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防止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防止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酸碱灼伤的发生,制定并实施防止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如下:一、责任分工与管理1. 公司领导层应高度重视防止酸碱灼伤工作,对酸碱灼伤的危害性进行全面认识,并指定专人负责酸碱灼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 配备专业的酸碱灼伤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建立健全的酸碱灼伤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酸碱灼伤事故。
4. 进行定期的酸碱灼伤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酸碱物质的储存与管理1. 酸碱物质集中存放,禁止存放在办公区域、通道和人员密集区域。
2. 对酸碱物质进行明确的标识,标明名称、性质、危险性等信息。
3. 储存酸碱物质的容器应具备良好的防漏、防腐蚀、防爆等功能。
4. 建立酸碱物质领用和使用登记制度,禁止未经许可私自使用酸碱物质。
三、个人防护与操作规程1. 所有接触酸碱物质的员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2. 确保员工使用正确的操作工具,防止酸碱物质溅洒。
3. 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安全交底和操作规程培训,严禁擅自操作或使用不熟悉的设备。
4. 定期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没有患有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容易受到酸碱灼伤的疾病。
四、事故应急处置1. 发生酸碱灼伤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切勿接触酸碱物质。
2. 尽量将伤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冲洗受伤部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3. 隔离事故现场,避免酸碱物质继续扩散,确保现场安全。
4. 做好事故调查和教训总结工作,修订完善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
以上是防止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的范文,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细化。
在制定和贯彻这些规定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防止酸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2)酸碱灼伤是工作场所意外中常见的一种伤害类型,对受伤人员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酸洗作业管理办法范本

酸洗作业管理办法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酸洗作业流程、确保操作安全,提高酸洗作业效率,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酸洗作业的相关人员。
二、责任与义务1.作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酸洗作业,保证酸洗作业的顺利进行。
2.作业人员:遵守酸洗作业规程,正确使用酸洗设备,保证个人安全。
三、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a.检查酸洗设备及工具的完好性。
b.确保酸洗区域通风良好。
c.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酸手套。
2.酸洗操作a.将待酸洗的物品放置在酸洗槽中,并确保物品完全被酸液覆盖。
b.根据酸洗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酸液,并按照酸液的配比进行酸洗。
c.控制酸洗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酸洗时间。
d.酸洗完毕后,将物品从酸洗槽中取出,进行中和处理。
e.清洗酸洗设备及工具,确保其干净无酸液残留。
3.个人安全措施a.酸洗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能够胜任酸洗作业。
b.在酸洗作业期间,禁止吸烟、喝水或食物进入酸洗区域。
c.作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防酸手套,避免长时间的酸液接触。
d.酸洗作业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需疏散时,应按疏散方案有序撤离。
四、应急预案1.酸洗设备发生意外故障时,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酸洗作业,并进行设备检修或更换。
2.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其他人员进行急救,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酸液泄漏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堵塞泄漏处,并进行相应的清洗、中和处理。
四、附则1.本管理办法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并由作业负责人负责解释和执行。
2.对于违反本管理办法的人员,将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3.本管理办法的修订,经作业负责人评审通过后生效。
以上即为酸洗作业管理办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酸处理作业是一项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活动,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酸处理作业的人员。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使他们充分了解并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2. 预防为主:通过提前评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培训教育、技术防护、应急措施等,确保酸处理作业安全进行。
三、作业前准备1. 确定作业区域:对于酸处理作业,必须设立专门的作业区域,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明亮,并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
2. 设备检查:检查酸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无泄漏和堵塞等现象。
3. 装备检查: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包括穿戴酸防护服、手套等,确保酸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四、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包括佩戴酸防护眼镜、穿戴酸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应确保自身身体健康,切勿在疲劳或生病时进行酸处理作业。
3. 操作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正确使用酸处理设备,避免设备运行不稳定、压力异常等情况。
