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合集下载

必修3.1.2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必修3.1.2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要素
气温
地图
规律
年平均气 温由南向 北递减 等温线在 青藏高原 出现转向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分别与那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相吻合?
准葛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青 藏 高呈原 阶梯状分平原布
四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川 盆 地
出现转向
0℃等温线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

西


旱半
海陆位置的影响 地形因素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
分界线: 400mm等雨量线.长城
3000
划分界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米等
高线
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青藏高寒区
随堂练习
读左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C为( 青藏高寒区 ) 区,D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区。 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昆仑 ) 山、( 阿尔金 )山和( 祁连)山。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 ( 东部季风区 )区,AB间以 ( 秦岭—淮河一线 )为界,自然 环境差异明显。A、B区与D区 大致以( 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3)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畜牧 )业为主变为以 ( 种植)业为主。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06地科B班 刘志刚
思考:引差起异我 的国因自素然主地要理有环哪境些产?生
要素
地形
地图
规律
地势西 高东低 呈阶梯 状分布
思考:引差起异我 的国因自素然主地要理有环哪境些产?生
要素 降水
地图
规律
年降水 量从东 南向西 北方向 递减

“区域差异”内容详析

“区域差异”内容详析
特 点 以及 形成 这 种 布局 差 异 的原 因 。 () 3 开展 研 究 性 学 习。案 例教 学 主要 传 授 的是 学 习方
四 、 学 建议 教
1方法 参 考 .
法, 因此 , 学习过程 中, 在 需要创造 更多的情景与机会 给
() 1 案例选择 。选取合适的案例 , 是教学组织的基础。 比较人教版 、 湘教版 、 中图版 、 鲁教版 四版本教材 , 关于本 课标 的编写有很大差异 , 但各 有侧重 , 可相互借鉴 。就教
洲) 内部 自然特征 ; 分析区域人类活动的特征 , 如区域 ( 松 嫩平原 、 长江三 角洲 ) 的资源状况与产业结 构 、 工业化与 城市化 、 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特点 ; 比两区域 ( 对 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 自然环境 、 人类活动特征 , 说明其差异 ; 分析 比较 区域差异的意义 , 为区域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案例分析 , 让学 生学会 区域差异分 析 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 建立区域差 异分析思维模式 ; 通过 图表 、 资料对 比分析 , 提高学生读 图、 图等地 理分 析 析能力 ; 开展研究性学 习, 通过 自己收集 、 整理材料 , 分析 区域差异 , 提高学生知识 我 国 部 分 山 脉 分 布 图
生 理解 和掌 握 。
因此 , 突 破 这 一 难 点 , 要 指 导 学 生 多 看 地 图 , 要 需 熟
() 2 方法选取 。案例教学需注意抓住 重点 , 突出案例 分析 的方 法 , 分析过程 中 , 应灵活应用地理观察法 、 地理 比较法等多种方 法 , 采用合作学习 、 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 组织形式。以人教版为例 , 比较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的
植被 、 业 生 产 、 业 生 产 、 业 结构 、 外 开放 、 通运 输 农 工 产 对 交

