oz )=1.0971428常衡盎司 =31.1034768克 ,金衡盎司是专用于黄金等贵金属商品的 交易计量单位。 1常衡盎司=28.3495克 金价:/hjxh/ Bretton Woods System的内在硬伤:特里芬两难 “Triffin Dilemma ”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 特里芬于 50年代提出 。他1960年在其论著《黄金和美元危机》中对 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 。
精选外汇与汇率制度培训课件

1.2034
日元
116.45
116.48
115.84
116.78
115.55
115.82
英镑
1.7539
1.7543
1.7535
1.7584
1.7501
1.7538
澳元
0.7441
0.7444
0.7483
0.7486
0.7422
0.7482
瑞郎
1.2984
1.2986
1.2993
1.3023
购买力平价理论
理论依据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1.基本观点: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e = pi/pi*e为直接标价的汇率pi为本国i种商品的价格pi*为外国i种商品的价格
购买力平价理论
也可表示为:USD1 = JPY117.75~117.95 USD/JPY 117.75 +20 (对日本而言)
=
US$1=RMB¥6 .8300
中国市场直接标价法图示
=
US$1=RMB¥8.0000 US$1=RMB¥9.0000
直接标价法下美元升值(中国市场)
=
US$1=RMB¥ 8.0000
可偿性:外币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Part1
Part2
Part3
(二)外汇的特征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国家和地区
货币单位名称
货币代号
美国
美元
USD
日本
日元
JPY
欧洲经济联盟
欧元
EUR
英国
英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假定资本账户的收支取决本国利率(ia)、外国利率(ib)、还有对 未来汇率变化的预期(Eef-e)/e。K可以表示为:K=f(ia,ib, Eef,e) ③
• 综合①②③,得出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为:
• BP=f(Ya,Yb,Pa ,Pb,ia,ib,Eef, e)=0
④
•
e=f(Ya,Yb,Pa ,Pb,ia,ib,Eef,)
第四章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 本章重点:汇率制度的选择。直接管制。 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外汇储备问题。
• 本章难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与汇率效应
• 一、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 • 1、国际收支 • 2、通货膨胀 • 3、相对利率 • 4、总需求与总供给 • 5、心理预期 • 6、财政赤字 • 7、国际储备
• 3)掉期交易 指货币相同、金额相同、而方 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业务 结合起来的外汇交易。抛补套利就是一种掉期 交易。
四、国际收支说
1.国际借贷说
• 1861年英国学者葛逊完整地提出。他的理论称为国际 借贷说。二战后,凯恩斯主义者分析的影响汇率的主 要因素,形成了现代的国际收支说。
• 3、相对购买力平价
• 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 两国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即 汇率要随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三、利率平价说
1.利率平价说的表述 • 远期差价是由两国的利率差异决定的,高利率
货币中在远期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 在远期市场上表现为升水。在两国存在利差的 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 牟取利润。但套利者在考虑收益时,不仅要考 虑两种货币所提供的收益,还要考虑两种货币 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的变化。所以往往将套利 与远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风险。大量掉期 业务的结果,使高利率货币现汇升值、远期贬 值,低利率货币则相反。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 进行,远期差价增大,直到两种货币所提供的 收益率完全相等,套利活动停止,远期差价正 好等于两国利差。
⑤
• 即汇率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的,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 支的作用。
第三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
• 汇率制度的概念: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 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 系列安排或规定。主要的汇率制度有固定汇率 制和浮动汇率制。
• 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 个基本参照物,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 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2.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
• 套利是指两国利率出现差异时,投机者将资金 从低利率国调到高利率国,以赚取利息差价的 行为。种类有:
• 1)抛补套利 为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投资 者在套利时,买入现汇同时又卖出期汇的行为。 上面说的就是。
• 2)非抛补套利 投资者在套利时,认为汇率 会向有利于自己的变动,所以在买入现汇时, 没进行远期交易。这是一种纯粹的套利行为。
• 1、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基本内容是: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的,而外汇供求是由 国际收支引起的。
• 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和收入阶段的国际收支,才会影 响外汇供求。当一国进入支出阶段的外汇支出大于进 入阶段的外汇收入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应,因而本币 贬值。反之本币升值。
• 进入支出阶段的外汇支出又称为流动债务,进入收入 阶段的外汇收入又称为流动债权。因此,他的理论称 为国际借贷说。不足之处是没说明是哪些因素影响到 外汇的供求。
二.贬值的效应
• 1、贬值对物价的影响 • 2、贬值对外汇供求的影响 • 3、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 4、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5、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 6、贬值对总需求的影响 • 7、贬值对本国产业的影响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
• 一、铸币平价说 • 铸币平价是指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
2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原理。
• 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汇率是外汇市场的价格,它通过自身的 变动来实现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平衡状 态;国际收支(BP)仅包括经常账户(CA)和资本账户(K), 所以有:BP=CA+K=0 ①
• 经常账户(CA)只考虑商品和劳务贸易。进口主要是由本国的国 民收入(Ya)和实际汇率(ePb/Pa)决定的,出口主要是由外国 国民收入(Yb)和实际汇率决定的。这样,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 主要因素为:CA=f(Ya,Yb,Pa Pb,e) ②
• 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 决定的、政府不加干预的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 比较
赞成者的主要理由是:
• 两种汇率制度的优劣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下面我们同时列出对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赞成者 和反对者的理由,赞成者的主要理由是:
• 1、一价定律:各国相同商品的价格随地域、 生产成本、关税和运费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在 完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达到同一水平。一价定 律成立的条件: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充分、产 品同质。
• 2、绝对购买力平价
• 某一时点上,两国货币的比价取决于两 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是物价的 倒数,所以购买力可用物价来代替。
率是通过两国货币的含金量的比较决定的。是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 1、金本位制的特点 •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 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 2、汇率的决定 • 两国货币的汇率就是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
• 3、汇率的波动
• 铸币平价只是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还会随着 市场的供求变化而变化,但汇率的变化总是围 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并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
• 黄金输送点 当汇率波动超过某一点时,贸易 商如果用外汇来进行国际结算会造成损失,宁 可选择运送黄金来结算。这一点称为黄金输送 点。
二.购买力平价说(PPP)
• 购买力平价说由瑞典学者卡塞尔于1922年进行 了系统的论述。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 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同样, 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它在本国 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比价,主要取决 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比较。是各国央行确定货 币汇率的最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