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福建省统计年鉴2014
2014年1-2月福建省福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4年1-2月福建省福州市经济运行简况1-2月,福州市经济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的增幅放缓。
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如下:一、工业生产1-2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98亿元,增长12.6%。
工业用电量28.17亿千瓦时,增长6.6% 。
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12.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3.64亿元,增长12.6%。
规模以上工业十大行业完成增加值168.43亿元,增长12.5%。
二、固定资产投资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5.23亿元,增长14.1%。
其中,项目投资217.63亿元,增长14.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7.60亿元,增长13.2%。
商品房销售面积117.76万平方米,下降37.9%;商品房销售额118.59亿元,下降33.5%。
三、消费品市场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2.06亿元,增长14.0%。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39.30亿元,增长16.9%。
四、财政收支1-2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122.55亿元,增长14.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26亿元,增长12.1%。
其中税收收入72.40亿元,增长13.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1.3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68亿元,增长0.2%。
五、对外经贸1-2月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金额0.58亿美元,下降4.0%。
实际利用外资额(验资口径)1.69亿美元,增长1.1%。
1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2.17亿美元,增长21.0%。
其中,进口总额11.77亿美元,增长62.0%;出口总额20.40亿美元,增长5.6%。
六、居民消费价格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6%,1-2月同比平均上涨2.1%。
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五涨三降”:居住类上涨2.8%,食品类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衣着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烟酒类下降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
2014年福建省经济金融运行分析报告_杨长岩

二、福建经济比较分析
2014年 ,受 国 内 外 市 场 需 求 乏 力 等 因 素 影 响 , 福建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 延续前三、四年的回落态势,但福建主要经济指标 仍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三产对经济增长贡 献 减 弱 。2014年 ,福 建 经 济 稳 定 增 长 ,据 初 步 统 计 , 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4055.76亿 元 ,按 可 比 价 格 计 算 增长9.9%,增 幅比2013年回落1.1个百分点。一 季度全省GDP增速(9.4%)创2009年来 最低水平, 二季度后逐渐回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福建生 产 总 值 增 幅 高 出 2.5个 百 分 点 , 但 高 于 全 国 的 幅 差 比 2013年 有 所 收 窄 。
第二产业增速稳中趋缓,主要工业行业运行 持续分化。受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跌、劳动 力成本上升等 因素影响 ,福建二产增 速由2010年 的18.1% 逐 年 下 滑 至 2014 年 的 11.7% 。 全 年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累 计 完 成 增 加 值 10038.2亿 元 , 增 长 11.9% , 比2013年 回 落1.2个 百 分 点 , 但 比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高 3.6 个 百 分 点 。 全 年 全 部 工 业 对 GDP 的 贡献率为 56.0%,比2013年提 升2.0个 百 分 点 。2014年 ,全 省 38个工业大类行业仅13个行业增速较2013年有所 加快,其余25个行业增速回落。
福建省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

5 —
0 一
Z 0 l 1 ‘ 事 月
一
5 —
数据 来 源: 福 建省 统计局 数据 来 源 : 福 建 省统计 局
( 二) 从需求侧看,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 用相对稳
2 . 服务业增长相对乏力。今年以来 , 福建服务业增长
定, 投资、 出口对经 济运行 的拉动 作 用逐 步减 弱 。
占
-
. 1 O
.
