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温室大棚是用来栽培农作物的设施,它能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外界的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温室大棚作为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控制温室内的各种环境因子,已成为我国温室大棚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PLC控制的温室大棚系统设计方案,该研究中浓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对温室大棚中各项指标将采用温度传感器、CO2进行检测,将测量值送入PLC中,在PLC中将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发出相应的指令驱动外围设备来调控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从而实现了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在此基础上,实现监测、数据记录、数据输出显示等功能,实现了控制系统优良的人机界面,为温室大棚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温室大棚;可编程控制器(PLC);传感器;控制;ABSTRACTGreenhouses are used for growing plants in a range of facilities, it can change the crop growing environment, enabling it to the outside of four seasons and harsh climate, creating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crop growth. Greenhouses as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griculture, has become our research directions. How to u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thin the greenhouse, greenhous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study.Describ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iemens S7-200 series PLC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greenhouseThe research will be us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CO2 concentration sensor, and light sensor on greenhouse big shed in the the index for detection, will measurement value into PLC in the, in PLC will be its and set value for compared, again issued corresponding of instruction drive peripheral equipment to Regulation greenhouse big shed within of environment parameter, to achieved has greenhouse big shed of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of control. On this basis, us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s, monitoring, data logging, data output function, achieving excellent control system human-machine interface, for greenhouse research to provide new direction.Keywords:greenhous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PLC); sensor; control;application.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1 绪论 (1)1.1课题概述 (1)1.1.1课题简介 (1)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内研究现状 (2)1.2.2国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 (3)2 控制系统的整体控制方案 (4)2.1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 (4)2.2系统的控制方案 (4)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7)3.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7)3.1.1系统主电路设计 (7)3.1.2控制系统各部分控制电路设计 (7)3.2 PLC简介 (12)3.2.1 PLC的产生和系统组成 (12)3.2.2 PLC的工作原理 (12)3.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14)3.3.1设计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 (14)3.3.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14)3.4 PLC硬件电路设计 (17)3.4.1 PLC型号的选择 (17)3.4.2传感器的选型 (17)3.4.3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5 (19)3.4.4 PLC O/I地址分配表 (21)3.4.5 PLC硬件接线图设计 (23)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4)4.1 PLC程序设计方法 (24)4.2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概述 (24)4.3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25)4.3.1程序的设计思路 (25)4.3.2程序控制流程图 (26)4.3.3控制程序设计及分析 (29)结论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9)附录1 外文资料翻译 (40)附录2 电气原理图 (53)附录3 软件程序 (54)1 绪论1.1课题概述1.1.1课题简介温室大棚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题目: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开题时间:1、文献综述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温室大棚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以蔬菜大棚、花卉为主植物栽培设施栽培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随着政府对城市蔬菜产业的不断投入,在乡镇内蔬菜大棚产业被看作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产业之一。

温室是蔬菜等植物在栽培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不同种类的蔬菜对温度及湿度等生长所需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他们提供一个更适宜其生长的封闭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可以通过提早或延迟花期,最终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天气对其影响的场所,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国外对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显示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也就是说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单片机虽小,但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

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

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同时它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温室大棚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系统开题报告温室大棚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温室大棚系统应运而生。

本报告旨在介绍温室大棚系统的概念、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温室大棚系统的概念温室大棚系统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最佳生长环境的农业生产系统。

它利用温室结构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必要的水、养分和空气质量。

温室大棚系统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农业生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甚至在极端环境下。

三、温室大棚系统的优势1. 提高农作物产量:温室大棚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节约资源:温室大棚系统可以有效利用水、肥料和土地资源,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延长种植季节:温室大棚系统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各种农作物,延长种植季节,提供更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4. 保护植物免受自然灾害:温室大棚系统可以保护植物免受极端天气、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生存率。

四、温室大棚系统的关键技术1. 自动化控制技术:温室大棚系统需要实时监测和调节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因素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作物的品质。

2. 水资源管理技术:温室大棚系统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的浪费和土壤的盐碱化。

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实现精确供水和肥料供应。

3. 光照调控技术:温室大棚系统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光照需求,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光照调控技术可以通过人工光源、反射材料和遮阳网等手段,实现光照的精确控制。

