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合集下载

2024版《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2024版《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目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01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以及相关政策与战略的学科。

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重视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

01 02 031 2 301 02 030102起源20世纪50年代至60…20世纪70年代至80…20世纪90年代至今未来展望030405发展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0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从以农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和旅游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贫困和不平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卫生问题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A B C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03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发展的概念、特点、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发展的定义与内涵从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理论的流派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东亚奇迹、拉美债务危机、非洲贫困化等案例的分析。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政策援助方式、援助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经济世界: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新兴工业化国家: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品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所有新兴民族国家。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很高。

第二,生产率快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开始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六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1)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

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

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

最后,发展的含义中还应包括自由的概念。

按照这种观点,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

(2)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探讨什么因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例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效率等。

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

2.西方经济发展历史: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经济崛起等,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3.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有许多经济学理论,例如罗斯托学派的现代化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等。

这些理论为了解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依据。

4.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涉及到教育、培训等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5.贫困与不平等:发展经济学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实施扶贫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供社会保障等措施可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6.农业发展与农民问题: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帮助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7.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推动工业化过程,以及怎样加强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8.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金融发展可以促进资金的配置和创新,提供融资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9.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于发展经济学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1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强调经济发展需要兼顾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发展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增长、贫困与不平等、农业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金融发展、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转型和变革的学科。

它旨在为这些国家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二元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等。

一、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刘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个部分组成。

传统部门通常指农业等传统产业,现代部门则指服务业、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代部门则需要不断吸收这些剩余劳动力,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鼓励现代部门的发展,同时推动传统部门的转型。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由哈罗德和多玛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增加,它通常由技术进步、投资、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引起。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等。

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主张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运动。

在发展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更加有限的角色,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

在发展中国家中,新自由主义政策通常表现为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市场的活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和总体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关注政府的作用。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如提供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外资流入等。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四)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国富论》(1776年)―古典经济自由主义 奠基之作 《经济学原理》(1890年)―经济自由主t经 济自由主义的总结 《通论》(1936年) ―经济自由主义 的终结和 国家 干预主义的开端
1、剑桥学派-庇古、罗宾逊、凯恩斯等人 2、新古典经济学-- 3、马歇尔经济学图书馆 The Marshall Library of Economics 4、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 MARSHALL LECTURES
(五)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 熊彼特(1883-1950) 1、创新理论 (1)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 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2)创新的种类:
新技术 新产品 创新活动
新企业组织
新市场
新原料
(3)经济发展(创新)主体――企业家 (4)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 追逐超额利润 动力源泉 企业家精神:首创性、冒险性 敏锐性、成功欲、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929-1933年的大危机 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相对成功 的工业化
4、重视内向型发展战略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1、重视农业的作用 2、新估计市场机制的作用 3、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4、重视外向型发展战略
增加生产劳动者的人数,必先增加资 本,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资金;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唯有增加便利 劳动的机械和工具……不管怎样都有增 加资本的必要。
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势必增加 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由于科研的专业化,利于适当的机 械能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借用某种机 器的力量,能增加产品的数量。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失业低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一)两者的联系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

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

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

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

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

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

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重点

发展经济学重点

广义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学说狭义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二战后,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特征:(1)普通共同特点:低生活水平,生产率水平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二元结构,高人口增长,高赡养负担,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严重,对农业生产、初级产品有严重的依赖。

处于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处于较为脆弱的国际地位。

(2)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3.社会、文化、制度安排都存在类似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的差异导致二元结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一国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的产出增长。

伴有经济增长,而浮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全面完善。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有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浮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

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 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赋予成人识字率2/3 权数,入学率1/3 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 来表示(即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自4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理论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它是二战后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发展中国家及特征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欠发达国家[LDC].[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19)麦克格罗-希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它的人民正在开始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以实现产品和劳务人均生产的持久增长。

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际收入水平,而且正在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比较完整地描述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发展经济学家是托达罗(Todaro, M. P.)(P20)(1)收入水平低下。

(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

(3)生产率水平低下。

(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

(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

(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刘易斯(Lewis, W.A .)“发展经济学研究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元的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主要研究:第一,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第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应采取什么政策来推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采取的发展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增长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工业化道路理论;(6)技术进步理论;(7)人口转移理论;(8)平衡与非平衡理论;(9)国际贸易理论;(10)宏观调节理论;(11)环境与经济关系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Economics of Development)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德明教授使用教材•齐良书编著:《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经世书局参考教材•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英]A. P. 瑟尔沃著:《增长与发展》(第六版,郭熙保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美]德布拉吉·瑞著:《发展经济学》(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叶静怡编著:《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一章、导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1.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1.1 概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

