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地质学基础》室内实习指导书(地理科学专业用)编者:王景平德州学院地理系2008年3月实习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一)目的要求1.认识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2.初步学习鉴定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并掌握系统描述矿物标本的一般方法,为以后鉴定矿物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1.预习:矿物的概念。
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
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其他性质。
附录一2.用具:条痕板,小刀,摩氏硬度计,放大镜,手磁铁,稀盐酸,报告纸等。
(三)实习步骤和方法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与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矿物标本,矿物形态、颜色、光泽和透明度以眼睛观察为主,其他矿物性质除详细观察外,按指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最后由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4块矿物标本并写出实习报告。
(四)实习内容1.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形态单体形态:根据单个晶体三度空间相对发育的比例不同,可将晶体形态特征分为一向延长、二向延长和三向等长三种。
(1)一向延长晶体柱状——石英(水晶)、角闪石;毛发状——石棉。
(2)二向延长晶体片状——云母、绿泥石;厚板状——重晶石。
(3)三向等长晶体粒状——石榴子石、黄铁矿、橄榄石、方铅矿。
集合体形态(1)显晶集合体柱状集合体——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红柱石;纤维状集合体——石膏、石棉;片状集合体——云母、镜铁矿;粒状集合体——橄榄石、石榴子石;晶簇——石英、方解石。
(2)隐晶及胶态集合体结核状——钙质结核、黄铁矿结核;鲕状及豆状——赤铁矿;实例:钟乳状——方解石;土状——高岭土。
柱状、针状:石英(具柱状横纹)、电气石、绿柱石、辉锑矿(具晶面纵纹)纤维状、放射状:石棉、纤维石膏、红柱石。
板状、片状、鳞片状:石膏、黑钨矿、云母、辉钼矿、鳞片状石墨。
立方体、粒状:黄铁矿(具三组直交的晶面条纹)、橄榄石、石榴子石。
双晶:石膏(接触双晶)、氟石(穿插双晶)、钠长石(聚片双晶)。
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氟石晶簇。
岩石矿物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岩石矿物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的认识,掌握其物理特征、分类方法以及成因分析。
通过实习,期望能够提高个人的地质学素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一)岩石观察1. 火成岩观察- 观察目的:了解火成岩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 观察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断口、解理面,分析矿物成分;观察岩石的晶体形态、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
- 观察结果:以花岗岩为例,观察到主要由石英、长石和辉石组成,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颜色以灰白色为主,硬度较高。
2. 沉积岩观察- 观察目的:了解沉积岩的层理、成分、结构特征。
- 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层理、颜色、矿物成分等,分析沉积环境。
- 观察结果:以砂岩为例,观察到明显的层理结构,颜色以灰色为主,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岩屑组成,表明其形成于河流或湖泊沉积环境。
3. 变质岩观察- 观察目的:了解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 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分析变质作用过程。
- 观察结果:以片麻岩为例,观察到主要由石英、长石和辉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颜色以灰色为主,表明其经历了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
(二)矿物观察1. 石英-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硬度7,具有贝壳状断口,具有明显的解理。
- 成因:主要形成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2. 长石- 物理性质:无色、白色或浅色,硬度6-6.5,具有玻璃光泽,具有两组完全解理。
- 成因:主要形成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3. 辉石- 物理性质:黑色或绿色,硬度5-6,具有金属光泽,具有两组不完全解理。
- 成因:主要形成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三、实验操作1. 岩石薄片制作- 目的: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分析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
- 方法:将岩石样品磨制成薄片,进行抛光、染色,使用显微镜观察。
- 结果:观察到了石英、长石和辉石等矿物的晶体形态和排列方式,以及岩石的结构构造。
结晶学及矿物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结晶学及矿物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晶体和矿物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矿物识别能力,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大学地质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晶体观察与鉴定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实验室提供的各种晶体模型进行了观察。
通过比对晶体形态、对称性等特征,我们学习了晶体的基本概念,如晶面、晶棱、晶轴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晶体对称理论,包括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操作、对称型等。
2. 矿物标本鉴定在矿物标本鉴定环节,我们学习了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解理、条痕等,并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比对,识别了多种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3. 晶体结构分析通过观察矿物晶体的光学切片,我们学习了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包括晶胞参数的测量、晶面间距的计算等。
通过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晶体的化学组成和成键方式。
4. 矿物形成地质作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矿物形成的基本地质作用,如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
通过了解这些地质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2. 矿物识别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多种矿物标本的观察和比对,提高了矿物识别能力。