4. 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切勿分心或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和维护酸处理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个人防护装备的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在作业中的有效性。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在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故障、泄漏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停止作业,并采取应急措施。
2. 发生酸溅入眼睛、皮肤灼伤等伤害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检查。
3. 酸处理作业区域周围应设立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六、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1. 所有进行酸处理作业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本规程的内容,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2. 监督检查人员应定期对酸处理作业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单位内部认证HSE认证考试(试卷编号141)

单位内部认证HSE认证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 年6 月10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 年( )起施行。
A)9月1日B)10月1日C)12月1日答案:A解析:2.[单选题]集团公司将每年的几月几日定为安全警示日。
( )A)1212122018年12月22日B)1212122018年11月23日C)1212122018年12月23日答案:B解析:3.[单选题]依据《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新进从业人员、离岗( )以上的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答案:B解析:4.[单选题]挖掘深度超过1.2m时,应在合适的距离内提供哪些安全措施,用于安全进出?A)梯子B)木板搭设坡道C)不用提供答案:A解析:5.[单选题]硫化氢侵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A)红血球B)溶解氧C)血红蛋白答案:B解析:B)特别性活动C)关键性活动答案:C解析:7.[单选题]MH是指( )A)人工时B)工时C)人均工时答案:A解析:8.[单选题]胸外心脏按压位于胸骨下1/3处,下压深度为( )cm,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A)3-4cmB)5-6C)10-11答案:A解析:9.[单选题]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在用火前应清除一切可燃物,用火点周围最小( )米范围内的窨井、明沟做好清理和覆盖措施,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A)30B)20C)15答案:C解析:11.[单选题]在气温低于(含)( )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寒措施。
A)0℃B)5℃C)4℃答案:B12.[单选题]开(停)工前安全环保检查。
酸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酸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酸洗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规范酸洗作业的操作流程,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酸洗作业顺利进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酸洗作业的人员。
1.3 责任与义务1.3.1 酸洗作业人员有责任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1.3.2 监管人员有责任监督酸洗作业的安全操作,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规程要求的行为。
1.3.3 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培训酸洗作业人员,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第二章: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 安全装备检查2.1.1 酸洗作业人员应在操作前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且适合使用。
2.1.2 酸洗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环境检查2.2.1 酸洗作业人员应对酸洗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无明火、易燃、易爆物品存在。
2.2.2 如发现有明火、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章:酸洗作业操作规程3.1 操作前的准备3.1.1 酸洗作业人员应将工作区域清洁整理,确保无杂物。
3.1.2 酸洗液的配制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严禁随意调整酸洗液的配比。
3.2 酸洗液使用3.2.1 酸洗作业人员应使用专用酸洗液,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酸洗液。
3.2.2 操作时应将酸洗液加入容器中,严禁将手指、手掌等直接放入酸洗液中。
3.2.3 酸洗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得进行嬉闹、跑跳等危险行为。
3.3 废液处理3.3.1 酸洗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液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废液。
3.3.2 废液处理过程中,酸洗作业人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与废液直接接触。
3.3.3 废液处理完毕后,应对容器进行清洁,确保无残留物。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4.1 事故预防与处理4.1.1 酸洗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应急处理流程,并知道如何使用应急设备。
4.1.2 如发生酸洗液泄漏、眼睛受伤等事故,酸洗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配酸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配酸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配酸车间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配酸车间是公司生产环节的重要部门,各职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共同维护配酸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
第三条配酸车间管理需遵循“尊重、守信、诚实、勤奋”的原则,做到言行一致、心无二用。
第四条配酸车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配酸车间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二章配酸车间的组织结构第六条配酸车间设主管领导一名,主管领导直接对公司领导层负责,负责配酸车间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配酸车间设各类管理岗位,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管理岗位负责本职工作,协同配合,保障生产秩序。
