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染料产能
2014年染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染料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5)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法律法规 (5)(2)产业政策 (6)二、国际染料制造业发展状况 (7)1、世界染料产业向亚洲转移,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染料生产基地 (8)2、绿色环保是染料产品的发展趋势 (8)3、注重开发新染料品种 (9)三、国内染料制造业发展状况 (9)1、我国染料产品生产、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12)2、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3)3、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发展模式凸显 (13)4、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建设得到关注 (14)5、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弱 (14)6、环保压力较大 (14)7、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15)8、急需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创新 (15)四、行业竞争格局及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7)1、行业竞争格局 (17)2、行业进入门槛 (18)(1)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 (18)(2)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 (18)(3)环保要求 (19)(4)产品品质和品牌 (20)(5)印染企业更换染料的专业技术要求高 (20)五、染料行业市场容量及供求情况 (21)1、纺织行业稳定发展为染料行业的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 (21)2、印染行业的发展有效拉动染料产品需求 (22)3、新兴纺织品消费市场崛起,促进了相应染料产品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24、绿色环保产品竞争力突出,市场空间广阔 (23)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3)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加入WTO 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大的内需市场 (24)(2)国家政策支持 (25)(3)国际制造能力转移 (26)(4)本土资源与市场优势 (26)(5)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 (27)(6)全球化发展开始推进 (27)2、不利因素 (27)(1)环境保护问题 (27)(2)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缺乏 (28)(3)绿色壁垒 (28)(4)落后产能过剩,同类产品无序竞争 (28)八、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29)九、染料行业经营模式及行业区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 (30)1、行业经营模式 (30)2、行业区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 (30)(1)区域性 (30)(2)周期性和季节性 (30)十、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31)1、上游行业 (31)2、下游行业 (32)十一、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3)染料制造业是化学工业中较早形成专业体系的行业。
染料项目行业调研报告

染料项目行业调研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染料项目行业调研报告目录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第二章行业发展概况第三章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第四章重点企业调研分析第五章重点投资项目分析第六章总结及展望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产业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政策的扶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先后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等政策文件,将高性能有机颜料、环保型有机颜料或高品质有机颜料等作为国家鼓励类、重点支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
第二,国家相关产业对高性能有机颜料的下游应用领域如塑料、油墨和涂料等先后发布了产业支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相关政策,为产品市场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各国政府对有害、污染着色剂的限制各国政府日益严格的着色剂使用标准,将进一步限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染颜料的使用,进而为高性能有机颜料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早在1994年,德国政府颁布的第二批消费品条例就明确了20种禁用芳香胺所合成的颜料为禁用颜料;2002年9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出了2002年第六十一号指令,禁止使用会在还原条件下分解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颜料;2003年1月6日,欧盟委员会进一步规定在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市场上禁止使用和销售含铬偶氮颜料。
2007年正式实施的REACH法规,取代了欧盟之前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其监管的重点之一便是染料、有机颜料、助剂、中间体及其下游产品,如玩具、纺织品等。
我国相关部门也陆续颁布法规、行业标准,限制含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的使用。
2002年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实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010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实施《汽车涂料有害物质限量》;2016年10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中国就成为全球染料第一大国

中国就成为全球染料第一大国
从上世纪末全球生产重心从欧美转移到中国开始,中国就成为全球染料第一大国。
五六年前,这个No.1 似乎还徒有虚名。
随着龙盛集团对全球染料巨头德司达公司的收购完成,中国染料在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越来越难以撼动,中国染料人也越来越有底气。
这种底气不仅来自于近几年染料价格的飙涨,更归因于中国染料行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在众多化工子行业中,染料行业提前尝到了新常态的甜头。
从十一五末至今,染料行业产量年均增幅不超10%,与之前15%~20%的产量增速相比明显下降,价格和利润却有大幅提升。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关乎基本民生的重要行业。
去年9 月发生在腾格里沙漠的宁夏明盛染化公司污染事件,由于其影响恶劣,将整个染料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给染化及下游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带来风险。
在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下,狂风骤雨式的环境整治在染料行业展开,对染料市场和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染料价格也一路飙升。
中国染料行业在角逐全球No.1 的初期,产能迅速扩张,不惜压低价格、牺牲效益和环境,以抢占市场份额。
当时,虽然染料产能、产量和市场有了较快增长,但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产能扩张较快,引发了无序竞争,染料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还造成了国内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中国染料在国际上确定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染颜料年产量。
染料行业分析报告.pdf

