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发展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5) 陈纳德空运队。1946年17年1月成立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空运队,1年后,该空运队成为直属 国民政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民航空运队。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用航空
1. 新中国民航业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 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 幕。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 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改革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 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企业化改革和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业进入改革和发展 的新阶段。1980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 民航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决定民航局从1980年 3月15日起成为国务院直属局。同年8月4日,《人民日 报》发表《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指出民航 是国家的重要运输部门,是一个企业单位,要按照办企 业的方针来经营管理。民航业要打开新的局面,必须走 企业化的道路。从此,民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企业 化为中心、改革和发展全面展开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1928年6月,国民政府交通部开始筹办民用航空。 (1) 沪蓉航空管理处和中国航空公司。1929年5月,国 民政府交通部成立了沪蓉航空管理处,在上海、南京、汉口 等地修建了5个飞机场,在上海设立了修理厂,购买了美国 单翼小旅客机4架。航线的上海—南京段于1929年7月开航, 1年内,飞行15万千米,载客1 200人,并载运了很多邮件。 1930年7月,沪蓉管理处并入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国 航空公司是中美合办的,于1930年7月由国民政府交通部与 美商飞运公司签订合同,经营沪蓉、沪粤、沪平3条航线。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用航空
1. 新中国民航业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 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 幕。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 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改革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 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企业化改革和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业进入改革和发展 的新阶段。1980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 民航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决定民航局从1980年 3月15日起成为国务院直属局。同年8月4日,《人民日 报》发表《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指出民航 是国家的重要运输部门,是一个企业单位,要按照办企 业的方针来经营管理。民航业要打开新的局面,必须走 企业化的道路。从此,民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企业 化为中心、改革和发展全面展开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1928年6月,国民政府交通部开始筹办民用航空。 (1) 沪蓉航空管理处和中国航空公司。1929年5月,国 民政府交通部成立了沪蓉航空管理处,在上海、南京、汉口 等地修建了5个飞机场,在上海设立了修理厂,购买了美国 单翼小旅客机4架。航线的上海—南京段于1929年7月开航, 1年内,飞行15万千米,载客1 200人,并载运了很多邮件。 1930年7月,沪蓉管理处并入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国 航空公司是中美合办的,于1930年7月由国民政府交通部与 美商飞运公司签订合同,经营沪蓉、沪粤、沪平3条航线。
民航发展史科普宣传介绍课件

民航的里程碑事件
● 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开启了航空时代的大门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开始用于军事用途 ● 1919年,第一条定期商业航线开通,标志着民航运输的开始 ● 1939年,波音307客机首飞,开启了喷气式客机的时代 ● 1958年,波音707客机首飞,开启了喷气式客机的大规模商业运营 ● 1970年,协和式超音速客机首飞,开启了超音速民航运输的时代 ● 1972年,空中客车A300客机首飞,开启了双通道宽体客机的时代 ● 2007年,空客A380客机首飞,开启了超大型客机的时代 ● 2015年,波音787客机首飞,开启了复合材料客机的时代 ●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严重冲击,促使行业进行深刻反思和变革。
3 崛起,对传统航 空公司形成挑战
航空联盟成为市
4 场竞争的重要力 量,如星空联盟、 寰宇一家等
民航产业的发展趋势
1 绿色航空: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2 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 3 航空旅游:开发新的旅游目的地,拓展航空市场 4 航空货运:发展航空货运,提高物流效率 5 区域航空:发展区域航空,提高区域经济活力 6 航空安全:加强航空安从 木质结构到金属结构, 再到复合材料结构, 提高了飞机的强度和
抗损能力
03
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 从简单的仪表到复杂 的电子设备,提高了 飞行的智能化和安全
性
04
飞行操作规程的完善: 从简单的飞行规则到 复杂的飞行操作规程, 提高了飞行的规范性
和安全性
民航市场规模
01
全球市场规模: 超过万亿美元
飞机技术的进步
动力系统:从活塞 发动机到喷气发动 机,再到电动飞机
材料技术:从木质 结构到金属结构,
中国民航发展简史

两航起义
两航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 “两航”系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公司”或 “中航”)与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航空公司”或 “央航”)的简称。
两航起义
在国共内战后期,中航、央航自1948年起从上海将数十架飞机陆续 移至香港,但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刘敬宜及陈卓林在1949年11月9日早上, 指挥了12架飞机(1架CV-240、3架C-46与8架C-47等)从香港启德机场起 飞前往中国大陆,其中一架飞抵北京,其它飞机飞抵天津。
• 二、制作方法
•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 高约90cm。
