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土力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二)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三)课程性质:专业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领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从事工程测量相关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它的功能是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土质、土力学方面的知识。
(四)开发思路:学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工程地质基本概念,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理论,分析而后解决一般的地基问题。
本课程理论性强,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掌握精、宽、深的尺度,以刚性基础,联合基础,扩展基础,桩基础设计为主线,加强土力学理论的学习,在土力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工程的实践活动,再以实践充实理论。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有关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地基应力,强度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原理和实际计算;掌握土压力及边坡稳定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天然地基上刚性基础,联合基础、扩展基础,桩基的设计原理、方法及基础方案的选择;熟悉特殊土地基、山区地基以及地震区地基的特征和分布,掌握其处理措施。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领域(56学时)四、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学习情境一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8学时)学习情境二土中应力计算(8学时)学习情境三地基变形计算(8学时)学习情境五土压力与土坡稳定(8学时)学习情境六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8学时)五、实施要求(一)教学要求1.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以行动为导向,强化学生是行动的主体;2.以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3.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单元)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4.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5.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不应是传统的指导;6.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7.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8.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如工具材料摆放、完工清理、保管责任、书写打印要求及行为语言等。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程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程
简介
这份教程旨在介绍土力学以及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们将深入探讨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组成和分类,以及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性。
我们还将讨论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力学基础知识
土的组成和分类
- 土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颗粒、水分和空隙。
- 土壤可以根据颗粒的大小和组成来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砂、粉土、黏土等。
应力分布和变形特性
- 土体内部存在不同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包括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 土壤的变形特性包括压缩、剪切和扩张等。
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
地基基础的作用
- 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支撑结构,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
- 合理设计的地基基础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
- 设计地基基础时需要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 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地下水位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地基基础施工过程
- 地基基础的施工包括场地勘察、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等步骤。
- 施工过程要进行详细的检测和监测,以确保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结论
土力学和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
了解土壤的力学特性和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可以为建筑物的建设提供指导和
保证。
希望这份教程能够帮助读者对土力学和地基基础有更深入的了解。
注意:本文档所述内容仅供参考,请务必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了如何评估土壤的力学 性质和如何建造稳固的基础设施。
定义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而地基基础则是指土壤上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基础结构。
重要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们的正确设计 和施工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地沉陷和结构损坏的风险。
土的力学性质
土壤具有复杂的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剪切强度、压缩性等。了解土壤的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的分类
地基基础可以分为浅基与深基,浅基包括基础板、隔离墩和地下连续墙等。 深基则包括桩基、墙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施工步骤
1
勘察
进行土壤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和承载能力。
总结与要点
土力学
了解土壤的性质与行为,对基础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地基基础
为建筑物提供稳固的基础支撑,确பைடு நூலகம்安全和稳定性。
工程实例
学习实际案例,加深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理解与应用。
2
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基础设计,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3
施工
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坑、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实例
土力学实验室
利用土力学实验室测试土壤的力 学性质,以支持工程设计和施工 决策。
深基施工
进行复杂工程的基础施工,如高 层建筑和桥梁,确保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挡土墙
设计和建造挡土墙以支撑土堆或 防止土壤的侵蚀,保护下方区域 免受土壤压力的影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涵盖研究土力学和地基基础原理及施工算法的课程。
通俗地说,它既是一门讲授地基力学原理的应用课程,又是一门讲授建筑基础的设计课程。
土力学专注于研究地基力学,首先要对土的结构形态、力学特性、力学模型、基础地
面应力以及土的自重等特性、状态和构造特性有深入的了解,以确定地基基础的各种参数,再进行彸体土层及基础计算,旨在评价和优选适宜地基基础类型,以及提供进行结构和基
础设计的基础。
地基基础是建筑物及其结构构件与地表相接触、相连接、相承受和传递荷载所必需的
部分。
它既是建筑物结构物与地表相联系及传递力的起支点,又是建筑物结构物状态的保证。
其次,确定地基的类型、容重以及基础的桩架、桩身以及顶灰的设计布局,就是在地
基基础课程中所讲授的。
本课程将教给学生如何根据地基力学和地基基础技术,正确地解决地基和建筑物各种
计算问题,包括土体的静态和动态计算问题,以及地基基础的几何及构造设计常见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相关规范以及应用于地基基础设计中的现代技术,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解决实践中的工程问题。
B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和其他结构构件与地表相接触、相连接、相承
受和传递荷载时所要符合的地基力学和地基基础技术原理和方法,建立科学、正确、规范
地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第一章:土的性质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土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掌握土的三相指标及土的密度、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概念。
学会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理解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度、含水率、塑性指数土壤的力学性质: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土的分类与工程特性土工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塑性指数试验1.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壤的性质、分类和工程特性。
