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二)及答案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二)一、语文积累(20分)语段阅读我们说“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自冬至始绘制“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风雅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zhōnɡ①。
因梅花位列“岁寒四君子”之首,所以最常见的消寒图就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梅花九朵,每朵花瓣九片,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九尽春深,一幅《梅花消寒图》也就画成了。
古人是多么智慧又温情啊!即.使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仍能把万物萧条的寒冷时光过得诗意ànɡ②然。
有了这样闲适从容的心态,寒冬瞬间成了一个美好的过渡,等在后面的是充满希望的暖春。
1.书写时,小骁对两个字的写法不确定暂用拼音代替,请你帮她补写。
①②2.朗读时,小骁对加点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读音()A.数(shǔ)即(jì)B.数(shǔ)即(jí)C.数(shù)即(jì)D.数(shù)即(j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曲《良宵》犹如仙乐飘飘,那难以描绘的动人旋律顿时充斥..于山野林谷之间。
B.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C.小小的蒲公英种子不论遇到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不论经历高山流水,还是艰难险阻,它都会执着地追溯..自己的梦想。
D.读书,需要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但是对于艰涩难懂的文章,也要学会“不求甚解”。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中国历代文人来说,故乡被赋予了独特的涵义。
“故乡”又别称“桑梓”“故园”“故里”“乡关”等。
B.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三国演义》都属于章回体小说。
C.《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所选诗歌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
(6)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想吗?寒冷孤寂中,它怀抱着亘古不变的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它就会jí取力量,以绿叶问候春天。
你知道一只鸟儿的梦想吗?征途迢迢中,它向前奋飞,在浩瀚大海的彼岸,梦想会赐予它另一双翅膀。
梦想是令人目xuàn神迷的微笑,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梦想也是醇香无比的美酒,使你的心灵时刻充满永恒的激情。
(1)给加点字注音。
亘.古(2)根据拼音写汉字。
jí取目xuàn神迷(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翘首以待B.不离不弃C.鞠躬尽瘁D.锲而不舍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同时,荡口就像一个历史文化博物馆,拥有华蘅芳故居等具有很高知名度和文保价值的建筑。
②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③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境内,是一个清新秀丽的江南古镇。
④小桥流水、石板巷陌,充满了舒适惬意、温婉缥缈的意韵。
⑤而比文物更为珍贵的,是那些推动历史发展、促使荡口长盛不衰的精神文明遗产。
A.④②③①⑤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①⑤②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非常讲究,如“始龀”指七八岁的时候;“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
B.“渔家傲”“沁园春”“浣溪沙”等都是常见的词牌名,“天净沙”“破阵子”“山坡羊”等是常见的曲牌名。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语文中考模拟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9分)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1-4题。
(8分)①走在南京街头,游人总会与意趣的路名美丽邂逅。
②乌衣巷道路悠长,让人遐想“王谢”曾经的显赫往事;台城路杨柳飘依,令人慨叹城市人文的沧桑。
③漫步街头,即使时光悄.()然流shì(),但游人的思绪随着路名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流转,人的精神也被濡养得愈加丰满。
1.给加点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悄.()然②流shì()2.画横线的“濡”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沾湿、沾染B.停留、迟滞3.第③句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分)4.小武看到一首含有南京地名的律诗。
为考考小玄,他故意打乱了后四句的顺序。
根据律诗押韵、对仗的规则,后四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金陵九日[唐]唐彦谦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①清歌惊起南飞雁②黄金难买少年狂③绿酒莫辞今日醉④散作秋声送夕阳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5.对同学丙收集的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④②③A.作品①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B.作品②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C.作品③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D.作品④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一气呵成。
6.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原句,第③空需填写作者。
(4分)自然之景常触发诗情:畅游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见遍野芦苇,“蒹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便浮现脑海(《蒹葭》);徜徉连云港桃花源,“芳草鲜美,②_______________”的画面真真切切(③_________《桃花源记》);步入常熟虞山的林间小道,“④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的幽静美妙令人沉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修养方式。
《宋史》曾载,“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
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huàn)①然冰释”。
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táo)②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uìcuìB.huǐcuìC.huǐcùD.huìcù(2)根据拼音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汉字。
(huàn)①然冰释熏(táo)②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艺术手法古诗文名句借景抒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岑参用“①,②”描绘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渲染了离别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③,④,盖竹柏影也”来表达自己发现月色之美的欣喜之情。
用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⑤,⑥”两句暗用典故,刘禹锡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夸张《行路难》中,李白用“金樽清酒斗十千,⑦”极言朋友的盛情款待:杜甫在《春望》中,用“⑧,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纷飞时,家书的弥足珍贵。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杨志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他的认识。
①杨志卖刀②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简·爱》中,海伦与简·爱的友谊深厚,却性格迥异,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海伦和简·爱的性格特点。
2022年上海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上海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 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4)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小明在“放飞理想,拥抱未来”主题班会上发言,为了勉励大家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他引用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12分)【甲】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甲】诗的作者是;庄子是家学派代表人物。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下列对两篇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诗描写诗人送别故乡亲友的情景;【乙】文描绘鲲鹏展翅的壮丽图景。
B.【甲】诗和【乙】文都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辽阔高远的景象。
C.【甲】诗写出了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憧憬,诗歌风格雄奇瑰丽。
D.【乙】文作者通过大鹏与野马、尘埃的对比,突出大鹏可以无所依凭而徙于南冥。
