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20131030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机构,旨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可以促进行业内各方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委员会可以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行业内部各方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共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
其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制定标准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规范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安全要求等,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推广标准可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行业标准,可以引导企业生产和服务方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其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各界人士能够积极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和《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标准在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基础性和规范性作用,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服务质量,促进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章标准立项第三条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征集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意见,编制《信安标委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发布。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单位可提出标准项目立项申请。
标准项目应由三家以上(含三家)单位联合申请,并明确牵头起草单位。
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的国家标准项目数量超过2项的,项目申请单位牵头起草国家标准项目未按时完成的,原则上不得申请新的国家标准项目。
第五条申请单位根据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向秘书处提交《信息安全国家标准项目申请书》、《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建议书》和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草案。
如涉及专利,还需提交专利信息披露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专利证书复印件/扉页或专利公开通知书复印件/扉页或专利申请号和申请日期)。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重点工作急需的标准,申请单位在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可及时向秘书处提出立项建议。
第六条秘书处负责对立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重点审查申请者是否具备要求的条件、申请手续是否完备、申请书填写是否符合规定等。
第七条信安标委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立项申请项目的初审。
重点审查项目是否紧密结合信息安全重点工作、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否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与已发布的和在研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项目内容是否有交叉重复等。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机构,委员会具有以下职责和任务,一是制定和修订信息安全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评估标准等,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二是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创新,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成为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而委员会作为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委员会将积极倡导和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一方面,委员会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委员会将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创新,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委员会还将积极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开展学术会议、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开放的合作,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希望广大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和支持委员会的工作,共同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章程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17)(以下简称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的宗旨是贯彻改革、开放政策,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卡及身份识别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紧密结合我国卡及身份识别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把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加速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完善卡及身份识别领域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信息化运行水平。
第三条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在全国信标委下卡及身份识别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并协助全国信标委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相1应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对口工作。
第四条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委托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代管。
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及秘书处的印章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在专业上接受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
第二章工作任务第五条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并提出有关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第六条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原则,以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制订和完善本专业的标准体系表。
提出制、修订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第七条根据批准的计划,组织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标准化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八条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 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2002年5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委员会工作组的工作,委员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领域组建工作组,并确定其名称、专业技术领域、职责。
第三条委员会下属的各工作组应接受本委员会的领导。
第四条根据工作组的情况和作用可决定是否撤消该工作组。
第二章工作组成员第五条工作组成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并承认本章程;(二)自愿加入委员会工作组,并按时缴纳工作组会费;(三)具有法人资格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或学术团体。
第六条加入工作组的程序:(一)向委员会秘书处提交《信息安全标委会工作组成员申请表》(见附件1);(二)委员会根据工作组设置的范围和规模,以及申请单位的情况,确定工作组成员;(三)经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单位由委员会秘书处办理相关手续;第七条工作组成员具有下列权利:(一)参与标准项目的研究制定工作;(二)参加工作组组织的标准宣贯会、培训班、国内外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会等活动;(三)获得工作组的资料;(四)向工作组反映工作意见;(五)拥有表决权;(六)参加自愿,退出自由。
第八条工作组成员需要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工作组的各项决议,承担工作组委托的各项工作;(二)参加工作组会议,如果两次无故不参加会议,将取消成员资格;(三)宣传和贯彻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四)积极参加工作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五)按规定缴纳会费(按参加工作组的数目,分别向所参加的工作组缴纳会费);(六)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七)维护工作组的权益和荣誉;第九条工作组成员退出工作组应书面通知委员会秘书处。
第十条如工作组成员无故一年不缴纳会费,则视为自动退出工作组;如工作组成员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委员会讨论将取消其工作组成员资格。
