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66·工作研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翁晓兰 李露芳(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53)摘 要: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共同富裕愿景下的重要内涵和积极主张。
政府与组织的制度安排及公共服务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等赋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合法性和理论合理性。
通过分析浙江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存在服务观念偏差、制度不够完善规范、社会化开放程度不高、人才队伍建设缺失等多层面的结构性困境。
应从纠正观念偏差、强化制度规范建设、提升开放程度、加强专精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寻求突破,以充分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效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浙江省中图分类号:G258.6 文件标识码:A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Socialize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bstract The provision of socialized services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an essential aspect and proactive initiative withinthe vi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y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along with theories of public servi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lend institutional legitimacy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ity to socialize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ize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identifies various structural challenges such as skewed service concepts, inadequate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low levels of social openness, and deficiencies in talent pool construction. It suggests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through correcting conceptual biases, 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 construction, enhancing levels of openness, bolst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talent teams, aiming to ful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ize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ies; socialized services; Zhejiang Province*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共富理念下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参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202248458)的研究成果之一。
论述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及解决对策

论述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及解决对策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传播速度和广度直接决定着其竞争力的强弱。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枢纽,其职能和知识传播方式正伴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以藏书和简单的纸质图书流通为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读者对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需求已不应受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要在空间上积极拓展,时间上加快各类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同时,要基于用户需求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状况,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他们对所需各类知识和信息的追求层次更高,范围更广。
在新时期,如何加快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更新,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不断更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促使其自身认识到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从而适应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最终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变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首要任务。
1 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现状1.1 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普遍缺乏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馆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工作人员中所攻读的专业五花八门,且严重缺乏图书馆及信息情报学相关专业的馆员,以上原因致使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工作人员有限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使其无法较好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导致大量读者流失,使得高等学校图书馆整体的运行能力较差。
1.2 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相对不足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在校师生员工,该群体的文化水平较高,且对各级各类文献信息和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书籍或是一部分借阅率长期居高不下的热门书籍副本量较少,使得在一些高等学校内存在着部分师生长期无法借阅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资料的现象。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迅速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图书馆现状分析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藏书不全、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数字化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等。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优化也是关键,通过合作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优化,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要承担着传统的文献保管和借阅服务功能,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技术设备升级、人员培训、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功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运行情况和服务水平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建议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建议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在信息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术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有必要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1.信息资源丰富度不足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多数还是以纸质书籍为主,电子资源的丰富度不足。
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和前沿研究领域的信息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术需求。
2.信息技术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技术水平也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高校图书馆虽然有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但在信息检索、数字化资源管理等方面尚存在差距,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3.服务水平需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服务人员对于数字资源的利用指导和信息检索技巧的传授不够全面,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读者需求不明确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一个问题是对读者需求的了解不够清晰,难以做到精准服务。
很多时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停留在 passively response 的水准,而非proactive analysis of user needs。
5.信息安全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一些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不够完善,存在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的隐患,严重影响了信息服务的质量。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议1.加大对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特别是对于新兴学科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电子资源要及时跟进,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术需求。
要注重对于电子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电子资源的使用安全和便捷。
2.提升信息技术水平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进。
要推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

Li xing tan suo高校图無時城务现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是高校广大师生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文化娱乐活动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并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重要功能。
随着社会公众对知识信息需求的日益剧增,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专业人才、网络技术、综合设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条件与基础,具备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能力,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
