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
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局域网,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然而,当不同的 VLAN 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时,就需要通过路由器来实现 VLAN 间的路由。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VLAN。
简单来说,VLAN 是一种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的技术。
每个VLAN 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不同 VLAN 之间的设备在二层(数据链路层)上是相互隔离的,也就是说,一个 VLAN 中的广播帧不会被转发到其他 VLAN 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实现 VLAN 间的路由呢?想象一下,在一个企业网络中,可能有不同的部门,如财务部、市场部、研发部等。
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安全和独立性,我们可以将它们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
但是,这些部门之间有时又需要进行通信,例如财务部需要向市场部提供一些财务数据,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路由器来实现VLAN 间的路由,让不同 VLAN 中的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通过路由器实现 VLAN 间路由。
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单臂路由和多层交换。
单臂路由是一种较为简单和经济的实现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我们只需要在路由器的一个物理接口上配置多个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 VLAN。
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的 VLAN 标签来进行路由转发。
为了实现单臂路由,首先需要在交换机上创建 VLAN,并将相应的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然后,将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的端口设置为 trunk 端口,以便能够传输多个 VLAN 的数据包。
在路由器上,为每个 VLAN 对应的子接口配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这些 IP 地址将作为各个 VLAN 的网关。
当不同 VLAN 中的设备要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被发送到交换机,交换机通过 trunk 端口将数据包转发给路由器。
如何实现同一路由器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如何实现同一路由器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本文是小编带来如何实现同一路由器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欢迎大家阅读。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第一步,看拓扑图。
先把pc上的ip都配好。
开始设置switch0:>en>conf t>vlan 2>exit>int fa 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2>exit>int fa 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exit>int fa 0/3>switchport mode trunk>endswitch1:>en>conf t>vlan 3>exit>int fa 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3>exit>int fa 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3>exit>int fa 0/3>switchport mode trunk>endRouter0:>enable>configure terminal>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no ip adderss //清除ip>no shutsown>exit>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子接口设置>encapsulation dot1Q 2 //封装协议连到vlan 2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exit>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no ip adderss //清除ip>no shutsown>exit>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1 //子接口设置>encapsulation dot1Q 3 //封装协议连到vlan 3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endpc0 CMD:ping PC1ping PC 3。
局域网如何实现双路由器互访

静态路由设置初涉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很多家庭和小企业都组建了局域网来共享宽带接入。
而且随着局域网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都涉及到2台或以上路由器的应用。
当一个局域网内存在2台以上的路由器时,由于其下主机互访的需求,往往需要设置路由。
由于网络规模较小且不经常变动,所以静态路由是最合适的选择。
本文作为一篇初级入门类文章,会以几个简单实例讲解静态路由,并在最后讲解一点关于路由汇总(归纳)的知识。
由于这类家庭和小型办公局域网所采用的一般都是中低档宽带路由器,所以这篇文章就以最简单的宽带路由器为例。
(其实无论在什么档次的路由器上,除了配置方式和命令不同,其配置静态路由的原理是不会有差别的。
)常见的1WAN口、4LAN口宽带路由器可以看作是一个最简单的双以太口路由器+一个4口小交换机,其WAN口接外网,LAN口接内网以做区分。
路由就是把信息从源传输到目的地的行为。
形象一点来说,信息包好比是一个要去某地点的人,路由就是这个人选择路径的过程。
而路由表就像一张地图,标记着各种路线,信息包就依靠路由表中的路线指引来到达目的地,路由条目就好像是路标。
在大多数宽带路由器中,未配置静态路由的情况下,内部就存在一条默认路由,这条路由将LAN口下所有目的地不在自己局域网之内的信息包转发到WAN口的网关去。
宽带路由器只需要进行简单的WAN口参数的配置,内网的主机就能访问外网,就是这条路由在起作用。
本文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静态路由的设置应用,第二部分讲解关于路由归纳的方法和作用。
下面就以地瓜这个网络初学者遇到的几个典型应用为例,让高手大虾来说明一下什么情况需要设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条目的组成,以及静态路由的具体作用。
例一:最简单的串连式双路由器型环境这种情况多出现于中小企业在原有的路由器共享Internet的网络中,由于扩展的需要,再接入一台路由器以连接另一个新加入的网段。
而家庭中也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用一台宽带路由器共享宽带后,又加入了一台无线路由器满足无线客户端的接入。
VLAN的工作原理