•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 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 住。
•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 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 空中生命线”,又称“驼 峰空运”。
驼峰空运
驼峰—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支脉和横断山脉。 海拔在3000米以上,并有5596米的高峰坐落其间。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新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结合民航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旧中国 (1920-1949)
起义领导核心小组除反复研讨行动方案,确定方法步骤和实施措施 外,还深入两航人员中召开骨干会,指导技术行动部署,协调各部门的 行动配合,排除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北飞前的诸项准备工作。
国民政府建立两航
• 一、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 • 二、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央航)
《民航发展史》课件

影响。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航空器的智 能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安 全性,同时改善乘客出行体验 。
区域化和网络化
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航线网络 布局,提高航空运输的可达性 和连通性。
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关注员工和乘客的需求,提升 服务品质,同时积极履行企业
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THANKS
感谢观看
旅游市场拓展
民航业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航空服务,降低了旅游门槛, 拓展了旅游市场。
旅游品质提升
民航服务的高品质和舒适度提升了旅游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 展。
民航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民航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
地区文化交流
民航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 和认同。
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民航业的首要任务,技术进步为航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飞系统, 飞行管理系统不断升级。
未来航空安全技术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出现更加智能化的航空 安全系统。
未来民航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 2
安全是永恒的追求
全球化与合作是发展趋势
无论在哪个时期,安全始终是民航发展的 首要任务,各种安全措施和标准不断得到 完善和提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民航业在促进国际 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对未来民航发展的期许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 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低 碳、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
地区社会进步
民航业的发展为地区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助于推动地区的社 会进步。
06
结语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航空器的智 能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安 全性,同时改善乘客出行体验 。
区域化和网络化
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航线网络 布局,提高航空运输的可达性 和连通性。
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关注员工和乘客的需求,提升 服务品质,同时积极履行企业
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THANKS
感谢观看
旅游市场拓展
民航业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航空服务,降低了旅游门槛, 拓展了旅游市场。
旅游品质提升
民航服务的高品质和舒适度提升了旅游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 展。
民航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民航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
地区文化交流
民航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 和认同。
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民航业的首要任务,技术进步为航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飞系统, 飞行管理系统不断升级。
未来航空安全技术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出现更加智能化的航空 安全系统。
未来民航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 2
安全是永恒的追求
全球化与合作是发展趋势
无论在哪个时期,安全始终是民航发展的 首要任务,各种安全措施和标准不断得到 完善和提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民航业在促进国际 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对未来民航发展的期许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 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低 碳、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
地区社会进步
民航业的发展为地区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助于推动地区的社 会进步。
06
结语
中国民航发展史ppt课件

1949年11月9日起义,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 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 1958年2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划归交通部领导。 1962年,民航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13
三叉戟 波音-707
伊尔-62 安-24
14
3.重组扩张时期(1987~2002)
