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方法 背诵古诗
背诵古诗一字诗

背诵古诗一字诗最美一字诗十首,首首经典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恐怕连老子都难以想到,几乎与道同源的“一”字在浩如烟海的诗词宝库里也能抢占一席之地。
“一”字从笔画上来说,可谓少之不能再少,也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可一旦经我们诗人神思妙笔轻轻一构抹,就能瞬间化腐朽为神奇、于无声处起惊雷。
如果一字是诗词大道之源头活水,那我们诗人就堪称为巧用以“一”字的能工巧匠,一个个普通的生活场景,经过他们稍加点缀,便错落有致、出神入化、境界高阔典雅、寓意深远且富有诗情画意。
真可谓,岂个“一”字了得。
1、《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纵观全诗,九个“一”字像能工巧匠诗人手中的引线,将一颗颗如诗的生活片段,像珍珠般的串连妙搭,一幅构思巧妙、精致入微、真实自然的秋江独钓完整场景图就以纯粹自然、清幽孤绝的意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2、《渔父》南唐·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的《春江钓叟图》题诗二首,这是其二。
其一也颇为精妙。
现抄录如下: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3、《一字诗》清代.何佩玉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如《题秋江独钓图》所述,作者无疑也是运用数字一的能工巧匠,在她的笔下,一幅斜阳晚照、黄叶满地、飞鸟归林、僧人归寺的山居图惟妙惟肖、情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空灵恬静之美。
4、《天童山中月夜独坐》清代.易顺鼎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山中唯一人。
青山无云、青天无尘、青天一轮圆月,青山孤影一人。
多么凄冷幽美空灵的月夜,而这一切仅仅用了四个一字和山、天、云、月便浑然天成。
不得不惊叹作者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老到纯熟的笔法笔力。
例谈初中文言文快速背诵的方法

例谈初中文言文快速背诵的方法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初中生而言颇为费力,尤其是农村学生更甚。
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从几方面谈谈文言文记诵方法,有助于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一、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各个击破,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
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
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
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比如背诵《黔之驴》,可以先背第一段,之后再背第二段。
二、举纲张目,清晰脉络所谓举“纲”,就是在讲解课文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的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
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
所谓理“目”,就是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样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
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
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
举纲张目,就是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
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
如学习《醉翁亭记》时,可这样理清文章脉络:1.亭的环境:环滁、琅琊、酿泉、醉翁亭。
亭名由来:做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2.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点出“乐”字。
3.人物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结束画:太守归、禽鸟乐、点明全篇主旨。
先让学生记忆文脉,再按顺序对应扩展。
三、抓关键词,省劲背诵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文言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
如何指导学生巧用记忆法背诵古诗词

小桥流水人 家。 古道西风瘦马 , 夕 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全 影响 , 学生多对古诗词死记硬背 , 而不去理解古诗或词背后所隐 鸦 ,
理解古 诗词 的一部分 , 另外一部分交 给学 生 自行去探讨 、 了解 , 这就要求老师在古诗词 的讲解上加强与学生针对古诗词展开沟
重点词句重复读一遍 , 让学生加深 印象 。最后 由学生集体诵读 ,
可 以教会学生怎么划分节奏 , 放慢速度 , 仔细 品味诗词蕴含 的意
义 。老师也可以为学生配以轻 音乐 为背景 , 例如李 白的《 望天门 山》 抒 发的是对祖 国大好河 山的喜爱之情 , 为诗词 配以音乐 , 引 导学生模仿诗词 中的意境抒发感情 , 以帮助学生更好 的体会古 诗词 的意境之美 。再 如曹操 的《 观沧海》 : 东 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通 与探讨 , 通过他们 自由发挥想象 的探讨 、 交流 , 激发他们对古
诵。
这会更好 的帮助他们理解诗词内容 , 以进行背 生总是 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 的知识 , 一般都是老师在说 , 学生在 诗词学 习的兴趣 ,
3 . 丰富教学模 式 , 培养文学素养
为 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 习的兴趣 , 培养他们 的文学素养 ,
首先 , 诗词背诵机械重 复 、 单调且 缺乏理解性 , 这种情 况是
目前大多数初 中语文教学古诗词存在 的问题 。因受应试思维的
藏 的故事 、 含义等 , 久 而久之 , 背诵古诗词 就成 为一项机械重 复 式 的学 习活动 , 没有美感 、 缺乏理解 、 达不成 心灵上的共鸣 。这 种机械 的背诵学 习模 式枯燥无味 , 导致 了学生 对于古诗词学 习 的厌烦 情绪。 其次 ,老师与学 生之 间缺乏探讨式学习的情境与情感 。初 中生处在智力与情感 的特殊时期 , 极度需求平 等式的交流 与学 习模式 , 以体现别人对他们的认同感。但 目前 的古诗词教学 , 学 背, 最大 限度 的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诗词表 面的意义 , 而没有深入 的探讨 与学 习 ,这样不利于学生在理解诗词意义的基础上去记
巧用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

