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进场费的应对方案
如何面对商场的“进店费”

面对商场,许多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慨叹: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花样繁多的“进店费”简直让企业不堪重负!在X州市万客来食品城,记者见到了山东烟台白洋河葡萄酒X州总经销,X州百峰食品XX总经理X俊峰,X总说起商场,又摇头、又叹气:简直让你没办法干!他说,X州几个大的百货商场如丹尼斯,正道花园、金博大、思达超市等,都要对生产厂家收取进店费,进店费是按产品品种收,不是按企业收,譬如速冻食品,速冻汤圆要交进店费,速冻饺子也要交进店费,你如果还有速冻小笼包子等品种,同样要交进店费。
收费标准依产品不同而交的多少也不同,最少的1000多元,最多的交10000多元。
除此之外,还要交“新品费”,每个品种200元。
商场每年要搞店庆,每个产品要收“店庆费”2000元以上不等,商场要开连锁店,又要收取开业赞助费2000元以上。
每个产品还要收“堆头费”400元以上。
商场不定期印制DM广告向社会发放,还要收“DM 费”400元以上。
厂家要派促销小姐进商场,就必须交“促销小姐管理费”,按人头收,每位小姐交150元以上。
促销小姐要佩戴胸卡,也要交费,标准10元以下。
促销人员统一着装,还要收取着装费,X州思达连锁超市要求促销人员进店更衣,所以还要收取更衣柜费。
超市里经常发生商品丢失,那么厂家还要交“丢失物品费”,少那么几十元,多那么几百元不等。
技术监督局,卫生防疫站等部门要到商场不定期抽检商品质量,提取样品,所以企业还要交“抽检费”……不一而足。
X总说,光这些费用不说,商场的结算也很成问题,总是拖欠货款,如思达超市,3个月才结一次帐。
有一个经销商,如今已被“思达”拖欠40多万元。
有些是月结,还好一些,如丹尼斯百货,正道花园商厦等,结款还比较及时。
商场的这些问题,不仅仅局限在食品生产企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譬如河南的知名企业双风皮鞋厂,各商场拖欠款达200多万元!有的拖几年结不了,甚至打起了官司,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开专卖店,X州市已达30多家。
供应商如何与商超谈判进场费

各大品牌都想进驻商场专柜,但进场费是所必经的一道门槛,无论厂商如何喊冤诉苦,最终还是会在市场的诱惑下折服而甘愿掏出这部分看似“不尽合理”的费用。
如何在与百货商场的正面交锋中不交或少交进场费,这是供应商所苦苦思考的一道难题,也是营销策划人所关注的课题。
爱莎吉圣家纺营销总监徐江涛表示,与大商场合作了5年,其间对进场费谈判是屡见不鲜,深知这是一道解不开的死结。
一方面商场为追求最大利润,指标层层分解,这部分费用是商场的纯利润,也是商场经理和采购们年终分红的重要砝码,所以商家能多收就会多收。
一方面供应商为挤进大商场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量,都会不遗余力,但进场费对于供应商来说则是越少越好,还没卖钱就被“收刮”去各种费用,供应商心有不满但也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商场提出的附加条件。
那么如何少交或不交这部分进场费用以及在实践中如何与终端维护感情及有效地谈判呢?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以飨读者。
一、进店费支出如何少交或不交1、厂商所代理的品牌与商场所在城市的关系。
一般而言,品牌越具知名度,进店费就可以少交或不交,但这也要与所在城市有关。
笔者所在的湖北武汉地区,像CKHOME,OD,ESPRIT这些大牌进店费一般是全免的,但像罗莱,富安娜,梦洁等大品牌,进店费却要收取。
而在南方这些家纺大牌子进店费就不收取或少收。
城市的差异也造成了品牌的差异度,一些大品牌的进店费也不是在哪都全免,而是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品牌销量和市场化程度而定。
总之,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首先要练好内功,只有腰杆儿硬了,才能在与商场的谈判中占据主动,而商场也会对供应商另眼看待。
2、品牌知名度与商场知名度的关系。
新上市的品牌要想少交或不交进店费,要选择一家同样为新开张的商场,这样双方可以达到双赢,而如果选择一家知名度较高的商场可能进店费就要相对较高,甚至连进店的资格也难。
所谓店大欺客,对一些新品牌大店往往会抬高进店费的门槛。
这时供应商进场就要增加难度。
进驻商场的谈判技巧

