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

合集下载

机械行业的职业危害

机械行业的职业危害

机械行业的职业危害机械制造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是各种工业的基础。

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50-200万劳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

其基本生产过程为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

那么,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呢?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一、铸造:可分为手工和机械造型两大类。

手工造型是指用手工完成紧砂、起模、修整及合箱等主要操作的过程。

劳动强度大,劳动者直接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大,案例1就是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发生的。

机械造型生产率高,质量稳定,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的机会少,职业危害相对较小。

1、粉尘危害:造型、铸件落砂与清理时产生大量的砂尘,其中粉尘性质及危害性大小主要决定于型砂的种类,如选用石英砂造型时,因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其危害最大。

2005年,据我们对某机械厂造型车间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27.5-62.3mg/m3,平均为39.5mg/m3。

2、毒物与物理因素危害:砂型与砂芯的煤烘干、熔炼、浇注产生高温与热辐射;如果采用煤或煤气作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如果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则存在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二、锻压: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部分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1、物理因素危害:噪声是锻压工序中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锻锤(空气锤和压力锤)可产生强烈噪声和振动,一般为脉冲式噪声,其强度多100dB(A)以上。

2005年,据我们对某机械厂锻压车间噪声检测,结果为83-100.2dB(A),平均为92.08dB(A)。

冲床、剪床也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但其强度一般比锻锤小。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长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机械制造行业也面临着许多职业病的危害。

下面就来谈谈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1.粉尘污染粉尘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种常见污染物,特别是在金属切削、车削、打磨等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末和磨屑。

然而,这些粉尘污染物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

此外,还会引发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2.噪声污染机械制造行业很多工序中都存在噪声,如冲压、钳工、车床、钻床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对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轻则耳鸣、听力下降,重则失聪。

噪声还会使人产生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心境烦躁等不适感,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化学物质危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很多工序中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如溶剂、润滑油、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致癌物质,对人的健康会造成重大危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损害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还可能引发恶性肿瘤。

4.职业性皮肤病危害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如机油、酸碱性溶液等,容易刺激皮肤,导致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过敏、皮肤癌等。

长年的工作接触,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5.射线辐射危害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射线的工序不多,但是暴露在射线辐射下,对人的健康危害非常大。

重金属、铸件等材料需要使用焊接或者放射线检测时,可能会产生射线辐射。

长期的辐射暴露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影响,比如造成某些癌症、不孕不育等。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十分严重。

想要减少职业病的危害,除了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如防尘口罩、防噪头戴式耳机、穿戴防护服等,还要增强宣传教育,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对于职业卫生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健康做好充足的工作。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机械制造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机械制造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机械制造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2021-XZ-004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职业病危害现状评判报告北京中职安康科技二〇一六年四月北京中职安康科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美品〔厦门〕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判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平的原那么,并对所出具的«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判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评判单位: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法人代表:肖永庆项目负责人李强高级工程师A01〔P〕14202049报告书编写人闫文鹏高级工程师A01〔P〕12100159何淑芳高级工程师A01〔P〕13100199张海亮- A01〔J〕13100195陈丽云助理工程师A01〔J〕15101336报告书审核人何淑芳高级工程师A01〔P〕13100199报告书签发人肖永庆高级工程师——1 总论 (1)1.1 评判目的 (1)1.2 评判依据 (1)1.3 评判范畴 (5)1.4 评判内容 (5)1.5 评判单元划分 (6)1.6 评判方法 (6)1.7 评判程序 (7)1.8 质量操纵 (10)2 用人单位概况 (13)2.1 用人单位差不多概况及生产运行情形 (13)2.2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3)2.3 要紧原辅材料及产品 (17)2.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18)2.5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19)3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判 (20)3.1 总平面布局 (20)3.2 竖向布置 (21)3.3 总体布局评判 (22)4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判 (25)4.1 要紧生产工艺 (25)4.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判 (26)5 建筑卫生学 (30)5.1 车间墙体、墙面、地面以及建筑结构调查 (30)5.2 通风、空气调剂 (30)5.3 采光、照明调查 (30)5.4 建筑卫生学评判 (31)6 职业病危害因素 (32)6.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32)6.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阻碍 (38)6.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判 (39)7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52)7.1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形 (52)7.2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爱护情形 (54)7.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评判 (54)8 职业健康监护 (58)8.1 职业健康监护情形 (58)8.2 职业健康监护评判 (58)9 个人防护用品 (59)9.1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 (59)9.2 防护用品使用治理制度及执行情形 (62)9.3 防护用品评判 (63)10 辅助用室 (65)10.1 辅助卫生调查 (65)10.2 辅助用室评判 (66)11 职业卫生治理 (68)11.1 职业卫生治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68)11.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形 (68)11.3 职业卫生治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形 (68)11.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69)11.5 职业病危害因申报情形 (69)11.6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及警示标识设置情形 (70)11.7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形 (71)11.8 职业卫生培训情形 (72)11.9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73)11.10 职业卫生档案治理 (73)11.11 职业卫生治理评判 (73)12 结论 (75)12.1 分项结论 (75)12.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75)13 建议 (77)13.1 工程技术措施 (77)13.2 个人防护用品 (77)13.3 职业健康监护 (78)13.4 应急救援 (78)13.5 职业卫生治理 (78)附件一职业病危害汇总表 (80)附件二项目涉及的要紧职业病危害特性及防护 (84)附件三营业执照 (93)附件四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判托付书 (94)附件五总平面布置图 (95)附件六历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1总论1.1评判目的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法定职业病名词解释