第八条配酸车间设生产班组,每个生产班组设班组长一名,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第九条配酸车间员工分为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自负责本岗位的工作。
第十条配酸车间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插入组织结构示意图)第三章配酸车间的生产管理第十一条配酸车间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第十二条配酸车间生产工人应当按照生产计划,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配酸车间的设备设施应当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配酸车间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第十五条配酸车间应当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
第四章配酸车间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配酸车间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配酸车间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八条配酸车间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九条配酸车间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形成层级负责、一岗受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酸、碱作业安全规定范文

酸、碱作业安全规定范文一、实施前的准备工作1.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酸碱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并持有相应的酸碱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从事酸碱作业。
2. 在开始酸碱作业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可靠。
3. 酸碱液体及固体应储存在专用标识明确的容器中,避免混放、错放、交叉污染。
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流程1. 在进行酸碱作业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并确保防护装备完好无损。
2. 作业人员必须将酸碱液体的浓度、性质、用途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确保没有误装或混装。
3.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并避免产生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
4. 酸碱作业期间,严禁吃喝、抽烟或进行其他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的行为。
5.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操作工具和设备,严禁使用生锈、损坏或不适用的工具。
6. 酸碱作业时,工作台面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酸碱溅洒造成滑倒或事故的发生。
7.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报告上级并停止作业。
8. 酸碱液体的倒注和储存操作必须谨慎,避免溅泼和飞溅,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酸碱液体倒入水中。
9. 酸碱液体的倒注和储存后,必须恰当地封闭储存容器,以免发生挥发或外溢。
10. 酸碱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将废弃物和残留物丢弃在指定的储存容器中,并加盖密封。
三、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1.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物质的特性,妥善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栏杆,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2. 酸碱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合适并易于操作的紧急救援装备和设备,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3.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隐患。
4.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将应急电话号码张贴在醒目位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联系到相关救援力量。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6-2008)

前言本标准依照AQ 3013—2008制定,共同用于指导氯碱生产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曹永友曲福年董国胜张秀亭刘艳萍尚连刘伟。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企业。
采用其他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氯气的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 3013—2008中引用的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安全标志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984 氯气安全规程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H 306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3术语和定义AQ 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运行部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涉酸碱作业。
1.2涉酸作业是指成品硫酸、废硫酸、盐酸装卸,硫酸收集桶移动,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硫酸排放等可能造成人体与硫酸接触的作业。
1.3涉碱作业是指液碱的装卸,桶装液碱移动,固碱配制液碱作业,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碱液排放,酸液中和池加碱作业等可能造成人体与碱接触的作业。
1.4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常规作业:成品硫酸装车,废酸卸车,液碱卸车,盐酸卸车、
酸液中和池加碱作业
非常规作业:硫酸收集桶移动,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
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硫酸排放,桶装液碱
移动,固碱配制液碱作业,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
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碱液排放等。
1.5作业期间应全程视频监控
2、职责
2.1监护人职责:
2.1.1监护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1.2熟悉危化品特性和安全设施分布;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1.3监护人接到“涉酸碱作业确认审批表”后,逐项检查落实措施;检查现场的情况。
