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 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一.选择(满分30分)注意: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到上面表格中1.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A.平均半径6371千米B.最大周长4万千米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D.最大周长8万千米2.下列关于经线、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有无数条 D.经线有无数条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4.当我们开始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产生B.四季变化C.昼夜更替现象D.昼夜长短变化6.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1000 000B.1:200 000C.1:2000 000D.1:20 0007.寒假期间小明想浏览一下北京的风景名胜,他携带的地图最合适的是()A.中国政区图B.北京交通旅游图C.世界政区图D.中国人分布图8.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应是()A.1:400B.1:40 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D.1:3009.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B.从太空看地球更像“陆球”C.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D.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10.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A.亚洲、欧洲B.欧洲、北美洲C.北美洲、南美洲D.欧洲、非洲11.下列地理事物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的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乌拉尔河D.白令海峡12.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D.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物13.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A.等高线B.等深线C.等温线D.等降水量线14.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它们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15.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的气候是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6.根据下列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请你判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乌鲁木齐:423B.北京:77C.济南:63D.合肥:2417.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C.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D.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18.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A.陆地B.海洋C.云雨区D.积雪和冰川19.“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A.山地B.盆地C.平原D.高原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南极洲B.亚洲C.大洋洲D.南美洲2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A.午后1点B.午后2点C.日出前后D.正午12点2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23.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A.亚洲东部B.欧洲C.北美洲东部D.极地地区24.小明想去美国留学,他先要学习的语言是()A.法语B.阿拉伯语C.英语D.西班牙语25.“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A.发达国家B.北半球的国家C.北美洲D.发展中国家26.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极地地区全年严寒B.明天大风降温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东边日出西边雨27.下列大洲中,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28.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无法判断29.当地球公转至夏至日时(B)太阳直射点在()A.赤道B.南回归线C.北极圈D.北回归线30.下列亚洲国家中哪个是发达国家()A.中国 B.韩国 C.日本 D朝鲜得分评卷人二.填空(满分20分)1.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7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7

