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教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雁塔路中段,教学楼位于该校东北部,北为友谊路,东邻空军医院家属院。
因为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部分,因此其他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建筑及设施均可使用学校相应的建筑和设施。
本建筑中主要是普通教室,阶梯教室。
建筑面积5135m2,7层,总投资500万元。
二、设计原始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6℃,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30℃。
2.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16℃,其他均为18℃。
3.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1。
9m/s,夏季2.2m/s,基本风压值为W0=0.35kN/m2。
4.年降雨量634mm,日最大降雨量92mm,1小时最大降雨量56mm。
5.最大积雪深度220m,基本雪压S0=0.20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45m。
6.抗震设防烈度8度,A2区:T g=0.5s,αmax=0.15。
7.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18.27m。
8.工程地质勘察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完成,自然地面标高418.03m,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岩Ⅲ级阶地。
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深8.5-9.02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场地土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厚2.0-3.5m,黄土,中等压缩性,厚度较大;古土壤,中等压缩,粉黏土,中等偏低压缩性。
黄土层建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150kP a。
三、建筑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图见图 1.1,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消防车道可以利用友谊东路,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2.平面设计(1).柱网布置见图1.2。
2700图1.2 柱网布置该建筑主要用于普通教室与阶梯教室,且以普通教室为多,参考《中小学建筑设计》(张宗尧,李志民),取普通教室为7.2m ×9.9m ,所以取开间为3.3m ,进深7.2m ,采用柱距为6.6m 的大柱网,如图1.2所示。
教学楼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目录1、建筑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1 工程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2ﻩ原始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筑设计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1设计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2建筑立面剖面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3装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4抗震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楼梯的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关于防火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7细部构造总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楼作为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影响着校园的整体风貌。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学教学楼,以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将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教学、科研、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 绿色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开放共享:设计开放式空间,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4. 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教学楼的安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三、设计内容1. 建筑布局教学楼采用长方形布局,南北向为主体轴线,东西向为辅助轴线。
整体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首层主要为入口大厅、接待室、休息区等公共空间;二层至五层为教室、实验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地下一层为停车场、设备间等。
2. 功能分区- 教学区:设置各类教室,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等,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 科研区: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 办公区: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 交流区:设置咖啡厅、休息室等,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3. 智能化系统- 安防系统:采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确保教学楼的安全。
-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
- 照明系统:采用LED照明,节能环保,同时提供舒适的光环境。
4. 环境设计- 绿化景观:在建筑周围和室内设置绿化景观,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环境品质。
- 室内装饰:采用环保材料,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四、预期效果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学教学楼,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智能化管理和绿色环保设计,提升教学楼的运营效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___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___位于XX市XX区XX路,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为35万元,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1.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
2.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3.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十八班小学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十八班小学教学楼设计说明书第一篇:十八班小学教学楼设计说明书十八班小学教学楼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概要学校位于城市新建住宅区内,其东南西边均与接到相邻,其中西边与主干道相邻,学生人流方向为自东向西,学校总占地面积25200㎡学校大门设置于校园南墙,避开了西街道,学校东边为教学楼主体,分为教学区,行政区,音乐教室,西边为体育场,包括250 m环形,此外教学楼后边还设有两个26X14㎡的篮球场,一个18X9㎡的排球场,校园东南区有食堂、单身教职工宿舍、开水房等,在操场旁边设有一个总仓库、一个体育器材室,在器材室旁边设有自行车房跟汽车房,此外校园中还布设很多绿化带,在学校南区排球场旁边还有一个花园。
