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1)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1)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1)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一、填空题

1、热量与膨胀功都是 量,热量通过 差而传递热能,膨胀功通过 差传递机械能。

2、使系统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是:(1) ,(2) 。

3、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有 、 、 。

4、热力过程中工质比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只取决于过程的___________而与过程的路经无关。

5、热力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不但与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且与_______有关。

6、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 。

二、判断题

1、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

2、无论过程是否可逆,闭口绝热系统的膨胀功总是等于初、终态的内能差。( )

3、膨胀功的计算式?=

2

1

pdv w ,只能适用于可逆过程。

( ) 4、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不考虑外力场作用),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

5、循环功越大,热效率越高。( )

6、可逆过程必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

7、系统内质量保持不变,则一定是闭口系统。( )

8、系统的状态参数保持不变,则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9、孤立系统的热力状态不能发生变化。( )

10、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和外界的整个系统都能恢复原来状态。( )

三、选择题

1、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21u u w -=( )。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D )只适用于可逆的绝热过程 2、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任何能量传递与质交换 3、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 )。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功量交换

4、闭口系统与外界没有( )。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功量交换 5、公式121q q t -=η适用于( )。

(A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B )理想气体可逆循环 (C )任何工质可逆循环 (D )任何工质任何循环 6、( )过程是可逆过程。

(A )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 (B )没有摩擦的 (C )没有摩擦的准平衡 (D )没有温差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判别它们是否达到热平衡 (B )两个物体不接触,永远不可能达到热平衡 (C )温度是判别两个物体是否达到热平衡的唯一判据

(D )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的两物体才能达到热平衡 8、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是( )。 (A )水的冰点

(B )水的沸点 (C )水的三相点

(D )水的临界点

9、平衡状态是指当不存在外部影响( )。

(A )系统内部状态永远不变的状态 (B )系统内部改变较小 (C )系统内部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 (D )系统内部状态不发生改变 10、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

(A )可逆过程比准静态过程进行得快得多 (B )准静态过程是进行得无限慢的过程 (C )可逆过程不但是内部平衡,而且与外界平衡 (D )可逆过程中工质可以恢复初态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任何热力系统所具有的储存能(总能)是由 , 和 组成。

2、能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和 。

3、稳定流动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把它应用于锅炉可以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应用于燃气轮机可以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_。

4、比焓的定义式为 ,其单位为 。

二、判断题

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不能用于有摩擦的情况。( )

2、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 4、绝热节流前后其焓不变,所以温度也不变。( )

6、绝热节流前后的焓值相等,因此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 3、气体吸热后一定膨胀,热力学能一定增加。( ) 4、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 ) 5、气体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 6、对工质加热,其温度一定升高。( )

7、物质的温度越高,所具有的热量也越多。( )

8、对工质加热,其温度有可能下降。( )

9、热力学能就是热量。( )

三、选择题

1、v q c dT pdv 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2、p q c dT vdp 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3、q du w δ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4、q du pdv 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5、t q dh w δ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6、q dh vdp δ=-适用于( )。

(A )仅闭口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B )仅稳流系统,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C )仅闭口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D )仅稳流系统、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7、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

(A )U (B )pV U + (C )mgz mc U ++

221 (D )mgz mc pV U +++22

1

8、下面表达式正确的是( )。

(A)W

du

δ+

=(B)w

dU

δ+

=(C)w

u

q+

?

=(D)w

u

δ+

?

=

四、简答题

1、根据图形填表格

2、一闭口系统经历了一个由四个过程组成的循环,试填充表中所缺数据。

五、计算题

1、一汽轮机,进口参数为MPa

p0.9

1

=、500

1

=

t℃,kg

kJ

h/

8.

3386

1

=,,

/

50

1

s

m

c f=出口蒸汽参数为

2

4.0

p MPa

=,kg

kJ

h/

9.

2226

2

=,,

/

140

2

s

m

c f=进出口高度差为m

12,kg

1蒸汽经汽轮机散热损失为kJ

15。

试求:(1)单位质量蒸汽流经汽轮机对外输出的功;(2)若蒸汽能量为h

t/

220,汽轮机的功率有多大?

过程)

(kJ

U

?)

(kJ

Q)

(kJ

W

1-A-2 12

2-B-1 5

1-C-2 2 3

过程Q(kJ) W(kJ) ΔE

1~2

2~3

3~4

4~1

1100

-950

100

2、已知新蒸汽流入汽轮机时的焓值kg /kJ 3232h 1=,流速;s /m 50c 1f =乏气流出汽轮机时的焓

kg /kJ 2302h 2=,流速s /m 120c 2f =。散热损失和位能差忽略不计。试求1kg 蒸汽流经汽轮机时对外界

所作的功。若蒸汽流量是h t /10,求汽轮机的功率。

3、如图所示,已知工质从状态A 沿路经A-C-B 变化到状态B 时,吸热84kJ ,对外做功32kJ ,问(1)系统从A 经D 到B ,若对外做功10 kJ ,吸热ADB Q 多少?(2)系统从B 经中间任意过程返回A ,若外界对系统做功20 kJ ,则BA Q 是多少?

