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发展史ppt课件
走进电世界PPT课件

特斯拉高频变压器 (1891年)
1888年,俄国工程师德布罗夫斯基和德尔伏发明 了三相交流制。次年,三相交流电由试验到应用取 得成功。不久三相发电机与电动机相继问世,这就
为三相交流电在世界上的普遍应用奠定了基础。
• 1891年,在德国劳芬电厂安装了世界第一台三相 交流发电机,建成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三 相交流电的出现克服了原 来直流供电容量小,距离 短的缺点,开创了远方供 电,电力除照明外,用于 电力拖动等各种用途的新
• 在完成这一巨大工程中,显示出他的重用优秀技术 专家的领导艺术和组织才能。于1886年成立威斯汀 豪电气公司(西屋电气公司) ;1889年,威斯汀豪电 气公司更名为威斯汀豪电气和制造公司。威斯汀豪 一生获专利100多项。
斯坦利主持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变 压器(1885年) (500V/100V)
费兰里斯实验室制造的变压 器(1885年) (3000W,变比1∶2或1∶4)
学主等要标志:电力、钢铁、化工;汽车、飞机、通讯
应 制、
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
化工、钢铁等领域 。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
基
础:电子技术、信息理论、系统理论、控制
主理要论标志:原子能利用、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
应 化工
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制、 计算机技术、家用电器、医疗设备
工作,斯28岁提升为柏林炮厂厂
长。31岁时和机械师哈尔克在柏
林郊区创设了西门子—哈尔斯克
电报机制造厂。
• 1879年10月,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发明了电灯。
• 1882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较正规的发电 厂,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共900马力(1马力 =0.735kW,),通过110V电缆供电,最大送电距离 1.6km,供6200盏白炽灯照明用,完成了初步的电 力工业技术体系。
电的发展史

电的发展史1.公元前的琥珀和磁石希腊七贤中有一位名叫泰勒斯的哲学家。
公元前600年前后,泰勒斯看到当明的希腊人通过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钱矿石吸引铁片的现象,曾对其原因进行过一番思考。
据说他的解释是:“万物皆有灵。
磁吸铁,故磁有灵。
”这里所说的“磁”就是磁铁矿石。
希腊人把琥珀叫做“elektron”(与英文“电”同音)。
他们从波罗的海沿岸进口琥珀,用来制作手镯和首饰。
当时的宝石商们也知道摩擦琥珀能吸引羽毛,不过他们认为那是神灵或者魔力的作用。
在东方,中国人民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就已经具有天然的磁石知识。
据《吕氏春秋》一书记载,中国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就已经有的指南针,他们在古代就已经用磁针来辨别方向了。
2.磁,静电通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在公元前人们只知道它是一种现象。
很长时间里,关于这一种现象的认识并没有进展。
而罗盘则在13世经就已经在航海中得到了应用。
那时的罗盘是把加工成针形的磁铁矿石放在秸秆里,使之能浮在水面上。
到了14世纪初,又制成了用绳子把磁针吊起来的航海罗盘。
这种罗盘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1519年麦哲伦发现环绕地球一周的航线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磁,静电与吉尔伯特英国人吉尔伯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他在当医生的同时,也对磁进行了研究。
他总结了多年来关于磁的实验结果,于1600年出了一本取名为《论磁学》的书。
书中指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大磁石,并且阐述了罗盘的磁倾角问题。
吉尔伯特还研究了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琥珀上,而且存在于硫磺,毛皮,陶瓷,火漆,纸,丝绸,金属,橡胶等是摩擦起电物质系列。
把这个系列中的两种物质相互摩擦,系列中排在前面的物质将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将带负电。
那时候,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思考,而他主张真正的研究应该以实验为基础,他提出这种主张并付诸实践,在这点上,可以说吉尔伯特是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2)雷和静电在公元前的中国,打雷被认为是神的行为。
电的发展史

精品文档
11
•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 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 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47年2月11日,托马斯·爱迪
生诞生。爱迪生是美国著名发
明家,是技术历史中著名的天
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
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摄影
机等1093种发明专利权,还创Βιβλιοθήκη 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
泰勒斯 (前625年?-前547年?)
“科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个自
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
派——爱奥尼亚学派的精创品文始档 人。
5
爱迪生发明灯泡前已有发电机了!