辽宁省兴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分值1分,计20分)20B二.综合题(计80分)(一)(每空1分,计10分)1、A C A B 西南 2、长极夜甲乙3、12 12(二)(每空1分,计10分)1.东南 3 2.山脊山谷陡崖山谷 3.E该处等高线稀疏 4.500 22(三)(每空1分,计10分)1.北南北 2.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3.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四)(每空1分,计10分)1.英语 2..热小 3.非黑 4.苏伊士 5.D6. 板块7.C8.北极(五)(每空1分,计10分)1、热温寒 2、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3、①高,低②高,低③降低(六)(每空1分,计10分)1.乙甲 2.气温年较差小,终年高温热全年多雨 D 3.1 降水少7 降水多(七)(第三小题原因3分,其他每空1分,计10分)1、城市乡村乡村2、沿河3、城市 d d地地形平坦,距水源近,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团块(八)(每空1分,计10分)1、①亚 D 2.北美大洋 3.③④⑥ 4.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 (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 (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下面四幅地图的图幅面积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安徽地图C.中国地图D.亚洲地图2.小罗的哥哥准备跑长途货运,小红打算送给哥哥一幅地图,你认为她最好送哪种地图()A.政区图B.旅游图C.交通图D.地形图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4.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种要素来表示()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人口出生率C.人口密度D.人口总数5.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A.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6.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亚洲东部平原7.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A.黑色人种一欧洲 B.白色人种一非洲中部C.黄色人种一亚洲东部D.黄色人种一欧洲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是()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极洲9.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A.多,少B.多,多C.少,少D.少,多10.下列几句话中表示的是气候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明天大风降温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昆明四季如春11.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12.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A.低、高B.高、低C.低、低D.高、高1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0.6℃B.6℃C.10℃D.5℃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法语D.德语15.国家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A.发达国家B.落后国家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6.气候的要素是()A.降水和气温B.气温C.降水D.温差17.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18.下列不属于三大宗教的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19.下列不属于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的是()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地形崎岖D.资源丰富20.体毛较多,嘴唇较薄的是什么人种()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以上都不对21.“南南合作”是指()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D.南半球国家之间的合作22.下列不属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是()A.人口B.资源C.环境D.教育23.下列各地与其传统民居连接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窑洞B.内蒙古﹣﹣蒙古包C.北极地区﹣﹣冰屋D.东南亚﹣﹣平顶房24.下列不属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经度位置25.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是()A.威尼斯城B.平遥古城C.丽江古城D.兵马俑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26.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大板块.它们是: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F板块.(2)六大板块是不断着的.板块内部地壳,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多和.27.读世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赤道附近年降水两极地区降水.(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大陆西岸年降水量.(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沿海地区年降水量.2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填出人口稠密区A,B,这里是人类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2)填出人口稠密区C,D,这里是现代工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3)人口稀疏区在极端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地区、终年严寒的地区等.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下面四幅地图的图幅面积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安徽地图C.中国地图D.亚洲地图【考点】2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亚洲地图>中国地图>安徽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安徽地图>中国地图>亚洲地图>世界地图.故选:A.2.小罗的哥哥准备跑长途货运,小红打算送给哥哥一幅地图,你认为她最好送哪种地图()A.政区图B.旅游图C.交通图D.地形图【考点】2C: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罗的哥哥准备跑长途货运,小红打算送给哥哥一幅地图,送交通图最为合适.故选:C.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考点】I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选:B.4.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种要素来表示()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人口出生率C.人口密度D.人口总数【考点】67: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量之比.【解答】解: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A.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考点】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英语主要分布地区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适用范围广,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解答】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选:B.6.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亚洲东部平原【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青藏高原的地势过高;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候及其寒冷;这些都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A.黑色人种一欧洲 B.白色人种一非洲中部C.黄色人种一亚洲东部D.黄色人种一欧洲【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根据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解答.黑色人种一非洲中部和南部、美国、巴西以及印度南部,白色人种一欧洲、西亚和北非洲,印度北部、大洋洲、北美洲,黄色人种一亚洲东部,混血人种一拉丁美洲.【解答】解:A、黑色人种一非洲中部和南部、美国、巴西以及印度南部,故本选项错误;B、白色人种一欧洲、西亚和北非,印度北部、大洋洲、北美洲,故本选项错误;C、黄色人种一亚洲东部,故本选项正确;D、黄色人种一亚洲东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是()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极洲【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全球分布着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另外,亚洲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依据题意.故选:A.9.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A.多,少B.多,多C.少,少D.少,多【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故选:A.10.下列几句话中表示的是气候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明天大风降温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昆明四季如春【考点】4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昆明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考点】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故选:B.12.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A.低、高B.高、低C.低、低D.高、高【考点】4A: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解答】解:从纬度位置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选:C.1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0.6℃B.6℃C.10℃D.5℃【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解答】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一些高山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故选:A.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法语D.德语【考点】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解答】解: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故选:A.15.国家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A.发达国家B.落后国家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考点】78: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领土面积来看,有的国家幅员辽阔,有的国家地域狭小.从人口来看,有的国家人口众多,有的国家人口稀少.从政治体制来看,各国的社会制度也有不同.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差别很大.【解答】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D.16.气候的要素是()A.降水和气温B.气温C.降水D.温差【考点】4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解答】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故选:A.17.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解答】解: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A.18.下列不属于三大宗教的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有7亿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在中国被称为回教.【解答】解: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犹太教不属于三大宗教.故选:D.19.下列不属于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的是()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地形崎岖D.资源丰富【考点】6C: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位置、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解答】解: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而地形崎岖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C.20.体毛较多,嘴唇较薄的是什么人种()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以上都不对【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解答】解:头发呈波状,嘴唇薄,体毛较多的人种为白色人种.故选:A.21.“南南合作”是指()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D.南半球国家之间的合作【考点】7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解答】解: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称之为“南北对话”.故C符合题意.故选:C.22.下列不属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是()A.人口B.资源C.环境D.教育【考点】H7: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分析】针对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联合国多次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倡导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强调了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资源与环境,以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解答】解:当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粮食短缺,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故选:D.23.下列各地与其传统民居连接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窑洞B.内蒙古﹣﹣蒙古包C.北极地区﹣﹣冰屋D.东南亚﹣﹣平顶房【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答】解:在炎热多雨的东南亚地区,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故选:D.24.下列不属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经度位置【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解答】解: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故选:D.25.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是()A.威尼斯城B.平遥古城C.丽江古城D.兵马俑【考点】6E: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解答】解: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中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陕西西安的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它不属于聚落.故选:D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26.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它们是: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考点】3A: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解:读图可知,(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图中A是亚欧板块,B是非洲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D是太平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故答案为:(1)六;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2)运动;稳定;活跃;火山;地震.27.读世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赤道附近年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多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少,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多.【考点】4J: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解答】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2)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3)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故答案为:(1)多;少;(2)多;少;(3)少;多.2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填出人口稠密区A亚洲南部,B亚洲东部,这里是人类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2)填出人口稠密区C欧洲西部,D北美洲东部,这里是现代工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3)人口稀疏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等.【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