4、进入蒸汽发生器中内径为30mm 管子的压力水的参数为10MPa 、30℃,从管子输出时参数为9MPa 、400℃,若入口体积流量为3L/s ,求加热率。

第三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

一、填空题

1、气体的质量比热c 、摩尔比热m C 和容积比热'C 间的关系是

2、理想气体的等温线又是等 线和等 线。

3、气体常数R 是一个只与气体 有关,而与气体 无关的物理量。

4、通用气体常数是一个与气体的 和 都无关的普适量。

5、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与 、 和 等因素有关。

6、理想气体的焓是_______的单值函数。

二、判断题

1、理想气体比热容是温度的函数,但R c c v p =-却不随温度变化。( )

2、梅耶公式R c c v p =-也能适用于变比热的理想气体( )

3、容积比热就是容积保持不变时的比热。( )

4、公式2

22111T v

p T v p =不适合于理想气体的不可逆过程。( )

三、选择题

1、RT pV =描述了( )的变化规律。

(A )任何气体准静态过程中 (B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中 (C )理想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D )任何气体热力平衡状态 2、熵变计算式)ln()ln(1212v v R T T c s v +=?只适用于( )。

(A )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 )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 )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3、梅耶公式g v p R c c =- ( )。

(A )仅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比热容 (B )适用于任意气体、但要求定比热容 (C )适用于理想气体、但是否定比热容不限 (D )适用于任意气体 4、气体常数R 决定于( )。

(A )气体的分子量 (B )气体的质量 (C )气体的温度 (D )气体的压力 5、气体的容积比热是指( )。

(A )容积保持不变的 (B )物量单位为一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C )物量单位为一摩尔容积时气体的比热 (D )物量单位为一标准立方米时气体的比热 6、通用气体常数( )。

(A )与气体种类有关,与状态无关 (B )与气体状态有关,与气体种类无关 (C )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有关 (D )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无关 7、气体常数( )。

(A )与气体种类有关,与状态无关 (B )与气体状态有关,与气体种类无关 (C )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有关 (D )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无关

五、计算题

1、温度t 1=10℃的冷空气进入锅炉设备的空气预热器,用烟气放出来的热量对其加热,若已知1标准立方米烟气放出245kJ 的热量,空气预热器没有热损失,烟气每小时的流量按质量计算是空气的1.09倍,烟气的气体常数R g =286.45J/(kg·K ),并且不计空气在预热器中的压力损失。求空气在预热器中受热后达到的温度。(已知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 =1.0045 kJ/(kg·K ))

2、某活塞式压气机将某种气体压入储气箱中。压气机每分钟吸入温度115t =℃,压力为当地大气压力Pa B 510=的气体,310.2V m =。储气箱的容积3

9.5V m =。问经过多少分钟后压气机才能把箱内压力提高到

30.7p MPa =和温度350t =℃。压气机开始工作以前,储气箱仪表指示值250g p kPa =,217t =℃。

教材:40页习题2-3、2-4、2-6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一、填空题

1、理想气体自初温1t 经绝热过程变到终温2t ,其内能的变化可用公式 计算。理想气体自初温1t 经定容过程变到终温2t ,其焓的变化可用公 计算。

2、 一个体积为 13

m 的绝热刚性容器中储有一定量温度为50℃ 的二氧化碳气体,其绝对压力为 350kPa ,若大

气压力为 0.1MPa ,则压力表的读值为________ kPa , 若容器发生泄漏,压力表的读数降低了150kPa ,则容器中所剩余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kg 。如果将剩余的二氧化碳加热至温度为 100 ℃ ,那么需加入热量_________ kJ 。

3、压气机按照其产生的压缩气体的压力可分为 、 和 。

4、压气机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 两类。

5、为了减少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应使压缩过程接近 过程。

6、叶轮式压气机分 和 两种型式。

二、选择题

1、不同热力过程中,气体比热的数值( )。

(A )总是正值 (B )可以是正值或零 (C )可以是任意实数值 2、常数=κpv (v p c =κ)适用于( )。

(A )一切绝热过程 (B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任何气体可逆绝热过程 (D )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 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中( )。

(A )0=q (B )0=?h (C )0=t w (D )0=w

4、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烟气入口温度为1373K ,经定压放热后其出口温度为443K ,烟气的入口体积是出口体积

的( )。

(A )3.1倍 (B )6.47倍 (C )0.323倍 (D )2.864倍 5、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的特点是( )。 (A )0=q

(B )w w t = (C )w w t >

(D )w w t <

6、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的特点是( )。

(A )w w t = (B )4.1=n (C )w w t κ= (D )w w t > 7、已知一理想气体可逆过程中w w t =,此过程的特性为( )。

(A )定压 (B )定温 (C )定容 (D )绝热

8、理想气体作可逆绝热膨胀,温度由38℃降为20℃,焓减少了20kJ/kg ,其定值定压质量比热=p c ( )。 (A )K kg kJ ?/004.1 (B )K kg kJ ?/11.1 (C )K kg kJ ?/29.1

(D )K kg kJ ?/299.1

9、理想气体在κ=n 的可逆过程中,换热量=q ( )。 (A )u ?