第三章工作组组长第十一条工作组设组长一名(必要时可设副组长若干名),工作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二条工作组组长由委员会指定,组长一般任期两年,需要时可以连任。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7.15•【文号】•【施行日期】2013.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落实201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部署,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家标准委决定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信息登记范围及内容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成立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国家标准委直属工作组(SWG)。
信息登记内容包括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直属工作组的基本信息以及委员信息。
信息登记数据截止时点为2013年6月30日。
二、信息登记工作的组织和要求国家标准委标准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登记的具体组织、联络和汇总工作。
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及SWG)秘书处负责本技术委员会及下设分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申报工作。
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汇总本技术委员会(TC)、下设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所属委员的有关信息,认真填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本信息表》(数据项要求见附件1)、《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基本信息表》(数据项要求见附件2),并将填好的表格电子文件以“技术委员会信息表-TCxx”和“委员信息表-TCxx”命名后,于2013年7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cn。
相关表格电子文件可从国家标准委网站()首页“技术委员会”栏目中“资料下载”子栏目下载。
国家标准委标准信息中心前期已发出《关于核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信息的通知》(标信函[2013]8号),请各技术委员会提前做好准备。
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情况综述

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徐羽佳 胡影 上官晓丽数据安全国家标准是开展数据安全监管,规范行业数据安全要求,指导网络运营者提升数据安全能力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数据应用规范化、提升数据活动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现状,梳理了现有及在研的数据安全国家标准,并介绍了数据安全国家标准的验证试点及推广应用工作。
一、标准化组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概述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简称“信安标委”)是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领域内,从事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信安标委于2002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批复成立,业务上受中央网信办指导,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安全技术、安全机制、安全服务、安全管理、安全评估等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工作。
TC260下设7个工作组,其中,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SWG-BDS)负责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标准研制工作,具体职责包括调研急需标准化需求,研究提出标准研制路线图,明确年度标准研制方向,组织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工作。
SWG-BDS于2016年成立,截至目前,SWG-BDS成员单位已达227家。
二、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情况为落实《网络安全法》中“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及“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等要求,响应《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的主要任务,2016年,TC260成立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特别工作组,成功启动了第一批大数据安全标准编制和预研工作。
目前,TC260已开展9项数据安全标准研制项目,其中,已发布标准4项,在研标准5项。
安全要求类标准包括GB/T 35274-2017《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7932-2019《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及《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分别针对大数据服务、数据交易及政务信息共享的情景提出了安全要求。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信息技术标准,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信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加强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质量提升,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包括,依法行使职权,坚持科学决策,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规范与监督,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传与推广,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将继续以“服务产业、引领未来”为宗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平台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与中文信息处理有关的输入 法、字库和中文操作系统的 API 标准化工作。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条码、射频等自动识别与数据 采集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标准化及远程教育应用技术 的标准化(不包括教学设备和仪器)。
13
试、集成测试和应用测试,有效地解决了基础软件之间的 兼容性、适配性等问题。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是重要信息载体,直接关系国家信息安全。 为确保电子文件安全交换和长期保存,打破国外对电子文 件处理软件的垄断,急需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统一格式 的电子文件标准。从 2010 年起,在中办、国办、工信部 支持下,承担电子文件存储交换格式、党政机关电子公文、 电子文件管理装备等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组织国内主要厂商自主研制了办公软件文档格式标 准 UOF 和版式文档格式标准 OFD。 支撑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标准应用实施,组织软件厂商开发符合标准 的工具软件。 物联网 承担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及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建设工作。 提出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架构,开展了 47 项物联网 和 16 项传感网标准研制工作,为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
截至 2013 年 10 月,信标委共归口国家标准 740 项, 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447 项,涉及词汇、编码字符 集和字型、数据通信、软件和系统工程、卡和身份识别、 程序设计语言、图形图像表示、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数据管理、文件描述与处理语 言、用户接口、信息技术教育、生物特征识别、分布应用 平台与服务、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10
附录一
主要成绩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 在,构建一套先进、科学、完整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显得 尤为重要。
围绕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 、交换、管理、 组织、存储、检索、服务等方面,按照“技术创新、标准 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动和应用”五个 环节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 努力下,信标委采取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市场推动的方 式,从强化组织管理入手,结合产业重点、市场热点,信 标委已发展成为下设 22 个分技术委员会和 18 个直属工作 组的国内最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一,拥有信息技术服 务分技术委员会、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技术委员会、信 息技术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以及云计算标准工作 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标准工作组、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 工作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标准工作组、电子书标准工作 组、游戏游艺机产品标准工作组等一批与市场结合紧密、 顺应产业发展的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工作组,在国家和行 业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ISO/IEC JTC 1/SC 7/WG 25、ISO/IEC JTC 1/SC 7/WG 27。
词汇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标准化,协调和汇总标委会 中各分技术委员会所使用的专业技术术语。
7