法定职业病名词解释

法定职业病名词解释
法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或特定工艺中,引起的特定疾病。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法定职业病及其解释。

1.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石尘、金属尘、纤维尘等物质导致的一种职业性肺病。

常见于煤矿工人、金属冶炼工人等职业人群。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

2. 噪声聋: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听觉神经退化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于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等噪声环境高的行业,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以及困难听清周围声音。

3.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导致皮肤过敏、炎症等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炎等,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起水疱等。

4. 硅肺病:硅肺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硅粉尘中而引起的职业性肺病。

常见于石材加工、矿山开采等行业。

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肺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

5. 铅中毒: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于电子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等行业。

铅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失眠、精神异常等,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

以上仅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法定职业病,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来说,还有更多的职业病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检测,提供防护措施和技术培训。

劳动者本身也要自觉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使用耳塞等,以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一些职业病危害。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噪声过大的情况,例如机床运行时的机械声、冷却液中气泡爆裂时的声音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易受到严重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如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睡眠障碍等。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如安装隔音设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加装吸音材料等,同时,工人也应配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粉尘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塑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金属粉尘中的重金属、石材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机械加工工业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戴好防尘口罩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工人的接触。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清洗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溶剂、重金属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中毒、过敏、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选择低毒性的化学物质,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护和教育,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四、机械伤害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危险因素,如锋利的刀具、旋转的机械部件等,容易导致工人受到机械伤害。

这些伤害包括切割伤、碰撞伤、压伤、挤压伤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机械加工工业中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三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三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3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3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工人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噪音、高温度、高压力等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一系列职业病。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1. 噪音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期接触噪音会引起听力损害,同时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2. 有机溶剂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引起头晕、恶心、嗜睡、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金属粉尘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中含有一定的有毒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长期吸入金属粉尘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等疾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4. 高温机械制造车间内温度较高,特别是一些高温炉膛工作环境,容易引起中暑、热射病等。

5. 机械振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会产生较强的振动,长期接触振动会引起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职业病防护措施1. 声学防护措施在机械制造车间内应安装吸声装置,减少噪音污染。

工人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时,应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 化学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选用低毒无害的溶剂,并采取有效的通风设施把有机溶剂排除车间外部。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3. 粉尘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设置封闭式操作台,并安装抽风装置,及时排出车间内产生的粉尘。

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进行保护,注意个人卫生。

4. 温度调控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车间应安装冷却设备,保持车间的温度适宜。

同时,工人应适时补充水分,保持适当的体温。

5. 振动防护措施对于产生较强振动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减少手部的振动受力。

6. 健康教育和监测企业应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工人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2008-06-01 14:43:13| 分类:行业论文|举报|字号订阅案例一:1987年,小周和小何同时招进浏阳市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

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

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

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多闷气,这点儿粉尘怕什么,何必受这个洋罪。

每年厂里组织的体格检查,他觉得多余,总是借故溜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何”变成了“大何”,此时他常出现干咳、胸痛、气短的毛病,特别是干起活来,这些症状就加重了。

一天,厂里张安全员要他去市疾控中心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被确诊为I期矽肺。

案例二:李某,男,39岁,长沙市某机械厂喷漆工。

2005年9月2日因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因无钱治病,在医院住了半个月被迫回家,后在当地医院每月输血一次,为治病到处借钱已倾家荡产。

他堂弟怀疑是他工作中接触油漆有关,2005年11月11日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受理后经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苯超标8—17倍,二甲苯超标1.8—6.3倍,在无论何防护设施的环境里每天工作8—10小时。

11月29日市疾控中心根据职业史、现场检测资料等,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骨髓增生异常给综合症)。

案例三:2006年10月份,我市某机械厂电焊车间承担一批急需焊接的零部件。

当时车间有专业焊工3名,因交货时间较紧,3焊机要同时开工。

由于有的零部件较大,有的需要定位焊接,电焊工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必须他人协助才行。

车间主任在没有配发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临时安排3名其他工人辅助电焊工操作。

3名辅助工在焊接时需要上前扶着焊件,电光直接照射眼睛和皮肤,他们距离光源大约1m,每人每次上前约30、60min不等。

工作了半天,下班回家不到4h,出现眼睛剧痛、怕光、流泪、皮肤有灼热感,痛苦难忍,疼痛剧烈,即日下午到医院求治。

检查发现3人两眼球结膜均充血、水肿、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肤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其中1名穿着背心短裤上前操作,结果肩部、两臂及两腿内侧均出现大面积水疱,并且有部分已脱皮。