(B )h ? (C )w

(D )0

10、理想气体某一过程的技术功t w 等于吸热量q ,该过程是( )。

(A )定压过程 (B )定容过程 (C )定温过程 (D )绝热过程 11、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的吸热量q 等于热力学能的变化u ?,该过程是( )。 (A )定压过程 (B )定容过程 (C )定温过程 (D )绝热过程 12、理想气体可逆定压过程的特点是( )。 (A )0=q

(B )0t w = (C )0w =

(D )0u ?=

13、压气机理论耗功最少的过程是( )。

(A )定温过程 (B )定熵过程 (C )定容过程 (D )多变过程 14、可逆压缩时,压气机的耗功为( )。 (A )pdv ? (B )21

()d pv ?

(C )21

vdp ? (D )2

1

vdp -?

三、判断题

1、定温压缩过程所消耗的功最多。( )

2、多变压缩过程所消耗的功最多。( )

3、绝热压缩过程所消耗的功最多。( )

4、当余隙容积百分比和多变指数一定时,增压比愈大,容积效率愈高。( )

5、多变指数越大,压缩过程所消耗的功越小。( )

6、容积效率的大小仅与余隙容积有关。( )

7、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使压缩定量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加了。( )

四、简答题

1、在v p -图上,画出理想气体某一多变过程的膨胀功、技术功和传热量。

2、在v p -图和s T -图上画出空气5.1=n 放热过程和3.1=n 的压缩过程,并确定过程中功和热量的正负号。

3、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式是什么?n 分别取何值时,多变过程即为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4、将理想气体的又升压、又升温及有放热的多变过程表示在v p -图和s T -图上。

5、将理想气体的又膨胀、又降温及又放热的多变过程表示在v p -图和s T -图上。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判断题

1、熵产大于零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2、不可逆过程的熵变S ?无法计算

3、工质经历一可逆循环,其∮d s =0,而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其∮d s >0。( )

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取决于其热和冷源的温度,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

5、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其∮

r

q

T δ<0。( )

6、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

7、在相同热源和在相同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无论采用什么工质,它们的热效率均相等。( )

8、不可逆过程中总有熵产,熵产总大于零,所以系统经历不可逆过程熵一定增大。( )

9、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则为可逆过程。( ) 10、系统经历不可逆过程后,熵一定增大。( )

11、系统吸热,熵一定增大;系统放热,熵一定减小。( )

12、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途径到达同一终态,则不可逆途径的S ? 必大于可逆途径的S ?。( ) 13、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14、任何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相等。 ( )

15、闭口系统进行了一个过程,如果熵增加了,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16、闭口绝热系统的熵不可能减少。( ) 17、任何热力循环的热效率均可用公式1

21211T T

q q t -=-=η表示。

( ) 18、熵减少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 19、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

20、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 21、定熵过程必定为可逆的绝热过程。( )

三、选择题

1、某制冷机在热源K T 3001=,及冷源K T 2502=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kJ 1000,消耗功为kJ 250,此制冷机是( )。

(A )可逆的 (B )不可逆的 (C )不可能的 (D )可逆或不可逆的 2、卡诺定理表明: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泠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 )。 (A )都相等,可以采用任何循环 (B )不相等,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C )都相等,仅仅取决与热源和泠源的温度 (D )不相等,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系 3、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只与( )有关。

(A )热源与冷源的温差 (B )热源与冷源的温度 (C )吸热过程中的制冷量2Q (D )每循环中所耗功W 4、卡诺循环热效率只与( )有关。

(A )恒温热源与恒温冷源的温差 (B )恒温热源与恒温冷源的温度 (C )吸热过程中的吸热量1Q (D )每循环中的净功W 5、工质熵的增加,意味着工质的( )。

(A )0>Q (B )0

(A )作功能力增加 (B )过程必为不可逆 (C )必为放热过程 (D )过程不可能发生 7、热机从热源取热kJ 1000,对外作功kJ 1000,其结果是( )。 (A )违反第一定律 (B )违反第二定律

(C )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D )不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 8、有一卡诺热机,当它被作为制冷机使用时,两热源的温差越大则制冷系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量S ?( )。

(A )0>?S (B )0=?S (C )0

10、初态1和终态2间,有一可逆过程和一不可逆过程,两过程的工质为同量的同一气体,( )。 (A )可逆过程工质的熵变量可以计算,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变量无法计算

(B ))(12)(12re irr S S ??

