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的原理及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光无源器件作为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光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光无源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光无源器件的定义和分类光无源器件是指无需外部能量输入即可实现光信号处理的元器件。

它不需要任何电、磁或化学能量的输入,只需要利用光本身的特性完成光信号的处理。

光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存储、光计算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光无源器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1. 光纤光纤是一种将光信号传输到目的地的无源设备。

光纤具有低损耗、高速率和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

一般来讲,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其中,单模光纤适合远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适合短距离传输。

2. 光栅光栅是一种将光信号进行处理的器件。

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反射棱镜组成,可以用来扩展、稳定和调制光信号。

光栅广泛应用于激光系统、治疗仪器和光谱仪等领域。

3. 光衰减器光衰减器是一种可以调节光的强度的器件。

它可用来控制光信号的输出功率,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光衰减器通常由气体、固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构成。

4. 光开关光开关是一种可以控制光线的传输路径的器件。

它通过调节光的传输路径来进行光信号的切换和路由。

光开关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光计算和光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无源器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光无源器件的研发为了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新型的光无源器件。

这些新型器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损耗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光通信需求。

除了研发新型器件之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优化现有的光无源器件。

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和材料,研究人员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并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通信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携,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实现光无源器件的集成化。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光无源器件是指无需外界能源输入即可以产生、控制、处理或传输光信号的器件。

它们在光通信、光传感、光储存、激光装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无源器件,包括光纤、光栅、偏振器件、光耦合器件和光探测器等。

首先,光纤是一种常见的光无源传输介质。

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可以实现长距离、高速、低损耗的光信号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就是光纤。

光纤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而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光纤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不断提升。

其次,光栅是另一种常见的光无源器件。

光栅是在光介质中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结构,可以对入射光进行衍射和反射。

光栅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光信号处理和光波波长选择等应用。

根据光栅的结构可以分为吸收光栅和反射光栅。

吸收光栅通过调整折射率分布来实现频率选择,反射光栅则通过反射光波形成波束宽度调制。

光栅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分光、滤波和耦合等功能。

再次,偏振器件是用于控制和调整光波偏振状态的器件。

偏振器件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吸收式偏振器、分束偏振器和光学偏振调制器。

吸收式偏振器通过吸收非期望偏振分量来实现偏振分离。

分束偏振器通过折射率分布的改变实现光波的分离。

光学偏振调制器则通过改变材料的光学特性或施加电场来调制光的偏振状态。

其次,光耦合器件用于实现不同光波的耦合和分离。

光耦合器按照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分离型光耦合器和集成型光耦合器。

分离型光耦合器通过光波的反射和折射实现光波的耦合。

集成型光耦合器则通过光导波结构的耦合来实现不同波长光波的耦合和分离。

光耦合器为光通信和光传感等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互连和耦合功能。

最后,光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根据工作原理,光探测器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导探测器和光电子倍增器等。

光电二极管是最常见的光探测器,它利用内建电场将吸收的光电子转化为电流。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光无源器件是指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就能起作用的光学器件,例如光纤、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

这些器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光无源器件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领域、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光无源器件的应用领域光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网络领域,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感测量系统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承担着传输和接收光信号的任务;而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器件则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

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传感器借助于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传输和检测,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二、光无源器件的性能特点1. 低损耗:光无源器件在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保证光信号的传输稳定和可靠。

2. 增益均匀: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时,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增益均匀,保证传输系统的性能稳定。

3. 高灵敏度:光无源器件在提取和传输光信号时,对光信号的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输光信号。

4. 高波长选择性:光无源器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准确的分配和合并。

5. 高可靠性:光无源器件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保证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系统中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三、光无源器件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化:随着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无源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光无源器件将不断追求更高的性能,包括更低的损耗、更高的增益均匀性、更高的波长选择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2. 多功能化: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多功能化,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器件,例如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纤分光合并器将具有分光、合并和波长分复用的功能。

3. 集成化:随着微纳光电子器件和光学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集成化,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器件。