• 历史背景如下: 1660年 居里克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 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 用。
居里克 (Otto von Guericke, 1602-1686)
发现电磁感应(1831年) 并提出相应理论,后被 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进
一步发展。
精品文档
10
•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 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 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 始纷纷涌现。
精品文档
13
•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 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 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 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 是这个原因。
精品文档
14
富兰克林的故事:
• 1752年7月在费城一次雷雨天气中,他把风筝放入空中, 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把“天电”引入了莱顿瓶,成功地 证实了闪电的特性。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 验,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
【电的发展史1】

【电的发展史】第一部份:电的起源到电池的发明 一.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能量,它泛指一切因电子运动所产生的种种现象,而因现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名称,如电压、电流、电磁等.电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看不到、闻不到、也抓不著,只有被电到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的 存在. 二.电的发展历史:1.最早关于【电】的记录: 古希腊:泰勒斯(Thales,公元前 625-公元前 545 年),古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 尼亚学派)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 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 人类对电最早记录是公元前 600 年, 古希腊人泰勒斯描写了琥珀与皮草摩擦而产生神秘 引力情况,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电】, 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 珀”(amber)。
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2.电学系统研究的开始(17 世纪): 英国: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公元 1540 年-1605 年)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英国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家。
主要在电学和磁力学方面有很大 贡献. 西元 1600 年左右,英国医生、物理学家 Gilbert 重复了泰勒斯的实验,并得到了相同的结 果,而且还发觉有许多物质如同琥珀一样,经摩擦后,也有产生神秘的吸引力, 因此吉尔伯特将 物质分为两类,和琥珀相似的为 Electrica 及非 Electrica 两类,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 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为电学研究之父. 主要著作《论磁性,磁体和大地磁体》,该书堪称物理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磁学的科专著. 著名实验:小地球实验,提出假设: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它的两极位于地球南极和北极附 近.之后的 200 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实验,不断积累对电现象的认识. 3.摩擦起电机的发明: 德国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 1660 年制造摩擦起电机. 4.发现静电可传播: 英国: 斯蒂芬·格雷(Stephen Gray1669-1736 年) 英国发明家,研究领域:电学和天文学. 发现了某些物质可以由一端传电到另一端(因此由此类导电物体的一端产生静电,则此 静电可传播分布至物体各处,使该物体全部都有带电的性质),因此物质可以分为导电的(导 体)及不导电的(绝缘体)两类,当时已知除了金属外,人体亦是导体. 5.发现同种电相斥,异种电相吸: 法国:查尔斯·杜菲(Charles du Fay 1698-1739 年) 可以说是当时深入探讨静电现象的第一人,他由众多的实验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 以摩擦生电,有此推翻了 Gilbert 的想法(物质可分为可生电的、不可生电的)两类,并且它更仔 细地发现,所产生的电有两种,带有异种电者会相互吸引,带有同种电者会相互排斥.他称这两种 电为(像琥珀所生的电)和(像玻璃所生的电),他更进一步想用(二流体学说)来说明已知的静电 现象. 二流电液论: 杜费认为物质中存在两种相反的电液,摩擦的作用是使两种相反的电液分开,结合时彼此 又会中和. 6. 用正、负描述电,提出“电流”术语,证明雷就是电(十八世纪):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除了欧洲的静电学发展外,当时被认为是(殖民地)的美洲亦有很大的贡献,这是以富兰克林 为首的一群爱好科学的美国人努力的结果. 1717 年 3 月 11 日给 Collinsonr 的信中描述尖的物体比其它形状更能吸收电和放电, 虽然其它学者也发现过类似的现象,但他是将此后世被称为【尖端放电】的现象加以强调,并且将他运用制造避雷针的第一人,在同一封信中他以提出他对(一流体说)的看法,并且首先使用正、 负来描述不同的电.杰明·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电的发展历程(PPT36页)

③直流输电时,其两侧交流系统不需同步运 行,而交流输电必须同步运行。
交流远距离输电时,电流的相位在交流输电 系统的两端会产生显著的相位差;并网的各系 统交流电的频率虽然规定统一为50HZ,但实际 上常产生波动.这两种因素引起交流系统不能 同步运行,需要用复杂庞大的补偿系统和综合 性很强的技术加以调整,否则就可能在设备中 形成强大的循环电流损坏设备,或造成不同步 运行的停电事故.
"直流电"(Direct Current,简称DC),又称"恒 流电",恒定电流是直流电的一种,是大小和 方向都不变的直流电,1747年,美国的富兰 克林根据实验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并且定义 了正电和负电的术语。
直流电的优点主要在输电方面
①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输电采用两线制,交流 电采用三线制,直流输电所用的线材几乎只有交流 输电的一半。同时,直流输电杆塔结构也比同容量 的三相交流输电简单,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少.