巧用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古诗文是我国文学花园里一朵绚丽的奇葩,让学生熟记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感悟能力。
因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背诵80首优秀古诗文,这么多古诗文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时间长了学生对背诵古诗文会失去信心。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背诵,又能将学过的古诗文牢牢记住呢?一、引导学生动手做画或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填相应的文旬,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如: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诗文时,让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动手做画,在做画的过程中把诗文的内容与画面联系起来,或教师将相应的诗文内容制作成画面,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填内容,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二、教师针对诗句设置相应的问题,通过师生互问互答达到背诵目的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背诵:师:作者在什么地方种了豆子?生:南山。
师:原句如何说?生:种豆南山下。
师:豆子长势如何,草长得怎样?生:豆稀、草盛。
师:原句如何说?生:草盛豆苗稀。
这种师生问答的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诗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便达到背诵的目的如:学习王维的《竹里馆》时,教师描述:“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独自做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无拘无束地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只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描述的内容,说出相应的诗句。
四、边读诗句边表演,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有些诗文中,描述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如:杜甫的《石壕吏》、魏学伊的《核舟记》中的三、四自然段等,在学习这些诗文时,我让学生互相组合,充当诗文中的不同角色,然后让学生边读文句边模仿人物的动作,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和记忆。
6年级上 思维导图记古诗第7课

成语积累(二)
1
定位词:92 酒碗 成语记忆:察言观色 旁敲侧击 见多识广 痛定思痛
2 成语解释
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成语记忆
酒场如战场,古代人喝酒喜欢用酒碗,酒桌上有的 人擅长察言观色,有的人擅长旁敲侧击,多经历酒 场也会见多识广,而也有些人酒后失言,痛定思痛 以后,决定再也不喝酒了。
阅读方法
讲义 方法:
提升 练习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一)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二)
七步诗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
妙学巧计—古诗背诵(三)
妙பைடு நூலகம்巧记—古诗背诵
成语积累(一) 1
定位词:91 秋衣 成语记忆: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绝无仅有 五颜六色
2
成语解释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成语记忆
石家庄的天气前几天还是秋高气爽,转眼之 间就变的冰天雪地了,这样的天气是绝无仅 有的,人们除了穿上了秋衣外,还穿上了五 颜六色的棉服。
题画 (清) 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收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如何有效地背诵古诗词?

