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分析与评价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分析与评价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分析与评价放射工作人员,顾名思义就是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这种类型人员随时可能暴露在电离辐射照射下,因此对这些放射人员进行定期的个人计量检测是保障放射人员生命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

本研究主要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计量检测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更加客观的了解当前医疗结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组成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区放射诊疗机构的120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所在的不同岗位分为介入组、治疗组、核医学组以及影像组四个研究组。

每组成员30位。

其中,男性有76位,女性44位。

从2009年至2013年所有放射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总共有300次,其中男性216人次,女性84人次。

1.2方法选择的个人计量检测方法为当前临床医学最常使用也是效果最显著的热释光剂量法。

采用的热释光元件其形状为粉末状,使用时将这些粉末状原元件放在聚乙烯塑料管内。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放射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将个人剂量计放在左胸口前面,全年均要进行检测,且每三个月1/ 4需要进行一次总结。

另外,为了能够真正保障这些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需要对检测对象进行4年至5年的调查,然后再计算出平均值,得出最后的准确数。

1.3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2.1不同岗位剂量检测结果介入放射治疗组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4.53±0.75,放射治疗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0.73±0.14,核医学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3.13±0.33,放射影像诊断组个人剂量年均数为0.92±0.21,所有组别对比P=0.001。

即,介入治疗组剂量明显要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而放射影像诊断组的个人剂量和放射治疗组的个人剂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结果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结果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结果分析黄惠芳【摘要】目的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结果,为相关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工作的32例放射科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分析结果.结果年累计剂量在0~2 mSv者共计30例,2~5 mSv 2例.年人均有效剂量为0.49 mSv/年.辐射剂量在400μGy/h以上共6例,手术位者以及助手位者各3例,手术位下肢辐射剂量最高为459.41μGy/h,腹部为215.81μGy/h,手术位不同位置的辐射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助手位腹位辐射最高剂量为303.96μGy/h,其次为下肢辐射剂量为257.26μGy/h,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介入放射工作者的个人剂量水平偏低,透视防护区工作者的下肢位以及腹部存在外漏射线情况,因此应加大防护力度.【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3【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照射剂量;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作者】黄惠芳【作者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无锡 2141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44放射工作者的个人剂量检测工作为当前我国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为取得放射工作者职业外照射水平情况的途径之一[1]。

个人剂量检测不但能够精准的提供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辐射数据情况,也能够反映出工作场所的防护质量,且为放射性职业病诊疗和评价方面提供公允化依据[2]。

为了全面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工作的32例放射科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工作的32例放射科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年龄为23.21~52.14年,平均年龄为(36.25±5.32)岁,放射工龄为0.62~32.14年,平均年限为(7.25±6.14)年。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个人放射剂量
监测分析整改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分析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的个人放射剂量监
测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和安全。

2. 放射科室个人放射剂量监测情况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的个人放射剂
量存在以下问题:
- 部分医务人员的放射剂量超过了限定剂量,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 监测记录不完整,部分医务人员未按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3. 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Xx医院放射科室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对辐射防护的意识和
知识;
- 制定并执行更严格的辐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按规
定操作;
- 建立健全个人放射剂量监测记录体系,并加强监测数据的收
集和管理;
-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 设立监督机构,定期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结论
通过对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室的个人放射剂量监测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通过采取这
些整改措施,我们有信心能够改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
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本次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的内容。

---
_Please note that this is a fictional document created for the purpose of demonstrating a response. The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s used are not real._。

2014~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2014~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2014~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2014~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放射工作人员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

监测方法和数据收集方面,采用了XXXX方法,并对每年的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存在一定的波动,其中2016年的剂量较高。

影响因素中,个人操作技术和防护意识对个人剂量有明显影响。

建议在加强培训的提高防护设施的使用率,从而减少个人剂量的波动。

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浙江省医院、2014-2017年、结果分析、监测方法、数据收集、影响因素、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医院2014~2017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情况,掌握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水平,为进一步改善放射工作环境和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依据。

通过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2014年至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的辐射剂量,探讨其辐射暴露情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监测结果,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为今后的监测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旨在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确保放射医学工作的安全与稳定进行。

2. 正文2.1 监测方法和数据收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通过使用个人剂量计来监测工作人员在放射工作中受到的辐射剂量。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

方法:选取8所医院为观察对象,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干预对策。

结果:共9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为偏高,其余为符合国家标准。

结论:应当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个人监测率。

【关键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干预对策个人剂量监测是指测量辐射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计或测量其体内和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类型和活性,以及分析和解释测量结果。

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估算主要受照射器官或组织的平均等效剂量或有效剂量,从而限制工作人员个人的剂量,并证明工作人员的剂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其他目的是提供有关剂量趋势和工作场所条件以及事故暴露的信息[1]。

个人剂量监测可分为常规监测、操作监测和特殊监测。

例行监测用于持续运行,以证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安全的,并证明没有需要重新评估操作程序的变化[2]。

