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工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工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工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大学工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北京大学的工科教育历史悠久,1910年3月即组织了工学院(当时称工科分科大学),下设土木、矿冶两个系(当时称门)。

1916年以后,北大工学院经过停办、再建、扩大,到1952年已培养了近5000名学生;其后工学院的师生中陆续有23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建筑四个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建制取消。

同年,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

自创立之日起,以周培源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如:钱敏、吴林襄、叶开沅、陈耀松、董铁宝、王仁、周光炯、孙天风等为北大力学的创立付出了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奠定了北大力学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1979年3月24日,北京大学力学系成立。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力学系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力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科技、教育、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力学与其它方面的专家学者。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2位校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二、招生信息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1个: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02 固体力学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03 流体力学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04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20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21 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23 力学(先进材料与力学)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24 力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0125 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三、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2、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a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b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c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满6年(到录取年的9月1日),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有悠久的传统。

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就大力提倡和实施美育与艺术教育。

一方面,他本人亲自在北大开设美学课,并着手编写《美学通论》;另一方面,他在北大组织"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聘请徐悲鸿、陈师曾、萧友梅、刘天华、胡佩衡、陈半丁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到北大授课和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

由于蔡元培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学成了一所艺术气氛十分浓厚的大学,并且很快成为全国的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中心,形成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重视美学研究和艺术研究的宝贵传统。

北京大学于1997年成立艺术学系。

十多年来,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一直坚持"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总体方针,在学科建设、素质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6年1月11日,北京大学决定在艺术学系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

目前,艺术学院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讲师1名,在站博士后6名。

学院现有本科生156人(含留学生45人)、研究生116人(含留学生、港澳台学生24人),MFA(艺术硕士)150人,总计422人。

艺术学院下设四个系:艺术学理论系、影视学系、美术学系、音乐学系;同时设五个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教育学部的课程与教学论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040102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01教学论02数学教育03科学教育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一)初审教育学部统一进行基本条件审查。

基本条件审查合格者,提交各学科进行初审。

各学科组织设置初审委员会(至少5人),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网上匿名评审,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学术潜能、学术伦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初审人数充足的情况下,各专业按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进入外语能力考查名单。

(二)外语能力考查对未达到外语免试条件的初审通过考生,教育学部将于2019年3月16日进行外语考试,外语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考核环节。

(三)复试考核1.考核安排在2019年3月23、24日两天。

2.考核小组由相关学科领域至少5位副教授及以上专家组成。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应用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应用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应用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2017-2018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排名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开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数学科学学院的应用数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六。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大学应用数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

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知识。

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3个研究方向:070104应用数学;研究方向:01.图像重建和图像分析;02.李群表示论及其应用;03.数学物理;04.随机动力系统与光滑遍历论;05.人工智能;06.程序理论,软件形式化方法;07.统计学习与智能信息处理;08.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理论;09.信息安全工程;10.符号计算、自动推理和程序验证;11.图像重建与图像处理;12.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和信号分析中的应用;13.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学院和中心将根据收到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给予考核资格。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口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2)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口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2)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口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人口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京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社会学系的人口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人口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人口学专业是研究人口变动过程与规律的科学。

人口再生产及劳动力再生产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反过来人口各项特征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口学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广泛的交叉。

人口学研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领域,,对于有志于从事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方向,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美国, 人口学者是很多大型社会研究项目所必需的合作者,应该说,人口学在美国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很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人口学在博士招生方面,有1个研究方向:030302 人口学研究方向:01. 人口经济学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一)资格初审1.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招生专家组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

2.外语能力审查: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所列1-8项中的至少一项条件,其中1-8项英语成绩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三年有效期的界定为:成绩证书签发日不早于2016年2月28 日:(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相关通知请查看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网址为https:///zsxx/bszs/bswyks/index.htm)(2)TOEFL成绩:100分及以上;(3)GRE成绩:300分及以上;(4)GMAT成绩:600分及以上;(5)英语六级成绩:530分及以上;(6)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成绩合格;(7)雅思(A类)成绩:6.5分及以上;(8)在英语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的学习并获得学位;(9)其他语种(法、德、日、俄),须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小语种考试(合格标准另定,该项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一、专业介绍法学(知识产权法)专业包含以下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法、著作权法(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专利文献检索、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原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毕业生能分别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也能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还能在研究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或相关的研究工作。

专业备注:本专业拟招生3人左右。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法)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030120 法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01. 知识产权法学;02. 互联网法;03. 娱乐法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初审1.法学院收到考生的报名材料之后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者视为报名合格的考生。

2.各二级学科导师组(招生专家组)根据报名材料对报名合格考生进行初审,决定进入复试的考生人选。

3.导师组决定进入复试考生人数与该学科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不得超过3:1。

复试1.复试方式可以是笔试+面试,也可以只进行面试,具体方式由各二级学科导师组自行决定;2.若复试包含笔试的,由二级学科导师组导师自行出题、评分;3.面试由不少于五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每位老师均对考生打分,考生的面试最终成绩按平均分计算;4.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按百分制打分,各二级学科导师组根据不同的考试方式,计算考生的最终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中各部分所占比重详见“复试规则”(将于复试前公布)。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光华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国民经济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应用经济学学科,是我国高校国民经济学专业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1988年即被评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覆盖国民经济学的主要领域。

该学科坚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在宏观经济管理、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经济学领域取得了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120202 企业管理研究方向:01.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02.战略管理与国际经营;03.市场营销;04.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学院组织所报考专业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议。

同时根据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择优确定复试名单。

初审结果和复试名单将于2019年3月邮件通知。

1、复试时间及方式:一般安排在3月下旬。

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训练和素质、分析和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笔试:即基础能力测试,按报考专业分别测试。