爱迪生
特斯拉
1856年7月10日,尼古 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罗地 亚斯米湾村一个塞族家 庭,父母都是塞尔维亚 人,他是五个孩子中的 老四。 古拉·特斯拉他 父亲是一所教堂里的牧 师,自小就在基督教的 家庭里长大。1880年毕 业于布拉格大学后,于 1884年移民美国成为美 国公民,并获取耶鲁大 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名誉 博士学位。
发电机出口电压一般为6.3kv,10.5kv,
18kv等。经过主变压器升压,送上电网的
电压通常为35kv,110kv,220kv,500kv,
等
三峡电站单台机组是世界最大的,发电机额定电 压20kV。
为什么用三相交流电进行传输
为保证发电机的稳定运行,发电机至少需要三个 绕组,理论上发电的相数可以更高,但三相最经 济,因此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三相发电、供电。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
• 地热发电 中国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且分布面甚广。 第一座地热电站建于广东丰顺县邓屋村于1970 年建成,机组容量100千瓦。1971年至1975年 在湖南省宁乡县灰场镇建成300千瓦地热电 站。目前中国最大的地热电站是西藏羊八井地 热电站,装机总容量达2.518万千瓦,1975年 开始兴建,1977年一号机1000千瓦机组发电, 以后续建7台3000千瓦和1台3180千瓦地热机 组,至1992年全部建成。西藏那曲地热电厂系 联合国开发署援建项目,安装3台1000千瓦地 热机组,于1992年全部建成。
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 从电力生产、建设规模、能源构到电源和电网 的技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90年代后, 其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突出的动向: 1、世界发电量的年增长率趋缓,而一些发展 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仍维持较高的电力增 长速度; 2、电力技术的发展向效率、环保的更高目标 迈进; 3、电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革,由垄 断经营逐步转向市场开放。
火电厂。
• 1985年,苏联有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厂59座。
• 1983年,曰本有百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32座,其中鹿儿岛
电厂总容量44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电厂。
• 总装机容量几百万千瓦的大型水 电站、大型火电厂和核电站的建 成,促进了超高、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和联合电力系统的发 展。1935年,美国首次将输电电 压等级从110~220千伏提高到 287千伏,出现了超高压输电线 路。1952年,瑞典建成二分裂导 线的38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 1959年,苏联建成500千伏,长 850千米的三分裂导线输电线 路。1965~1969年,加拿大、苏 联和美国先后建成735 、750和 765千伏线路。1985年,苏联首 次建成115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 路,输电距离890千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 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 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 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 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 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 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 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 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跨国跨区域联网运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2
互补优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能源结构和电力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联网运营可以互
补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03
保障能源安全
跨国跨区域联网运营可以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同时,
联网运营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自然灾害等突发
事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 基础。
早期电池与发电机研制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 制成了第一个能够持续供电的电 源——伏特电堆,成为电池的
雏形。
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迈 克尔·法拉第和约瑟夫·亨利分别 独立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发 电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前景
储能技术种类
目前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它们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应用场景
储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 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前景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越来 越广泛,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03 20世纪全球范围内电力普 及与提升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电气化进程
工业化推动
欧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电 力的需求迅速增长,推动了电力
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技术创新
欧美国家在电力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包括发电、输电和配电等各个环节, 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政策扶持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 励和支持电力行业的发展,为电气 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学发展史

三、电池的发明与电磁学的发展
•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加伐尼发现,电火花能 引起青蛙腿肌肉抽搐。 •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在稀硫酸中放入铜与 锌电极的伏特电池 • 1810年戴维把2000个伏特电池连在一起,进行了 弧光放电实验。这就是电用于照明的开始。 •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安培定 则
Th • 德国科学家欧姆深入地研究了导线传送电流的能 力,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 •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表了他的论文,提出:“当 伏特电流沿金属导体流过时,在一定时间中产生 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及电流强度平方的乘积成正 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 •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后,他终于 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应定律 • 俄国科学家楞次根据作用与反作用的概念,提出 如何判断电磁感应中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 律
四、电路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电路理论 被看成电磁学的一个分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 有:1827年的欧姆定律,1845年的基尔霍夫定律, 1911年提出的阻抗概念,1920年提出的理想变压 器概念,1921年提出的四端网络和黑盒子概念, 1926年提出的瞬态响应的概念。
三、电池的发明与电磁学的发展 • 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和两个线圈间的互 感现象,并提出线圈的自感系数L代表通过电流时 的自感应作用。 • 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位移电 流的概念,建立了一组微分方程。这组方程就是 著名的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 德国科学家赫兹进行了著名的电磁波实验。实验 不仅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表明电磁波与光 有同样的反射、折射、散射等性质。
四、电路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初,伴随着电力系 统,通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发展,电路理论逐步 成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通常称为传统电路 理论或经典电路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 有:1930年的网络综合逼近理论;1933年提出一 般四端网络的综合方法;1934年提出的负反馈理 论;1938年把傅立叶变换应用于分析网络响应;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电路中引入图论基础,用 拓朴的观点来研究电路的模型,在电路分析中提 出节点法;把复变函数理论严谨地应用于电路的 分析和综合,使电路的物理行为确切地展示在复 频率平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料电池及发电机