二、教学楼设计要求教学楼有教学部分、辅助教学部分、办公部分组成,考虑到室内日照及日照面积的影响,教学楼建筑坐北朝南,而且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教学楼与运动场之间的距离大于25m,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用一个2.4m宽的走廊连接。
教学楼与办公楼均采用内廊式建筑,开窗尺寸足以满足采光等要求,教学楼布设符合动静分区,把音乐教室单列并且用走廊连接,走廊与过道为2.4m,满足人流疏散要求。
规范要求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车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2.在校学生人数不超过900人时,宜采用250m 环形跑道3.学校绿化用地小学不应小于每名学生1㎡4.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主干道或机动车道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的缓冲距离 5.两排教室的长边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6.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动静分区,明确关系,方便并有利于疏散7.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8.教学楼不宜超过5层9.内廊不应小于2.4m 10.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m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学校总占地面积:25200㎡教学楼占地面积:1232.4㎡合班教室面积:180㎡建筑占地面积:2179.8㎡绿化率:38.907% 传达室面积:20㎡食堂面积:140㎡单身教职工宿舍:100㎡开水房:25㎡汽车房:60㎡自行车棚:90㎡田径场:4200㎡篮球场:364㎡排球场:162㎡教室6*9*18=972㎡四、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河南科技大学2)工程项目: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教学楼3)建筑耐火等级:二级4)建筑使用年限:50年5)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七级6)建筑工程等级:二级7)建筑结构类型:主要为砖混结构并有局部框架五、参考资料1.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4.《建筑构造资料集》5.《民用建筑通则》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六、设计心得晃眼之间,两周的课程设计已经结束,回顾这两周的日子,既充实又紧张,通过这次设计我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做建筑设计方案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同时期间我也多次与指导老师与同学沟通交流,逐渐的将自己的设计逐渐改进,绘图过程中,我更加感性的去认识理解建筑,也学会了更加理性的去分析建筑。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范文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范文一、引言本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建筑设计方案,全面阐述教学楼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该建筑设计说明书适用于各种教学楼的设计,旨在为设计师、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理念本教学楼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功能性与美学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灵活且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环境。
设计师希望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提供一个愉悦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三、功能布局教学楼的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
建议将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自习室等功能区域布置得合理且紧密相连,以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此外,还应设置辅助设施,如楼梯、电梯、洗手间、储藏室等。
四、结构设计教学楼的结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
此外,还应配备适当的防火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
五、材料选用在教学楼的建筑材料选用上,应考虑到其美观性、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
建议使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如玻璃幕墙、环保型地板和无毒油漆等,以创建一个舒适且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
六、建筑风格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应与教育的氛围和学校的整体形象相协调。
建议将教学楼设计为现代化的建筑,注重简洁、实用和高效。
同时,可通过色彩搭配和外部装饰等手法,突出学校的个性和独特之处。
七、工程实施在教学楼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楼的设施和设备。
八、建筑附属设施教学楼的建筑附属设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日常需求。
建议在楼内外设置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区、图书馆、咖啡厅等便利设施,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九、环境保护在教学楼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议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在增加教学楼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筑设计和功能布局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教学楼,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关注人体工程学,确保教学、办公、休息等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建筑目标。
3. 创新设计:结合现代建筑风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建筑。
4. 功能合理:合理规划教学、办公、休闲等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三、建筑设计1. 外观设计教学楼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线条流畅,造型简洁。
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铝板相结合,既保证了建筑的美观性,又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采用防火、防雷、抗震等设计。
2. 功能布局(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教室采用大空间设计,方便进行互动式教学;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
办公室设计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提高工作效率;会议室采用圆桌设计,便于讨论交流;资料室藏书丰富,为师生提供便利。
(3)休闲区:包括走廊、休息室、阅览室等。
走廊设计宽敞明亮,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休息室设置舒适的座椅,供师生休息;阅览室藏书丰富,方便师生阅读。
3. 空间布局教学楼采用中庭式布局,使室内空间更加通透,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同时,中庭设计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更具层次感。
四、绿色建筑设计1. 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如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降低建筑能耗。