3人均按烧伤给予对症处理。

眼部症状经治疗视力恢复,皮肤灼伤痊愈,未留任何疤痕。

机械制造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是各种工业的基础。

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50—200万劳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

其基本生产过程为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

那么,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呢?一、铸造:可分为手工和机械造型两大类。

手工造型是指用手工完成紧砂、起模、修整及合箱等主要操作的过程。

劳动强度大,劳动者直接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大,案例1就是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发生的。

机械造型生产率高,质量稳定,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的机会少,职业危害相对较小。

1、粉尘危害:造型、铸件落砂与清理时产生大量的砂尘,其中粉尘性质及危害性大小主要决定于型砂的种类,如选用石英砂造型时,因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其危害最大。

2005年,据我们对某机械厂造型车间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27.5—62.3mg/m3,平均为39.5 mg/m3。

2、毒物与物理因素危害:砂型与砂芯的煤烘干、熔炼、浇注产生高温与热辐射;如果采用煤或煤气作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如果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则存在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二、锻压: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部分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1、物理因素危害:噪声是锻压工序中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锻锤(空气锤和压力锤)可产生强烈噪声和振动,一般为脉冲式噪声,其强度多100dB(A)以上。

2005年,据我们对某机械厂锻压车间噪声检测,结果为83—100.2dB(A),平均为92.08 dB(A)。

冲床、剪床也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但其强度一般比锻锤小。

加热炉温度高达1200℃,锻件温度也在500—800℃之间。

在生产过程中可使工作场所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2、粉尘与毒物危害: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等,尤以燃料工业窑炉污染较为严重。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三、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使属零件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金属的性质(硬度、韧度、弹性、导电性等),达到工艺上所要求的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热处理包括正火、淬火、退火、回火和渗碳等基本过程。

热处理一般可分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等。

1、有毒气体:机械零件的正火、退火、渗碳、淬火等热处理工序要用品种类繁多的辅助材料,如酸、碱、金属盐、硝盐及氰盐等。

这些辅料都是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的物质。

如氯化钡作加热介质,工艺温度达1300℃时,氯化钡大量蒸发,产生氯化钡烟尘污染车间空气;氯化工艺过程中有大量氨气排放于车间空气中;在渗碳、氰化等工艺过程使用氰化盐(亚铁氰化钾等);盐浴炉中熔融的硝盐与工件的油污作用产生氮氧化物。

此外,热处理过程经常使用甲醇、乙醇、丙烷、丙酮及汽油等有机剂。

2、物理因素危害:机械零件的正火、退火。

渗碳、淬火等热处理工序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车间内各种加热炉、盐浴槽和被加热的工作都是热源。

这些热源可造成高温与强热辐射的工作环境。

各种电机、风机、工业泵和机械运转设备均可产生噪声与振动。

但多数热处理车间噪声强度不大,噪声超标现象较少见。

四、机械加工:利用各种机床对金属零件进行车、刨、钻、磨、铣等冷加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铸、锻、焊、冲压等方法制造成金属零件的毛坯,然后再通过切削加工制成合格零件,最后装配成机器。

1、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液和切削对工人的影响。

通常所用的乳化液是由矿物油、萘酸或油酸及碱(苛性钠)等所组成的乳剂。

因机床高速转运,乳化液四溅,易污染皮肤,可引起毛囊炎或粉刺等皮肤病。

机械加工过程中,在粗磨和精磨过程中,亦有大量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

人造磨石多以金刚砂(三氧化二铝晶体)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而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故可能导致铝尘肺和矽肺。

绝大多数机床产生的机械噪声在65—80dB(A)之间,噪声超标现象较少见。

2、特种机械加工:特种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加工工具有关;如电火花加工的金属烟尘、激光加工的高温和紫外辐射等;电子束X射线和金属烟尘等;离子束加工存在金属烟尘、紫外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如果使用钨电极则还有电离辐射危害;电解加工、液体喷射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相对危害较小。

此外,设备运转产生噪声与振动。

五、机械装配:简单的机械装配工序职业危害因素很少,危害基本同一般机械加工。

但复杂的装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与特殊装配工艺有关。

如需使用各类电焊,则存在电焊职业病危害问题;如需使用胶黏剂,则存在胶黏剂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如需使用涂装工艺,则存在涂装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六、防护措施: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案例一)、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及同系物(如案例2)等有机溶剂危害和电焊作业中的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案例三),为此,机械制造工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问题在于:1、合理布局: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

2、防尘:铸造应尽量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

清砂是铸造生产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岗位,应予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并做好个人防护,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3、防毒及应急救援: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

对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苯等剧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如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装和使用胶黏剂岗位,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噪声控制: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

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

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

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

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5、振动控制:振动是机械制造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或实行轮换操作。

6、射频防护:应选择合适的屏蔽防护材料,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离隔离防护和时间防护。

7、防暑降温: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夏日高温防暑降温工作。

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