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六要素之 费用

合集下载

六大会计要素,及三大财务报表

六大会计要素,及三大财务报表

会计六要素及三大财务报表一、会计六要素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一)资产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

如购入设备安装、建造房屋等.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如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但是,会计中入账的资产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润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二)负债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但是,会计上确认的负债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三)所有者权益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来源:所有者投资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四)收入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增资不属于收入)(五)费用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分配利润不属于费用)(六)利润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1.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

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

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特点: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会计六要素和五大科目的定义

会计六要素和五大科目的定义

会计六要素和五大科目的定义会计这玩意儿,听上去挺高深,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你看啊,会计六要素和五大科目,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品,能让一锅汤变得鲜美无比。

咱们先聊聊这六要素。

首先是资产,嗯,简单说就是你拥有的所有东西,钱、房子、车子,甚至是你心爱的游戏机。

资产就像你人生的宝藏,越多越好,哈哈。

接下来是负债,负债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简单说就是你欠别人的钱。

虽然有时候负债能让你买到想要的东西,但总得还上啊,心里那个滋味儿,就像吃了根酸柠檬,真不爽。

再往下,所有者权益就来了。

这个词听上去有点高深,但其实就是你的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就得了。

就像你口袋里有一百块,欠了朋友五十,那你的权益就是五十。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打麻将,明明有好牌,却被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真是让人无奈。

再看看收入,收入就像是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可能是工资、奖金,也可能是投资的收益。

收入多多益善,大家都爱嘛,谁不想兜里有钱,吃香的喝辣的呢?最后是费用,费用就是为了赚收入而支出的那些钱,比如房租、水电费,甚至是你偶尔请朋友吃饭的钱。

这些都是为了让你能继续赚钱的“投资”,可得精打细算,别让钱像流水一样白白流走。

说完六要素,咱再聊聊五大科目。

第一个科目就是现金,这个大家都懂,现金就是你手里的钱,花起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能用,简直是生活的必需品。

再来是应收账款,这就像是你借给朋友的钱,等着他们还给你。

这种时候,心里就得有个数,别等太久,免得等到最后成了“死账”,哈哈。

然后是存货,这个有点意思,存货就是你店里卖的商品,或者你家冰箱里囤的食材,保鲜期到了就得赶紧用,不然就得扔了,真是让人心疼。

接下来是固定资产,简单说就是你用得久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这些都是长久投资,价值稳稳的。

最后一个就是负债,没错,就是之前说的那部分,欠别人的钱。

虽然负债不好,但有时候合理的负债能带来投资机会,咱也得看情况来。

会计这门学科,看似复杂,其实就是记录生活的一部分。

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这些元素,每天都在你我身边,像空气一样,随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会计6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6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

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

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

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

象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负债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

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

只有目前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

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

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

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帐,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

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投的钱,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借来的钱,也就是债权人的钱。

由于借款是一定要还的,当企业经营不好或亏本时,减少的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亏只能亏股东的。

当然,当企业盈利是,所有者权益也会增大,所以所有者权益并不一定等于股东初始的投资额,而是随企业经营好坏而增减。

所有者权益不同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不用偿还。

负债表明企业欠谁的钱,是要还的。

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参加分红,负债则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参加分红。

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要先还负债,有剩余才会偿还给投资者。

收入收入是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卖出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发生的现金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会计要素费用的知识点

会计要素费用的知识点

会计要素费用的知识点会计是一门与金融紧密相关的学科,而费用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和支出,如劳务费、租金、水电费等。

了解费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做好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会计要素费用的一些知识点。

一、费用的分类费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按照性质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费用则是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费用,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如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等。

按照用途来分类,费用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直接或间接地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销售费用是指为了销售产品或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广告费、推广费等。

二、费用的确认时间费用的确认时间是指费用在会计账簿中被记录和确认的时间。

一般而言,费用应该在发生时确认。

这意味着费用应该在产生、使用或消耗时被计入会计记录。

例如,当一家公司支付了员工的工资时,工资支出就会被确认为费用。

同样地,当一家公司购买了办公用品时,办公用品的购买费用也会被确认为费用。

费用的确认时间对于正确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非常重要。

三、费用的核算方法企业为了正确核算费用,需要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

根据会计原则和实际操作,常用的费用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费用直接分配给相关产品或服务,以反映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

而间接法则是将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或指标分配给相关产品或服务,以估算费用的使用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费用核算方法。

例如,在制造业中,直接法更常被使用,因为直接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

而在零售业中,间接法更常被使用,因为间接法可以更方便地估算产品的成本。

四、费用的分配和分摊费用的分配和分摊是指将一部分费用分配给不同的部门、产品或服务。

企业为了更准确地计量费用,需要将一部分共同费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比例进行分配。