VLAN的工作原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的局域网。
VLA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虚拟局域网,将不同的端口或MAC地址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从而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一、VLAN的分类1. 根据端口划分的VLAN:根据交换机的端口将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这种方式称为端口VLAN(Port-based VLAN)。
例如,将交换机的端口1-8划分到VLAN1,端口9-16划分到VLAN2,以此类推。
2. 根据MAC地址划分的VLAN:根据设备的MAC地址将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这种方式称为MAC地址VLAN(MAC-based VLAN)。
例如,将MAC地址以00:11:22:33:44:55开头的设备划分到VLAN1,将MAC地址以AA:BB:CC:DD:EE:FF开头的设备划分到VLAN2。
3. 根据协议划分的VLAN:根据设备所使用的协议将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 中,这种方式称为协议VLAN(Protocol-based VLAN)。
例如,将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设备划分到VLAN1,将所有使用IPX/SPX协议的设备划分到VLAN2。
二、1. VLAN的划分VLAN的划分是通过交换机上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来实现的。
管理员可以在交换机上创建多个VLAN,并为每个VLAN指定一个唯一的标识符(VLAN ID)。
设备可以根据其所属的VLAN ID来进行通信。
2. VLAN的隔离VLA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换机上的端口隔离来实现的。
每个交换机端口都可以配置为属于一个或多个VLAN。
当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交换机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 ID来决定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个端口。
只有属于同一个VLAN的设备才能相互通信,不同VLAN的设备之间是隔离的。
3. VLAN的通信虽然不同VLAN的设备之间是隔离的,但有时候需要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做交换机用实现双路由的连接

路由器做交换机用实现双路由的连接在网络通信中,使用路由器连接两个不同的网络是很常见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路由器的NAT功能来实现两个网络的互访。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需要直接连接两个网络,并且希望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路由器做交换机的方式来实现双路由的连接。
1. 首先,选择一台路由器作为主路由器(Router1),另一台作为辅助路由器(Router2)。
主路由器连接主网络,辅助路由器连接辅助网络。
2. 进入Router1的配置界面,禁用其路由功能。
通常,在配置界面的网络设置中,可以找到路由功能的选项,将其关闭即可。
3. 进入Router2的配置界面,同样禁用其路由功能。
4. 在Router1中,配置两个接口,一个接口连接主网络,另一个接口连接Router2、这两个接口都属于同一个VLAN。
5. 在Router2中,同样配置两个接口,一个接口连接辅助网络,另一个接口连接Router1、这两个接口也属于同一个VLAN。
6. 配置Router1的接口地址,确保与主网络的IP地址处于同一个网段。
7. 配置Router2的接口地址,确保与辅助网络的IP地址处于同一个网段。
8. 在Router1中,配置静态路由,将辅助网络的目的地址指向Router2的接口地址。
9. 在Router2中,配置静态路由,将主网络的目的地址指向Router1的接口地址。
10. 现在,主网络和辅助网络通过Router1和Router2相互连接起来了。
主网络中的设备可以直接访问辅助网络,反之亦然。
使用路由器做交换机的方式可以实现双路由的连接,使得两个网络之间的设备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可以在没有专门的交换机的情况下实现双路由的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路由器做交换机的方式会降低网络的性能,因为路由器的交换功能通常比专门的交换机要差。
因此,在大型网络环境中,还是建议使用专门的交换机来实现两个网络的连接。
WayOS软路由器内网VLAN怎么设置

WayOS软路由器内网VLAN怎么设置WayOS软路由有一项内网VLAN功能,该功能是通过给路由器下的交换机划分802.1QVLAN,可以实现内网用户处于不同的VLAN下,通过路由与交换机的VLAN标签对接,方便管理员管理局域网内的用户。
WayOS软路由器内网VLAN划分设置方法其实很简单,下面由店铺告诉你!WayOS软路由器内网VLAN划分设置方法第一步:打开路由器内网vlan的配置界面。
该功能设置的隐藏界面是:192.168.1.1,在浏览器中输入上述地址,即可进入路由器内网VLAN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为,勾选上开启VLAN功能和出口VLAN,点击提交设置。
开启VLAN功能:对含有vlantag标签的数据,路由器转发时会去掉vlantag标签。
出口VLAN:对含有vlantag标签的数据,路由器处理后转发时会加上对应的TAG标签再进行转发。
路由器VLAN:路由器转发的数据会强制附带上设置的TAG标签,这里一般保持默认。
第二步:给路由器LAN口下的交换机划分VLAN以8口交换机为例,配置是交换1口的vlan ID为1,2口的VLAN ID为2,以此类推,7口的VLAN ID为7。
8口为公共口,该口与路由器的LAN口相连。
效果如何,我们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看一看。
我们在维盟路由"认证管理">>"用户管理"处添加一些带VLAN ID的用户,如图所示:另外还要注意:带有内网VLAN功能的软路由,在用户管理界面会多一个VLANID的配置项。
要说明的是,VLAN ID为1表示该账号必须是PC在交换机VLAN ID为1的接口下面才能登陆成功,0表示在任意一个VLAN下都可以登陆。
将PC与交换机2口相连,打开宽带连接,使用VLANID为2的账号进行拨号,可以正常。
断开连接,使用VLANID为3的账号进行登陆,会出现691错误提示。
如果使用VLANID为0的账号,那么在交换机的任一接口都可以登陆成功。
网络规划中如何实现多子网的互通