4. 病虫害防治技术:温室大棚系统容易滋生病虫害,给农作物带来损失。

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五、温室大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温室大棚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开题报告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农业生产需要更加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温室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温室大棚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因此,开发一种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该系统,农民和研究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能够远程控制温室大棚的灌溉、通风等设备,以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的精确控制。

三、研究内容1. 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监测在该系统中,将使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与云平台相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通过对这些环境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温室大棚内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 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温室大棚内环境参数的长期监测和分析,可以建立起一套温室大棚环境参数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模型。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温室大棚内环境参数进行预测,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高温天气中,可以提前调整温室大棚的通风和灌溉设备,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远程控制该系统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温室大棚内设备的远程控制。

农民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对温室大棚的灌溉、通风等设备进行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便利性,还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设计和制造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

2. 开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传输、存储和分析等功能。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传统习惯,现代农业装备作为驱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受到重视。

温室大棚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理想场所。

温室一般以采光和覆盖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它可以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植物露地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从而达到对农作物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产量的目的。

温室环境指的是作物在地面上的生长空间 ,它是由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构成的。

温室控制主要是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与光照。

中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国外技术与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温室设备都比较老旧,已经很难跟上生产生活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种实时性高,精度高,运行可靠、稳定的综合处理多点温度测控系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如果实现温室的温度智能控制,对于提高温室的无人监管性和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实现温室的智能控制。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

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

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从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大致经历: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三个阶段,现阶段国内的温室绝大多数还处于手动控制。

农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这也为我国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与自我开发并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系(院)自动化系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2009级3班学生姓名雷大锋学号**********指导教师王晓峰职称副教授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年月日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为作物提供最好环境、避免各种棚内外环境变化对其影响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FX2N系列PLC作为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采用三菱D-720通用变频器,采用温度、湿度、光照传感器采集现场信号,这些模拟量经PLC转化为数字信号,把转化来的数据与设定值比较,PLC经处理后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环流风机、遮阴帘、微雾加湿机等设备动作,大棚温度就能实现自动控制。

这种技术不但实现了生产自动化,而且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通过种植者对设定值的改变,可以实现对大棚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关键词:大棚,温度控制,PLCThe Automatic Greenhouse Temperature ControlSystem Based on PLCAbstractThe system is a way to providing the best conditions to plants and promoting them growth very well ,avoiding the bad weather and effect of seasons outside the shed .This system uses FX2N series PLC as the next machine and PC as upper machine, using the Mitsubishi D-720 general frequency Manager. The sensor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light collecting scene signal, these simulation volumes are turned into digital signal by PLC, then compared with the setting value. At last, the PLC disposes of them, then contorts with wind machine, covering Yin curtai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measured value of each sensor and the value determined in advance about greenhou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system can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the laboring productivity has been increasing by a wide margin through changing the target value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and we can control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utomatically.Key words: greenhouse, temperature control, PLC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大棚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背景及现状 (1)1.2 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目的及意义 (2)第二章系统概述 (3)2.1 系统设计任务 (3)2.2 系统技术介绍 (3)2.2.1 传感技术 (3)2.2.2 PLC (4)2.2.3 上位机 (5)2.3 系统工作原理 (5)2.4小结 (7)第三章硬件部分设计 (8)3.1 环境调控系统 (8)3.2 传感器的选择 (10)3.3 系统硬件接线图 (12)3.3.1 系统主电路设计 (12)3.3.2 系统其他部分电路设计 (14)3.3.3 PLC部分电路设计 (15)3.4小结 (16)第四章软件设计 (17)4.1 PLC的I/O分布图 (17)4.2 系统程序 (18)4.2.1 系统温度PID调节程序 (18)4.2.2 系统主程序 (18)4.3 小结 (19)第五章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谢辞 (22)第一章绪论1.1 大棚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背景及现状如今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逐渐成为我国设施结构的主要结构类型。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室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环境调控,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现代农业温室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控制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明确规划。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网络、PLC控制器、执行机构和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参数;PLC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决策,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遮阳设备等;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当前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以及手动控制温室设备。