染料行业分析报告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颜永彬(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5 号新盛大厦B 座18层100033)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染料、有机颜料生产国,“十一五”期间,我国染料实现了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29%,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6.20%,产量年均增长2.67%,其中染料产量年均增长1.98%,有机颜料产量年均增长5.18%,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25%,直接出口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
一、我国染料行业分类根据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八个大类。
染料行业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染料工业所生产的各类染料、有机颜料等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皮革、轻工产品、涂料、油墨等各个领域。
二、染料行业监管及政策(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体制染料行业由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负责行业的规范引导和自律管理,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染料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是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由从事染料、有机颜料、印染助剂、中间体和色母粒的生产、科研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结成。
(二)行业政策与法规1、主要政策法规纺织染料行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配套产业,受纺织、石化等支柱性产业发展的影响,其行业发展接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指导。
染料行业所属精细化工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染料行业排放的三废量大,难以处理,染料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高度重视,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已于2007 年3 月1 日下发了《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已委托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和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展染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加入的各种染料、助剂,当有害残留物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染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摘
要 : 染 料 与 人 们 的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具 有 “ 刚 性 需 求 ” 的基 本 属 性 。但 是 ,受 经 济 环 境 不 景 气 、产 能 过 剩 、
节 能 减 排 要 求 日趋 严 格 和 生 产 成 本 上 涨 过 快 等 诸 多 不 利 因 素 的 影 响 ,我 国染 料 行 业 正 面 临 着 进 退 两 难 的 发 展 困 境 作 者在 捋 清 对 染 料 发 展 各 种 有 利 和不 利 的 因素 的基 础 上 ,预 测 了今 后 一 段 时 期 内 ,我 国染 料 工 业 发 展 的 趋 势 .并 且 针 对 染 料 企 业 如 何 将 不 利 因素 化 解 成 对 企 业 发 展 有 利 的 正 能量 提 出 了几 点 建 议 。
染 料 工业 也 会 随之 迈 向更 高 的发 展 阶段 其 动 力 来 自于 内需和 出 口两个 方面
一
料 工业 总产 值 完成 4 4 1 亿 元 . 同 比增 长 2 . 7 % .其
中 ,染 料 完成 8 3 . 3万 t 。同 比增 长 7 . 9 % 。有 机 颜 料完成 2 l万 t .与 上 年 同期基 本 持 平 。从 有 关 数 据来 看 ,近年来 我 国的染 料 产量 一 直处 于上 升 期 。
第
3 1 卷 第 9 期
化
学
工
业
・1 5・
2 01 3 年 9 月
CHEM I CAL I NDUS TRY
我 国染料 行 业 发展 趋 势 分析
韩 永 奇 .韩 晨 曦
( 1 . 山 东 蓬 莱 市 经 济 和 信 息 化 局 ,蓬 莱 2 6 5 6 0 0;蓬 莱 市 红 卫化 工有 限公 司 ,蓬 莱 2 6 5 6 0 0)
染料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染料⾏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染料⾏业发展概况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的化合物,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类。
天然染料⼀般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植物染料如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包括胭脂⾍等。
天然染料主要⽤于天然纤维(⽑、⿇、丝、棉)和部分⼈造纤维(⽜奶纤维、⼤⾖纤维、⽵纤维、莫代尔等)纺织品上,还可以⽤在⼯艺品、⽪具、⽵⽊制品、化妆品上。
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或⽯化初级产品加⼯后经化学加⼯⽽成。
染料⾏业产业链染料制造业的上游⾏业为⽯油化⼯、基础化⼯和煤化⼯⾏业,染料主要原料为苯、萘、蒽、杂环类以及⽆机酸碱等化学⽤品,下游⾏业为纺织⾏业中的印染⾏业。
染料⾏业产业链情况国内染料⾏业发展状况中国的纺织染料制造业是伴随着下游纺织印染⼯业的发展⽽不断成长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开放和世界纺织⼯业格局的调整推动了我国染料⼯业的迅猛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2004年,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约占世界染料总产量的60%。
2000~2016⼗六年间,中国染料产量由25.7万吨提升⾄92.8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8.36%。
“⼗⼆五”期间,我国染料⾏业⼯业总产值2504.6亿元,年均增长8%,产品销售总收⼊2370.6亿元,年均增长 6%,利税总额332.3亿元,年均增长22.2%,染料总产量433.7万吨,年均增长4.5%。
“⼗三五”开局,染料⾏业稳中有进,2016年、2017年全年实现⼯业总产值分别为598.5亿元、621亿元,产品销售收⼊分别为531.8亿元、591亿元,产量分别为92.8万吨、99万吨。
2011-2017年我国染料⾏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2011-2017年我国染料⾏业产量情况国内⽣产主要染料分类情况我国⽣产的主要染料包括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等。
我国染料构成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类染料中产量和出⼝最⼤,上述两类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9%。
染料行业发展现状

