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安全教育为例

0
…
Hale Waihona Puke . u u 科 教 研 究
0h i n 8 E du cs t l o n I n no va t l on Her al d
学科 教 学 中开 展 安 全 教 育 的 内容 和 方 法 的研 究 ①
以体育教学 中如何体现安全教育为例
刘 洋 ( 黑 龙江省 教育 学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 要: 体 育饭 炼是学校一 项生动活泼 的身体活 动, 是学校体 育课 主要 内容 。 同时学 生在学校 的伤 害事故 中, 体 育课 上发生 的又 占有相 当 大的 比例 。 这 是 与 体 育 课 自 身 所 具 有 的运 动 性 . 激 烈性 、 对抗 性和 开放 性 等特 点分 不开 的 。 本 文 试 从 学 校 体 育 活 动 的 安 全 以 及 预 防 及 对策 等 几方 面, 对体 育课 伤害 事故作一 些 简要分 析。 关键 词 : 锻 炼 教 学 教 师 安全 中图分类 号 : G4 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I 3 ) 0 2 ( c ) -0 0 6 3 -0 1 以 上 的 案 例 可 以分 析 体 育 课 伤 害 事 故 1 . 1在正 常 的体育 课教 学过程 中, 体育 教学 发 生 的 原 因 。 的 内容 强 度 严 重 超 过 了 学 生 的正 常承 受 能 首先一 个方面 , 是 因 为 教 师 和 学 生 在 力 体 育 课 的 过程 中 , 对 安 全 问题 意识 不到 位 , 在学生的体育课上 , 体 育 教 学 的 内容 , 安 全 没 有 引起 大家 的重 视 。 于此同时, 在体 内容 的难 度 , 都 大 大 超 过 了学 生 的 年 龄 段 育 课 的 授 课 过 程 中 , 不 等 同 于 普 通 的 教 室 所能承 受的 , 最 终 稿 导 致 体 育课 上 伤 害 事 课 堂 的 教 学 , 体 育 课 中 存 在 很 大 的 安 全 问 故 的 频频 发生 。 例1 : 某 校 五 年 级 体 育 课上 , 题。 如 果授 课 过 程 中 , 教 师 没 有将 安 全 事 项 教 师在2 0 米 的 距 离 内 用 板 凳 设 置 四 道 障 讲 解 清楚 , 也 没 有具 体 的要 求 。 而 遇 到 碍, 要 求 学 生越 障 碍 往 返 跑 。 练 习中, 学生 活 泼 好 动 的 学 生 , 最 终 导 致 了运 动 中 的 伤 李某在越 障碍时被板 凳绊倒摔 伤 , 被 送 往 害 事 故 的发 生 。 体 育 课 的具 体 练 习过 程 中 , 医 院 治疗 。 该 学 生 家 长 与 学 校 协 商未 成 , 向 安全隐患都 存在在很 小的细节 当中 , 如 在 法 院 提起 诉 讼 。 经法 院 审 理 查 明 , 该体 育课 跳 高 的 运 动 中 , 教 师 一 定 要 强 调 到 了 杆 底 教学 内容安排违反 了原国家教委《 全 日制 下 才 能跨 腿 , 不 能 还 有 一 段 距 离就 抬 腿 , 这 小 学 体 育 教学 大纲 》 的规定 , 其 强 度和 难 度 样 不 仅 杆 会 打 伤 学 生 的 身 体 , 而 且 也 容 易 均 超 过 了 四 年 级 学 生 的承 受 能 力 。 法 院 因 造成 “ 骑杆” 的现象, 后果不堪设想 ; 在 练 习 此 判 决学 校 支 付 医 药 费 、 护理 费 、 交 通 费 等 投 掷 的 过 程 中 , 教 师 也 一 定 要 强 调 大 家 同 费用 。 时抛 , 抛 完 同时 去 捡 。 这 些 注 意 事 项 看 似 简 1. 2 一些 意 外的 事故 导 致 了学生 的 伤 害事 单 , 其实稍不注意 , 就会带来很大 的伤害。 故 第二 , 是 对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环 节 中存 在 的 这 其 中 指 的 是 在 在 体 育 课 的教 学 过 程 隐患 不够 重视 。 ( 1 ) 技术 动作 要 领 掌握 不 熟 中, 教 师按 照 教 学 内容 对 学 生 进 行 活 动 前 练 , 练 习时 不 按要 求 做 。 主 要 在 田径 、 体操 、 的热 身 , 由于 一 些 意 外 的 原 因 , 或 者 不 可 抗 身体 素 质 练 习 中 , 必 须 按 教 师要 求 做 , 循 序 拒 的原 因 , 导 致 的 学 生 伤害 事故 的发 生 。 例 渐进 , 用 力 大小 、 快慢、 用 力顺 序 、 方 法 等 必 2 : 某校初二学生体 育课上 , 体 育 教 师 带领 须 掌 握好 。 ( 2 ) 保护、 帮 助 不 及时 , 不到 位 。 这 学生做完准备 活动之后 , 组 织 学 生 练 习跳 类 隐 患 主 要 隐 藏 在 体 操 项 目中 , 由于 保 护 高, 教师在一旁看护。 学 生 徐 某 在 试 跳 完 成 帮助 过 程 中站 位 的 时机 、 方法 不 正 确 , 学习 后时不慎被垫子绊倒 , 肘部 着地 , 造 成 肘 关 的难 度 稍 大 就 会 容 易 出现 受 伤 。 第三 , 课 的 节骨 折 。 组织不合理 , 教 师之 间场 地 协 调 不 合 要 求 , 1 . 3体育 课上 , 教师教 授的 内容 不够 充分 , 最 有 的 学 校 由于 实 际情 况 , 导 致场 地 划 分 不 终 导 致 学 生 伤 害 事 故 的 发 生 合 理 或 同 场做 几种 练 习 , 随意穿越投掷区, 这 其 中指 的 是 在体 育 课 的 教学 过 程 中 , 这些都 会引发伤害事故 。 比 如 教 师 让 学 生 做 的 活 动 前 热 身 不 够 充 分, 对 活 动 过 程 中 可 能 发 生 的 意 外 事 故 没 2 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对策 有讲 述清楚 , 活 动 前 没 有 对 学 生 的 动 作 或 ( 1 ) 学 校 的领 导 一 定 要 重 视 体 育课 的安 行为 进行一 系列的提醒和要求 , 并 且 更 没 全 教 育 , 相关的制 度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 有采 取有效的 保护措施 。 更 有 甚者 在 学 生 ( 2 ) 学 校 应 该 对 体 育 器 材 和 设 备 不定 期 的活动期间 , 教 师 擅离 职 守 , 没 有 看 着 学生 的 进 行 检 查 , 对 存 在 安 全 隐 患 的 器材 , 一 定 进行 练习 。 从 而 导 致 的 一 系列 伤 害 事 故 的 要 舍 弃 , 不 能再 给 学 生 用 。 学 校 也 一 定 要严 发生 。 例3 : 某学校体 育课上 , 该 节 内容 : 前 格 按 照《 教学 大纲 》 的 内容 开展 体 育教 学 , 不 滚翻 的练 习。 由于 体 育 教 师 在 学 生 练 习之 能超 标 要 求 学 生 做 不符 合 年 龄 段 的 活 动 。 前 没 有 对 每 一 个 学 生说 注 意 事 项 和 提 醒 事 ( 3 ) 家 长 有 义 务 将 学 生 的一 些 身体 状 况 项, 更 没 有 对 学生 的装 束 进 行 严 格 要 求 。 该 向学 校 汇报 , 不能有所隐瞒 , 学 校 应根 据 学 校一名 女生在练 习之前 , 没 有 检 查 自 己的 生 自身 的 身体 素 质 制 定 合 适 的 体 育锻 炼 。 衣束 , 衣兜中装有钩针 , 在 滚翻练习时 , 不 慎扎入小腹。 类似 这 样 的 现 象 数 不胜 数 , 所 3 何预防体 育教 学 中伤害事故 以 教 师 在 这 其 中的 责 任 没 有 落 实 到 实 处 。 3 . 1在 体育 课教 学过 程 中 , 教师 要 时刻提 醒
浅析中小学有关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相关思考

浅析中小学有关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相关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发育尚不完善,对危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应该是怎样的,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学安全教育方法1. 学科课堂教育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科课堂教育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课程中去,比如地理课可以讲解自然灾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生物课可以介绍身体健康和卫生知识,化学课可以教授实验室安全知识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也潜移默化的学到一些安全知识。