考虑到温室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我们选用性能稳定、编程灵活的PLC控制器。

具体选型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控制器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以及扩展能力等因素,确保所选PLC 能够满足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是获取温室环境参数的关键设备,我们选择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执行机构则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温室内的设备类型和调控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动阀、电动窗帘等。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1)温度传感器
温室内的温度调节和控制包括保温、加温和降温。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温室内的温度参数, 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入到PLC, 通过与PLC内部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后转化为电信号来控制遮阴帘, 改变温室内的温度, 是温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温室内的温度调节和控制包括保温、加温和降温。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温室内的温度参数,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入到PLC,通过与PLC内部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后转化为电信号来控制遮阴帘,改变温室内的温度,是温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题目的技术背景和设计依据,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温室控制的背景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些问世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也越来越趋强与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我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国外技术与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温室的温度智能控制, 自动的调节温度以满足温湿度需要, 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往的一些温室都是靠温度计监测, 人工读取, 再由人来调节温度。这种方式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控制的精度也很难保证。
.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流程主/控制电路图的设计及选型。
3.控制系统拟采取的总体方案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是利用PLC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参数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控制。本设计针对且前国内对温室自动控制水平的要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情况, 采用中央控制计算机与PLC智能控制器的主从式体系结构,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研制了这一套智能型温室控制系统。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应是一种具有良好控制精度、较好的动态品质和良好稳定性的系统。按照系统的控制目的, 温室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监测传感器、PLC及上位机组成。能够实时、准确可靠的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PLC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
系(院)自动化系年级2010级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4班
学生姓名石瑞学号1023091219
指导教师王国明职称助教
滨州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三年三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
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
发中,主要针对环境,而很少考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因素,没有农业专家的合作参与,很难对系统正确定位,其适应性也差。

所以,将农业学科与工程学科结合起来,对果蔬生长的环境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于开发经济有效的温室监控软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的温室控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在温室群控制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理论研究,其次在温室控制中引入了人工智能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如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等理论和控制策略。

当前温室控制系统研究热点己由简单的DDC(直接数字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系统,如DCS(分布式控制)、FCS(柔性控制)等网络化的控制系统。

目前,在相关行业己经有网络化测量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实现网络化、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取代传统孤立的、信息闭塞的系统,甚至跨越以太网或Internet进行数据采集,实施远程控制。

虽然国内温室规模有限,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构建的费用也较高,但从长远来看,温室监控系统分布式和网络化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现代温室中常见的能自动控制的调控机构有:顶部通风窗、侧面通风窗、外遮阳帘幕、内遮阳帘幕、轴流通风机、降温湿帘、人工补光灯、二氧化碳施肥器、加热设备、喷雾系统及熏蒸设备。

控制器综合调节各个机构,使系统在运行中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室内气候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使用的控制器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单片机、工控机、PLC、通用PC机等。

基于PLC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

由上位机、PLC、数据采集单元及执行机构组成。

各传感器对温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实时检测,经A/D转换器后送入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采集的室外信号有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下雨,室内信号有温度、湿度、C02浓度。

采用PLC为核心控制器,PC机与组态软件作为监控模块,两者通过串口进行通信来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输出信号控制的机构有:开窗电机、遮阳电机、通风电机、加热阀门、压水泵和喷淋泵。

温室的执行机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反转运行电机,如开窗、拉幕等,这些电机需要正转、反转和停止,必须有限位开关;另一类是开关控制设备,如风机、水泵等。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温室测控技术上起步比较早。

1949年,借助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美国建成了第一个植物人工气候室,开展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能力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生产型的高级温室开始应
用于农业生产,奥地利首先建成了番茄生产工厂,70年代后荷兰、日本、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温室园艺迅猛发展,温室设施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生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室大棚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更使温室大棚环境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温室控制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阶段。

本次设计主要讨论了在温室控制中引入PLC技术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特点、组成、硬件设计、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及通信问题。

分布式的控制结构,使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管理与控制功能分开,易于实现群控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易于扩展。

参考文献:
[1] 郑萍,潘世永. 一种高性价比的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 2001,(04) .
[2] 金钰. 工业控制计算机在自动化温室控制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0,(01) .
[3] 卢秋红,张国伟,颜国正. 动态数据交换在工业自动控制组态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1,(06) .
[4] 康伟,郑正奇. Windows下实时数据采集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03) .
[5] 孙兵. 工业PC与PLC结合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 2000,(06) .
[6] 苏初旺,周丛钜,王乃康,盘朝奉,杨华星,龚耀涛. 桂西北地区沼气温室(大棚)一体化结构优化设计[J]森林工程, 2004,(01) .
[7] 杨颂,邱云超,费敏锐. Windows环境下实现串行通信的3种常用方法及比较[J]自动化与仪表, 20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