实验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理解土壤性质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第二章:土力学基本理论2.1 教学目标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包括剪切强度理论、压缩理论和小应变弹性理论。
学会运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应力路径剪切强度理论:抗剪强度、库仑定律、莫尔-库仑准则压缩理论:压缩性、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小应变弹性理论:弹性模量、泊松比、弹性应变2.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理论解决问题。
第三章:地基基础设计原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地下工程的设计。
学会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
3.2 教学内容浅基础设计原理:承载力计算、基础尺寸确定、沉降计算深基础设计原理: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地下工程设计原理:隧道、地铁、地下室3.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地基基础的设计问题。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第四章: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掌握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
学会运用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干密度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干密度,此时相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一、粘性土的击实特性
峰值——最优含水率
二、无粘性土的击实特性:风干和饱和状态下击实效果较好。
粘性土无粘性土Fra bibliotek§8 地基土(岩)的工程分类
一、岩石的工程分类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类别
强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30
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硅 质砾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等
稍密 15≥N63.5>10
松散 10≥N63.5
碎石土的密实度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
密实度 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 错排列, 连续接触。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60%~70%, 呈交错排列, 大部分接触。 可挖性 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 能撬动,井壁一般较稳定。 可钻性 钻进极困难,冲击钻探时, 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 壁较稳定。 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 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 孔壁有塌陷现象。
洪积物常呈现不规则交错的层理构造,如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
等产状。
⑷冲积土—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 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⑸其他沉积土—除了上述四种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外,还有海洋沉积物、 湖泊沉积物、冰川沉积物及风积物等,它们是分别由海洋,湖泊、 冰川及风等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
絮状结构
五、土的构造 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 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层状构造、分散构造、裂隙构造。
§4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三相简图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基础应埋置在良好的持力层 上。
地基的分类
按地质情况分
土基
岩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按现场施工分
建筑物地基应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
地基的强度条件。要求建筑物的地基应有 足够的承载力,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剪切 破坏或失稳 地基的变形条件。要求建筑物的地基不产 生过大的变形(包括沉降、沉降差、倾斜和 局部倾斜),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
♫
地基与基础
♫
地基基础是建立在土力学基础上的设计 理论与计算方法,和土力学密不可分的。 研究地基基础工程,必然涉及到大量的 土力学问题。 地基与基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地 基
建筑物下方承受建筑物全部 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
位于基础底面下方的土层称 为持力层。
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 层,强度低于持力层的下卧 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基本概念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 、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 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 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毛细水-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 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 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自由水 (图2.4所示)。 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 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 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 现象。
基础的分类
•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 石基、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2、土的三相组成
土是岩石经风化、剥 蚀、破碎、搬运、沉积 等过程的产物,是由固 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 的三相分散体系。 固体颗粒(骨架)
矿物质 固体颗粒 有机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了解有关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问题,要求学生能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课程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技术核心课、考试课。
先导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后续课
程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能
熟练阅读并正确理解地质勘察报告. 能够通过土工试验和常见的的土的
鉴别等实践环节掌握主要指标的测定。
能够运用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
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能根确定基础的种类;具备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构造知识及
施工工艺;能确定各种基础的施工方案. 能够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及分类.
根据该课程内容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课程教学中灵活运
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
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案例情境
模拟教学、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设计如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了解有关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问题,要求学生能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课程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技术核心课、考试课。
先导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后续课
程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能
熟练阅读并正确理解地质勘察报告。
能够通过土工试验和常见的的土的
鉴别等实践环节掌握主要指标的测定。
能够运用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
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能根确定基础的种类;具备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构造知识及施工工艺;能确定各种基础的施工方案。
能够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及分类。
根据该课程内容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课程教学中灵活运
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
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案例情境
模拟教学、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设计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