染料行业发展现状
染料行业是化工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纺织、印刷、造纸、油漆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染料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首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传统染料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染料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因此,政府对染料行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含有有害物质的染料被淘汰或禁用。
同时,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对不环保的染料产品逐渐失去市场。
其次,高技术染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高技术染料是指采用新技术生产的染料,具有高色牢度、高稳定性和低环境污染等特点。
高技术染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纺织、印刷和电子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高技术染料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提高,其品质和效果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此外,染料行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压力。
随着染料技术的不断提高,染料产能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上染料供过于求。
染料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变小,染料企业生存面临一定困难。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染料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寻找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以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总之,染料行业发展现状面临着环保压力、技术创新和价格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
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符合环保要求,提
高产品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共同努力,促进染料行业向更加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经营模式、技术水平、行业发展环境

中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经营模式、技术水平、行业发展环境3、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1)经营模式①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随着下游印染客户对染料的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度等染色性能的个性化要求,市场对染料产品型号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因此,染料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别于其他制造业,采用在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定制化生产的经营模式。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情况,公司能够实施新产品的同步、快速研发,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需求,采取该种经营模式的主要是行业内产销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染料生产企业。
②产业链经营模式由于染料行业上游中间体行业的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染料生产企业经过一定积累形成优势产销规模后,开始将自身业务向行业上游H 酸、对位酯等染料中间体领域进行延伸,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与中小型企业相比,该类企业在生产连续性、成本可控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盈利模式行业内的企业一般综合考虑客户对产品染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度等要求,采取了以成本加成为主的方式,并综合考虑市场竞争等情况对产品进行销售定价,从而赚取相应的利润。
4、行业技术水平、特点染料行业是精细化工领域下的一个分支行业,该行业的技术核心在于运用先进的工艺规程、控制设备降低产品成本、“三废”排放量,提高产品的收率、质量和稳定性。
染料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两个生产阶段,即原染料合成阶段和商品染料加工阶段。
在原染料合成阶段,公司采用独特的合成技术以及催化技术,提高染料合成的反应转化率;采用DCS 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合成反应中的温度、时间以及pH 值;采用液相色谱仪控制各反应终点,保证了产品高稳定性、高收率。
在商品染料加工阶段,公司主要采用湿拼混工艺,使得染料及添加剂分布更均匀,并减少废水排放。
(1)原染料合成工艺技术特点在活性染料的重氮化工序中,公司采用冰磨重氮工艺,将重氮组分加入到适量冰水中打浆,然后加入少量盐酸,在低温下直接与亚硝酸钠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