2. 主题班会教育主题班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通过设置安全主题进行讲座和讨论,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志愿者来做安全教育的讲座,引导学生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
3. 校园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学校的应急演练,比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危险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4. 家长参与教育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参与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安全教育的活动,比如家长学校、亲子安全知识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更好地关注并教育孩子相关的安全知识。
1. 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中小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可以通过讲解交通规则、交通安全常识、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2.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学校中应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学会辨别食品质量,避免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防犯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教育学生警惕陌生人、自我保护、避免走夜路等防范措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浅析中小学有关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相关思考

浅析中小学有关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相关思考中小学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各类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学会科学化自救和互救,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下面将从方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安全教育的方法:1.生活化教育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讲故事、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片等方式,向学生传达安全知识。
通过学校和社区实地参观、实地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游戏化教育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中。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演练火灾逃生、开展自我保护技能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安全知识,并能够在实际情况中运用。
3.体验式教育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危险环境,并在指导下进行安全行为的模拟。
在模拟火灾情况下,学生需要迅速冷静地逃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培养自救自护的能力。
1.交通安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斑马线、红绿灯等交通设施,提醒他们远离危险行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防火安全:传授消防知识,学习用灭火器灭火、正确逃生等自救技能,了解危险物品的救护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
3.食品安全:教育学生正确选择食品,了解食品的安全卫生知识,学习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培养饮食卫生的习惯。
4.网络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风险,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5.自然灾害安全:学习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逃生知识,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能力。
6.人身安全:培养学生正确判断陌生人、防范人身危险的能力,学习拒绝不良诱惑、保护个人隐私等自我保护技巧。
中小学安全教育应采用生活化、游戏化、体验式等多种教育方法,提供交通、防火、食品、网络、自然灾害和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学生的安全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安全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任务。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也是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一、制定安全教育课程学校应制定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程,涵盖日常生活和紧急情况下的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交通安全、火灾逃生、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举办安全演练活动定期举办安全演练活动是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缓解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的安全环境。
制定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巡查与监控设施的建设,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学校可以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
可以举办校内安全知识竞赛,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参与。
同时,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渠道,传播相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六、建立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安全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应建立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长效机制。
可以制定安全观察员制度,引导学生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安全教育。