如何有效地背诵古诗词?如何能有效地背诵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信息。
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增进文化素养。
但是,许多学生在背诵古诗词时却感觉到十分艰难,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背诵古诗词呢?一、理解先行,知其所以然读背古诗词并非机械记忆,而是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在读背前,要先认真研读诗词,了解其内容、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逐字逐句讲解:弄清楚诗词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包括其本义、引申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含义。
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情感倾向和艺术手法。
了解作者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时间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创作意图。
二、巧用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采用适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联想记忆法:将诗词与生活经验、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联系起来,构建记忆桥梁。
情景记忆法:想象诗词描绘的场景,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加深记忆。
朗读记忆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节奏韵律,增强记忆效果。
默写记忆法:不看诗歌,凭记忆背写,可以检验记忆效果,并及时巩固。
分类记忆法:可以将古诗词按照朝代、主题、风格等分类记忆,逻辑清晰,方便理解和掌握。
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朗读背诵古诗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读背计划,由易到难,不要急于求成。
及时复习,巩固记忆:背诵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记忆,以免遗忘。
积累素材,拓展延伸:除了背诵经典诗词,还可以阅读一些诗词赏析文章,学习拓展对诗词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四、趣味引导,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是背诵古诗词的关键。
游戏化学习:将背诵古诗词与游戏结合起来,例如飞花令、诗歌配画等,使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
情感共鸣:寻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电影、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感受诗词中的情感,增强读背的兴趣。
巧用文中插图指导有效背诵课文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17年第29期(总第269期)▲课程教学【摘要】小学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时期,此时小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很快,因而此时教师要注重激发他们的记忆兴趣,传授记忆方法,引导小学生的记忆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文章都需要学生们去背诵,从而更好地巩固词句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而课文中的插图也也有利于更好地背诵。
本文研究了巧用文中插图来指导小学生有效背诵课文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巧用;背诵;策略巧用文中插图指导有效背诵课文江苏省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 周飞小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一般属于无意识行为,识记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对那些直观形象的才会激发出兴趣,也会记得更牢、更快,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掌握小学生的记忆特征,并在指导背诵课文时严格遵循这样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中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插图,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可以巧用插图把记忆材料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引导学生去有意识的识记,激发其记忆兴趣,强化记忆效果。
一、据文看图,表述图意课文背诵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最有效途径,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背诵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更为顺利地背诵,让他们对背诵不再产生反感情绪,而是富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背诵效果。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三个小伙伴》时,就可以按照课文的情节发展和脉络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们一边细致观察插图,一边表示图片的意思,如提出问题“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学生们的回答有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继续提问“它们一起去栽树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锄头挖树坑、没有箩筐运肥料,也没有水桶浇水,最后是怎么办的呢?”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课文,学生们很容易发现这些动物是怎么发挥各自的长处的。
由于课文内容与插图很吻合,这样经过几遍阅读和对比之后,学生们就会很容易地背诵了课文,不再把背诵任务当作负担。
6年级上 思维导图记古诗第3课