进驻商场的谈判技巧篇一:2016-2020进驻商场,超市各项收费及谈判技巧2016~2017进驻商场,超市各项费用明细-281772953 商品进超市主要费用有进场费、端头费、堆垛费、DM费、年节费、店庆费、年底返利、返点、临促销、海报宣传、物流费、45天帐期(提前结帐费)、月结账期、代销结算、毛利补偿费、生鲜产品还有补损费等。
做为一个商超业务代表,需要学习的一是这些基本流程,还要学会调查市场,掌握基本的谈判技巧。
? 进场费(也叫进店费)是商场和超市利用其在市场交易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向供货商收取的一种费用。
?目前,各个超市(含大卖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有合同内和合同外两种。
合同内收费主要为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等,通过合同形式表现出来。
而合同外收费往往由合同内的收费项目“衍生”出来,如所谓的条形码费、端头费,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费用。
? 这些名目繁多的进场费中,一类是相对合理的收费,如新品上架费、促销费、返利等,因为这部分商品占据了超市的货架资源和人力资源,供货商必须支付相应的价格。
“猫腻”主要出在另一类不合理收费上,且这类收费占了进场费的“大头”超市费用也称进店费,是供货商的产品进入超市而事先一次性支付给超市或在今后的销售货款中由超市扣除的费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进入超市的门坎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卖场,由于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对新品牌(新产品)都要收取进场费用,并且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
案例:进场合同就像是“卖身契”廖经理是某食品企业的销售经理,负责开拓广东新市场,两年下来,业绩平平。
业绩不理想是因为大卖场和连锁超市没有进入,只是通过的网络铺开一些中小型超市和小区小店。
在广东市场,大卖场和连锁超市销售份额已经占据了城市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新品牌或知名度一般的老品牌要想进入这些卖场必须支付高额的进场费用。
2020年进驻商场,超市各项收费及谈判技巧

2021~2021进驻商场,商场各项花销明细商品进商场主要花销有进场费、端头费、堆垛费、DM费、年节费、店庆费、年终返利、返点、临促销、海报宣传、物流费、45 天帐期〔提前结帐费〕、月结账期、代销结算、毛利补偿费、生鲜产品还有补损费等。
做为一个商超业务代表,需要学习的一是这些根本流程,还要学会检查市场,掌握根本的谈判技巧。
进场费〔也叫进店费〕是商场和商场利用其在市场交易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向供货商收取的一栽花销。
目前,各个商场〔含大卖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有合同内和合同外两种。
合同内收费主要为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等,经过合同形式表现出来。
而合同外收费经常由合同内的收费工程“衍生〞出来,如所谓的条形码费、端头费,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 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花销。
这些名目众多的进场费中,一类是相对合理的收费,如新品上架费、促销费、返利等,由于这局部商品据有了商场的货架资源和人力资源,供货商必定支付相应的价格。
“猫腻〞主要出在另一类不合理收费上,且这类收费占了进场费的“大头〞商场花销也称进店费,是供货商的产品进入商场而早先一次性支付给商场或在今后的销售货款中由商场扣除的花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进入商场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卖场,由于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对新品牌〔新产品〕都要收取进场花销,而且收取的花销越来越高。
案例:进场合同就像是“卖身契〞廖经理是某食品企业的销售经理,负责开拓广东新市场,两年下来,业绩平平。
业绩不理想是由于大卖场和连锁商场没有进入,可是经过的网络睁开一些中小型商场和小区小店。
在广东市场,大卖场和连锁商场销售份额已经据有了城市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新品牌或有名度一般的老品牌要想进入这些卖场必定支付高额的进场花销。
两年来,廖经理素来在与这些大卖场谈判,却总是没能谈进去,由于大卖场有很多让供货商难以接受的进场花销和苛刻条件,签进场合同就像是签“卖身契〞。
大型连锁超市征收进场费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型连锁超市征收进场费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纵向控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提到纵向控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维持转售价格、限制销售区域和销售数量等,这是供应商对零售商施加的纵向控制手段。
随着连锁超市势力的日益增强,两者地位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如今进场费成为一种反向的、新型的纵向控制手段。
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开始兴起大型连锁超市。
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的市场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凭借垄断优势地位,连锁超市开始向供应商征收名目繁多的进场费,比如新店开业、老店装修、节庆费等各种费用。
20世纪90年代,家乐福在中国征收进场费。
进场费被引进到中国之初,曾被连锁超市认为是低成本、低风险的一种销货渠道。
但是进场费却受到供应商,特别是小型供应商的反对,他们认为其加重了大型连锁超市的垄断地位,而将众多的中小供应商排挤在外,导致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数目减少,因此进场费严重降低了社会福利。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规范进场费的正式法律条文。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揭开进场费的神秘面纱,为进场费在中国的发展表明自己的态度。
本文的主要结构是先分析进场费的研究背景,然后阐述进场费的文献综述,将同意征收进场费和反对征收进场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汇总。
正文部分首先将进场费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大家,比如进场费的分类、收取的标准。
收取进场费的理由、不合理收取高额进场费的弊端。
我认为缓解进场费弊端的一个方法就是连锁超市要改变自己的盈利模式,不能过多的依赖进场费作为自己利润的主要来源。
不改变这种盈利模式,连锁超市不会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我认为连锁超市应该开发专属于自己的自有品牌商品,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纵向一体化。
当然,还有其他的解决措施,笔者会在后面列出。
在本文的最后,还附有为获得统计数据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大型连锁超市垄断势力进行调查。
从收集的数据可以分析出,连锁超市的行为选择会对消费者福利产生怎样切身体会的影响。
超市堆头费用谈判技巧