• 1839年英国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项业余的实验 中发现了神奇的燃料电池。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强力发电机, 并用于机车上,电真正进入人类社会生产。
Grove的原始燃料电池模型 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特·维尔纳·冯·西门子 (德语:
Ernst Werner von Siemens 1816.12.13- 1892.12.06)
7
•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 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 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 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块电池。
伏特 (Alessandro Gui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1745-1827) 发明电容器 (condenser) 。
• 1753年他在充分研究了“天电”特性并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 上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从而发明了避雷针,在欧洲广为 推广 。这是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道路上迈出的具有重大意 义的一步。
15
生物电现象
• 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放在两块不 同金属之间的蛙腿会发生痉挛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 1791年伏特得知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作了一系列实验。 1793年伏特发表一篇论文,总结了自己的实验。后来,伏特通过进一 步的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两片不同金属不用动物体也可以有电产生, 并据此发明了电池,伏特高兴得称它为人造发电器。伏特电池的发明, 使得科学家可以用比较大的持续电流来进行各种电学研究,促使电学 研究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展。
11
•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 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
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47年2月11日,托马斯·爱迪
生诞生。爱迪生是美国著名发
明家,是技术历史中著名的天
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
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摄影
机等1093种发明专利权,还创
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
德国发明家、企业家
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17
18
电的展望
•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
• 电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 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
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所得到的结果 真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纪,才出现了一些在科学 方面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在那时,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什么电的实际用途。 这要等到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 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 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做为能源的一种 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 如,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 来到二十一世纪,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仍旧依赖著电能源。在可看见的 未来,电想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4
• 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层灰尘。 虽然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但一时都无法解 释它。有个叫 泰勒斯的希腊人,研究了这个神奇
的现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挂在 颈项上 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
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从而得到启发。经过多次 实验,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 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于是, 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13
•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 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 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 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 是这个原因。
14
富兰克林的故事:
• 1752年7月在费城一次雷雨天气中,他把风筝放入空中, 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把“天电”引入了莱顿瓶,成功地证 实了闪电的特性。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验, 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
马拉铁球实验(1654)
6
•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 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 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 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 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加法尼 (Luigi Galvani, 1737-98) 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 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这种动物组织与两种不 同金属接触所产生的反应现在称为“电疗法” ( 或加法尼疗法, galvanism ) 。
电的起源、发展史及未来展望
1
我们现在每天用着的东西 大多数都需要 “电” 来启动! 但是,究竟是谁发明“电”的呢?
2
“电”这个名词是由希腊语“琥珀” 转来的……
“琥珀” Amber ηλεκτρον
3
•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 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 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 做的首饰。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把它对着光就 呈显出黄色或红色的鲜艳色泽,是当 时较为贵重 的装饰品。人们外出时,总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干 干净净。
验室。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
任美国海军顾问委员会主席,
指导鱼雷和反潜设备研究。直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到80岁以后,还在研究从草类
亲睹爱迪生发明的 植物中提取橡胶。他于12
•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 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发现电磁感应(1831年) 并提出相应理论,后被 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进
一步发展。
10
•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 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 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 始纷纷涌现。
泰勒斯 (前625年?-前547年?)
“科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个自
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
派——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5
爱迪生发明灯泡前已有发电机了!
• 历史背景如下: 1660年 居里克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 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
居里克 (Otto von Guericke, 1602-1686)
8
世界上第一块电池问世
9
•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 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 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 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 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法拉第,迈克尔
1791-1867 英国物理学 家、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