湖北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湖北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惩罚(chéng)星宿因地制宜(zhì)忍俊不禁B.诀别(jué)栈桥根深蒂固(dì)谈笑风生C.附和(hé)木讷脍炙人口(kuài)妇儒皆知D.庇护(bì)遒劲叱咤风云(zhà)引经据典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_______自己,从而才能_______自己,_______自己,直到最后_______自己_______自己。
A.认识成长锤炼升华完成B.锤炼认识成长升华完成C.认识锤炼成长完成升华D.锤炼成长认识完成升华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B.收获是幸福的,但收获前的劳动是艰辛甚至是痛苦的。
这三十年里,我数不清自己到底采访过多少人?一千?一万?我想肯定是有的!C.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
”这句话说得未免夸大。
D.“左手”在美国俚语中有“不好”的意思,例如“左手船”——偷渡船,“左手恭维”——虚情假意,“左手婚姻”——门户不当等等。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二模)附答案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二模)注意事项: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本试卷共10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卡,请你把其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8分)寻美诗文名句自然之美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清新之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蒹葭苍苍,”描绘出芦苇荡晚秋的凄清之美。
(《诗经•蒹葭》)③“ ,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塞外风雪的壮观之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俗之美④“ ,设酒杀鸡作食”是村民热情好客的民风之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⑤“ ,”是农人欢庆春社日的风俗之美。
(陆游《游山西村》)情怀之美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体现了杜甫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⑦《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表现了苏轼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⑧《过零丁洋》中“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坚定信念。
3.班级开展“我拍到的语文课本封面”比赛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0分)(1)小豫参与了赛前准备工作,请帮他完善比赛流程。
(2分)第一步:通知比赛细则第二步:第三步:评委评选作品第四步:第五步:表彰优秀作品(2)小豫拍了以下照片,想选其中一张作为参赛作品,请你为他挑选,并简述理由。
(4分)A B C(安阳殷墟·甲骨片)(洛阳·牡丹)(开封·清明上河图)(3)我班计划于5月20 日上午十点在一班教室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比,想邀请王老师作为评委。
请你从内容和格式两方面修改拟写的邀请函。
(2分)邀请函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班计划于5月20日上午十点在一班教室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比,想邀请您作为评委,希望您准时到达。
2024年5月14日学生:小豫①内容方面: ②格式方面:(4)小豫为本次活动写了一段结束语,请帮他完善。
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佝偻.(lóu) 悄.然无声(qiāo)B.宽宥.(yòu) 惊骇.(hài) 矫.揉造作(jiǎo)C.轻觑.(qù) 折.本(zhé) 不省.人事(xǐng)D.褴褛.(lǚ) 豢.养(juàn) 前仆.后继(pū)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急的文字。
C.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的风度就是娇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语文说明:1.本试卷共12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8页;答题卷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每个2分,共20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瞰.望(kàn)陨.落(yǔn)亵读脑羞成怒B. 荣膺.(yīnɡ)慰藉.(jiè)襁褓一泻千里C. 旁骛.(wù)恫吓.(xià)璀璨通霄达旦D. 拮据.(jù)诘.难(jí)感慨翻来复去2. 下面各句中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他老是吮吸着,咀嚼(jǔ jué)着那只小驯鹿的碎骨头。
B.春天,堤(tī)上繁花如锦幛,嫩(nèng)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C.曝(pù)着太阳,沐(mù)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láo),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D.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yǒu)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suì)。
3. 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广深高速公路是广州和特区深圳的重要交通要道。
C.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B.(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C.(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D.(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5、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自己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其中“月夜行船”部分童趣盎然,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永恒的魅力,突出了“我”对江南水乡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
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的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7—10题。
(8分,每小题2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
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
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
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有删改)7.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9.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 B.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C.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 D.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10.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一、基础知识。
(14分)11、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①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抒发作者对祖国真诚的爱的句子是?,。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⑤“酒”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的意象。
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12、诗词鉴赏(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分)(2).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3.综合性学习(4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
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有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
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趣味排行。
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分)(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14分)①那个微凉的午后,我正在家里准备着第二天的出差行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至我手中,然后转身离去。
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弱视,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捉弄,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
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给她辅导功课。
③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件上的深情字语,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许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字一字在信件上写字的情景。
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难以言表。
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给孩子复习功课,直到她重新上学为止。
电话那头,是家长的万般恩谢。
④那一个春风轻拂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
扎着两个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