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

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

逸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七年级地理(全卷2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时,必须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读经纬网图,完成2~3题。

2 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A.(40ºE,40ºN)B.(40ºE,40ºS)C.(40ºW,40ºN)D.(40ºW,40ºS)3 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4 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南北方向的分界线5 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D.纬度最大的是180°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A.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A. 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7.下列四天中,昆明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8.教室里挂有图幅相同的下列四幅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云南省地图 D.泸西县地图9 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60 000,则A、B两地相距( )A.2.4千米B.24千米C.240千米D.2 400千米10.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不断的活动B.地球上人口的增多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D. 气候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减少11.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亚欧板块12.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A欧洲和大西洋B北美洲和太平洋C亚洲和印度洋D大洋洲和北冰洋1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A.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14.下列各图中表示山脊的是()15.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A.一月B.三月C.六月D.七月16.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地理考试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地理考试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的是A.0°经线B.0°纬线C.20°W经线D.23.5°N纬线2.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A.40°N、20°EB.23.5°N、0°C.40°S、20°WD.40°N、20°W3.我们家乡盐城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时,太阳光直射在A.40°S纬线B.20°S纬线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4~5题。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C.与自转方向相反D.与自转方向相同5.当地球运动至①位置时,太阳直射在A.赤道B.南回归线C.北回归线D. 北极圈6.下列所列的四个比例尺中, 最小的是A.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B. 1/50000C. 五十万分之一D. 1: 1000000读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回答7~8题。

7.图中“A.山谷 B.山顶C.出脊 D.陡崖8.图中虚线表示的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缓的是A.○1线路 B.○2线路C.③线路 D.○4线路9.同时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A.欧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10.下列现象中,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青藏高原上分布许多动植物C.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 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1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A.四季如春 B.长夏无冬 C.风和日丽 D.常年湿润12.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南京1月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D.早晨8时13.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14.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使用的最主要语言是A.俄语 B.英语 C.法语 D.汉语15.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均位于哪一大洲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16.产生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别的原因是A.劳动生产方式 B.人口密度大小 C.人口数量多少 D.居民收入高低17.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 D.地形崎岖1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A.自然条件差异 B.政治地图变化 C.发展水平差异 D.社会制度不同19.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位于A.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B.南极洲、南美洲和欧洲C.非洲、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北美和大洋洲20.下列国家中,既位于亚洲又属于发达国家的是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本卷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40分。

全卷满分为100分,共6页,考试时间为50分钟。

题号选择题1-30 综合题总分31 32 33 34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栏对应的空格内,不填入表格、多选、错选不得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右图1为某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春分日早晨,汕头市某学校学生小明站在校园中央,若他想看到初升的太阳,应该仰望的一侧是:A.花坛那一侧的上空B.校门方向的上空C.教学楼那边的上空D.阅览室一侧的上空2.阅览室与实验室的实地距离为100米,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 B. 1:200 000C.1:2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下图2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船队的航行方向大致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4.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这一事实验证了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的自转运动C.地球的公转运动D.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右图3为某岛屿位置图,读图完成5﹣8题.5.甲地的经纬度为A.8°N,80°E B.8°N,80°WC.8°S,80°E D.8°S,80°W6.该岛屿位于A.西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北半球7.从纬度位置看,甲地位于A. 高纬度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低纬度地区D. 不确定8该岛地势叙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B.中部高四周低C.东高西低D.中部低四周高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立即跑向室外B.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来救援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是绕着地轴运动B.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天D.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交替3.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交替C.寒暑交替D.极夜现象4.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A.接近正圆的球体B.一个倒扣的盆子C.是一个椭球体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6.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A.稳定B.多变C.影响生产、生活D.长时间7.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C.①有“热带大陆”之称D.②③两大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8.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9.据日本共同社2013年6月7日报道,日本卡车制造商日野宣布,将与丰田通商合作在肯尼亚生产和销售中型卡车。

双方计划从日本出口零部件,然后委托当地企业进行组装。

该经济商谈应属于()A.经贸合作B.南南合作C.南北对话D.人道主义10.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A.降水的季节变化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D.降水的日变化11.一般说来,某地区与同纬度邻近地区比较,若等温线()A.向低纬度凸出,则气温较高B.向高纬度凸出,则气温较高C.向南凸出,则气温较高D.向北凸出,则气温较高12.马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13.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B.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C.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D.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14.有关地球的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A.地球平均半径6 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D.从北京向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15.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为稀少的是()A.亚洲东部和南部B.亚马孙平原C.欧洲西部平原D.北美洲东部16.生活中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①外出旅游②方便购物③认识世界④防洪抗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每年6月22日前后()A.阳光直射23.5ºSB.这一天称为冬至日C.北半球为夏季D.南半球为秋季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3题。

