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计算机网络_谢希仁__第五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试卷(计算机网络_谢希仁__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试卷(计算机网络_谢希仁__第五版)

答案仅供参考二、填空题1.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随机采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CMSA/CD 。

2.在以太网标准10BASE-7中,10时指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BASE 传输模式为基带传输。

3.根据IEEE802模型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电路控制子网MAC子层。

4.计算机网络体系可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5.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3种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

6.流量控制实际上是使发送方的发送信息流量不至于超过接收方能承受的能力。

7.数据报交换方式不保证数据分组的顺序纠正。

8.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9.虚电路服务是OSI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无差错按序到达目的地端系统。

10.如果T线路失去了同步,它试图使用每一帧的第一位,来重新获得同步,请问平均要检查帧才能保证出错率为0.001的情况下重新获得同步。

11.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功能是向该层用户提供透明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基本服务。

12.网桥的种类有透明网桥,源路有选择网桥,封装网桥和转换网桥。

13.交换式局域网增加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性能的根本原因是交换机端口节点之间的多对节点的并发连接。

14.网络的功能有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5.网关的作用是实现的转换。

16.蓝牙技术一般用于10 米之内手机,PC,手持终端等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17.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18.对于路有选择算法而言,固定路由选择属于策略,分布路由属于策略。

19.OSI的会话属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给表示层提供服务。

三.简答题1.与中继器相比,网桥具有哪些优点?答:与中继器相比,网桥不仅能使数据传送到更多的设备中,而且当冲突发生时,网桥可以将网络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冲突区域。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每题0.5分,共10分)1. 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

2. 域名系统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 TCP/IP的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互连网协议,它可将多个网络连成一个互连网。

4.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ARP 及 RARP IP. ICMP. . 。

5. 光纤通信中,按使用的波长区之不同分为单模.信方式和多模方式。

6. 校园网广泛采用式客户/服务器,其资源分布一般采用层次7. 运输层的运输服务有两大类:面向连接. 和的无连接服务服务。

8. Internet所提供的三项基本服务是E-mail. Telnet . FTP 。

9. 在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细化成LLC逻辑链路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两层。

10. IEEE802.3规定了一个数据帧的长度为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

11. 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B类地址。

12. 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

二. 单选(每题1分,共30分)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A. ARPANETB. ChinaNetC.InternetD.CERNET2.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D)。

A. 制定网络协议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C. 集中计算D. 资源共享3. ISDN网络语音和数据传输的全双工数据通道(B通道)速率为(C)。

A. 16kbpsB. 64 kbpsC. 128 kbpsD. 256 kbps4. 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B)。

A. RIPB. ICMPC. BGPD. OSPF5. 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中的(D)。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6. 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D)。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运输层(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运输层(圣才出品)

第5章运输层一、选择题1.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4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

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个和第3个TCP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2011统考]A.300B.500C.1200D.1400【答案】B【解析】首先应该计算出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第三个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为900,由于第二个段有400B,所以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为900-400=500。

由于确认号就是期待接收下一个TCP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所以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500。

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理解TCP发送确认号的原理就可以了。

2.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2011统考]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答案】C【解析】首先,不管是连接还是释放,一般只要写出来,SYN、ACK、FIN的值一定是1,排除A项和D项。

确认号是甲发送的序列号加1,ACK的值应该为11221(即11220已经收到,期待接收11221),所以排除B项可得正确答案A项。

另外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乙的SEQ值是主机随意给的,和甲的SEQ值没有任何关系,这里只是巧合。

3.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精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答案

【精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第五章_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第五章_习题答案

第五章传输层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 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 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答:都是。

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5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 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5—07 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 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谢希仁_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

谢希仁_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 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一、选择题1.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6-18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2012统考]图6-18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答案】D【解析】电子邮件主要由3部分组成:用户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SMTP: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定义邮件传输的协议,它是基于TCP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由RFC 0821所定义。

SMTP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进行的,SMTP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邮件。

SMTP运行在TCP基础之上,使用25号端口,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SMTP通信的3个阶段如下:①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服务器之间建立的。

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②邮件传送;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应释放TCP连接。

(2)POP3协议:POP3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POP3)。

POP3协议是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但它的功能有限。

POP3协议具有用户登录、退出、读取邮件以及删除邮件的功能。

当用户需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用户自己的机器时,POP3客户进程首先与邮件服务器的POP3服务器进程建立TCP连接(POP3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110),然后POP3客户进程发送用户名和口令到POP3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邮箱了。

所以本题中用户1使用SMTP向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向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2使用POP3协议从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邮件。