七、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止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问题。
八、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务救援等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教育。
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与内容研究

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与内容研究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频频引起社会关注,学校安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应该如何设计呢?一、教育意义学校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通过专门的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防范自身遭受伤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二、建立安全教育体系学校安全教育应该建立完善的体系,包括制定活动计划、培训教师、学校巡查等。
其中,安全教育课程是这个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材和内容。
三、儿童生活安全儿童生活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预防溺水、避免受到拐骗等知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消防知识等实践活动,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四、交通安全学校应该将交通安全作为课程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过马路、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以及在奇特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讲解如何正确报警、疏散逃生、自我保护等知识,帮助学生应对火灾、地震以及其他紧急情况。
同时,进行模拟演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网络安全在网络时代,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还应该涵盖网络安全。
学校可以从网络安全意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且教会学生识别网络信息中的风险。
七、食品安全学校作为一个孩子们生活的重要场所,食品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食品安全监管和知识宣传,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观念,同时教会他们正确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八、预防欺凌学校安全教育应该关注预防欺凌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沟通技巧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别欺凌行为,并且学会积极抵制欺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九、安全教育课堂设计安全教育课堂的设计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安全教育的研究方案

安全教育的研究方案一、研究目的安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个体生命安全。
本研究旨在探讨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推动安全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安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调查安全教育的现状,了解当前安全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3. 分析安全教育的难点和瓶颈,找出影响安全教育发展的原因。
4. 提出解决安全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推动安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5. 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提供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方案,为个体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二、研究内容1. 安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2.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4. 安全教育的难点和瓶颈5. 解决安全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方法6. 安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探索满足各方需求的安全教育模式和方法。
3. 实地观察法: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安全教育活动,了解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实践和创新点。
四、研究步骤1. 调研准备:整理安全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制定调研计划和具体步骤。
2. 数据收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实地观察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安全教育的难点和瓶颈,归纳总结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和原因。
4. 解决策略:提出解决安全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法规、加强师生家长培训、创新教育模式方法等。
5. 成果推广:撰写研究成果,编写安全教育的发展与实施方案,推广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提供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方案。
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学校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重点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说明。
一、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1. 防火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火灾防控知识的普及,包括了解火灾危险源、掌握火灾预防常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等。
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火灾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2. 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辨别有毒有害食品,学校食堂和卖食品的摊位应符合卫生标准。