鲁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鲁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预习梳理】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二、内容预习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1.地理空间地理环境差异
2.区域的属性
(1)具有一定的、、和。
(2)有明确的。
(3)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1课时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区域的定义,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划分的目的。
②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两种基本的区域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教学“区域的含义”时,首先展示教材第2页图1—1—2、图1一1—3,也可展示中国其他区域或当地的资料。其次,引导学生对两区域进行比较,包括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相关地图。最后,概括归纳出“区域”的定义。
2.下列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是()
A.干湿地区B.中国三大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
2.BA、C、D三项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显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②列举实例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或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地理《区域差异比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区域差异比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目标展示
朗读课标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主要内容,方便学生抓重难点
板书设计
播放英国、日本区域景观图片
教学反思
英国、日本两个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重点讲解)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采用表格、地图和资料的形式比较两个国家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工业布局、农业等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掌握区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高中地理《区域差异比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地理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1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区域差异比较
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情分析
云县一中学生入口比较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月考检测,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月考检测中,一层次班级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均分以60上,及格率达到60%,二层次班级平时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测试中平均分55以上,及格率达到30%;普通班平时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测试中平均分40以上,及格率达到20%。总的来说我们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同层次的学校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做好普通基础知识的记忆,但是到地理分析方法的对比和理解时,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在讲课和平时练习时,主要找图表,相应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总结。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 经济大国, 经济大国,起 步较晚 高技术工业, 高技术工业, 临海 型 _____型布局 种植 业 ______业为主 地狭人稠, 地狭人稠,分 沿海 布于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特征 地形 自 然 环 境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资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英国 日本 高原、低山、 高原、低山、丘 山地、 陵、平原交错分 山地、丘陵为主 布 海洋 性 海洋性 季风 温带_______性 海洋性_______ 气候 气候 _______覆盖率 森林 覆 草地 为主 ______为 高 河网密集, 河网密集,水量 河流短小, 河流短小, 丰富, 丰富,水流 水力 丰 _______丰富 稳定 _____ 煤、铁、 贫乏 石油 _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考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肯定差异,区域内部也有相对差异。

(3)开放性:区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相像性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气候暖和潮湿位置亚欧大陆东侧亚欧大陆西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织分布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南北差异大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以草地为主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集,流量平稳,多有运输河连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经济发展相像性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充分发挥岛国的优势经济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布局临海型布局“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畜牧业发达;高产值园艺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

(2)三大自然区: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界线:Ⅰ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Ⅱ大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Ⅲ大致沿横断山脉一线。

三、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特点和功能简洁理解遥感(RS) 地表视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拍照)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信息处理)(2019·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题。

1.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柔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峻,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浇灌条件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2019·海南地理)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点一、区域差异1. 形成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知识点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两者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区域差异:由于海陆位置、地形,特别是气候方面的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非常显著。

3.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 1.读图1-2-2和图1-2-3,分析下列问题: ①英国和日本的位置有何异同?英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海岸,西临大西洋;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

②两国的气候特点是否相同?为什么?英国由于常年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气候;日本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了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③两国的地形有何不同?不同。

英国地形以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日本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2.读图1-2-4和图1-2-6,回答: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有何异同?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大,约占三分之二,第二产业的比重适中,约占三分之一,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仅占百分之一多 3.读图1-2-5,说出英国的矿产及工业的分布情况。

英国的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

英国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英国中部地区, 如伯明翰等地,苏格兰地区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的“硅谷”。

石油加工工业多分布在苏格兰北海沿岸地区,如阿伯丁(石油加工中心)。

4.读图1-2-7,说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从图中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日本的主要分布区。

地理必修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精心备课)

地理必修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精心备课)