•只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范围较宽*1.1.2 发展中国家•何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发展中国家的共有特征何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OECD国家或工业化国家*•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简写为LDCs)、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第三世界”国家*•“南方”与“北方”国家*•“穷国”和“富国”*发展中国家的分类•联合国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最不发达国家、非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 •经合组织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写为NICs)*•世界银行则按地理位置将发展中国家分类*•中国是怎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有特征•发展中国家各自有其相异之处,有时差异甚至很大*•但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所以“可以在颇为相似的框架内去观察它们”共有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水平•人口负担严重•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二元结构明显•出口以低级产品为主•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低下的生活水平•存量(三个数据)和增量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存在大范围的贫困 *•其他方面生活水平都低 *•教育水平低下,人民文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人民享受现代生活的机会也少 *低下的生产率水平•要素和体制的约束*•1998年,发达国家每个劳动力实现产值52556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591美元人口负担严重•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率高*•人口赡养负担(Dependency Burden)重*•童工现象也非常严重 *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公开失业率高*•严重就业不足 *•劳动力不得其用 *二元结构明显•什么是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社会、文化、制度安排等都存在二元结构,并且二元结构的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引发大规模的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出口以低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食品和农产品原料)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发展中国家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而进口主要是制成品,因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经济结构因而畸形发展•受到国外势力的控制和支配 *•发达国家的体制和文化也给发展中国家不断带来冲击•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本和人才却流向发达国家1.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范畴•衡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范畴•两个概念的渊源•两个概念的含义•两个概念的关系两个概念的渊源•经济增长并非古已有之,直到近现代才出现*•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如刘易斯、罗斯托、雷诺兹*•20世纪50和60年代,经济增长与许多社会问题的不协调逐渐凸现出来 *•70年代以后,发展的含义得到扩充,如古雷特、阿马蒂亚•森 *•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制度等也被纳入发展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含义•学术界对于增长和发展的概念虽有争议,但还是有不少地方达成共识的*•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多维体系概念两个概念的关系•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但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 *•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人均GNP或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的优缺点*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指标体系•人均GDP指标•综合发展指标体系•人类发展指数人均GDP指标•优点是简单明了•但缺点很多:如统计项目和价格不够真实;无法反映分配状况:汇率问题(购买力平价);不能反映GDP增长过程中的社会代价等*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尼维阿罗斯基(Niewiaroski, N. H.)14个变量的体系、阿尔德曼(Adelman, I.)和莫里斯(Morris, C. T.)41个变量的体系、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16个变量的体系 *•优缺点*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包括三个变量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社会教育水平、人均收入,再取平均值 *•优缺点*1.2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发展经济学的“最老”和“最新”•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2.1 发展经济学的“最老”和“最新”•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是最老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经济学又是最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发展经济学是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1.2.2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诞生标志•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发达国家的意愿发展经济学的诞生•二战及战后重建的影响•标志性的三本著作*•尚未形成体系发展中国家的意愿•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急切愿望*•经济独立和发展与政治独立不同,需要专业的解答发达国家的意愿•早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研究殖民地经济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研究发展问题,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仅是道义方面的原因(对殖民统治还债),更重要的还有发达国家自身利益的考虑*1.2.3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第一阶段(1940s末至1960s初)•第二阶段(1960s中期至1980s)•第三阶段(1980s至今)发展经济学的第一阶段•唯资本论•唯工业论•唯计划论•带来的现实问题唯资本论•认为投入三要素中资本的多寡及其形成的快慢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代表性的理论,如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Nelson, R.)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唯工业论•工业化的好处*•代表性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等*唯计划论•理论(市场不完全、凯恩斯主义、丁伯根技术)和实证(苏联)的支持*•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带来的现实问题•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大多走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虽其中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结果,反而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 *•反倒是经济比较开发、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第二阶段的大调整•对发展有了更广泛的认识(范围扩大)*•对经济计划化的得失重新评价(缺陷)*•纠正对农业的偏见•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开放的作用纠正对农业的偏见•农业成为“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 (舒尔茨)•农业不仅仅是工业扩张的工具,农业本身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对就业的作用*•只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及合适的政策,农民利用土地、劳动和技术的能力是明显的、巨大的 *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三方面的作用*•与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重视市场不等于取消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应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强调对外开放的作用•发展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的批评*•出口鼓励战略的好处,如普雷维什、哈伯勒(Haberler, G.)等的观点*•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马来西亚、泰国等)的经济成就第三阶段的多样性•结构主义思路•新古典主义思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激进主义思路结构主义思路•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结构理论*•贸易条件的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均衡的结构异质还具有刚性的特点*•必须实现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新古典主义思路•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经济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和谐的、累积的过程 *•经济发展均衡状态是稳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边际调节,而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重视资本的积累,认为储蓄率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认为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技术扩散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

•主流思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发展最需要的是努力推动有利于发展的制度变迁 *•现实的世界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为正*•除了“看不见的手”,还有“看不见的脚”在阻碍“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激进主义思路•对新古典主义的批评比结构主义还要尖锐和彻底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是由不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所造成的,形成了“支配—依附”的关系*•“新马克思主义者”*1.2.4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单一经济学”的观点•独立的发展经济学是需要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单一经济学”的观点•用新古典经济学既可以研究发达国家的增长和发展问题,也可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和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独立的发展经济学是需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同质性要远远大于异质性* •正像“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做的事情”一样,“发展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家做的事情”*•由于最近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等,人们开始反思新古典发展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