成语记忆
爸爸在外总是给人寒气袭人的感觉,但是一 遇到妈妈就会变的春意盎然,不但会百依百 顺,还会说甜言蜜语逗妈妈开
成语记忆
胆小如鼠的小偷,总喜欢干顺手牵羊的事, 在被抓住以后,在警察的循循善诱下,终于 竖起来白旗,原原本本的交代了自己的犯罪 事实。
成语积累(二) 1
定位词:88 爸爸 成语记忆:寒气袭人 春意盎然 百依百顺 甜言蜜语
2 成语解释
寒气袭人:指因受冻而产生的冷的感觉。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百依百顺:依、顺: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
妙学巧记—古诗背诵(二)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妙学巧计—古诗背诵
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
经典诵读
zǐ yuē dì zǐ rù zé xiào chū zé tì jǐn ér xìn fàn ài zhòng ér 子 曰 :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谨 而 信, 泛 爱 众 , 而 qīn rén xíng yǒu yú lì zé yǐ xué wén 亲 仁 ; 行 有 余 力, 则 以 学 文。
2
成语解释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 走别人的东西。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方法背诵古诗
苏东坡语: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蕴藏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现在的学生,虽然生活在西方文化不断影响的信息时代,但仍有诵读古代经典,学习传统文
化的必要。
挖掘古诗词的内涵,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培养文字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文素养,陶冶
情操。
所以,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意义深远。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这些古诗有的抒情,有的写景,有的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民族气节……如
何能有效地背诵这些古诗,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方法很
重要。
一、利用诗句的韵脚进行背诵
古诗和现代文不同,它有严格的韵律。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
这些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韵脚。
在朗诵时,我们可以对韵脚加以重读,利用韵脚的联系进行古诗的背诵。
如背诵《春晓》时,我们先在朗读过程中重读韵脚“晓”、“鸟”、“少”,通过这三个韵脚把全诗串联起来,这样背诵事半功倍。
二、利用诗句的对仗进行背诵
什么是对仗?我们小学生熟悉的对联,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仗,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讲究平仄。
如“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很多古诗也是讲究对仗的。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句中“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
对仗工整,适合记忆。
再如杜甫的《绝句》,对仗很工整。
前两句“两个”对“一行”(数量对数量),“黄鹂”对“白鹭”(名词对名词),“鸣”对“上”(动词对动词),“翠柳”对“青天”(名词对名词)。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对仗工整。
在背诵时,我们把这些对仗句对比着进行记忆,这样既克服了记忆单句
的困难,而且两句一起又记得牢,不易出错。
三、利用再造想象进行背诵
对于一些意境优美的古诗,我们可以利用再造想象进行背诵。
在背诵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再造想象的作用,在对诗句理解的基础上,把诗句“翻译”成“图像”,再储存到大脑中。
然后闭着眼睛回忆,并把这些“图像”再转化成诗句。
这样,边想象边背诵,使自己如临其境,就会加深印象,背得快,记得牢。
同样以杜甫的《绝句》为例,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想象:
画面一:两只美丽的黄鹂在微风轻拂的翠绿的柳枝间跳跃飞翔,
欢快的鸣叫着。
画面二:一行白鹭飞上湛蓝的天空。
画面三:临窗远眺,远处是积雪未消的群山,白鹭从上面飞过。
画面四:推开门,只见青青的江面上是一片片白帆。
最后,把四幅画面连接起来,由下往上,由近及远,由凭窗到开门,全诗的意境就能很好的体会到了,在转化成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样,这首
诗的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字头连锁进行背诵
字头连锁就是把每句诗的开头的文字连起来组成一个短语,背诵时根据短语的提示进行。
例如背诵杜牧的《山行》,可把每句诗的开头文字编为:远白停霜。
再根据这四字提示,复现诗句:远——远上寒山石径斜;白——白云生处有人家;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霜叶红于二月花。
再如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字头连锁为:千万孤独。
复现古诗,即“千——千山鸟飞绝;万——万径人踪灭;孤——孤舟蓑笠翁;独——独钓寒江雪。
”通过字头连锁进行背诵,快速有效,这种方法值得广大小学生学习。
五、利用配乐进行背诵
科学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变脑电波的活动。
轻松优美的音乐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多脑细胞间传递媒介物的释放量,能改善记忆。
根据不同题材的诗,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配乐来帮助背诵。
如背诵王维的《鸟鸣涧》时,我就选择了班得瑞的第二张专辑《寂静山林》中的第一首音乐《老鹰之歌》作为配乐,在轻柔恬静的音乐声中,闭目吟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配乐结束,这首诗也就能熟练的背诵下来了。
再如背诵辛弃疾的《破阵子》,我就选用了日本音乐家喜多郎的《宋家王朝》作为配乐,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效果很好。
六、利用绘画进行背诵
中国古诗以意象美为其主要的表现目的,正如人们常评价的那样,
诗是无形画。
而绘画则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把抽象的古诗内容变成直接的、静止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如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可以根据古诗内容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
在绘画的影响下,背诵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快速轻松地完成背诵。
其实,背诵古诗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每个人选择的背诵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同学们,多读古诗,多背诵古诗,为自己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谢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