吐鲁番盆地
内蒙古高原
珠穆朗玛峰
H
11
思考: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荒漠
H
荒漠草原
12
草原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地形
为主,海拔较低,较高,但差异明显,
多水成地貌
多风成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雨热同期, 干旱半干旱,风力
气候湿润
中国最主要农 畜牧业(温带 业区(种植业)草原牧场)、
畜牧业(高寒 草原牧场)、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面临的主 人多地少、 要问题或 环境问题突 不利条件 出
H
水源不足, 土地荒漠化 和盐22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 风力大、水分不足、 地势崎岖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聚落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C 4.关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北部是昆仑山,西北是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有南北向
的高山峡谷
B.南部边缘谷地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C.东南森林草原,西北荒漠广布 D.东H 南农业较发达,西北放牧耗牛、绵24羊
(3)图中C、D为 _大__、___小__兴__安___岭_ 林区,E为 __长__白___山___林区。
7.读“中国三大自然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三大自然区的名称填入团中适当位置。 (2)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等地貌单元的自然区是_西___北__干___旱__、__半_。干旱区 这个自然区的植被大部分为荒___漠___,一部分为 _草__原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
英国的产业结构(2000年)
日本的产业结构(2000年)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自然环境对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发展形成了怎样 的影响? 日本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农业用地紧张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英国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适合牧草生长,以畜牧业为主。
复杂的地质作用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青藏高原地势高, 气温低 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候
气温
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 北方向递减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新知2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区域差异
成因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气候 纬度位置 不同 区域 海陆位置 地形 不同 地貌 水文 经济 差异 社会 文化 对自然环境施加 的影响不同
植被
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 “临海型”特点? 英国工业为什么具有 “资源型”特点?
英国虽是个岛国且港湾优良,但由于 英国的煤炭、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因此 ,英国工业大都接近原料产地布局。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日本与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以森林为主,植被茂 生物(植被) 盛,南北差异大 农业限制条 水旱灾害频繁 件 农业生产结 以种植业为主; 家 构 庭饲养型畜牧业
人口
城市
稠密 众多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AD)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日本与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 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 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区域 要素 东部季风区 以平原、盆地、丘陵 为主;海拔较低,属 于第二、三级阶梯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 高温多雨 水资源丰富;雨水补 给为主;多外流河 (湖)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 以高原、盆地为 主;海拔较高, 属第二级阶梯 青藏高寒区 以高山、高原为主; 海拔高,有“世界 屋脊”之称,属第 一级阶梯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自然地理要素
区域差异
动自 的然 区环 域境 差和 异人 类 活 人文地理要素
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 英国为例
我国的区 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比较 经济发展的比较
划分依据 三大自然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退 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地理位置的比较
日本
经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24 °N—46 °N 128 °E—149 °E 中纬度,北温带 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 洋的西部。
英国
50°N—61°N 2°W—8°E 中纬度,北温带 亚欧大陆的西侧、大西 洋的东部
地形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少雨,温差 高寒气候 大 水资源较少;冰 多冰川、湖泊;是 雪融水补给为主; 许多大江大河源头 多内流河(湖)
水文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区域 要素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 草原、荒漠 水分不足 以畜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 /绿洲 农业 较少 较少 青藏高寒区 高寒草场、荒漠 热量不足 以畜牧业为主,河 谷农业 很少 很少
D.英国气候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2)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CD)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B.降水逐渐减少
C.人口密度依次减小
D.地势逐级升高 (3)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 单元有(AC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农业生产的比较
(1)相似性:农业在经济中均不占重要的地位,渔业 资源都比较丰富。 (2)区域差异 日 农业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本 英 国
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大豆等 以畜禽饲养为主
畜牧业发达,占主体地 位 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 重要地位 放牧和饲养并存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工业发展的比较
英国工业和矿产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 贫乏,所需工业原料多 需从国外进口;同时,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 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 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 ,海运便利,既便于进 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 工业产品。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 特点;新兴电子工业主要 分布在九州岛
钢铁、机械、汽车、造船、 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石油 加工、纺织等
工业布 局
工业大都建在煤炭产区,具有 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 纪6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发 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发 展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我国的区域差异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 自然要素 地形 地域差异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 级阶梯状分布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 北递减 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 区出现转向 降水 差异成因
地 形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 、山谷交错分布
气 候
植 被
温带海洋性气候
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 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
水 文 矿产资源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不 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贫 乏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 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 有运河相通
煤、铁、石油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气候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 英国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 海洋气候; 日本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
土壤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英国牧场
日本山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步骤
(1)比较地理位置 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比较自然地理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3)比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包括政策、历史文化传统、农业发展水平、工业 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社会风气、劳动 力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工业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比较 发达,都充分利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 (2)日本与英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日 工业部 门 本 英 国
钢铁、机械、汽车、造船 、电子电器、化学、石油 加工等
新知2
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3.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 过程中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等 存在一定差异。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课 程 标 准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 动的区域差异。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