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社会公众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学科信息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尤其随着公众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前往图书馆汲取精神食粮,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与掌握各种技能,对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呼声日趋高涨,愿望也日渐强烈。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呼唤,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更是新时代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共识。
读书学习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佳途径。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中坚力量,是公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可以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平台。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承担起社会公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之重任,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强的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让更多的公众从中获益,促进公民全面发展。
促进图书馆自身创新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会信息机构的竞争,信息获取的渠道日益多元化。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提供学术资源、文献检索、文献传递等方面。
这些服务对高校图书馆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受益于社会化服务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应当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推动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将持续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不仅使其在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将继续为社会和学术界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重要性、影响、质量提升、未来发展、社会文化、作用、教育事业、发展推动。
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府的核心设施之一,承载着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责。
通过收藏各类图书、期刊、资料和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学术研究和教学所需的丰富信息,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也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它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文化的守护者,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也是社会各界了解高等教育机构、推动教育研究和发展的窗口和平台,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功能,更体现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它是教育事业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培养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社会化服务的概念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化活动和服务,并与社会其他机构和群体进行合作,以满足用户需求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服务形式。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建议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建议高校图书馆一直扮演着信息资源的重要供应商和知识传播的主要场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图书馆功能的不断拓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现状入手,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1.信息资源数字化深入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日益深入。
很多高校图书馆拥有庞大的纸质文献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利用受到了空间、时间、数量等多种限制,数字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将纸质文献资源转化为电子文献资源,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和查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实现了文献检索的便捷化和全天候化。
2.信息服务功能持续拓展除了传统的文献检索服务和文献借阅服务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还在不断拓展。
一些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学术写作指导、学科资源导航、科研课题查询等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和课程学习。
一些图书馆还提供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服务,支持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3.读者需求多样化,服务模式个性化随着高校学科专业的不断扩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有所差异,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服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建议1.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力度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力度,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要不断拓展数字资源的种类和内容,让其涵盖更多学科领域和研究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要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深化信息服务功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信息服务功能的拓展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趋向探视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趋向探视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1. 多元化的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资源整理和借阅管理,而是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涵盖了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数字资源开发、科研辅助、读者培训等多个领域。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文化展览、数字资源推广等活动,图书馆将自身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服务中心,为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2. 融入社会文化高校图书馆通过与社会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图书馆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例如举办文学讲座、书画展览、民俗展示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读者的参与,增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也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3. 服务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在提供传统服务的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出多种便利化措施,如网络预约借阅、自助借还书、24小时开放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提前预约图书馆资源,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料,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 强化与社会的联系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联系,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积极倾听读者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听取社会意见等方式,不断了解社会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2. 拓展服务内容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增加社会化服务元素。
例如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开设公共教育课程、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等,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
图书馆可以成为学校和社会公众共享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3. 强化数字化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平台,为远程用户和社会读者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资源。
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开展数字化阅览、远程借阅、在线交流等服务,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更多的社会读者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图书馆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智慧服务、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社会读者的需求。
于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呼之欲出。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优势、存在问题、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必然性;优势;困难;实现途径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则去公共图书馆。
然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类资源毕竟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
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
”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邀请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探讨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该研讨会研究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中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界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实现服务社会化,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又能节约社会资源。