四、简答题

1、简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

2、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

3、熵增原理的内容是什么?熵增原理具体的揭示了哪些内容?

4、循环热效率公式121q q q t -=

η和1

2

1T T T t -=η是否完全相同?各适应于哪些场合? 五、计算题

1、某热机在K T 18001=和K T 4502=的热源间工作,若每个诺循环工质从热源吸热kJ 1000,试计算:(A )循环的最大功?(B )如果工质在吸热过程中与高温热源的温差为K 100,在过程中与低温热源的温差为K 50,则该热量中能转变为多少功?热效率是多少?(C )如果循环过程中,不仅存在传热温差,并由于摩擦使循环功减小kJ 10,则热机的热效率是多少?

2、假定利用一逆卡诺循环作为一住宅采暖设备,室外环境温度为-10℃,为使住宅内保持20℃。每小时需供给100000kJ 的热量。试求:(1)该热泵每小时从室外吸取多少热量;(2)热泵所需的功率;(3)如直接用电炉采暖,则需要多大的功率。

3、有一热泵用来冬季采暖,室内要求保持20℃,室内外温差每相差1℃,每小时通过房屋维护结构的热损失是1200kJ ,热泵按逆卡诺循环工作。试求当室外温度为0℃时,该热泵需要多大的功率?

第七章 水蒸气

一、填空题

1、水蒸气的定压形成阶段分为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2、当工质所处的压力小于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时工质处于 状态;当温度小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时工质处于 状态

3、水蒸气定压加热过程水吸热生成过热蒸汽必需经历五种状态变化,即 、

、 、 、 。

二、选择题

1、当工质的压力一定,其温度低于对应的饱和温度时,则工质一定是( )。 (A )饱和水 (B )湿蒸汽 (C )未饱和水 (D )过热蒸汽

2、过热蒸汽的压力p 、比体积v 与其温度对应下的饱和蒸汽的压力s p 、比体积"v 的关系为( )。 (A )p p s >

(B )p p s < (C )v v ≤"

(D )v v >"

3、不能确定湿蒸汽热力状态的参数对是( )。 (A )两个状态参数h p , (B )两个状态参数t p , (C )状态参数t 和干度x

(D )两个状态参数v p ,

4、饱和曲线将参数座标图分成为三个区域,它们是( )。 (A )未饱和水、饱和水、过热蒸汽

(B )未饱和水、湿蒸汽、过热蒸汽 (C )未饱和水、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D )湿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5、MPa 1.0的饱和水,当压力降低至MPa 08.0时,工质就由饱和水变为( )。 (A )未饱和水 (B )湿蒸汽 (C )过热蒸汽 (D )饱和蒸汽

6、湿蒸汽状态参数的特点是( )。

(A ) s t t > (B ) "'v v v x << (C ) '"v v v x << (D ) s t t <

7、在压力为p 时,饱和水的熵为's ;干饱和蒸汽的熵为"s 。当湿蒸汽的干度10<> (B )'"s s s >> (C )"''s s s << (D ) "'s s s >>

三、简答题

1、将下列数字代码填入图所示的水蒸气的p-v 图和T-s 图中。①临界点;②饱和水线;③干饱和蒸汽线;④过冷水区;⑤过热蒸汽区;⑥湿蒸汽区。

第八章 湿空气

一、概念题

1、露点

2、绝对湿度

3、相对湿度

4、含湿量

二、填空题

1、湿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

2、未饱和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

3、饱和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

4、湿空气加热过程的特征是湿空气的_______不变。

5、露点是对应于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下的_______温度。

6、未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在_____之间。

三、判断题

1、未饱和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未饱和水组成。( )

2、饱和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饱和水组成。( )

3、绝对湿度是单位质量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

4、绝对湿度愈大,湿空气的吸湿能力愈大。( )

5、未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01?≤≤。( )

6、1m 3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为含湿量。( )

7、1kg 湿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为含湿量。( )

8、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相等。( ) 9、湿空气的分子量随水蒸气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湿空气的气体常数随水蒸气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

四、选择题

1、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w t 、露点温度d t 三者的关系是( )。 (A )W d t t t << (B )W d t t t == (C )W d t t t >> (D )d W t t t >>

2、对于饱和空气,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w t 、露点温度d t 三者的关系是( )。

(A )W d t t t << (B )W d t t t == (C )W d t t t >> (D )d W t t t >> 3、湿空气在总压力和干球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湿球温度越低,其含湿量( )。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1m 3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空气的( )。