2. 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减少能源消耗。
3.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节约水资源。
4. 建筑布局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空调、照明等能耗。
中学教学楼设计总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总说明第一篇:中学教学楼设计总说明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一> 本工程为某中学教学楼,地上四层,建筑总面积4928.36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0.7米。
本建筑为二类建筑,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三级。
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450,绝对高程由施工现场确定。
二> 本图所注尺寸除标高为米外,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
三> 本工程施工质量应严格按国家有关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
四> 本工程施工时应与水电安装密切配合,凡须预埋管道、配件、铁件或预留孔洞,均应预埋或预留,不得事后开凿打洞。
五> 施工单位对本工程设计图纸,发现问题或所选用标准必须更改时应与我院联系,经设计人员研究修改后方可施工。
六> 本工程所有室内外装饰材料,均须提供样品,经设计人员批准后方可使用。
七> 本工程的建筑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任务书。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条文。
八> 本工程部分做法:1.墙身防潮层位于-0.06米处,20厚泡沫保温材料加1:2防水砂浆(掺5%防水剂)。
2.楼地面:(1)地面:门厅、过厅、走廊地面为淡驼色花岗石防潮地面,按赣01J301-64/18施工。
厕所地面均为纯灰色高级防滑防潮釉面砖地面,按赣01J301-46/14施工。
开关站地面均为混凝土防潮地面,按赣01J301-31/10施工。
所有其它办公用房地面均为那坡黄色高级防滑防潮釉面砖地面,按赣01J301-45/14施工。
(2)楼面:所有教室和功能用房均为那坡黄色高级釉面砖楼面,按赣01J301-34/42施工。
所有楼层门厅、过厅、走廊均为淡驼色高级彩色防滑釉面砖楼面,按赣01J301-35/43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建筑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原始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筑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设计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建筑立面剖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装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抗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楼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关于防火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7细部构造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结构设计 (1)2.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1)2.2.1 选择承重方案 (1)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2.2.3 结构计算简图 (2)3、荷载计算 (4)3.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4)3.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4)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4)3.3.1 梁自重计算 (5)3.3.2 柱自重计算 (5)3.4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5)3.4.1 第5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5)3.4.2 2~4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6)3.4.3 一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6)4、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7)4.1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7)4.2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7)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9)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侧移计算。
(9)5.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9)5.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9)5.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1)5.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5.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15)5.2.1 风荷载标准值 (15)5.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17)5.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17)6、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1)6.1计算单元 (21)6.2荷载计算 (22)6.2.1 恒载计算 (22)6.2.2 活荷载计算: (24)6.2.3.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26)6.3内力计算 (26)6.3.1、计算分配系数。
(26)6.3.2 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来计算恒载作用下的梁端、柱端弯矩。
(28)6.3.3 计算恒载和活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和柱轴力。
(30)7 框架内力组合 (40)7.1结构抗震等级 (40)7.2框架梁内力组合 (40)7.2.1作用效应组合 (40)7.2.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40)7.2.3梁内力组合表 (41)7.2.4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41)`7.3.1柱内力组合 (44)7.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44)8、截面设计 (46)8.1框架梁 (46)8.1.1 一层AB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6)8.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8)8.1.3二层AB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8)8.1.4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0)8.2框架柱 (51)8.2.1柱截面尺寸验算 (51)8.2.2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53)9 基础设计 (57)9.1基础梁截面尺寸的选取 (57)9.2荷载选用 (57)9.3基础截面计算 (58)9.4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59)9.5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60)10.楼梯的设计 (74)10.1 梯段板计算 (74)10.2 平台板计算 (75)10.3 平台梁计算 (76)11.板的配筋 (78)11.1 A板的设计 (78)11.2 B板的设计 (80)参考文献 (78)附录 (84)英文翻译 (89)致谢 (105)2、结构设计2.1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填充墙采用190mm 厚的混凝土空心小砌块,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00mm 。