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会化职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及社区开展服务十分普遍。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只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仅丽水学院图书馆、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等几家高校馆在开展此项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藏书6.6亿多册,并且有大量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平均流通率低于40%,有的甚至不足20%,如何让这约4亿册处于“休眠状态”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二)校外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大约4亿册,却要面向比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得多的社会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会不尽人意。
比如说武汉的光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高新企业众多,高等学府林立,却没有一个能与之匹配的公共图书馆,此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仅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只能花上数小时的时间乘车去省图书馆。
很多光谷人都有托朋友亲戚去高校图书馆借书的经历。
如果光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能向社会开放,就解决了当地读者查资料较难、信息不足的问题。
(三)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第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一直都由学校负担,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一些重大项目。
实行服务社会化,其实是将高校图书馆推入市场,让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图书、信息市场领域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吸引更多社会读者后,资金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第二,21世纪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日新月异,4年的大学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提倡“终生教育”,只有全民投入到学习中去,国家才能兴旺富强,发展得更快。
高校图书馆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气氛浓厚,拥有丰富的馆藏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人们理想的“终生教育”场所。
在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一)人文、自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大多位于依山傍水、绿化率高的“象牙塔”中。
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馆空间宽敞,布局合理,远离都市喧嚣,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
(二)信息资源、管理设备优势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图书馆的建设,倾注全力丰富馆藏,购买先进的设备,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等特点,品位高、专业性强、涵盖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不仅仅只重视纸质文献的发展,而且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虚拟信息形式的发展上。
高校图书馆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现代化的文献管理系统,比如ILAS系统,在线咨询平台等,这些设施和技术手段能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存贮、传递,为读者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向社会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才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广泛,包括法律、英语、医学、计算机等各个专业的人才。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引进了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工作人员达到90%,此外,还有一批高级职称,图情专业硕士和博士在为高校图书馆服务。
这批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团队,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处理能力,具有一定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实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遇到的困难(一)影响校内师生的借阅和学习生活满足本校师生借阅需要是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职能,然后才是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
如果因为服务社会化而造成本校师生借阅图书的困难,干扰和冲击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就会导致本末倒置的情况,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初衷相悖。
(二)运作成本增加,管理复杂高校图书馆的运营资金来源完全靠主管学校拨款,其大部分服务是无偿的。
实行服务社会化后,社会读者大量涌入,不仅图书和报刊的需求量大,而且破损率也会增加,这就要求图书、报刊的种类、数量也要相应地增加。
而且,读者人数增多以后,诸如场地、电脑等硬件设施也要及时添置。
所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读者增多后图书馆将会面临另外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那就是管理会更加复杂。
在保持整个图书馆井然有序运转的情况下,如何使校内外读者全都能方便顺利毫无阻碍地利用各种馆内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制定出一系列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否则任何环节有所忽略,就会引起很多矛盾和问题,降低工作效率。
(三)注重理论研究,缺乏相关经验和可行性办法据统计,1992-2005年总共14年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有关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探讨的文章64篇,且大都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和操作过程中要求很高的问题。
而在全国范围内,除丽水学院图书馆等少数及格高校图书馆接待社会读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都因为种种原因未曾涉足。
有关服务社会化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模式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项目针对性不强,缺乏宣传目前开展服务社会化的高校图书馆,其社会服务形式大多仍停留在等读者上门,服务项目仍限制在图书与期刊阅览、复印上,各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决策信息、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很少从高校图书馆获得;高校图书馆其他诸如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网络导航等信息服务项目仍没有对社会读者开放。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没有形成规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主动性,宣传力度不够,使得社会读者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政策和服务项目及拥有的资源、人才等。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一)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对内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广大社会读者不知道有社会化服务或对开展的社会化服务项目认识不够。
高校图书馆要想顺利实现服务社会化,就必须进行多方位的宣传工作。
比如说,组织附近社区居民免费参观图书馆,使他们通过直观感受对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有深层次的了解。
此外,还可采用张贴设计精美的海报、上门介绍,制作电视广告等宣传手段。
宣传工作到位后,就要加强图书馆内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图书馆接纳社会读者后,整个工作运转程序将会更加复杂,服务也必须进一步深化,这些都要求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该加强馆员的业务学习,在精通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馆员不要拘泥于本部门的狭窄氛围,应该了解图书馆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本馆文献资源馆藏状况、查询方法以及有关网络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和利用,这样才能促进图书馆功能的全面发挥。
其次要加强馆员的沟通能力。
实行服务社会化后,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对象不在单纯是学校师生,而是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次的社会读者,素质层次跨度很大,沟通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很多与读者产生的矛盾都是因为欠缺沟通引起的。
图书馆可定期对馆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协调沟通能力。
最后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馆员要真诚、公正地对待校内外每一位读者,在服务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二)开放所有软硬件设施,提供多种类的信息服务硬件设施是指图书馆的丰富馆藏、现代化设备,软件设施是指图书馆的人才、管理手段等,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应全部向社会读者开放,以人为本,针对不同读者需求提供多种类的信息服务。
一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培训与辅导服务。
如针对家庭主妇进行生活家政方面的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可在寒暑假里举办音乐美术欣赏、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知识讲座,针对青年可举办时尚、运动等知识讲座,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
二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其提供高层次信息服务。
这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据有关资料统计,以知识获得财富排名的比例逐年上升,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靠自己的知识白手起家创造的财富,没有一点家族资本。
企业只有掌握了新技术才能拥有竞争主动权,信息则在科技竞争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可根据企事业单位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市场需求、销售等情况,主动定期提供相关的竞争情报服务。
还可以利用自身丰富馆藏、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可行性论证、市场分析预测等知识增值服务。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校图书馆也可开拓研究领域,吸纳更多资金,促进自身的发展,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实现双赢。
三是为社会读者开办专题沙龙。
如为白领阶层举办英语沙龙。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
很多白领为了提高在公司的竞争力而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英语,高校图书馆可专门为这样一个阶层定期举办英语沙龙,让其口语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学习国内外经验,制定完善的社会读者管理体制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的社会读者借阅证办理制度是:借书证成本费10元,押金200元,年费60元,办理后即可享受和本校学生同样的借阅权利。
英国大学图书馆在本校学生毕业后借书证不收回,而是转成社会读者借阅证,这些毕业生是社会需求的体现者,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