2017-2018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地理试卷亲爱的同学!转眼间一个学年过去了,又到了我们收获的季节,现在就请打开你智慧“地理的头脑”,来采撷这些丰收的果实吧!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C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160°ED 、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2、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A 、10°NB 、0°C 、40°ND 、90°S 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4、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逊克县实际的是A 、昼夜等长B 、昼长夜短C 、昼短夜长D 、全是白天 5、南北极点属于A 、 高纬度B 、中纬度C 、低纬度D 、中、高纬度分界线 6、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A 、极昼、极夜B 、四季更替C 、昼夜更替D 、昼夜长短变化 7、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回族、维吾尔族多信仰A 、伊斯兰教B 、佛教C 、道教D 、基督教 8、在茫茫的大海中,搜索一艘遇难轮船,必须要用到A 、 指向标地图B 、 普通地图C 、 经纬网地图D 、等高线地图9、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以后,小芳一家兴奋地给远在美国学习的姑妈进行新问候,但奇怪的是当家人向姑妈道“新年好”时,而姑妈回答却是“除夕好”,原因是A 、季节不同B 、远隔重洋C 、两地存在时差D 、姑妈把时间搞错了 10、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 、1:500B 、1:40000C 、1:600000D 、1:3000000 11、看地图, 面对地图, 通常是A 、上南下北, 左西右东B 、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C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D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12、某校举办登山运动,出发时测得山脚处气温是24℃,登上山顶后测得山顶气温是18℃,根据所学知识,此次活动登高了A 、100米B 、1000米C 、600米D 、800米 13、下列是由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A 、台湾海峡的形成B 、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 、青藏高原的形成D 、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1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18小时 15、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A 、大洋洲B 、南极洲C 、南美洲D 、非洲 16、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 、 17、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18、关于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又被称为“水星”B 、六分海洋,四分陆地C 、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D 、陆地彼此连成一片 19、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A 、正午B 、正午后的任一时刻C 、正午前后12时D 、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 20、属于冬季多雨的地区是A 、赤道地区B 、地中海沿岸C 、两极地区D 、亚洲大陆东岸21、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春风”时,争论很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地理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5.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鸟屿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9.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11.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经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绝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

()
A、哈尔滨
B、广州
C、深圳
D、海南岛的海口
1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14.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黄地温度为10℃时,黄岗山的温度为()
A、10℃
B、-0.8℃
C、-10.8℃
D、10.8℃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日食、月食现象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读右面“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而我们能够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人脑的错觉 D.天气的变化
4.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③正午时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
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5.《晏子使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句
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气候
6.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候变化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9.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 00和1800
C. 200W和1600E
D. 200E和1600W
11.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12.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13.玲玲每天中午12: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

请你帮玲玲找到合理的解释()
A.玲玲的身高在变化
B.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
D.玲玲观察错误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乙两村庄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 B.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
C.乙村在甲村的西南方 D.乙村在甲村的东北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山的海拔高度低于1400米
B.甲、乙两村的海拔高度一定相同
C.一般情况下,甲村的降水多于乙村
D.设计中的甲、乙两村之间的公路M比N更经济合理
16. 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

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 B:1:5000000
17.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
18.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二、综合题
1.读右图经纬网图,回答问题(9分)
①将A点(0°、0°)
B点(20°W、20°S)
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②写出C点、D点的经纬度
C D
③A点在C点的 方向,D点在C点的 方向
④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同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点是 ⑤与20°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2.读图回答。

(10分)
①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E、
②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
③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④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⑤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3.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10分)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
A B C D
E F G
②苏伊士运河是字母 处,字母Ⅰ表示的是 运河。

③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主要有
选 择 题 答 案
1、A
2、A
3、B
4、C
5、C
6、A
7、C
8、A 9、D 10、C 11、B 12、A 13、D 14、B
综合题答案:
1、①略 ②10°W、10°S ③东北东南
④B、C、D、C、D ⑤160°E
2、①A鞍部 B陡崖 C山顶 D山脊 E山谷 ②自西北流向东南 略 ③3750米 ④东北 ⑤58
3、①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E太平洋 F大西洋 G印度洋 ②H巴拿马 ③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