•1987年,政企分开。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 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 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 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 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 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 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18
中国第一架A380
19
新舟60
20
1993年首飞, 2000年6月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飞机型号合格证 新舟60型客机虽然引进了相当大量的西方航空技术,但是并未取得欧盟和美 国的飞行认证许可,因此主要客户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
21
ARJ21
22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13
三叉戟 波音-707
伊尔-62 安-24
14
3.重组扩张时期(1987~2002)
•1987年,政企分开。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 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 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 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 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 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 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18
中国第一架A380
19
新舟60
20
1993年首飞, 2000年6月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飞机型号合格证 新舟60型客机虽然引进了相当大量的西方航空技术,但是并未取得欧盟和美 国的飞行认证许可,因此主要客户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
21
ARJ21
22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民航概论》PPT课件

第二节 民航组织
1、国际民航组织 国际民航组织(ICAO :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协调各国有关民航经济和法律义
务,并制定各种民航技术标准和航行规则的国际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战后民用航空发展中的国际性
1980年,中国民航购买了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标志飞 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淘汰了一 批老型号的飞机,加快了机型更新速度。到1990年末,中国 民航已拥有各型飞机421架,其中运输飞机206架,通用航空 和教学校验飞机215架。
大、中型客机的引进,客观上要求民航机场有一个与之相 适应的发展水平和配套设施。截至1990年底,有民航航班 运营的机场总数达到110个,其中可起降波音—747型飞机 的机场有7个,航线总数达到797条。
“八五”时期是我国民用飞机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95 年末,我国民用飞机总架数达到852架。有航班运营的机场 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 飞机的81个。
“九五”计划及2010年目标 (1996—2010年)
“九五”期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约14%左右。2000年,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4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到1亿 人,货邮运输量达到200万吨,2000年,全行业运输飞机达 到660架,通用航空飞机达到600架左右,分别比1995年增 加71%和58%。
行业服务活动——承办出版物、财务金融、市场调研、会 议、培训等服务项目。通过上述活动,统一国际航空运输 的规则和承运条件,办理业务代理及空运企业间的财务结 算,协调运价和班期时刻,促进技术合作,参与机场活动, 进行人员培训等。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共30张PPT)

空客A380在单机旅客运力上有优势,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 舱-经济舱)布局下可承载525名乘客。A380在投入服务后,打破波 音747在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领域统领35年的纪录,成为载客量最大 的民用客机。
民用航空全球性战略联盟
1993年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结成首个
世界航空界全球性联盟
第四阶段 2002至今 2002年10月11日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 管理: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三十五界大会上当选一类理事 国。
中国大飞机梦
空客A340飞机
空中客车A340是一种由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四发动机远程双过 道宽体客机。A340最初设计目的是要在远程航线与波音747竞争, A340载客量较少,适宜远程客运量少的航线。后来则是要与波音777 竞争远程与超远程的飞机市场。1993年投入使用,2021年11月停产 。
空客A380“超级巨无霸”
波音707飞机(1958年进入航线)
全球化、大众化时期
大众化运输新时代的标志:1958年开启的民用喷气航空新时代
民航大型化的标志:1970年波音747宽体客机投入航线
民航高速全球化发展:政府放松管制,加强市场竞争
代码共享?
是指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号(即代码)可以用在另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即旅 客在全程旅行中有一段航程或全程航程是乘坐出票航空公司航班号但非出票航空公司 承运的航班的。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章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一、航空业的萌芽 二、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三、民用航空的全球化、大众化时期 四、民用航空全球性战略联盟
民用航空全球性战略联盟
1993年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结成首个
世界航空界全球性联盟
第四阶段 2002至今 2002年10月11日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 管理: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三十五界大会上当选一类理事 国。
中国大飞机梦
空客A340飞机
空中客车A340是一种由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四发动机远程双过 道宽体客机。A340最初设计目的是要在远程航线与波音747竞争, A340载客量较少,适宜远程客运量少的航线。后来则是要与波音777 竞争远程与超远程的飞机市场。1993年投入使用,2021年11月停产 。
空客A380“超级巨无霸”
波音707飞机(1958年进入航线)
全球化、大众化时期
大众化运输新时代的标志:1958年开启的民用喷气航空新时代
民航大型化的标志:1970年波音747宽体客机投入航线
民航高速全球化发展:政府放松管制,加强市场竞争
代码共享?