超市堆头费用谈判技巧篇一:部分超市系统费用及谈判技巧!送给经销商:部分超市系统费用及谈判技巧!商品进超市主要费用有进场费、端头费、堆垛费、DM费、年节费、店庆费、年底返利、帐期(提前结帐费)、毛利补偿费、生鲜产品还有补损费等。
列举某些超市费用如下:1、好又多:一般进场费每条码300元;端头费300元/半月;堆跺费500元/半月;DM 费每种500元/次(每次14天);年节费500元/次(主要有端午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店庆费500元/次;年底返利2%以内;帐期一般产品为月结15—30天(即到货60天);生鲜产品一般为到货15天结,补损一般在5%以内;知名品牌及特殊产品(盐、烟)为现金购买。
其为所有知名超市中收费用最烦琐的一个,建议供应商商最好找一女性业务人员———耐性好。
2、麦德龙:一般进场费为每条码1500元(且总进场费用一般不少于10000元);端头费1500元/次(14天);堆头费1500元/次(14天);DM费每种1500元/次(14天);年底返利为2%以内;无年节费、店庆费,但有年度费用1%(既每年续约时按前一年销售额计算,一般以广告支持名义收取);一般帐期为到货45—60天;生鲜帐期为到货30天,补损在5%以内;知名品牌一般为到货7天;特殊商品为现金购买。
初次进场费用较高,但后续合作时是所有超市中最简单的一个,建议供应商找一可直接拍板的人员谈判及联系业务。
3、沃尔码:一般无进场费(但有首单免费赠送,可适当协商,一般为一仓板为基准);无端头堆剁费,DM费每种2000元/次(每年两次,分别是端午、春节);年底返利2%以内;毛利补偿费(既商场毛利低时从供应商中收取的费用)按月收1000—3000元不等(在月盘点前根据销售情况及与采购沟通程度收取,也有可能不收);一般帐期为到货30—60天;生鲜帐期为到货15天,补损在5%以内;知名品牌及特殊商品一般采取现金购买。
其山姆比购物广场相比费用会较少,但筛选淘汰严格。
进场费管理制度

进场费管理制度一、引言进场费是指进入指定场所或活动所需支付的费用,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
进场费管理制度是指对进场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进场费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场所或活动的经济效益,并且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二、目的和意义进场费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进场费的收取和使用,保障正常的运营秩序,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障场所或活动的正常运营:通过对进场费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维护场所或活动的正常秩序。
2. 提高经济效益:合理收取进场费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场所或活动的发展。
3. 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进场费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社会秩序和安全。
4. 强化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进场费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监督控制,减少违规行为。
三、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进场费应当依法合理收取,不能歧视任何个人或单位,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2. 透明度原则:收取标准和用途应当透明化,公开公示,方便公众监督。
3. 合理性原则:进场费应当合理定价,充分考虑场所或活动的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 效率原则:进场费管理制度应当简便易行,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5. 法律合规原则:进场费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四、进场费管理程序1. 制定进场费收费标准:设定进场费的收费标准,包括人员和车辆的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场所或活动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进场费的收费额度。
2. 设立收费标志:在场所或活动入口处设立明显的收费标志,告知所有进入者需支付进场费。
标志应包括收费金额、支付方式等信息。
3. 收费人员培训:对收费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服务意识、收费规范、沟通技巧等内容,确保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收费流程设计:设定进场费的收费流程,包括收费点设置、收费方式、收费人员值守等环节,确保收费工作的有序进行。
进场费应对策略