(A )含湿量 (B )比湿度 (C )相对湿度 (D )绝对湿度 5、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

(A )?>1 (B ) ?=1 (C )?<1 (D )0

五、简答题

1、在焓湿图上画出湿空气的加热过程、绝热加湿过程、等温加湿过程、冷却过程,并写出各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

2、在湿空气的焓湿图上表示出A 点所对应的露点温度(d t )湿球温度(w t w ),含湿量(d ),并将A-B的绝热加湿过程示意性地表示出来。

六、计算题

1、有相对湿度温度%80=?,132t =℃,的湿空气500kg 与%40=?,215t =℃的湿空气100kg 相混合。已知当时的大气压力0.1B MPa =,求混合后的含湿量和焓。

第九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一、填空题

1、空气在稳定工况下流经喷管,空气的______转变成______,空气的压力_____,流速______,温度______。

2、空气流经阀门,其焓变化_____;压力变化_____;熵变化_____;温度变化____。(填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

3、马赫数是 与 的比值。

4、当1

5、当1>Ma 时,气流速度 当地声速,称为 。

6、喷管外形的选择取决于 和 。

7、当气流速度以超音速流入变截面短管,作为喷管其截面变化宜采用 型,作为扩压管其截面变化宜采用 型。

8、流体流经管道某处的流速与_____的比值称为该处流体的马赫数。 9、入口为亚声速气流,扩压管的形状是________。

10、喷管出口流体的实际流速与理想出口流速的比值称为喷管的___________。 11、气体在喷管中一元等熵流动,流束截面变化与流速的关系式:

c

dc

Ma A dA )1(2-=是由以下四个基本方程推导得出:(请填写数学表达式)

12、临界压力比仅与 有关。

二、选择题

1、绝热节流过程是( )。

(A )等焓过程 (B )等熵过程 (C )等温过程 (D )节流前后焓值相等的过程 2、空气流过阀门时,阀门前后参数变化为( )。

(A )0=?h 0=?s (B )0=?h 0>?s (C )0>?h 0>?s (D )0

(A )0=?T 0=?s (B )0=?T 0>?s (C )0?s (D )0

(A )0>dc 0>dp (B )0>dc 0dp (D )0

(A )0=?h 0=?s (B )0=?h 0>?s (C )0≠?h 0>?s (D )0=?h 0

6、喷管中的气体流动特性是( )。

(A )0>dc 0>dp (B )0>dc 0dp (D )0

(B )大于零,小于1 (C )等于1

(D )大于1

8、超音速气流的马赫数M ( )。 (A )小于零

(B )大于零,小于1 (C )等于1

(D )大于1

9、渐缩喷管中,气流的马赫数( )。 (A )只能小于1 (B )只能小于1或等于1 (C )只能大于1

(D )只能大于或等于1

四、判断题

1、绝热节流前后其焓不变,所以温度也不变。( )

2、渐缩喷管的出口截面是最小截面,气体流出的出口速度是临界流速。( )

3、初压1p 给定的气体流入渐缩喷管,当外界压力cr b p p <时,则该喷管的流量始终保持最大流量max m 不变。( )

4、当背压cr b p p ≥时应采用缩放喷管。

5、当背压cr b p p ≤时应采用渐缩喷管。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

一、填空题

1、制冷循环包括______ ____、___ __、__ ____、 、 等。

2、压缩式制冷循环可分为__ _ __和 。

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是由 、 、 和 等设备构成的。

二、回答问题

1、画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装置图及T-s 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2、画出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的装置图及T-s 图,简述其工作过程并分析提高制冷系数的措施。

3、画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流程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 '

…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会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 程总结与体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题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 会 院系: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 程 班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班 姓名:张琦文 指导老师:姚雪东 日期:2016年5月1日 认识看法地位作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未来 发展展望 传热学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热传递现象无时无处不在【2】它的影响几乎遍及现代所有的工业部门【1】也渗透到农业、林业等许多技术部门中。本文介绍了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

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很难发现一个行业、部门或者工业过程和传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不仅传统工业领域,像能源动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建材、机械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医药等要用到许多传热学的有关知识【1】而且诸如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涌现出像相变与多相流传热、(超)低温传热、微尺度传热、生物传热等许多交叉分支学科。在某些环节上,传热技术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甚至成为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前言:通过对传热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传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发现传热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用非常广泛,它会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更是与机械制造这门学科息息相关。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_第五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焓()、熵()、自由能()、自由焓()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