是指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号(即代码)可以用在另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即旅 客在全程旅行中有一段航程或全程航程是乘坐出票航空公司航班号但非出票航空公司 承运的航班的。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章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一、航空业的萌芽 二、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三、民用航空的全球化、大众化时期 四、民用航空全球性战略联盟
民用航的历史及发

• 1949年10月,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 司共有从业人员6000多人,航线52条,通 往40多个城市,航线里程8万公里; • 1946年,美国陈纳德利用战时与中国政府 的关系和战后剩余的军事运输机,成立陈 纳德空运队,开展民航业务,但主要用于 支援国民党政府进行内战。
• 1949年11月9日,中国航/中央航两航起义,4000余员工 参与,12架飞机,由香港飞大陆; •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民航局成立; • 1954年,民航局归国务院领导,成立中国民航总局,属半 军事化组织; • 1949-1965年,购买新飞机,扩建、新建一批机场,开辟 新航线,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单线式航空网络;重点是航 空制造业和空军,民航只从属于军事航空。首要任务是保 障政府和军事人员交通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处理一些紧急 事态,而客货运输任务放在次要位置; • 1965-1976年,十年动乱,民航处于停滞状态。
• • • • •
喷气机研制进入实用阶段: 1939年,德国首次出现; 1941年,英国试飞; 1950年,英国“子爵号”涡桨飞机投入使用; 1952年,英国“彗星号”四发涡喷飞机投入航线 使用,因“疲劳断裂”三次空中解体; • 1956年,苏联“图-104”投入航线; • 1958年,美国“波音-707,DC-8进入航线,喷气 时代开始。 • 波音-707的速度为每小时900-1000公里,最大航 程12000公里,载客158人。
§1.4 中国民航的历史发展概况
旧中国时期(1920-1949) 旧中国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1978949)
•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造成功飞机并 试飞成功; • 1910年,北京南苑制造成功飞机;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方革命政府、 北方军阀和其他势力都发展航空,用于军 事目的; • 1918年,北洋政府成立航空事务处; • 1920年,我国第一条航线,北京---天津航 线开通,后延伸至济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11月9日起义,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 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 1958年2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划归交通部领导。 1962年,民航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世界航空发展史
1903 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重于空气的飞行。
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
莱特兄 (The Wright brothers )
1919年法国开辟第一条空中定期航线 (巴黎——布鲁塞尔)
中国航空之父
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侨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 ──冯如一号,在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尺,安 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
C46
最大起飞全重25.4吨 商务载重3.64吨 巡航速度301千米/小时,航程1883千米 美国普惠公司R—2800—51型,双排汽缸、星型气冷活塞式发动机二台, 每台功率2000马力。
3. 新中国时期
1.初创时期( 1949~1978 )
1949年11月2日,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 6个地区管理局。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 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 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
伊尔14
翼展 31.7米 最大平飞速度 418千米/小时 机长 22.31米 实用升限 7300米 机高 7.79米 最大航程 1500千米 起飞重量 17250千克 动力装置 2台ASH-82T发动机 发动机 2×1850马力 载客32人
中国第一架A380
新舟60
1993年首飞, 2000年6月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飞机型号合格证
新舟60型客机虽然引进了相当大量的西方航空技术,但是并未取得欧盟和美 国的飞行认证许可,因此主要客户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
ARJ21
三叉戟 波音-707
伊尔-62 安-24
3.重组扩张时期(1987~2002)
•1987年,政企分开。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 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 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 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 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 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 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 标志飞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迅猛发展时期(2002~)
2002年,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组建6大集团公司(中国航 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 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 进出口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 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 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最大平飞速度 67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7300米 最大航程 6500千米 起飞重量 64000千克 发动机 4×3169千瓦 载客84人
2.稳步时期(1978~1987)
1980年,军民分开。民航脱离军队建制, 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1943年3月欧亚航空公司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简称央航) 德国生产的容克斯 W33、W34、JU52 美国生产的C46、C47等型螺旋桨飞机