2.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简答>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网络的基本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C )
A 网络协议
B 网络的拓扑结构
C 覆盖范围与规模
D 网络服务的操作系统
2.传输层向用户提供( B )
A 链路层
B 端对端层
C 网络对网络
D 子网到子网
3.下面IP属于D类地址的是( C )
A 10.10.5.168
B 168.10.0.1
C 224.0.0.2
D 202.117.130.80
4.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受端,信息可由这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也可以从那一端传输到这一端,但是在同一时刻,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的通信方式为( B )
A单工通信B半双工C全双工D模拟
5.将数据从FTP户传输FTP服务器上,称为(B )
A 数据下载
B 数据上传C宽带连接D FTP服务
6.ADSL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B )
A 宽带传输B宽带接入C 宽带交换D 多媒体技术
7.常用的数据传输率单位有Fbps,Mbps.Gbps,如果广域网传输速率为100Mbps,那么发送1Bit数据需要时间是( C )8.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集合关系来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A )
A 结构关系
B 主从关系
C 接口关系
D 层次关系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
B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
C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必须在同一网段上
D 全错
10.FDDI采用(B )结构
A 单环B双环C 三环D 四环
11.以下哪个是MAC地址(B)
A OD-01-02-AA
B 00-01-22-OA-AD-01
C AO.O1.00
D 139.216.000.012.002
12.CSMAL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环境,这类局域网在何种网络通信负荷(D )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和延迟。

A 高
B 低C中等D 不限定
13.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道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D)处理。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
14.在数据通信中使用曼彻斯偏码主要原因是(B )。

A实现对通道过程中传输错误的恢复B实现对通道过程中收发双方的数据同步
C提高对数据的有效传输速率D提高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15.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正确的()
A独立于确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B统一编址方案C政府标准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16.160.101.3.56是( B )IP地址?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17.下列关于Internet专线上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ISP提供的专用数据线B使用光纤与主机过程
C使用同轴电缆接入网络D采用专用的通讯协议
18.广域网覆盖的地方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B ).
A报文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C文件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
19.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结构是()
A网状结构B层次结构C关系结构D模块结构
20.滑动窗口协议主要用于进行( C )
A差错控制B安全控制C流量控制D拥塞控制
二、填空题
1.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随机采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CMSA/CD 。

2.在以太网标准10BASE-7中,10时指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BASE 传输模式为基带传输。

3.根据IEEE802模型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电路控制子网MAC子层。

4.计算机网络体系可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5.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3种同轴电缆、双绞线、。

6.流量控制实际上是使发送方的发送信息流量不至于超过接收方能承受的能力。

7.数据报交换方式不保证数据分组的顺序纠正。

8.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9.虚电路服务是OSI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无差错按序到达目
的地端系统。

10.如果T线路失去了同步,它试图使用每一帧的第一位,来重新获得同步,请问平均要检查帧才能保证出错率
为0.001的情况下重新获得同步。

11.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功能是向该层用户提供透明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基本服务。

12.网桥的种类有透明网桥,源路有选择网桥,封装网桥和转换网桥。

13.交换式局域网增加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性能的根本原因是交换机端口节点之间的多对节点的并发连接。

14.网络的功能有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5.网关的作用是实现的转换。

16.蓝牙技术一般用于10 米之内手机,PC,手持终端等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17.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18.对于路有选择算法而言,固定路由选择属于策略,分布路由属于策略。

19.OSI的会话属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给表示层提供服务。

三.简答题
1.与中继器相比,网桥具有哪些优点?
答:与中继器相比,网桥不仅能使数据传送到更多的设备中,而且当冲突发生时,网桥可以将网络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冲突区域。

2.试述CSMA/CD协议规则?
答:发前先侦听,空闲即发送,边发边检测,冲突时退避
3.试述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规则。

答:在CSMA/CD协议中,一旦检测到冲突,为降低再冲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使用CSMA方法试图传输。

为了保证这种退避维持稳定,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技术,其算法过程如下:
1. 将冲突发生后的时间划分为长度为2t的时隙
2. 发生第一次冲突后,各个站点等待0或1个时隙在开始重传
3. 发生第二次冲突后,各个站点随机地选择等待0,1,2或3个时隙在开始重传
4. 第i次冲突后,在0至2的i次方减一间随机地选择一个等待的时隙数,在开始重传
5. 10次冲突后,选择等待的时隙数固定在0至1023(2的10次方减一)间
6. 16次冲突后,发送失败,报告上层。

4.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有什么好处?
答: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5.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ARP,RARP,ICMP,DHCP。

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DHCP:使用DHCP 可以使客户端自动的获得IP 地址。

使用DHCP 可以消除手工配置TCP/IP出现的一些配置故障
四、计算题
1、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600波特,数据速率为1200bps,则信号取几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取几种状态?(请给出公式与计算步骤)
解:C=Blog2L
C=1200bps,B=600波特,得L=4
信息取4位状态
当L=2时,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
2、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发送方送来的信息为10110011010,生成多项式为
1
)
(3
4+
+
=x
x
x
G
,接收方收到的
数据是否正确?(请写出判断依据及推演过程)
解:接收正确
接收信息/G(X),余数为零,则正确,否则出错
推演过程
余数为0,接收正确
3、请画出信息“001101”的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图。

解:
4、请写出TCP段的段头结构,并说明TCP段头中的URG、ACK、PSH、SYN和FLN的作用?
5.某单位申请到C类地址:192.168.0.0.内部需要建立四个网络,请跟据子网规划方案
1)写出该单位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2)写出各网段的网络标识
3)写出各网段的广播地址
4)写出各网段的主机地址
6、试根据发送滑动窗口变化过程,在下图所示各发送窗口下标出“发送帧序号”或“接收确认帧序号”说明。

(参照第一窗口说明)
发送四号帧接收确认3号帧发送5号帧接收确认4号帧接收确认5号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