网络规划中如何实现多子网的互通要实现多子网的互通,在网络规划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VLAN划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方式,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
通过VLAN划分可以实现多个子网之间的互通。
在网络规划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不同的VLAN,并在交换机上配置相应的VLAN,将不同的子网划分为不同的VLAN。
通过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VLAN之间的互通。
二、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是实现不同子网之间互通最常用的设备。
在网络规划中,我们可以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不同的子网,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在路由器上,可以配置多个接口,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子网。
通过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将收到的数据包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转发,使不同子网之间的数据可以交流。
三、子网掩码配置在网络规划中,需要合理配置子网掩码,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
子网掩码是一个和IP地址配合使用的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
通过合理设置子网掩码,可以将同一子网的主机划分到同一个子网中,不同子网的主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网中。
通过配置合适的子网掩码,可以实现多个子网之间的互通。
四、网络地址转换(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可以将私有网络中的IP地址转换为公有网络中的IP地址,实现局域网的互联和访问互联网。
在网络规划中,我们可以使用NAT将不同子网中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实现多个子网之间的互通和与互联网的访问。
五、虚拟专用网(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如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专用网络,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建立加密的通信连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
在网络规划中,我们可以使用VPN技术,在不同子网之间建立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加密的通信连接实现多个子网之间的安全互通。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各章简答题解答(课后习题)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各章简答题解答(课后习题)第1章1、说明Internet和Intranet的概念及区别。
答:Internet 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之上的路由器和线路的物理集合。
应用于广域网。
Intranet 企业内部网,使用Internet 一样的的工具、协议、线路。
Intranet 与 Internet 相比,可以说Internet 是面向全球的网络,而Internet则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的实现,它能够以极少的成本和时间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大量信息资源高效合理地传递到每个人。
Intranet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充分利用通讯线路、经济而有效地建立企业内联网的方案,应用Intranet,企业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2、互联网是由什么组成的?答:互联网网络系统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在网络系统中,硬件对网络的性能起着决定的作用,是网络运行的实体;而网络软件则是支持网路运行、挖掘网络潜力的工具。
网络硬件通常包括: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卡和通信介质。
网络软件通常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
3、OSI模型及各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物理层:建立在传输介质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同时接收来自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层和会话层之间,实质上它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衔接的一个接口层。
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服务,同时接收传输层的服务。
表示层:向上对应用层服务,向下接受来自会话层的服务。
应用层:是 OSI 的最高层,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
(1)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
(2)网间通信是根据不同的层次划分的,同等层间可以互相通信。
(3)(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N-1)层提供的服务。
(4)(N)层在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
实验环境: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目的和要求:用PC、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构成一个网络;规划PC机及
路由器相关接口的IP地址,配置路由器单臂路由,使在不同Vlan之间的PC机之间能相互通信。
实验过程:
1、在Packet Tracer中建立如下实验拓扑图:
其中,PC 0的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Switch 0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1上,PC 1的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Switch 0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2上,Switch 0的fa 0/24连接在路由器的fa 0/0上。
2、开启连接交换机快速以太网端口的路由器端口fa 0/0;
开启后的效果如下:
3、在端口模式下使用switchport mode trunk命令改变交换机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24的端口模式;
4、在交换机上新建vlan 10、vlan 20两个vlan,并在特权模式下查看新建的vlan;
5、将PC机连接交换机的端口fa 0/1、fa 0/2分别分配给新建的两个vlan:vlan 10、vlan 20,具体操作如下:
6、规划并配置两台PC机的ip address,其中PC 1的ip address为192.168.108.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08.1;PC2的ip address为192.168.11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12.1
7、在PC 0通过ping命令查看这时两台PC机能否通信;
结果标明:这时两个PC机是无法通信的。
8、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创建路由器的fa 0/0.1虚拟子接口,封装其Vlan 10的数据格式,并配置子接口的ip address为PC 0的网关地址;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创建路由器的fa 0/0.2虚拟子接口,封装其Vlan 20的数据格式,并配置子接口的ip address为PC 1的网关地址;
9、再次在PC 0通过ping命令查看两台PC机能否通信;
结果标明:PC 0和PC 1已经可以进行通信。
实验结论: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是在不同vlan之间,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路由通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