(1)对于报考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第一部分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二部分是高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部分分值各占50%。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33所开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同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国防科技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学院组织所报考专业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议。

同时根据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择优确定复试名单。

初审结果和复试名单将于2019年3月邮件通知。

1、复试时间及方式:一般安排在3月下旬。

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训练和素质、分析和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笔试:即基础能力测试,按报考专业分别测试。

(1)对于报考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第一部分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二部分是高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部分分值各占50%。

(2)对于报考除应用经济学外其他专业的学生,考察内容为各专业(方向)4/6试题,考生按报考专业/方向答题。

笔试成绩作为考生是否能进入面试的依据,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在2018-2019年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备注:本专业招生详情请见《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9年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个研究方向:045171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方向:01.汉语国际教育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选拨工作。

“申请-考核制”分初审和复试两阶段进行。

1、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根据素质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2、考核将根据各专业的具体要求采取专业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3、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 月中下旬(以学院网站通知为准)。

申请人须参加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满分100 分,60 分为合格,考试时长 3 小时;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分钟,满分100 分,60 分为合格。

面试形式为向考官进行陈述,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并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笔试或面试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从合格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公示十个工作日。

四、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及其他代表性学术论文(是否发表不限;发表论文可提供含杂志封面的复印件);其他特别成就、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5)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

(6)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7)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8)三年内(2015年10月以后取得)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复试时需出示原件)。

(9)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及定向培养同意书原件(注明职务、职级、工作年限等内容,负责人签字,单位盖公章或人事章)。

五、考博分数俄语语言文学:笔试、面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各占50%。

六、导师介绍李红印,男,1964年1月生于河南新乡。

1986年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北大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01年在职北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现代汉语颜色词词汇-语义系统研究》,导师:符淮青教授)。

198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09年8月晋升教授职务。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教学与学习词典);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培养与发展)二、专著和译著1、2007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

2、2003年,《现代汉语词汇学》,符淮青著(李红印撰写其中三节内容:第一节词汇规范化问题、第二节术语问题、第九节熟语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

3、2008年,《20世纪中国词汇学》,周荐主编(李红印撰写第七章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发表论文(2000年以后)1、2000年,汉语听力教学新论,《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后编入《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李晓琪主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总主编: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

2、2002年,汉语色彩范畴的词汇化过程,《汉语学报》2002年下卷第6期。

3、2003年,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又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4、2004年,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又编入《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孙德金主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总主编: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

5、2004年,从使用者角度看语文词典编纂,《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3期。

6、2004年,非常时期的汉语远程教学,载《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与王玉、刘超英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7、2005年,《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4期。

8、2006年,三级词语教学单位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9、2007年,对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讨论的认识与思考--兼谈词语教学单位问题,《汉语教学学刊》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10、2008年,构词与造句: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两个重心,《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11、2008年,从封闭到开放--组合型颜色词集合描写,载《WordMeaningandComputing 词义与计算--Proceedingofthe9thChineseLexicalSemanticsWorkshop》,PrintedandboundedinGohBrosEnterprise,Singapore119075,2008年7月。

12、2008年,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问题,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9月。

13、2008年,汉语语文辞书释义创新探讨--站在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立场,载《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14、2008年,中国人的色彩观念与汉语中的颜色词(文章,讲座文稿),载《中国语言文化讲座》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15、2010年,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框架修正——兼论对外汉语教师研究,载《第九届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

16、2010年,学生用工具书如何发挥好学习和教育功能——《新编小学生字典》(第4版)评介.《辞书研究》第6期。

17、2011年将刊,论学习型社会的语文辞书编纂.《辞书研究》。

18、2011年将刊,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四个方面.《国际汉语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

19、2011年将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思考,《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14年,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字词语使用考察,载《基于华语教学的语言文字研究——第七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6月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1993年、1994年,《汉语中级听力教程》(上、下册),潘兆明主编,杨德峰、李红印、刘元满、彭菲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2011年,《汉语教与学词典》,施光亨、王绍新主编,李红印参与编写(编写了G、H、Y等条目词条),北京:商务印书馆。

五、承担科研项目1、2003年(5-10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项目,SARS的启示:语言教学如何应对公共突发疫情,2003年"非典"及其相关问题课题项目。

项目负责人(与王玉、刘超英合作)。

2、2003年9月-2004年4月,国家汉办项目:"汉语水平大纲"修订专题研究项目"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计量分析及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的意见"(项目编号HBK01-05/079)项目负责人(与章琼、刘敬华合作)。

3、2009年7月-2011月7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建设立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六、出访、讲学及出席学术会议1、1993-1994年,赴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基础汉语。

2、1998年1月-5月,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基础汉语。

3、2002年,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复旦大学,提交论文《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

4、2003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提交论文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形态》。

5、2003年,韩国HSK考试督考,国家汉办派出,赴韩国汉城、济州岛,任团长。

6、2004年,第四届全国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中国辞书学会、中国辞书学会、浙江教育出版社,提交论文《语文辞书释义创新探讨—站在语言学习者的立场》。

7、2004年,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北京语言大学,提交论文摘要《对外汉语词汇研究的几个问题》。

8、2004年,第四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提交论文《非常时期的汉语远程教学》(与王玉、刘超英合著)。

9、2004年,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武汉大学,提交论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

10、2004年12月-2005年5月,赴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应用外语系教授基础汉语。

11、2005年,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应用语言学学会、四川大学,提交论文摘要《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应用研究》。

12、2005年,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国辞书学会、商务印书馆,提交论文《〈现汉〉精神和辞书编纂、辞书评论-兼从编者的角度看《现汉》第5版编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