论述光纤通信中光无源器件的种类、作用、原理和技术指标

论述光纤通信中光无源器件的种类、作用、原理和技术指标
(1)通断消光比。通断消光比是指光开关处于通状态时输出的光功率和处于断状态下的光功率之比。通断消光比越大,光开关性能越好,这对外调制器尤为重要。机械开关的通断消光比大约为40~50db。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指由于光开关的使用而导致的光路上的能量损耗,常用dB表示。插损越小越好。当开关处于不同的输入/输出状态时,插入损耗有可能不一致,即插入损耗的一致性差,这对于实际的应用是不希望的。
相比于传统的通信传输方式,光纤通信有着许许多多的优势: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抗噪声干扰、适应环境、重量轻,安全易敷设,保密性好,寿命长。但是光纤通信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昂贵的接口期间将光纤接到标准电子设备上。同时光纤相比于同轴电缆抗拉强度要低得多。光纤的焊接和维修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工具和人员,因而维护投入大。[1]
光耦合器的特性可以用以下几个参数来描述。
(1)附加损耗
其中Pj是在端口j的输出功率,Pi是端口i的输入功率。
(2)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输入端口i和输出端口j之间产生的损耗,为输出与输入端口功率之比。
(3)耦合比
耦合比形式上定义为某一端口输出的功率与所有端口输出功率之比。
光开关
光开关是光交换的关键器件,它在光网络中有许多应用场合。光开关的开关速度或称开关时间是个重要性能指标。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开关时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光通道的设置开关时间为1~10ms,保护倒换的开关时间为1~100μs,分组交换的开关时间为1ns,外调制器开关时间为10ps级。除了开关时间外,还有下面一些参数用来衡量光开关的性能。
光纤的无源器件都不需要接通电源,它们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源于它们的特殊几何结构。当光信号通过这些特殊的结构时,就会发生一些改变,当我们控制这些器件的几何结构时,我们也就能够利用这些器件认为的控制光信号。相比于有源器件,无源器件的工作完全依赖于自身的几何结构,因而十分稳定,器件的几何结构不易发生改变,不会受到电流噪声的干扰。在光纤通信的过程中,光无源器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一、引言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国际电信联盟(ITU)建议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

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间、设备与仪表间、设备与光纤间以及光纤与光纤间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

正是由于连接器的使用,使得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成为可能,从而为光纤提供了测试入口,方便了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又为网路管理提供了媒介,使光系统的转接调度更加灵活。

由于光纤活动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的厂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和深入的研究,研制开发出了多种光纤活动连接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光纤通信系统中。

二、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般特征大多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

两个插头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

另外,耦合管多配有金属或非金属法兰,以便于连接器的安装固定。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对准方式有两种:用精密组件对准和主动对准。

高精密组件对准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将光纤穿入并固定在插头的支撑套管中,将对接端口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后,在套筒耦合管中实现对准。

插头的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镶嵌玻璃或陶瓷的不锈钢、陶瓷套管、铸模玻璃纤维塑料等材料制作。

插头的对接端进行研磨处理,另一端通常采用弯曲限制构件来支撑光纤或光纤软线以释放应力。

耦合对准用的套筒一般是由陶瓷、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两半合成的、紧固的圆筒形构件做成的。

为使光纤对得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对插头和套筒耦合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需采用超高精密铸模或机械加工工艺制作。

这一类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介入损耗在(0.18~3.0)dB范围内。

主动对准连接器对组件的精度要求较低,可按低成本的普通工艺制造。

但在装配时需采用光学仪表(显微镜、可见光源等)辅助调节,以对准纤芯。

为获得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回波损耗,还需使用折射率匹配材料。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隔离器的应用场景
光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光信 号反方向传输的无源器件,主 要用于光纤放大器和激光雷达 等光通信系统。
在光纤放大器中,光隔离器可 以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放 大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在激光雷达中,光隔离器可以 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激光 源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统 的测量精度。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contents
目录
• 光无源器件概述 • 常用光无源器件 •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光无源器件的应用场景 •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光无源器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光无源器件是指那些在光通信网络中 ,不需要外部电源直接驱动,只起到 传输、控制或变换光信号作用的器件 。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光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 强度的器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 散射等方式将光信号能量损耗掉
一部分。
光衰减器通常由光学玻璃、陶瓷 等材料制成,其结构可分为均匀
损耗和渐变损耗两种类型。
光衰减器在光通信系统中主要用 于调整光信号的功率、测试光路 的损耗以及保护光接收器件等。
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光环形器的应用场景
光环形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 号环形传输的无源器件,主要 用于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光
通信系统。
在光纤传感中,光环形器可 以将多个传感光纤环形连接 在一起,实现多点同时测量
和数据采集。
在激光雷达中,光环形器可以 将多路激光信号环形连接在一 起,实现多目标同时测量的功
能。
05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应用
WDM系统等领域。
03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的器件,通过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实现光 信号的传输。