字符集与编码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信息交换用字符其编码表示及控制功能的标准 化。 非键盘输入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 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身份特征识别等智能化人机交互技 术标准化工作。 数据通信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远程通信、局域网和 OSI 的 1~3 层的标准化工作。 软件工程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软件产品和系统工程方面的 过程、支持工具以及支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磁盘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硬磁盘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柔性磁媒体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磁带、软磁盘、媒体上 数据 记录、数据压缩算法的标准化工作。 微处理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
11
信息无障碍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文编码、设备互连、数
据管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的 13 项自主创新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
中文信息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构建起汉 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国家标准体系,不仅是奠定民族信息技 术产业的基石,而且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有助于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向世界。 自 1979 年开始,连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陆续制 定完成了近 150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覆盖了汉字,以 及藏、蒙、傣、彝、朝鲜、傈僳、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 现行文字,为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信息产业做出了贡献。 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收录 编码汉字 6763 个,实现了计算机对汉字的自动识别。 1985、1986 年相继制定的汉字 24 点阵、15×16 点阵、32 点阵字型标准让汉字信息处理进入实用化阶段,使我国计 算机产业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该项标准化科研成果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基础软件 自“十五”开始,围绕基础软件标准体系、评价指标 体系和测试评价平台等开展研究工作。构建基础软件标准 体系,制定标准 100 余项,覆盖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 软件、数据库和嵌入式软件等。 建立基础软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操作系统、中间件、 办公软件、数据库等 4 类产品 6 项质量特性(功能性、可 靠性、效率、易用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共计 2235 项指标,为基础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立基础软件测试评价平台,开发标准符合性测试工 具 38 套、测试用例 8568 个,开展基础软件标准符合性测
12
GB 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收录 编码汉字 7 万余个,为国家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标准 化基础。
为适应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已有汉字编码字符 集的基础上,主导制定 ISO/IEC 10646 中的中日韩统一汉 字编码字符集,并将少数民族文字融入国际标准中,为世 界各国人民分享中华各民族多语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成 果做出了贡献。
2011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第二届委员会 换届。
第三届信标委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 息化部的共同领导下,探索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加强组 织建设和规范管理,使信标委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 度化迈向新的高度。
1
二、 第三届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肖华司长
副主任委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
4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5
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林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孙文龙(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负责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包括键盘与输入接口、图形 用户交互界面、移动设备用户接口与界面、特殊需求用户 界面、用户界面对象作用和属性、远程交互用户界面等相 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 ISO/IEC JTC 1/SC 35。 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吴国纲(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负责生物特征识别通用文档框架、应用编程接口、数 据交换格式、生物特征识别轮廓、技术评估、性能测试与 报告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 ISO/IEC JTC 1/SC 37。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梅宏(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秘书长:袁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负责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WEB 服务和中间
展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 ISO/IEC JTC 1/SC 39。 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大方(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秘书长:尹洪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负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 ISO/IEC JTC 1/WG 8、ISO/IEC JTC 1/SC 7/WG
6
件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 ISO/IEC JTC 1/SC 38/WG 1、ISO/IEC JTC 1/SC
38/WG 2、ISO/IEC JTC 1/SC 7 SOA SG。 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王立建(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信息技术相关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支持可持续发
制定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 700 余项,覆盖中文信 息处理、软件、IT 服务、通信与网络、IC 卡、射频识别 (RFID)、设备互连、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 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生物特征识别、教育信息化、物联 网、云计算、信息技术设备能效、数据中心、大数据等领 域。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迫切需求,重点推动电子 政务、智慧城市、电子书包、全球对象标识符(OID)、
一、 概述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 委”),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于 1983 年,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 部的共同领导下,从事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 术组织,负责对 ISO/IEC JTC1(信息技术第一联合技术 委员会)国际归口工作。信标委的工作范围是信息技术领 域的标准化,涉及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交换、 描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及其技术,系统与产品的 设计、研制、管理、测试及相关工具的开发等的标准化工 作。
技司韩俊副司长 子信息司丁文武 软件服务业司
司长陈伟司长2来自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校长 /怀进鹏院士
财 政 部 会 计 司 全军军用标准
应唯副司长
化办公室
总工程师
中国电子技术 标准化研究院 赵波院长
秘书长/副秘书长
中 国 电子 技术 标 北京赛西科技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准 化 研究 院林 宁 展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信息司
8
负责微处理机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微处理机的组成 和控制组成部分的信息流的硬软件等。
数据元表示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数据元表示方面标准化工作。 开放系统互连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 OSI 体系结构、OSI 管理和 OSI 的 4~7 层的标准化工作。 程序设计语言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软件接口的标准化工作。 光盘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处理系统间媒体和信息 交换用的盒式光盘的标准化工作。 办公机器、外围设备和耗材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各种与信息技术产品有关的 办公机器、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电源、机房及机房设备、 信息设备用消耗材料和字形的标准化工作。 多媒体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制定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超 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的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