3. 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步行和骑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学校应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素养。
4.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应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风险,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
教育学生保护个人信息、辨别网络骗局、避免沉迷网络等。
5.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学校应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预防教育。
学校应建立应急撤离预案,加强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应急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安全教育的方法1. 知识普及: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组织主题讲座、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
2. 情景模拟: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演练,例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学会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技巧。
3.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合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安全问题。
4. 视频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安全教育的视频素材,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安全知识。
5. 经验分享:学校可以邀请警察、消防员、交通安全专家等给学生讲座,让他们分享真实案例和经验,引发学生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涵盖火灾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和自然灾害等方面。
通过知识普及、情景模拟、家校合作、视频教育和经验分享等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安全教育的开展内容和方法例析

安全教育的开展内容和方法例析1 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1.1 在正常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强度严重超过了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在学生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学的内容,内容的难度,都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年龄段所能承受的,最终稿导致体育课上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例1:某校五年级体育课上,教师在20米的距离内用板凳设置四道障碍,要求学生越障碍往返跑。
练习中,学生李某在越障碍时被板凳绊倒摔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该学生家长与学校协商未成,向法院提起诉讼。
经法院审理查明,该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违反了原国家教委《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其强度和难度均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
法院因此判决学校支付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
1.2 一些意外的事故导致了学生的伤害事故这其中指的是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热身,由于一些意外的原因,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2:某校初二学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做完准备活动之后,组织学生练习跳高,教师在一旁看护。
学生徐某在试跳完成后时不慎被垫子绊倒,肘部着地,造成肘关节骨折。
1.3 体育课上,教师教授的内容不够充分,最终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这其中指的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比如教师让学生做的活动前热身不够充分,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没有讲述清楚,活动前没有对学生的动作或行为进行一系列的提醒和要求,并且更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更有甚者在学生的活动期间,教师擅离职守,没有看着学生进行练习。
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3:某学校体育课上,该节内容:前滚翻的练习。
由于体育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没有对每一个学生说注意事项和提醒事项,更没有对学生的装束进行严格要求。
该校一名女生在练习之前,没有检查自己的衣束,衣兜中装有钩针,在滚翻练习时,不慎扎入小腹。
类似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所以教师在这其中的责任没有落实到实处。
以上的案例可以分析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摘要:体育锻炼是学校一项生动活泼的身体活动,是学校体育课主要内容。
同时学生在学校的伤害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是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分不开的。
本文试从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以及预防及对策等几方面,对体育课伤害事故作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词:锻炼教学教师安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63-01
1 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在正常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强度严重超过了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
在学生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学的内容,内容的难度,都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年龄段所能承受的,最终稿导致体育课上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例1:某校五年级体育课上,教师在20米的距离内用板凳设置四道障碍,要求学生越障碍往返跑。
练习中,学生李某在越障碍时被板凳绊倒摔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该学生家长与学校协商未成,向法院提起诉讼。