量 5 w
锄
. 2 S 一
-
3 o
数据来源: 福建省统计局
图7 2 0 1 4年商品住宅月度销售均价( 元)
数据 来 源 : 福 建 省统 计局
图 5 全 省货 物周 转量 累计 增 长率
2 5 —
2 0 -
1 S 一
1 0 —
1
z 。 z t z 月 z 。 2 月 z 。 ,
势, 但成交量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 住宅库存仍在持续上升 。 2 0 1 4年 , 全省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 6 %, 较去年的 4 4 . 3 %大幅下降6 0 . 3 个百分点; 01 2 4 年l 2月份 , 全省商品
住宅均价 7 8 2 4元 , 已连续四个月下滑。
0 V ‘
季度 看 , 一 至三 季度全省 G D P同 比分 别增 长 9 . 4 %、 9 . 7 %、
9 . 5 %, 全年增长 9 . 9 %, 波动不大。全年 9 . 9 %的增速比上 年回落 1 . 1 个百 分点 , 为近 几年来 的最低 增 幅( 2 0 1 0年
1 3 . 9 %、 2 0 1 1 年1 2 . 3 %、 2 0 1 2 年 1 1 . 4 %、 2 0 1 3 年 1 1 . 0 %) , 但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南平市延平区

南平市延平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户籍总人口50.31万人。
常住人口4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6.1%。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1.16‰,死亡率为6.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6‰。
表1 2014年户籍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46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亿元,增长7.6%,其中工业增加值86.28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91.71亿元,增长10.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3%,上半年增长5.7%,前三季度增长7.1%。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4.0:52.9:33.1调整为12.7:52.5:34.8。
就业持续增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6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6%,比上年末回落0.20个百分点。
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5%。
—2 —指标涨跌(%)指标涨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2.6 烟酒0.0 食品 5.0 衣着 2.2 粮食0.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3肉禽及其制品 1.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9蛋 5.4 交通和通信0.5菜 2.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1液体乳及乳制品12.8 居住 2.3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财政公共总收入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3%;公共财政支出14.76亿元,增长15.41%。
全区国税税收收入2.79亿元,下降19.58%;全区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6.09亿元,增长17.43%。
—3 —电子商务交易活跃。
初步统计,全年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1亿元,增长775%。
2014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2015年2月28日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突出“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08亿元,增长 4.7%;第二产业增加值850.98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520.15亿元,增长8.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590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1%。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 1.5%;上半年上涨 1.7%;前三季度上涨 2.0%;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 2.0%。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4.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1.8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2.7%。
城镇新增就业 2.87万人,全年有 1.37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低于年度目标任务 1.7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34.96亿元,比上年下降 1.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0.92亿元,增长 1.2%;公共财政支出198.44亿元,增长 5.9%。
全市国税税收收入62.40亿元(含海关代征8.83亿元),下降 2.1%;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100.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9.66亿元,下降8.3%。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99.75亿元,比上年增长 4.8%。
粮食种植面积325.23万亩,比上年增加 4.54万亩,其中稻谷面积218.13万亩,增加 1.0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47.73万亩,减少 2.2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75万亩,增加0.5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9.34万亩,增加3.58万亩。
2014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1.8%,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51.92万人,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23.50万人,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7.5‰。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9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36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525.49亿元,增长8.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2元,比上年增长9.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6%。
就业持续增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6.13万人,有12.8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
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8.8%和2.4%。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382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362.29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支出3300.70亿元,增长7.6%。
全省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2299.67亿元,增长9.2%;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409.27亿元,增长10.1%。