容克斯 W33
起飞重量:3.2吨 最大飞行速度:225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1600千米,可乘载旅客4人; B.M.W公司HORNET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 功率:550马力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机场实行属地管理 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北洋政府: 航空事宜处
×6
最大起飞总重:6.3吨 续航能力:8小时 发动机型号:罗-罗“鹰”VIII
汉德利·佩季商用飞机
× 40
航空事务处
维梅型双发客旅机
× 60
爱弗罗504K教练机
筹办航空事宜处规划5条航线: 京粤线:北京-广州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蜀线:北京-成都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京库线:北京-库伦
第一条民用航空航线——京沪线京津段开航
1920年开通我国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一天津航线
2.1929-194中9:国南京航国空民政发府时展期史的民用航空
1930年8月1日,中美合资经营的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成立
上海—南京—洛阳—西安—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航线 第一条途经陕西(西安)的航线
1931年2月,德国成立以中德合资经营的欧亚航空公司(简称欧亚)
世界航空发展史
1903 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重于空气的飞行。
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
莱特兄 (The Wright brothers )
1919年法国开辟第一条空中定期航线 (巴黎——布鲁塞尔)
中国航空之父
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侨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 ──冯如一号,在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尺,安 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
C46
最大起飞全重25.4吨 商务载重3.64吨 巡航速度301千米/小时,航程1883千米 美国普惠公司R—2800—51型,双排汽缸、星型气冷活塞式发动机二台, 每台功率2000马力。
3. 新中国时期
1.初创时期( 1949~1978 )
1949年11月2日,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 6个地区管理局。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 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 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
伊尔14
翼展 31.7米 最大平飞速度 418千米/小时 机长 22.31米 实用升限 7300米 机高 7.79米 最大航程 1500千米 起飞重量 17250千克 动力装置 2台ASH-82T发动机 发动机 2×1850马力 载客32人
中国第一架A380
新舟60
1993年首飞, 2000年6月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飞机型号合格证
新舟60型客机虽然引进了相当大量的西方航空技术,但是并未取得欧盟和美 国的飞行认证许可,因此主要客户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
ARJ21
三叉戟 波音-707
伊尔-62 安-24
3.重组扩张时期(1987~2002)
•1987年,政企分开。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 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 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 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 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 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 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 标志飞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迅猛发展时期(2002~)
2002年,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组建6大集团公司(中国航 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 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 进出口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 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 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最大平飞速度 67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7300米 最大航程 6500千米 起飞重量 64000千克 发动机 4×3169千瓦 载客84人
2.稳步时期(1978~1987)
1980年,军民分开。民航脱离军队建制, 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1943年3月欧亚航空公司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简称央航) 德国生产的容克斯 W33、W34、JU52 美国生产的C46、C47等型螺旋桨飞机
容克斯 W33
起飞重量:3.2吨 最大飞行速度:225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1600千米,可乘载旅客4人; B.M.W公司HORNET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 功率:550马力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机场实行属地管理 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北洋政府: 航空事宜处
×6
最大起飞总重:6.3吨 续航能力:8小时 发动机型号:罗-罗“鹰”VIII
汉德利·佩季商用飞机
× 40
航空事务处
维梅型双发客旅机
× 60
爱弗罗504K教练机
筹办航空事宜处规划5条航线: 京粤线:北京-广州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蜀线:北京-成都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京库线:北京-库伦
第一条民用航空航线——京沪线京津段开航
1920年开通我国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一天津航线
2.1929-194中9:国南京航国空民政发府时展期史的民用航空
1930年8月1日,中美合资经营的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成立
上海—南京—洛阳—西安—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航线 第一条途经陕西(西安)的航线
1931年2月,德国成立以中德合资经营的欧亚航空公司(简称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