这对于我们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在晶体结构分析等环节,我们学习了各种实验操作技能,如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晶体结构参数的测量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习总结本次结晶学及矿物学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加深了对晶体和矿物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矿物识别能力,培养了实践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矿物实习报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地质矿物实验报告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地质矿物实习报告前言作为一个地理教师,能够通过岩石矿物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化学成分等识别常见的岩石矿物,是其必备的能力,于是在介冬梅老师的指导下,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2010级一班在学院一楼实验室进行了此次矿物实验,此次矿物实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讲解矿物岩石相关知识,第二个部分是进实验室亲身接触各种岩石矿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学会辨别矿物岩石。
一:实习相关实习地点: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一楼实验室实习时间:2010年十月指导老师:二:知识储备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大小、形态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岩石的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石构造第一节火成岩介绍火成岩或称岩浆岩,是指岩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头化学成分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锰、氢、磷等12种元素组成。
矿物成分硅铝矿物,SiO2与Al2O3含量高,不含FeO、MgO,。
这类矿物颜色浅,故也称浅色矿物。
铁镁矿物,FeO和MgO的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矿物的颜色较深,故又称暗色矿物分类岩浆岩以两种化学成分分类:二氧化硅的含量: 酸性火成岩含量>66%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2% ,基性火成岩含量52%~45%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40%岩石构造结构全角:晶体形状完全保存。
半角:晶体形状部分保存。
他形:认不出晶体方向。
第二节沉积岩介绍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化学成分随沉积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差异而不同。
造岩组分包括碎屑组分、化学-生物化学组分、蒸发化学组分、有机质衍变组分、火山喷发组分、宇宙物质组分等。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为大家收集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篇1】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 20__年7月1日实习目的和任务:《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1) 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2) 了解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和特殊的地层关系;3) 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对比地层划分,熟悉地层时代;4) 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学会识别方法;5) 认识实习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6)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7) 学会做简单的野外地质记录;8) 编写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篇2】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课程的一些实地相关的地质例子,进一步了解该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天参观南京六合区的火山岩形成区的景观------桂子山石柱林景区是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六合城北约17公里,与金牛湖景区紧邻,由六合城区经金江公路即可直达,交通便捷。
桂子山石柱林被评列为金陵名胜之一,描述为“上溯万年,冲天赤焰三千丈;遨游六合,掷地琼林十万株”。
从科学的角度讲,桂子山石柱林系千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喷射到地面冷却收缩后形成六棱型、五棱型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
现有的石柱林直观陡壁高达50余米,山体岩壁约有5万余根熔岩石柱,它们或直立、或倾斜,如修饰性开发后直观高度可达100米,雄伟壮观,令人称奇。
该地区原是一采石厂,198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周边地区作地质考察时,首次发现是比较规则的石柱林,后建议上级政府给予保护,并作为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地质考察点。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 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地点:____地区时间:20__年8月27日—20__年9月2日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
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
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20__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
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龙井泉处出露了石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近一致。
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一条北东方向延伸的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龙井泉的导水通道。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地点:__市__县东汤峪一、实习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地质构造的内容,实践其现场的判断方法。
二、实习内容: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宽坪群和从中更新统到全新统的第四系。
另外,还有少量第三系出露。
该区出露的侵入岩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石岩。
该区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缘(黄邦强等,1984),宽坪群具多期变形特征。
早期褶皱近东西向,呈同斜紧闭褶皱,局部出现平卧褶皱,发生轴面片理s1及肠状褶皱、勾状褶皱等,伴随早期中基性脉岩侵入,为前寒武纪变形。
中期褶皱也为近东西向,与早期褶皱枢纽交角不大。
一、实习地点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二、实习目的及要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
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地貌实习报告地貌实习报告四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貌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主要任务有: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2、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3、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二、时间与地点为期九天,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