工程热力学期末总结

《工程热力学》期末总结 一、闭口系能量方程的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kg 工质经过有限过程:w u q +?= (2-1) 1kg 工质经过微元过程:w du q δδ+= (2-2) mkg 工质经过有限过程:W U Q +?= (2-3) mkg 工质经过微元过程:W dU Q δδ+= (2-4) 以上各式,对闭口系各种过程(可逆过程或不可逆过程)及各种工质都适用。 在应用以上各式时,如果是可逆过程的话,体积功可以表达为: pdv w =δ (2-5) ? = 2 1 pdv w (2-6) pdV W =δ (2-7) ? = 2 1 pdV W (2-8) 闭口系经历一个循环时,由于U 是状态参数,?=0dU ,所以 W Q ??= δδ (2-9) 式(2-9)是闭口系统经历循环时的能量方程,即任意一循环的净吸热量与净功量相等。 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t s w h w z g c h q +?=+?+?+?=2 21 (2-10) (适用于稳定流动系的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 - ?=2 1 vdp h q (2-11) (适用于稳定流动系的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三、几种功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表一) 表一 几种功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比热容 1、比热容的种类(见表二) 。 )/3 kg m 2、平均比热容:1 21 1221 20 t t t t c t t c t t c - -= (2-12) 3、利用平均比热容计算热量:11220 t t c t t c q -= (2-13) 4、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见表三)

其中:M M R R g 83140= = [J/(kg ·K)] M —气体的摩尔质量,如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kg/kmol 。 空气的kmol /kg 96.28K)kmol /(J 83140?= = M R R g =287[J/(kg ·K)],最好记住空气的气体常数。 引入比热容比k 后,结合梅耶公式,又可得: g p R k k c 1 -= (2-14) g V R k c 1 1-= (2-15) 五、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见表四) (焓的定义:pv u h += kJ/kg , 焓是状态参数) 六、气体主要热力过程的基本计算公式(见表五)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_第五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得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得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得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得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得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得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与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得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得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得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得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得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得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与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得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与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得工质热力性质得总状况,称为工质得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得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得与力得平衡,这时系统得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得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得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得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就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得物理量,其物理实质就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得强弱程度得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得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得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得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得容积,称为工质得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得工质所具有得质量,称为工质得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得参数值与整个系统得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得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与,如系统得容积、内能、焓、熵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得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得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及简答题202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2012. 3 绪论 [1]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 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3. 热能及其利用 [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 [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 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 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 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 [1]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 [2]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 [3]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 [4]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第1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1. 1 热力系统 一、热力系统 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 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 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

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 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 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 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 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 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 =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 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 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 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 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 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 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 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思考题: 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 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复习知识点 一、知识点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1. 基本概念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系统(包括热力系,边界,工质的概念。热力系的分类:开口系,闭口系,孤立系统)。 掌握和理解:状态及平衡状态,实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概念区别。 理解并会简单计算:系统的能量,热量和功(与热力学两个定律结合)。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理解并会应用基本公式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达式。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热力系的一般表达式。稳态稳流的能量方程。 理解并掌握:焓、技术功及几种功的关系(包括体积变化功、流动功、轴功、技术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掌握和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包括可逆过程的热量和功的计算)。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开尔文

表述等)。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掌握和理解:熵(熵参数的引入,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的状态参数特性)。 理解并会分析:熵产原理与孤立系熵增原理,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热力系的熵方程(闭口系熵方程,开口系熵方程)。温-熵图的分析及应用。 理解并会计算:学会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类数学表达式来判定热力过程的不可逆性。 4.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 熟悉和了解:理想气体模型。 理解并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 理解并会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焓、熵及其计算。理想气体可逆过程中,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定熵过程的过程特点,过程功,技术功和热量计算。 5. 实际气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及流动问题 理解并掌握:蒸汽的热力性质(包括有关蒸汽的各种术语及其意义。例如:汽化、凝结、饱和状态、饱和蒸汽、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三相点、临界点、汽化潜热等)。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包括其在p-v和T-s图上的一点、二线、三区和五态)。 理解并掌握:绝热节流的现象及特点 6. 蒸汽动力循环