二、农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522.31亿元,比上年增长4.5%。
粮食种植面积1796.62万亩,比上年减少6.46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206.75万亩,减少19.5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8.01万亩,减少5.9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75.66万亩,增加2.8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85.80万亩,增加26.81万亩。
2014年福建统计年鉴 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 务业 第二产业 工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 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1628.45 1422.34
206.11 1495.52 410.66
374.05 2551.41 447.2 184.93
399.11 118.85 147.60
571.பைடு நூலகம் 120.84 186.12 331.8 82.03 36.83
18.28 113.65 169.62 75.49 45.94 167.4
0.00633 -5.06239 -0.03205 0 0.003316 -5.70886 -0.01893 0.017401 -4.05123 0.018495 -3.99027 0.012388 -4.39105 507.9 -0.0705 -0.0738 -0.0544
0.009716 -4.63394 -0.04503 0.023802 -3.73797 -0.08897 -3.63567 3.635672
0.003019 -5.80282 -0.01752 11315.3 9455.32 0.517108 -0.6595 -0.34103 0.433562 -0.83572 -0.36234 0 0.014416 -4.23942 -0.06112 0.395059 -0.92872 -0.3669 0.024087 -3.72608 -0.08975 1859.98 8508.03 1176.19 412.94 1789.88 353.23 1174.59 1216.76 0.083546 -2.48236 -0.20739 0.392712 -0.93468 -0.36706 0.055329 -2.89447 -0.16015 0.020524 -3.88618 -0.07976 0.084777 0.017129 0.051537 0.052772 0.019195 -2.46773 -4.06696 -2.96546 -2.94177 -3.95309 -0.20921 -0.06966 -0.15283 -0.15524 -0.075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单位:%
项目
1978 1990 2000 2010 2012 2013
一、人口
(一)性别结构
男51.7 51.4 51.5 51.4 51.4 51.4 女48.3 48.6 48.5 48.6 48.6 48.6 (二)城乡结构
城镇42.0 57.1 59.6 60.8 乡村58.0 42.9 40.4 39.2 二、就业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75.1 58.4 46.8 28.4 25.0 24.1 第二产业13.4 20.6 24.5 36.6 38.8 39.1 第三产业11.5 21.1 28.7 35.0 36.2 36.8 三、国民经济核算
(一)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36.0 28.2 17.0 9.3 9.0 8.9 第二产业42.5 33.4 43.3 51.0 51.7 52.0 第三产业21.5 38.4 39.7 39.7 39.3 39.1 (二)地区生产总值需求结构
最终消费79.9 73.0 54.4 43.1 40.0
资本形成总额34.0 29.0 42.5 53.7 57.4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3.9 -2.0 3.1 3.2 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1.6 1.7 1.9 第二产业35.8 36.9 37.6 第三产业62.6 61.3 60.5 (二)经济类型结构
#国有经济32.9 31 27.7 集体经济 2.8 2.5 2.9 私营个体经济24.5 22.7 27.0 外商及港澳台13.3 10.4 8.9 五、能源
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63.7 67.0 54.4 57.8 59.8 59.7 石油12.9 12.1 23.3 23.6 22.0 21.9 天然气 4.0 4.5 5.5 水电23.4 20.9 22.3 14.2 12.9 10.1 风电0.4 0.8 0.9 核电 1.9 六、农业
(一)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
农业77.7 52.1 40.6 42.3 42.0 41.9 林业 6.4 9.5 7.9 8.2 8.5 9.0 牧业10.5 22.9 20.1 16.5 16.0 15.7 渔业 5.5 15.6 31.4 29.2 30.0 30.1 农林牧渔服务业 3.8 3.4 3.4 (二)农作物播种面积
粮食作物81.9 75.8 65.5 54.3 52.6 51.9 七、工业
工业企业资产结构
大型企业22.0 23.7 34.5 36.2 中型企业13.5 40.9 33.4 31.9 小微企业64.5 35.4 31.2 31.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大型企业20.6 20.1 31.9 30.8 中型企业14.4 39.3 32.1 32.6 小微企业65.0 40.6 36.0 36.6 八、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经济类型结构
国有企业56.8 41.1 48.6 14.6 11.4 6.8 集体企业39.9 34.7 33.0 2.0 1.8 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 1.2 1.1 外商投资企业0.1 0.1 0.1 其他82.2 85.5 90.3 九、交通运输业
(一)货运量结构
铁路25.9 9.4 8.4 5.7 4.6 3.8 公路54.8 82.2 77.8 68.9 70.4 72.2 水运19.1 8.4 13.8 25.4 25.0 23.9 民航0.020 0.024 0.021 0.020 (二)客运量结构
铁路9.1 3.1 3.2 4.7 6.3 11.4 公路79.3 92.8 94.3 91.7 89.6 82.3 水运11.7 4.0 1.6 1.9 2.0 3.0 民航0.1 0.8 1.8 2.0 3.3
十、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组
城镇89.0 90.4 90.1 乡村11.0 9.6 9.9 按商品形态分
餐饮收入额11.7 11.3 商品零售额88.3 88.7 十一、海关货物进出口
(一)进口货物总额
初级产品12.3 27.5 44.5 42.2 工业制成品87.7 72.5 55.4 57.8 (二)出口货物总额
初级产品10.6 7.4 8.3 8.1 工业制成品89.4 92.6 91.7 91.9 十二、国际旅游
来华旅游人数结构
#外国人14.9 30.8 31.3 33.8 34.8 港澳同胞33.9 39.5 26.1 23.4 23.5 台湾同胞51.3 29.6 42.6 42.8 41.7 十三、科技
(一)科技经费筹集额
#政府资金14.6 10.3 8.0 8.3 企业资金74.5 86.9 89.5 89.0 国外资金 1.7 0.8 0.4 0.2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基础研究 3.1 2.5 1.8 2.0 应用研究 6.7 5.6 4.5 4.7 试验发展86.4 92.0 93.7 93.3 十四、居民消费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食品44.7 39.3 39.4 37.0 衣着8.7 8.7 8.8 8.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6 6.6 6.8 7.1 医疗保健 4.7 4.2 4.2 4.7 交通通信8.6 14.9 15.9 16.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0.4 12.1 11.3 12.2 居住9.4 10.9 9.4 10.0 杂项商品与服务 4.9 3.4 4.3 4.7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食品48.7 46.1 46.0 44.2 衣着 4.9 5.6 6.4 5.9
居住14.6 15.7 15.7 17.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6 5.3 5.8 5.9 交通通讯8.6 11.6 10.7 9.9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0.6 8.4 7.6 7.3 医疗保健 3.6 4.6 5.1 5.9 其他商品及服务 4.6 2.6 2.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