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基础》
实习指导书
实习一、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
一、实习要求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是鉴定、识别矿的主要依据。
因此掌握矿物的形态特征和观察、描述矿的主要物理性质是学习矿物的基础。
1.学会正确观察和描述常见矿的形态和主要物理性质;2.了解矿物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光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习内容
(一)矿物的形态矿物晶体形态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不同矿物常具不同的形态特征。
另一方面,同一种矿物,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又可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
矿物形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矿物单体的形态:单形、聚形。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规则集集合体的形态、不规则集集合体的形态。
(一)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2.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与断口、其它物理性质(比重、磁性、导电性、放射性等)。
实习二、认识常见矿物
一、实习要求1.根据矿物的形态和主要物理性质学会识别常见的几类矿物:自然元素、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卤化物;
2.学会描述矿物的基本方法,并填写报告表。
二、实习内容
1.自然元素:石墨
2.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辉钼矿、方铅矿、辉锑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雄黄、雌黄、辰砂。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赤铁矿、磁铁矿、铬铁矿、黑钨矿、锡石、软锰矿、硬
锰矿、褐铁矿、石英
4.卤化物:萤石
实习三、认识常见矿物
一、实习要求
1.根据矿物的形态和主要物理性质学会识别常见的几含氧盐矿物;
2.重点掌握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重要造岩矿的鉴定特征,并填写报告表。
二、实习内容
1.硅酸盐: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钾长石、、绿泥石、蛇纹石、滑石、红柱石、蓝晶石、高岭石。
2.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孔雀石。
3.硫酸盐:重晶石、透石膏、纤维状石膏。
4.磷酸盐:磷灰石
实习四岩浆岩
一、实习要求
1.学会观察、描述各类常见岩浆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并填写报告表;
2.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岩浆岩,并对比其异同。
二、实习内容
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辉石岩、金伯利岩。
2.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3.中性岩类: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
4.碱性岩类:霞石正长斑岩。
5.酸性岩类:花岗岩、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黑曜岩。
6.脉岩类:花岗伟晶岩、细晶岩。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
一、实习要求
1.学会观察、描述各类常见沉积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并填写实习报告表;
2.初步认识几种常见沉积岩。
3.掌握沉积岩的主要特征。
了解与岩浆岩的区别。
二、实习内容
(一)通过标本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层理及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
2.层面构造
(二)观察认识几种常沉积岩1.碎屑岩类:海绿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
2.泥质岩类:泥岩、页岩。
3.碳酸盐类:灰岩、白云岩、内碎屑灰岩。
火山碎屑岩类: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层凝灰岩。
实习六变质岩
一、实习要求
1.学会观察、描述各类常见变质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并填写实习报告表;2.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变质岩岩。
3.掌握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了解与岩浆岩、沉积岩的主要区别。
二、实习内容
1.区域变质岩类:板岩、千枚岩、片岩、花岗片麻岩。
2.接触变质岩类:大理岩、角岩。
3.混合岩类:长英质条带状混合岩或其它混合岩。
实习七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一、实习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掌握用“V”字形法则判断岩层产状;
5.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6.学会编制单斜岩层剖面图的
方法。
、实习内容
1•地质图的概念;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认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介绍图切剖面的方法。
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概括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一般还应有1-2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还常附有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习八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主要内容
1.介绍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的方法、步骤;
2.地质图上分析褶皱形态、组合及形成时代;3.褶皱发育地区地质剖面图的绘
制方法。
地质图上认识褶皱,先要看地层分布是否有对称重复现象,并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和地层产状,判断是背斜或向斜;然后分析褶皱的形态和组合特征。
因此认识褶皱形态的关键是确定褶皱的两翼、轴面和枢纽产状。
(一)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1.区分背斜和向斜2.确定两翼产状3.倒倒翼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二)褶皱组合型式的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标出背斜和向斜位置
5 .绘出褶皱形态
、目的要求
1.了解褶皱地区地质图阅读方法;
2.学会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褶皱形态、组合及形成时代;
3.学会在地质图上绘制图切剖面的方法。
实习九读构造复杂地区地质图
一、实习要求
1.学会在地质图分析褶皱类型、组合型式、形成时代的方法;
2.学会地地质上分析断层类型、组合型式、形成时代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1.介绍地质图上分析褶皱存在、分布、类型及形成时代的方法;
2.介绍地质图上分析断层存在、分布、类型及形成时代的方法;
3.在地质图上利用“V”字形法则判断断层产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