工程热力学读书笔记

2011/6/1 第一部分:绪论 1、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有效利用及其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2、热力学分类 工程热力学(热能与机械能),物理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等 3、热力装置的共同特点 热源和冷源、工质、容积变化功、循环 4、热效率 1 W Q η= =收益 代价 5、工程热力学研究内容 能量转换的基本定律,工质的基本性质和热力过程,热工转换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化学热力学基础。 6、工程热力学研究方法 (1)宏观方法:连续体(continuum),用宏观物理量描述其状态,其基本规律是无数经验的总结(如:热力学第一定律)。 特点:可靠,普遍,不能任意推广 经典 (宏观,平衡)热力学 (2)微观方法:从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角度研究热现象及规律 特点:揭示本质,模型近似 微观(统计)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1、热力系统 (1)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人为指定的研究对象(如:一个固定的空间); (2)外界:系统以外的所有物质; (3)边界(界面):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4)系统与外界的作用都通过边界; (5)以系统与外界关系划分: 有无 是否传质开口系闭口系 是否传热非绝热系绝热系 是否传功非绝功系绝功系 是否传热、功、质非孤立系孤立系 (6)简单可压缩系统 只交换热量和一种准静态的容积变化功; 2、状态和状态参数 (1)状态:某一瞬间热力系所呈现的宏观状况 (2)状态参数:描述热力系状态的物理量 (3)状态参数的特征: ●状态确定,则状态参数也确定,反之亦然 ●状态参数的积分特征:状态参数的变化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终态有关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全微分 (4)强度参数与广延参数 ●强度参数:与物质的量无关的参数,如压力p、温度T ●广延参数:与物质的量有关的参数可加性,如质量m、容积V、内能(也称之 为:热力学能)U、焓H、熵S 3、基本状态参数 (1)压力p ( pressure ) ●物理中压强,单位: Pa (Pascal), N/m2。 ●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的相对值——相对压力; ●只有绝对压力p 才是状态参数; ●大气压随时间、地点变化;

工程热力学总结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 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 等问题。 2、热力系统:通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作为热力学 研究对象。这种空间内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3、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系统内包含的物质质量为一不变的常量,所以有 时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4、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总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空间,故又称开口 系统为控制体积系统,简称控制体。 5、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称为绝热系统。 6、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7、热力状态:我们把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8、状态参数:我们把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9、强度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 无关,没有可加性的状态参数称为强度性参数。 10、广延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与系统内所含物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称为广延性参数。 11、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 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2、热力过程:把工质从某一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变化称为热力过程。 13、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 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于是整个过程就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14、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5、热力循环:把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 力循环,简称循环。 16、循环热效率:正循环中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表示,循环热效率等于循环中转换为功的 热量除以工质从热源吸收的总热量。 17、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与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我们称之为卡诺循环。 18、卡诺定理:卡诺定理可表达为:①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 效率为最高。②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 19、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大(不可逆过程)或不变(可逆过程),决不可能减小,此 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简称熵增原理。 (二)与工质性质有关的概念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 第五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 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 (u )或密度(p )、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 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会(DOC)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题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会院系: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班 姓名:张琦文 指导老师:姚雪东 日期:2016年5月1日 认识看法地位作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未来 发展展望

传热学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热传递现象无时无处不在【2】它的影响几乎遍及现代所有的工业部门【1】也渗透到农业、林业等许多技术部门中。本文介绍了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很难发现一个行业、部门或者工业过程和传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不仅传统工业领域,像能源动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建材、机械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医药等要用到许多传热学的有关知识【1】而且诸如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 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涌现出像相变与多相流传热、(超)低温传热、微尺度传热、生物传热等许多交叉分支学科。在某些环节上,传热技术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甚至成为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前言:通过对传热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传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发现传热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用非常广泛,它会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更是与机械制造这门学科息息相关。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传热现

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传热学在促进经薪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以前传热学是作为物理热学的一部分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后,传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获得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与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电磁学和机械工程学等一些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多相传热、非牛顿流体传热、燃烧传热、等离子体传热和数值计算传热等许多重要分支。现在,机械工程仍不断地向传热学提出大量新的课题。如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的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热阻和喷射冷却,等离子工艺中带电粒子的传热特性。核工程中有限空间的自然对流,动力和化工机械中超临界区换热,小温差换热,两相流换热,复杂几何形状物体的换热湍流换热等。随着激光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引入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传热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生产部门存在的多种多样的热量传递问题都可以用传热学来解决,这些部门包括能源、化工、冶金、建筑、机械制造、电子、制冷、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模板第五版.doc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 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 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平 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 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 (υ)或密度(ρ )、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基本状 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 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 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 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 对压力。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会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题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总结与体会院系: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班 姓名:张琦文 指导老师:姚雪东 日期:2016年5月1日 认识瞧法地位作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未来 发展展望 传热学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热传递现象无时无处不在【2】它的影响几乎遍及现代所有的工业部门【1】也渗透到农业、林业等许多技术部门中。本文介绍了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除了极个

别的情况以外,很难发现一个行业、部门或者工业过程与传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不仅传统工业领域,像能源动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建材、机械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医药等要用到许多传热学的有关知识【1】而且诸如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 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涌现出像相变与多相流传热、(超)低温传热、微尺度传热、生物传热等许多交叉分支学科。在某些环节上,传热技术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甚至成为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前言:通过对传热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传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发现传热学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用非常广泛,它会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更就是与机械制造这门学科息息相关。传热学就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就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传热学在促进经薪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以前传热学就是作为物理热学的一部分而逐步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如系统的容