经法院审理查明,该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违反了原国家教委《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其强度和难度均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
法院因此判决学校支付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
1.2 一些意外的事故导致了学生的伤害事故
这其中指的是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热身,由于一些意外的原因,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2:某校初二学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做完准备活动之后,组织学生练习跳高,教师在一旁看护。
学生徐某在试跳完成后时不慎被垫子绊倒,肘部着地,造成肘关节骨折。
1.3 体育课上,教师教授的内容不够充分,最终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这其中指的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比如教师让学生做的活动前热身不够充分,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没有讲述清楚,活动前没有对学生的动作或行为进行一系列的提醒和要求,并且更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更有甚者在学生的活动期间,教师擅离职守,没有看着学生进行练习。
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3:某学校体育课上,该节内容:前滚翻的练习。
由于体育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没有对每一个学生说注意事项和提醒事项,更没有对学生的装束进行严格要求。
该校一名女生在练习之前,没有检查自己的衣束,衣兜中装有钩针,在滚翻练习时,不慎扎入小腹。
类似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所以教师在这其中的责任没有落实到实处。
以上的案例可以分析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首先一个方面,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的过程中,对安全问题意识不到位,安全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于此同时,在体育课
的授课过程中,不等同于普通的教室课堂的教学,体育课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如果授课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安全事项一一讲解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
而遇到活泼好动的学生,最终导致了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的具体练习过程中,安全隐患都存在在很小的细节当中,如在跳高的运动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到了杆底下才能跨腿,不能还有一段距离就抬腿,这样不仅杆会打伤学生的身体,而且也容易造成“骑杆”的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在练习投掷的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强调大家同时抛,抛完同时去捡。
这些注意事项看似简单,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第二,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隐患不够重视。
(1)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熟练,练习时不按要求做。
主要在田径、体操、身体素质练习中,必须按教师要求做,循序渐进,用力大小、快慢、用力顺序、方法等必须掌握好。
(2)保护、帮助不及时,不到位。
这类隐患主要隐藏在体操项目中,由于保护帮助过程中站位的时机、方法不正确,学习的难度稍大就会容易出现受伤。
第三,课的组织不合理,教师之间场地协调不合要求,有的学校由于实际情况,导致场地划分不合理或同场做几种练习,随意穿越投掷区,这些都会引发伤害事故。
2 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对策
(1)学校的领导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相关的制度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2)学校应该对体育器材和设备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存在安
全隐患的器材,一定要舍弃,不能再给学生用。
学校也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开展体育教学,不能超标要求学生做不符合年龄段的活动。
(3)家长有义务将学生的一些身体状况向学校汇报,不能有所隐瞒,学校应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合适的体育锻炼。
3 何预防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
3.1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时刻教育学生一切体育活动以安全为主的思想。
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
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出现一次,制止一次,直至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
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
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
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3.2 体育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能掌握一些常见病的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在具体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的一些身体状况和自身的特点,要根据每个同学自身的特点,制订适合每一个同学活动
的强度,以防止因为每位同学都安排相同的活动强度,不适应而导致的体育课伤害事故。
另外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对突发事故有应急的措施和急,同时,还应该掌握一些运动的医学常识。
只有这样,在体育课的事故发生的同时,学生才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救治,最终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学校的安全教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予以重视,我们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用最有效,最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只有安全教育做到了实处,才可以谈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晓霞.新纲要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 郄海霞.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知识结构[j].湖南教育,2003(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