2.2.1 选择承重方案该建筑为教学楼,房间布局较为整齐规则,且教学楼不需要考虑太大空间布置,所以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四柱三跨不等跨的形式。
柱网布置形式详见建筑平面图。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纵 梁:mm l h 900~6007200121~81121~81=⨯⎪⎭⎫ ⎝⎛=⨯⎪⎭⎫ ⎝⎛=, 取mm h 700=mm h b 350~23370031~2131~21=⨯⎪⎭⎫ ⎝⎛=⨯⎪⎭⎫ ⎝⎛=, 取mm b 300=横 梁:1111~~7500625~938812812h l mm ⎛⎫⎛⎫=⨯=⨯= ⎪ ⎪⎝⎭⎝⎭, 取mm h 700=mm h b 350~23370031~2131~21=⨯⎪⎭⎫ ⎝⎛=⨯⎪⎭⎫ ⎝⎛= 取mm b 300=次 梁: mm l h 600~4007200181~121181~121=⨯⎪⎭⎫ ⎝⎛=⨯⎪⎭⎫ ⎝⎛= 取mm h 500= mm h b 167~25050031~2131~21=⨯⎪⎭⎫ ⎝⎛=⨯⎪⎭⎫ ⎝⎛= 取mm b 300=各层梁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表2-2-1 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柱截面尺寸估算 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轴压比限值为[N μ]=0.9,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5kN/m 2,边柱及中柱的负荷面积分别为3.75⨯7.2 m 2和5.25⨯7.2 m 2,可得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321.3 3.757.215105175151[][]0.916.7E s N c N c Fg n N A mm f f βμμ⨯⨯⨯⨯⨯≥===⨯ 中柱321.25 5.257.215105235779[][]0.916.7E s N c N c Fg n N A mm f f βμμ⨯⨯⨯⨯⨯≥===⨯ 取柱子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418mm 和485mm 。
根据上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 1~5层 600mm ⨯600mm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为500mm 。
2.2.3 结构计算简图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顶,2~5层高度即为层高,取3.6m ;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顶,即h 1=3.6+0.45+0.5=4.55m 。
见下图:3、荷载计算3.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不上人)屋面为刚性防水屋面4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3×0.04=0.92kN/m2 3厚1:3石灰砂浆隔离层 0.003×17=0.0513kN/m2卷材防水层 0.320厚的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kN/m2 100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25×0.10=2.5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kN/m2 12厚纸筋石灰抹底 0.160kN/m2 合计 4.98kN/m2 1~4层楼面(水磨石楼面)15厚的1:2白水泥白石子(掺有色石子)磨光打蜡18×0.015=0.27kN/m2 20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0kN/m2现浇100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25×0.1=2.5kN/m2 3厚细石粉面 16×0.003=0.048kN/m2 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 14×0.008=0.112kN/m2 合计 3.33kN/m23.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0.50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走廊活荷载标准值 2.5kN/m2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Sk=μr⨯s0=1.0⨯0.35=0.35kN/m2式中:μ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取μr=1.03.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查规范得以下自重,外墙面为面砖墙面自重: 0.5 kN/m2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 11.8 kN/m23.3.1 梁自重计算边横梁自重: 0.3×0.7×25=5.25 kN/m 粉刷:(0.7-0.1)×0.048×17=0.459 kN/m合计 5.709 kN/m 中横梁自重 : 0.3×0.5×25=3.75 kN/m 粉刷: 0.6×0.105×17=0.360 kN/m合计 4.11 kN/m 纵梁自重: 0.3×0.7×25=5.25 kN/m 粉刷: 0.6×0.048×17=0.459 kN/m合计 5.709 kN/m 次梁自重: 0.3⨯0.5⨯25=3.75 kN/m 粉刷: 0.4×0.045×17=0.306 kN/m合计 4.06 kN/m 3.3.2 柱自重计算柱自重: 0.6×0.6×25=9 kN/m 贴面及粉刷: (0.6×4-0.2×2) ×0.02×17=0.68 kN/m 合计 9.68 kN/m 女儿墙自重(含贴面和粉刷):0.9⨯0.02⨯2⨯17+0.2⨯15⨯0.9=3.312 kN/m内外墙自重(含贴面和粉刷): 0.2⨯15+0.02⨯2⨯17=3.68 kN/m 3.4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3.4.1 第5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恒载: (7.5⨯2+3)⨯7.2⨯4.98=645.41 kN 女儿墙: 3.312⨯7.2⨯2=47.69 kN 纵横梁自重:41.10×4+2×7.5×5.709+2×7.5×4.06+3×3.46=321.315 kN半层柱自重: (9.68×3.6×4) ×0.5=69.70 kN 半层墙自重:40.99+54.8+(3.6-0.5) ×(7.5+0.6-0.4)=181.99 KN屋面雪载: (7.5⨯2+3)⨯7.2⨯0.35=45.36 kN恒载+0.5⨯雪载:645.41+47.69+321.315+69.70+181.99+0.5⨯45.36=1288.79 kN3.4.2 2~4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 (7.5⨯2+3)⨯7.2⨯3.33=431.568kN 上`下半层墙重: 181.99+181.99=363.98 kN 纵横梁自重: 321.315 kN 上半层柱+下半层柱: 69.70+69.70=139.4 kN 楼面活荷载: 7.2⨯(7.5⨯2⨯2+3⨯2.5)=270 kN 恒载+0.5⨯活载:431.568+363.98+321.315+139.4+0.5×270=1391.26 kN3.4.3 一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 431.568 kN 上.下半层墙自重:(a)外纵墙:40.09+3.68×(4.55-0.7) ×(7.2-0.25×2)-31.01=104.41 kN(b)内纵墙:54.8+3.68×(4.55-0.7) ×(7.2-0.25×2)-16.70=132.02 kN(c )横墙:86.70+(7.5+0.5-0.2×2)×(4.55-0.5)×3.68=198.85 kN纵横梁自重: 321.315 kN 上半层自重: 69.70 kN 下半层自重: 0.5×9.68×4.55×4)=88.09 kN 楼面活荷载: 270 kN 恒载+0.5×楼面活载:431.568+104.41+132.02+198.85+321.315+157.79+270/2=1481.95 kN 则一榀框架总重力荷载代表值∑=ni i G 1为:)5(=n 1234511288.7931391.261481.956944.5n i i G G G G G G KN ==++++=+⨯+=∑4、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4.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梁线刚度计算梁柱混凝土标号均为35C ,723.1510/C E K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