实验五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五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五-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实验五: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无源器件的基本特性测试方法;2.熟悉光无源器件的性能指标;3.学习并掌握光损耗测试、光回波损耗测试、光方向性测试等基本光无源器件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无源器件是构成光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特性测试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实验中,我们将对光损耗、光回波损耗和光方向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测试。

1.光损耗:光损耗是指光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光功率减弱。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之差,得到器件的光损耗。

2.光回波损耗:光回波损耗是指反射回来的光功率与入射光功率之比。

高回波损耗意味着低反射,有助于减少光信号的散射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3.光方向性:光方向性描述了光在特定方向上的传播能力。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器件在不同角度上的透射和反射光功率,评估其方向性。

三、实验步骤1.搭建测试平台:准备好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包括光源、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无源器件待测件、光纤跳线等。

2.初始化:对测试平台进行初始化,包括连接光纤、设置光源波长等。

3.测试光损耗:首先,调整好光源的输出功率,将稳定光源的光纤连接到光无源器件的输入端,同时将光功率计连接到输出端,测量原始的光功率P1;然后,将待测件插入到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之间,再次测量输出光功率P2;最后,通过计算P1和P2的差值,得到光损耗=10*log10(P1/P2)。

4.测试光回波损耗:将稳定光源的光纤连接到光无源器件的输入端,同时将回波损耗仪连接到输出端,测量回波损耗值。

5.测试光方向性:通过旋转待测件,在不同角度上测量透射和反射光功率,并记录数据。

通常以角度为横坐标,以功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即可得到光方向性的结果。

6.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待测件的性能。

对比同类型器件的测试结果,可以对器件进行优化或改进设计。

7.清理现场:实验结束后,关闭设备并整理现场。

光无源器件

光无源器件

Grin-Lens:
n 0 1 co A Z s
C-Lens:
n11(n n1)R Lc
C-Lens与Grin-Lens对比II
➢双光纤准直器
子午面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双光纤准直器尾纤排列方式
2 cross Lcross
双光纤准直器的交叉角度和交叉长度
反射镜
双光纤准直器
双光纤准直器应用示例 -2×2光开关
➢双光纤准直器
双光纤准直器输出光偏角由水平偏角θ//和竖
子午面
轴线
直偏角θ⊥两个分量组成,其中θ//因光纤位
置离轴产生,θ⊥由端面斜角引起。 2 a c r c ) o ta t / s ) / a 2 n ( / / n (
Grin-Lens:
2 cr 2 o n 0 s A s s A i Z n r
Lcrossn0
1 AtanAZ
C-Lens:
2cross2nR1r
Lcross
R n1
//
透镜端面
双光纤准直器输出光束方向
➢双光纤准直器
在光开关和光环形器等器件中,为了减少准直器数量和缩小体积,常用到双 光纤准直器与屋脊棱镜和Wedge对的耦合:
2 cross
2 cross
双光纤准直器与屋脊棱镜的耦合
➢Freespace型光隔离器
光隔离器分为偏振相关型和偏振无关型两种,前者又称为Freespace型,因两端无光 纤输入输出;后者又称为在线型,因两端有光纤输入输出。 ✓Freespace型光隔离器一般用于LD中,因为LD发出的光具有极高的线性度,可以采 用这种偏振相关的光隔离器而享有低成本的优势; ✓通信线路或者EDFA中一般采用在线型光隔离器,因为线路上的光偏振特性非常不 稳定,要求器件有较小的偏振相关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的原理及性能指标Abstract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optical passive devic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t is a kind of optical components, its process principles to comply with the basic law of optics and light theory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ory, various technical indicators, a variety of formulas and a variety of testing methods, and fiber optics, integrated op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so it is with the Electrical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passive components. In the optical fiber cable, its play connectivity, distribution, isolation, filtering and so on. In fac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optical passive devices, limited space, here only about a few commonly used - optical splitter, optical attenuator, optical isolators, connectors, patch cords, optical switches.Keywords: passive components, optical splitter, optical attenuator, optical isolators, connectors, patch cords, optical switching摘要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光学元器件,其工艺原理遵守光学的基本规律及光线理论和电磁波理论、各项技术指标、多种计算公式和各种测试方法,与纤维光学、集成光学息息相关;因此它与电无源器件有本质的区别。