2.1.4作业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收回许可证,暂停作业。
2.2作业人职责
2.2.1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2.2作业前应认真查看许可证内容,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安全措施。
2.2.3许可中所列安全防护措施须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作业。
2.2.4作业人员在规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3安全专业人员
负责对涉酸碱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作业票审批人员(区域副班长以上人员)
负责对涉酸碱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并审批作业。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酸碱作业安全管理包括危害识别、作业审批表办理程序、作业安全措施、作业审批表管理等。
3.1 危害识别
进行酸碱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JSA分析,根据识别与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高风险作业应编制“施工方案”。
3.2 作业安全措施
3.2.1凡涉及本规定所述非常规涉酸碱作业前必须执行《涉酸碱作业确认审批表》审批流程,同意后方可作业,有一项确认不合格,禁止作业,待各项措施落实整改到位后再进行作业。
3.2.2凡涉及本规定中所述涉酸碱作业,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全身防护(穿戴防酸碱服、防酸碱手套、防酸碱面罩、防酸碱长靴等)。
3.2.3凡涉及本规定中所述酸碱作业,必须在作业点周围拉设合理范围的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3.2.4非作业人员确实需要进入本细则中所述酸碱作业警戒范围内的,必须与作业人员一样进行全身防护(穿戴防酸碱服、防酸碱手套、防酸碱面罩、防酸碱长靴),方可进入作业现场。
3.2.5现场存在酸雾环境的作业及有酸雾喷溅风险的检修作业,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移动供气源进行隔离防护,防止吸入人体造成伤害。
3.2.6防护用品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保护,防止与锐利物接触造成破损;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损漏。
3.2.7防酸碱的作业防护用品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晾干,并整齐存放于指定位置,不得烘烤或在日光下曝晒。
3.2.8排出的酸和泄漏出的酸必须进行收集,存放至指定位置,无法收集的必须用石灰掺拌后收集至指定位置,经酸污染的设备及地面必须进行冲洗清理,清洗后的废液要有妥善的处置方法,不得随意排放。
3.2.9非常规酸碱作业必须有监护人,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当人员发生意外情况,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酸碱系统作业。
3.2.10在夜间工作时,有酸、碱设备和容器的地方,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夜间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不得进行酸碱作业。
3.2.11严禁向硫酸液注水和将硫酸液倒入水中,确需硫酸和水调和时,必须先装好水,然后再往水里缓慢少量加酸调和,以免酸溅出伤人。
3.2.12所有涉及酸碱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清楚作业点周围的洗眼喷淋设施的分布位置及使用方法。
3.2.13硫酸、碱液管道、设备、机泵泄漏或检修时要做好以下处理措施后方可作业:
(1)现场隔离:拉设警戒带,安全距离为直径10米。
(2)泄漏处地面上要铺生石灰,同时做好围堵,防止扩散。
(3)能够收集必须用专用桶收集,接酸的桶内不允许有水存在。
(4)待酸、碱吹扫、置换干净后方可作业,拆管道法兰时应确定不带压,并充分辨识管道内是否有遗留的酸碱,作业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3.3防酸碱服的穿戴选择原则:
3.3.1浓度为30%以上的硫酸、30%以上的盐酸作业应选用重型防护服;浓度为30%以下的硫酸、30%以下的盐酸及10%以下氢氧化钠作业应选用轻型化学防护服。
3.3.2动静设备、浓硫酸管道消漏检修的工艺交出置换作业、参与检修人员检修作业选用重型防护服。
3.3.3 709成品硫酸装车、废酸卸车作业岗位人员选用重型防护服。
3.3.4 709中和池配液碱作业,802、706加碱作业,708罐区、709废酸罐区中和池作业,191A和709废酸裂解装置液碱卸车作业岗位人员选用轻型防护服。
3.4作业人员要求
3.4.1 现场检修作业人员和班组人员应熟知涉酸碱作业的安全风险,所有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作业。
3.4.2固定检修作业人员和班组涉酸作业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允许随意更换作业人员。
因作业人员不够必须更换人员或增加人员时,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作业。
3.4.3作业人员名单(现场作业点上墙张贴):
班组作业人员:
一大班:唐致军张兴奎张健郭帅
二大班:刘锦程杨勇王东旭王招强
三大班:刘义功马双良徐定徐海龙
四大班:陈文辉胡昂台青海杨海泉
检修单位作业人员:
中石化十公司作业人员:刘家武、马彦龙、于海波、杨建国、
冯正正、彭英俊、高闯健
扬子检维修作业人员:马建明、贺云飞、卜文科、马启浩、
魏付海、张小强、常文、郭超、
马飞、解其超、庄旭东、李荣辉
3.5应急管理
3.5.1设酸碱作业区域以班组为单位每月每人进行一次涉酸碱作业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演示。
3.5.2检维修单位作业人员由各单位安全员组织,每月每人进行一次涉酸碱作业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演示。
3.5.3设酸碱作业区域,由区域主管安全的主管每月组织一次涉酸碱作业“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检维修单位参加。
演练要有方案,演练结束后有演练总结、演练评价,通过演练及时查找问题,并进行改进。
每月将演练资料(演练方案、演练总结、演练评价)报送运行部存档。
4 现场定制化管理
4.1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91A碱液储罐区、708硫酸储罐区、709废酸裂解液碱卸车区、709废酸裂解装置、709装车区域,各配备酸碱服两套,定期检查保持防酸碱服完好备用。
4.2物资配备:以上作业点配备锹、生石灰、搪瓷桶(手提)、储存桶等,现场指定地点制作标识牌按照要求摆放,不得随意移动,不容许作为它用,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4.3安全警示标语:涉酸碱作业的场所包括酸碱装卸点,设置“警示标语”和“温馨提示”,正确穿戴“防护服”图片,提醒作业人员
按照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按照操作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5 检查与考核
运行部安全管理对酸碱作业情况进行前程监督检查,并纳入考核,具体执行运行部《酸碱作业HSE考核细则》。
6附件
6.1涉酸碱作业确认审批表
6.2酸碱作业HSE考核细则
附件6.1涉酸碱作业确认审批表
注:1、进行《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中所述所有涉酸碱作业,必须进行此审批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作业。
2、若进行《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中所述非常规涉酸碱作业,必须安排监护人,并由监护人负责安全条件确认
附件6.2酸碱作业HSE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