财务知识点:会计六要素和会计科目分类及会计恒等式关系简表

财务知识点:会计六要素和会计科目分类及会计恒等式关系简表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402 其营业他税业金务及成附本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403 加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601 销售费用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602 管理费用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603 财务费用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711 营业外支出
费用
+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利润) +
+
-
+
-
-
+
-
+
收入
-
+
分类
费用类
按会计 科目
按会计要素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成本类 费用类(生产) 5001 生产成本
成本类 费用类(生产) 5101 制造费用
成本类 费用类(生产) 5201 劳务成本
成本类 费用类(生产) 5301 研发支出
损益类 费用类(期间)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按会计 按会计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科目 要素
损益类 收入类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损益类 收入类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类 收入类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损益类 收入类 6111 投资收益 损益类 收入类 6301 营业外收入
所有者权益类(利润)
分类
按会计科目
按会计要素
编号
会计科目 名称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
4001 实收资本 4002 资本公积 4101 盈余公积 4103 本年利润 4104 利润分配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1.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

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

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特点: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会计六要素的关系

会计六要素的关系

会计六要素的关系会计六要素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要素是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会计中,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并且相互依赖。

下面我将逐一解释这些要素的关系。

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权益。

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它可以用来创造收入。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变现或消耗的资产,如现金、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长期投资或使用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

2.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对外的债务或义务。

负债是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它可以用来购买资产或支付费用。

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长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和利益。

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两部分。

股东权益是指股东对企业的投资所形成的权益,如股本、资本公积等;留存收益是指企业自身盈利所形成的权益,如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它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4.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可以来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也可以来自投资、租金等其他经济利益的收入。

收入是企业盈利的重要来源,它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5.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成本或支出。

费用用于购买或消耗资产,用于支出工资、租金、材料等经营成本。

费用减少了企业的利润,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6. 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余或净收入。

利润是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得出的。

利润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分配给所有者、用于再投资或用于偿还债务。

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表明了资产的来源,即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内容: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 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 失等。
会计处理:
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 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结转后该 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支出的项目 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

含义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Part
5
A
B 主讲人:贺兵
营业外支出:
1、含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 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 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性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 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的捐 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例子
月末结转应付房产税 3000元, 车船使用税 4000元,土地使用 税 8500 元,共计 15500 元。编 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15500
15500
财务管理:
1 、 概念: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
资费用。
2、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
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
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 额。
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等。
Part
3
1
主营业务成本
2 营业费用
主讲人:邓珊
主营业务成本:
1、概念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 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 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 是损益类账户 , 借方登记本期销售各种产品、提供劳务计 算的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登记期末余额转入“本 年利润”账户数,结转后无余额。 2、拓展: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 损)。其贷方登记实现的各项收入,借方登记各项成本。
制造成本:
1、概念: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 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2、内容:
制造费用包括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 职工福利,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工作服 等),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Part 2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主讲人:陈娅
管理费用( administrative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是通过应交税 费核算,属于代收代付,不进入损益,故增值税核算不用 营业税以及附加税科目核算。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基本介绍:
①“营业税金及附加”帐户属于损
益类帐户。
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用来核算小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 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 附加等。这些税金及附加,一般根据当月销售额或税额, 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于下月初缴纳。
2、会计处理:
①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业务支出的种类进行明细核 算。 ②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 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会计处理:
1、小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出应由日常销售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
加,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 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其他应交款”等科目。 2、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 科目应无余额。
expense)是指 企业行政管理部 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 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 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公司经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 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咨询费、
诉讼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
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残值是指预计在资产使用寿命的期末处置 一项长期资产可能获得的价值。
part 1
费用(成本)类的相关概念、特征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主讲人:尹余
费用类(成本):
一、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特征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 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 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但在企业筹建期
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 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

会计六要素之
知识点: ①生产成本
费用
②制造费用
③管理费用 ④财务费用 ⑤主营业务成本 ⑥营业费用
⑦其他业务支出
⑧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⑨营业外支出 ⑩所得税
生产成本:
1、概念: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
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2、内容:①直接支出:直接材料(原材料、 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 ②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 贴。
借:销售费用
8 000
8 000
贷:银行存款
Part 4
2
其他业务支出 主营业务税及附
1加Leabharlann 主讲人:向羽其他业务支出:
1、概论:
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 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 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 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指 企业短期借款利息、
利 息 支 出
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 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
汇 兑 损 失
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
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
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 (季度、年度)终了,各
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
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 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
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
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 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
收益类账户是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费用类账户 是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例题: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贷方的有( ) A.主营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成本 C.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D.营业外收入

AD
营业费用:
含义: 也叫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 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 经费。 内容: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 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 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核算方法: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
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注: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来源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时借方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转回时借方记入递延所得税费用,贷方冲减所得税资产。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 展览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 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等。 会计处理:
本账户借方登记月内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贷方 登记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
例题: 某企业2007年3月为销售产品本月发生展览费、 运输费、保险费共计8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