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

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 ——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 一、内燃机发动机 1.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1—油底壳2—机油3—曲 轴4—曲轴同步带轮5— 同步带6—曲轴箱7—连 杆8—活塞9—水套10— 汽缸11—汽缸盖12—排 气管13—凸轮轴同步带轮 14—摇臂15—排气门 16—凸轮轴17—高压线 18—分电器19—空气滤清 器20—化油器21—进气管 22—点火开关23—点火线 圈24—火花塞25—进气 门26—蓄电池27—飞轮 28—启动机 2.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 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 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图中 a 点) 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0 p ,即pa= (0.80~0.90) 0 p 。进 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 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 340~400K。

2.压缩行程 压缩行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 运动,曲轴转动180°。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 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 pc可达800~2 000kPa,温度达600~750K。在示功图上,压 缩行程为曲线a~c。 3.做功行程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 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 提高。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 200~2 800K。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 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下移, 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 b 点时, 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在 做功行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在示 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4.排气行程 排气行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1.20)p0。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二、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奥托循环

工程热力学课程总结

1).工质经历一热力循环,吸热过程吸热40kJ,膨胀过程对外作功80kJ,放热过程对外放热20kJ,压缩过程外界对工质作功50kJ;该循环不违背热力学基本定律,可以实现。()2).有一制冷循环,工质从温度为-20℃的恒温冷物体吸热180kJ,向温度为20℃的环境放热200kJ,该循环违背热力学基本定律,不能实现。() 3).对于开口系统,引起系统熵增的因素是系统吸热和过程的不可逆性二项。() 4).水蒸气的焓熵图上,湿蒸气区的等温线既为等压线,是一组斜率相同的倾斜直线。() 5).压缩比相同时,活塞式内燃机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比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高。() 6).mkg理想气体从压力P1(bar),容积V1(m3),以可逆定温过程膨胀到V2(m3),过程的容积功 为:W=102mP1V1 n V V 2 1 kJ。 () 7).不可逆过程无法在T-s图上表示,也无法计算其熵的变化。() 8).定比热理想气体CO2(绝热指数K=1.29)进行n=1.35的膨胀过程时,吸热,熵增加。() 9)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C P和定容比热C V的差值和比值在任何温度下都是常数。() 10).因为实际滞止过程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实际滞止温度一定高于定熵滞止温度。() 11).某制冷机消耗功率为5kw,每分钟可从0℃的恒温冷库中取出3600kJ的热量排给30℃的恒温环境。() 12)空气进行一多变过程,当多变指数n=1.2时,空气的比热为负值。() 13).在给定的初终态之间有一热力过程,过程中工质与环境发生热交换。已知一切过程均为可逆时耗功400kJ,若实际过程耗功380kJ,则依热力学知识可判明该实际过程可以实现。 () 14).水蒸气h-s图(焓熵图)上湿蒸气区域的等压线为倾斜直线,压力越高,斜率越大。() 15)若物体吸热,则该物体熵一定增加;反之,一物体放热,则该物体熵一定减少。() 16).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绝热滞止,一为可逆,一为不可逆,则不可逆滞止温度要比可逆高些。() 17).对湿空气加热,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含湿量都减少。() 18).容积为V(m3)的容器内盛有某种工质,容器上压力表的读数为P(bar),若工质的内能为U(kJ),则容器内工质的焓,H=U+PV(kJ)。() 19).实际气体节流后温度可能升高。() 20).喷管的背压越低,流量越大。() 21).一热力系统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其熵可能会减少。() 22).等容过程加热量计算式dq V=C V dT可适用于任何气体。() 23).若容器内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容器上压力表的读数就不会改变。() 24)在相同温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 25).工质经历一可逆循环,其熵变为零;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其熵变大于零。() 26)高于临界温度的气体,不可能通过压缩使其变为液体。() 27)如果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一为不可逆,那么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28)如果在活塞式压气机内可以实现等温压缩,则在任何情况下也不用采用分级压缩。() 29)蒸汽动力装置采用再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30).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的h1=h2,t1=t2,P1=P2() 31).制冷系数ε不可能大于1。() 32).不管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当其对真空作绝热膨胀时,内能的变化?U=0。() 33)燃气轮机定压加热实际循环内部效率ηi随增压比π的增加总是增大的。() 34).活塞式内燃机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总是大于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35).气体工质吸热一定膨胀。() 36).气体工质的定温过程Q=W。() 37).使系统熵增大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38)系统的熵只能增大不能减少。()

工程热力学知识总结

工程热力学概念公式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热平衡。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 热量: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 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2.常用公式 状态参数: 1 2 1 2 x x dx- = ??=0 dx 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函数,对应一定的状态,状态参数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值,工质在热力过程中发生状态变化时,由初状态经过不同路径,最后到达终点,其参数的变化值,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温度: 1.BT w m = 2 2 (式中 2 2 w m —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m是一个分子的质量,w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方根速度;B—比例常数;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2.t T+ =273 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