操作监控是在特定操作开始时进行监控,这种监测特别适用于短期操作程序的管理,当出现异常情况或怀疑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特殊监测。

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能够准确地向辐射工作人员提供辐射剂量,对保护辐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估防护效果、提高辐射防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探讨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选择8所医院为观察对象,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2022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共207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88例,年龄20~45岁,平均(31.20±4.31)岁。

1.2方法监测方法:热释光测量法;监测类别:常规监测;检测仪器:T360M;监测依据:GBZ 128-2019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评价依据: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核安全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核安全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核安全科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本文档分析了核安全科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

个人剂量监测是核安全科的重要工作,旨在确保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护他们的健康。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概述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总体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主要结果的概述:- 平均剂量水平: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平均个人剂量水平为X 单位(具体数值)。

这一数值说明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受到的辐射暴露程度。

- 最高剂量:最高个人剂量达到X单位(具体数值)。

这一数值反映了个别工作人员在特定工作任务中承受的辐射剂量。

结果分析根据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合规性良好: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

这表明核安全科在辐射剂量管理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

合规性良好: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

这表明核安全科在辐射剂量管理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

2. 重点关注:尽管整体结果符合安全要求,但仍有少数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略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工作人员,分析导致高剂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他们的辐射暴露。

重点关注:尽管整体结果符合安全要求,但仍有少数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略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工作人员,分析导致高剂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他们的辐射暴露。

3. 持续改进:核安全科应持续关注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我们还应推动技术进步和工作流程的改进,以降低辐射剂量风险。

持续改进:核安全科应持续关注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我们还应推动技术进步和工作流程的改进,以降低辐射剂量风险。

建议基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培训和意识:加强核安全科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辐射风险的认识,以便能够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一、总结个人剂量监测是对职业接触辐射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一项重要监测工作,旨在评估个人的辐射暴露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维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本报告对我在过去一年的剂量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评估了辐射剂量的接受情况,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剂量监测结果三、辐射剂量评估根据剂量监测结果,可对辐射剂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我的剂量测量结果显示辐射暴露量较低,说明我在过去一年内的辐射接触受到有效控制。

尽管如此,我仍需注意辐射暴露对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持续加强防护意识与措施。

四、剂量监测异常情况分析剂量监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分析和排除,并评估是否存在辐射安全隐患。

在我的剂量监测中,未发现异常情况,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正常,不存在辐射安全隐患。

五、建议与措施1.继续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辐射的基本特性、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2.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辐射防护规程操作,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3.坚持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和讲座,更新最新防护知识,了解辐射剂量监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4.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辐射暴露问题,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六、结论在过去一年的个人剂量监测中,我的辐射暴露控制良好,剂量水平低于国家限制标准,暴露风险可控。

然而,仍需持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知识,严格按照防护规程操作,避免任何可能的辐射暴露。

通过实施有效的剂量监测和防护措施,将继续确保我在职业接触辐射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我会不断关注辐射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措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辐射防护挑战。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

Xx医院第一季度放射科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整改报告报告摘要:XX医院放射科对第一季度放射工作进行了全面监测与分析,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报告旨在总结放射科个人放射剂量监测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放射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本次分析与整改,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放射辐射对人员的危害。

一、个人放射剂量监测的情况在第一季度,放射科共有20名医务人员接受了个人放射剂量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放射科共计发生了5次职业暴露事件,其中包括2次非计划操作、2次设备故障、1次工作失误。

这些事件暴露了个别医务人员对放射工作的不规范操作及技能不足,以及设备管理及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 放射操作规范不够个别医务人员在放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没有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辐射剂量的增加,进而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2. 设备管理和维护不到位放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然而,存在医务人员维护意识不强、设备检修不及时等问题。

设备故障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放射剂量偏高的情况。

3. 缺乏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一些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的放射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无法充分了解和掌握放射工作的相关技术和规范要求。

这导致他们在放射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与教育针对放射科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并通过培训课程、讲座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放射操作规范和技能。

加强员工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 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建立设备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和修复设备故障以减少放射剂量的偏高情况。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校准,确保放射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加强监测和提供反馈XX医院将建立个人放射剂量监测数据库,定期对放射科医务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和比对,提供放射剂量偏高的个人反馈,并协助他们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简报
2016年6月第1期(总第1期)
康桥医院院感办主办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康桥医院放射科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分析我科2016年对我院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放射剂量监测,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放射剂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做如下分析:
一、2016年共检测4次;
二、每次检测最长佩带时间92天,最短时间90天;
三、每次检测均明显低于同期平均参考值,具体情况如下图;
监测剂量单位:mSv
四、通过以上数据表明,我院放射科个人受照剂量低于当期平均
参考值,年累计剂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每年最高限值20mSv,处于安全剂量内。

综上所述,我科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工作落实较好,2016年内未出现超剂量照射事件发生,年累计剂量远低于国家剂量限值,所有工作人员应继续加强个人放射防护工作及患者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放射防护工作的正当化和持续长远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