在光纤有线电视中,其起着连接、分配、隔离、滤波等作用。

实际上光无源器件有很多种,限于篇幅,此处仅讲述常用的几种—光分路器、光衰减器、光隔离器、连接器、跳线、光开关。

关键字:无源器件、光分路器、光衰减器、光隔离器、连接器、跳线、光开关一、光纤活动连接器。

1.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原理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活动连接的无源光器件,它还有将光纤与有源器件、光纤与其它无源器件、光纤与系统和仪表进行连接的功能。

尽管光纤(缆)活动连接器在结构上千差万别,品种上多种多样,但按其功能可以分成如下几部分:连接器插头、光纤跳线、转换器、变换器等。

这些部件可以单独作为器件使用,也可以合在一起成为组件使用。

实际上,一个活动连接器习惯上是指两个连接器插头加一个转换器。

(1)连接器插头。

使光纤在转换器或变换器中完成插拔功能的部件称为插头,连接器插头由插针体和若干外部机械结构零件组成。

两个插头在插入转换器或变换器后可以实现光纤(缆)之间的对接;插头的机械结构用于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

插针是一个带有微孔的精密圆柱体,其主要尺寸如下:外径Ф2.499±0.0005mm外径不圆度<0.0005mm微孔直径Ф126±0.5μm微孔偏心量<1μm微孔深度 4mm 或 10mm插针外圆柱体光洁度▽14端面曲率半径 20-60mm插针的材料有不锈钢、全陶瓷、玻璃和塑料几种。

现在市场上用得最多的是陶瓷,陶瓷材料具有极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但价格也较贵。

塑料插头价格便宜,但不耐用。

市场上也有较多插头在采用塑料冒充陶瓷,工程人员在购买时请注意识别。

插针和光纤相结合成为插针体。

插针体的制作是将选配好的光纤插入微孔中,用胶固定后,再加工其端面,插头端面的曲率半径对反射损耗影响很大,通常曲率半径越小,反射损耗越大。

插头按其端面的形状可分为3类:PC型、SPC型、APC型。

PC型插头端面曲率半径最大,近乎平面接触,反射损耗最低;SPC型插头端面的曲率半径为20mm,反射损耗可达45dB,插入损耗可以做到小于0.2dB;反射损耗最高的是APC型,它除了采用球面接触外,还把端面加工成斜面,以使反射光反射出光纤,避免反射回光发射机。

斜面的倾角越大,反射损耗越大,但插入损耗也随之增大,一般取倾角为8o—9o,此时插入损耗约0.2dB,反射损耗可达60DB,在CATV系统中所有的光纤插头端面均为APC型。

要想保证插针体的质量,光纤的几何尺寸必须达到下列要求:光纤外径比微孔直径小0.0005mm;光纤纤芯的不同轴度小于0.0005mm。

因此,插针和光纤以及两者的选配对连接器插头的质量影响极大,也是连接器插头质量好坏的关键。

不同厂家的产品工艺水平不一样,因而差别就很大,在实际应用中,本人也曾多次碰到一个插头插损1dB以上的情况,而正常值一般小于0.3dB。

在工程应用中,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插头,质量低劣的插头对系统的影响是和很大的;在选购时一定要选用信誉高、知名厂家的产品。

(2)跳线。

将一根光纤的两头都装上插头,称为跳线。

连接器插头是跳线的特殊情况,即只在光纤的一头装有插头。

在工程及仪表应用中,大量使用着各种型号、规格的跳线,跳线中光纤两头的插头可以是同一型号,也可以是不同的型号。

跳线可以是单芯的,也可以是多芯的。

跳线的价格主要由接头的质量决定。

因而价格也相差较大。

在选用跳线时,本着质优价廉去选是不错,但一定不要买质次价低的产品。

(3)转换器。

把光纤接头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光纤接通的器件称为转换器,转换器俗称法兰盘。

在CATV 系统中用得最多的是FC型连接器;SC型连接器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可以密集安装等优点,应用前景也不错,除此地外,ST型连接器也有一定数量的应用。

a.FC型连接器。

FC型连接器是一种用螺纹连接,外部元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圆形连接器。

它是我国采用的主要品种,在有线电视光网络系统中大量应用;其有较强的抗拉强度,能适应各种工程的要求。

b.SC型连接器。

SC型连接器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制作,采用矩形结构,便于密集安装;不用螺纹连接,可以直接插拔,操作空间小。