进场费应对策略进场费是指把物品或者人员带到某场所、某单位或某机构内,需要支付的费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所、单位或机构收取的进场费也不同,比如:参观展览、看电影、游玩主题公园、入住酒店等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缴纳进场费可以获取所需的服务或商品,但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制定合理的进场费、如何与消费者协商、如何应对消费者反映等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
一、进场费的制定策略1.制定进场费不要过高或过低过高的进场费可能会导致顾客反感或觉得价值不等价,导致顾客不再选择消费;但是,过低的进场费也可能会让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产生怀疑,还会带来恶性竞争和品质问题,让企业失去竞争力。
所以制定进场费时,要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和顾客的消费心理,找到一个既合理又公平的价格。
2.以地区差异为因素不同地区对于进场费的消费观念和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例如,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消费观念比较先进,对于进场费的承受能力也较高。
而西部地区的消费观念和经济水平相比较低,所以制定进场费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
3.以季节差异为因素不同季节对于进场费的消费也是不同的。
例如,节假日和暑假等人流量较大的季节,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可以达到峰值,制定进场费时要根据其消费心理,合理设置价格。
二、应对顾客抱怨的策略1.合理开展营销活动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可以利用优惠券、团购券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顾客负担。
一些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如学生、老年人等,可以选择不同力度的价格活动,吸引消费者。
这种策略可以通过提高销量以及快速回收成本,降低企业压力。
2.灵活调整进场费价格通过改变进场费价格,企业可以有效应对消费者反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如果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或竞争同行价格过低可以适当降低进场费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3.提供优质服务和体验进场费不仅仅是针对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价格,更是提供给消费者的一次享受。
因此,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同时,注重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让每一位消费者感受到超出期望值的服务和体验,消费者会觉得所付费用完全值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场进场费的应对
方案
卖场进场费的应对方案
超市已成为现代零售业最主要的商业形态,特别是成了消费者购买日用消费品的主要场所。
超市客流量大、辐射范围广,产品销量大,同时超市也是很好的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一方面,超市对于供货商来说非常重要,而另一方面,进入超市的门槛越来越高,超市的进场费居高不下,供货商往往被超市名目繁多的“进场费”、“促销费”和“堆头费”等弄得望门兴叹。
进场费也称进店费,是供货商的产品进入超市而事先一次性支付给超市或在今后的销售货款中由超市扣除的费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进入超市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卖场,由于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对新品牌(新产品)都要收取进场费用,而且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
案例:进场合同就像是“卖身契”廖经理是某食品企业的销售经理,负责开拓广东新市场,两年下来,业绩平平。
业绩不理想是因为大卖场和连锁超市没有进入,只是经过经销商的网络铺开一些中小型超市和社区小店。
在广东市场,大卖场和连锁超市销售份额已经占据了城市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新品牌或知名度一般的老品牌要想进入这些卖场必须支付高额的进场费用。
两年来,廖经理一直在与这些大卖场谈判,却总是没能谈进去,因为大卖场有很多让供货商难以接受的进场费用和苛刻条件,签进场合同就像是签“卖身契”。
某知名超市报给廖经理的进店收费标准为:咨询服务费:是全年含税进货金额的1%,分别于6月、9月和12月份结账时扣除;无条件扣款:第一年扣掉货款数的 4.5%、第二年扣掉货款的2.4%;无条件折扣:全年含税进货全额的 3.5%,每月从货款中扣除;有条件折扣:全年含税总进货额≥70万元时,扣全年含税进货金额的0.5%;全年含税进货金额≥100万元时,扣全年含税进货金额的1%;配货费:每店提取3%;进场费:每店收取15万元,新品交付时缴纳;条码费:每个品种收费1000元;新品上柜费:每店收取1500元;节庆费:1000元/店次,分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圣诞共5次;店庆费:1500元/店次,分国际店庆、中华店庆两次;商场海报费:2500元/店次,每年至少一次;商场促销堆头费:1500元/店次,每年三次;全国推荐产品服务费:含税进货金额的1%,每月账扣;
老店翻新费:7500元/店,由店铺所在地供货商承担;新店开办费:2万元/店,由新开店铺所在地供货商承担;违约金:各店只能按合同规定销售X+1个产品,合同外增加或调换一个单品,终止合同并罚款5000元。
以上所列金额全部都是无税账,供货商还需要替超市为这些费用缴纳增值税。
廖经理算了一下进入这些大卖场的费用,一年各项费用加起来要交三十多万元,而到底一年能有多少销量,廖经理心里没有一点底。
由于担心进入大卖场费用太高而发生严重亏损,甚至被“末位淘汰”,因此产品迟迟没有进场。
那么,面对越来越高的超市门槛,对于供货商来说,该如何应对进场费呢?一捆绑进场,分摊费用
(1)经过有实力的经销商捆绑进场大卖场对新供货商一般都要收取开户费,比如上海家乐福的开户费为8万元,华联连锁为15万元。
因为开户费是按户头来收的,你进一个品种要收这么多钱,进十个品种也是收这么多钱。
因此,对于供货商来说,进场的品种越多则摊到每个品种的开户费就越少。
对于有些中小企业,如果是自己直接进场,面对高昂的开户费就很不划算,这时能够找一个已经在大卖场开了户的经销商来“捆绑”进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