实用于高密集安装,使用方便。

c.ST型连接器。

ST型连接器采用带键的卡口式锁紧结构,确保连接时准确对中。

这三种连接器虽然外观不一样,但核心元件——套筒是一样的。

套筒是一个加工精密的套管(有开口和不开口两种),两个插针在套筒中对接并保证两根光纤的对准。

其原理是:以插针的外圆柱面为基准面,插针与套筒之间为紧配合;当光纤纤芯外圆柱面的同轴度、插针的外圆柱面和端面、以及套筒的内孔加工的非常精密时,两根插针在套筒中对接,就实现了两根光纤的对准。

下面详细讲一下套筒。

套筒有两种结构:开口套筒与不开口套筒。

a.开口套筒。

开口套筒在连接器中使用最普遍,其主要尺寸为:外径:Ф3.2±0.01mm,内径Ф2.5±0.02mm,内孔光洁度:▽14;弹性形变:小于0.0005mm,插针插入或拔出套筒的力:3.92-5.88N。

开口套筒采用高弹性的材料,如磷青铜、铍青铜和氧化锆陶瓷制作,当插针插入套筒之后,套筒对插针的夹持力应保持恒定,这三种材料制作的套筒都在应用,但以铍青铜和氧化锆陶瓷居多。

b.不开口套筒。

不开口套筒在连接器中应用较少,在光纤与有源器件的连接中应用较多,其外型尺寸与开口套筒基本上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内孔直径为ф2.5+0.0005mm,即比插针的外径大1μm;既让插针能够顺利插入,同时间隙也不能太大,保证光纤与有源器件(如激光管、探测器)连接时,重复性、互换性达到要求的指标。

上述三种型号的转换器,只能对同型号的插头进行连接,对不同型号插头的连接,就需要下面三种转换器。

即:FC/SC型转换器——用于FC与SC型插头互连;FC/ST型转换器——用于FC与ST型插头互连,SC/ST型转换器——用于SC与ST型插头互连。

市场上的法兰盘价格高低之间相关数倍,其实讲完这些,读者也应该明白原因在何处。

(4)变换器。

将某一种型号的插头变换成另一型号插头的器件叫做变换器,该器件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半为某一型号的转换器,另一半为其它型号的插头。

使用时将某一型号的插头插入同型号的转换器中,就变成其它型号的插头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手头上有某种型号的插头,而仪表或系统中是另一型号的转换器,彼此配不上,不能工作。

如果备有这种型号的变换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FC、SC、ST三种连接器,要做到能完全互换,有下述6种变换器。

SC—FC,将SC插头变换成FC插头;ST—FC将ST插头变换成FC 插头;FC—SC将FC插头变换成SC插头;FC—ST将FC插头变换成ST插头,SC—ST将SC插头变换成ST插头;ST—SC将ST插头变换成SC插头。

实际上光纤的活动连接除了采用上述的活动连接器外,如果是紧急抢修断光缆,而手头又没有熔接机,通常采用一种机械连接头(也称快速接线子)处理。

其利用一个玻璃微细管来定位,用一套机械装置来紧固光纤,使用时先切开光纤,对端面进行清洁处理,光纤端头保留6—8mm,然后将光纤的两个端面在玻璃微细管的中央对准后夹紧,拧紧两端的螺帽即可实现光纤的可靠连接。

这种机械连接头的长度约40mm,直径不超过5.7mm,平均插入损耗小于0.4dB,反射损耗大于50dB,抗拉强度大于1.25kg,更重要的是装配时间极短,确实是一种快速抢修必备工具。

2.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指标(1)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定义为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比。

其表达式为IL=-10loy PI/PO(dB),其中PO—输入端的光功率,PI—输出端的光功率。

插入损耗越小越好。

从理论上讲影响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纤芯错位损耗、光纤倾斜损耗、光纤端面间隙损耗、光纤端面的菲涅耳反射损耗、纤芯直径不同损耗、数值孔径不同损耗。

不管那种损耗都和生产工艺有关,因此生产工艺技术是关键。

(2)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又称反射损耗,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于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其表达式为RL=-10loy Pr/PO dB,其中PO—输入光功率,Pr—后向反射光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