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动态模拟

合集下载

新空调技术课程论文

新空调技术课程论文

变风量空调系统研究综述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V A V)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VAV系统的优缺点,得出国内变风量系统能耗较大的原因,应结合国外成熟的VAV技术对我国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建筑节能;控制模拟变风量空调系统(V A V)最早由美国提出,具有节能、系统灵活等特点,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得到迅速推广。

变风量系统分为单风道V A V系统、双风道V A V系统、多区域V A V系统[1]。

根据末端装置的不同,又分为单管型变风量末端、双管型变风量末端、风机动力型末端、诱导型末端、压力相关型末端、热力型末端。

变风量系统(V A V)保持送风温度不变,当实际负荷减少时通过末端装置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实现节能。

变风量系统还可灵活适用于室内负荷变化大的房间或系统中各房间负荷相差悬殊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变风量系统的能耗情况进行研究。

1国外VAV 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 ,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他工艺要求。

国外对VAV系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S.C.SEKHAR和CHUNG JEE YAT通过能量模拟程序对应用于一幢高层办公建筑的不同空调系统形式进行整体评价,其中包括变风量空调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等五种空调系统形式[2]。

在研究过程中应用DOE-2能量模拟程序,对建筑物全年进行动态模拟,从模拟结果中证明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良好节能特性。

C.S.EKHAR还研究了在热湿条件下以五幢建筑为模型,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进行能耗比较[3]。

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该系统形式进行了研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建模及分析。

变风量系统中风量控制是V A V 系统控制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能耗情况和系统的稳定性。

空调房数学建模与仿真

空调房数学建模与仿真

科学技术创新2020.12空调房数学建模与仿真郭安柱马永志(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产品。

众所周知,空调房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滞后性的复杂系统[1],房间温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房间温度的影响程度不一,为了探究外界因素对房间温度的影响,更好的通过空调系统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空调房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 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

2模型建立2.1物理模型的建立文章物理模型的原型为青岛某一办公室,其室内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办公区被分隔为三部分,整个办公区长6.2m ,宽4m ,高3m 。

整个办公区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送风形式为侧送风。

图1青岛某办公室平面结构图2.2数学模型的建立空调房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热力学系统,具有惯性大、影响因素多、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1],想要准确的描述其热力学特征非常困难,为了方便建模和求解,本文在实际的空调房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假设[2]:(1)房间温度场分布均匀,即房间各个点的温度一样;(2)不考虑房间中其他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仅考虑几个主要的热源;(3)与室内进行热交换的围护结构主要为墙体,不考虑其他结构如窗户等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且室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空调房空气温度对象建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空调房内空气储热量的变化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空调房得到的能量减去空调房失去的能量[3],则空调房能量守恒的计算公式为:式中,h s 为空调房送风焓值,J/Kg ;h a 为空调房空气焓值,J/Kg ;ρa 为空气密度,Kg/m 3;V a 为空调房室内空气体积,m 3;G s 为送风量,Kg/s ;Q w 为室内围护结构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量,W ;Q b 为空调房内人体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量,W ;Q o 为室内其他热源如电灯和电子设备的产热量,W ;K wa 为墙体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K );A b 为墙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面积,m 2;T w 与T a 分别为墙体内表面与室内空气温度,K ;τ为时间,s ;人体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量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人体通过呼吸作用、辐射作用和自然对流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量。

蓄冰盘管制冰动态模拟

蓄冰盘管制冰动态模拟

: 过 程 ; 件通 过 了实验 验证 , 软 可供 蓄冰 系统 的选型 及 蓄冰设 备 的非标 设 计作参 考 。
关键 词 :蓄冰 盘管 ; 冰蓄 冷 ; 动 态模拟 ; 制冰
中 图分 类 号 :T 8 14 U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8 4 (0 6)3 0 2 — 3 1 0— 4 9 20 0— 0 5 0


● ●
- _ _ ● ●
摘 要 :编 写 了盘 管蓄 冰动 态模拟 软件 , 通过 输入 蓄 冰 系统 的各设 备 参数 , 即可模 拟 蓄 冰整 个 : :


_ _ ● ● _ ● ● _ ● ● _ ● ● ● ● ● ● _ ● ● _ ● ● ● _ ● ● ● _ _ ● ● _ ● _ ● ● _ ● ● ● ● ● _ - ● ● ● _ ● ● ● _ _ ● - ● _ ● _ _ ● _ ● _ ● ● ● ● ● ● ●
降低 , 常水在 oc ̄ 通 ou不会马上结 冰 , 温度继 续下降 , 处于亚稳态 , 通常温度降至一 ℃左右结束 , 2 本换热过程
不 涉及到相 变 , 在一 般 的教科 书上 都能 找到 传热 模型 , 本 文 不再赘 述 。 ( ) 冷 消除 阶段 。水 温 降至 一 ℃左右 后 , 冷消 2过 2 过
冷 量不 变 即总 乙二醇 溶 液 与水 之 间 的 总换 热 量 不 变 , 根据传 热模 型 , 传热 温差 也 基本 不变 , 因此 乙二醇 出 口 温度也 会 随着水 温 的下 降而 下 降。 略热 损失 , 二醇 忽 乙
溶 液 离开 蓄 冰 盘管 的 温度 即为 制 冷机 的入 口温度 , 当

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空调压缩机虚拟样机开发中的建模与仿真摘要:该文介绍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开发新型汽乍空调旋叶式压缩机虚拟样机中的应用。

该虚拟样机由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反映其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虚拟样机对压缩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利优化。

关键词:虚拟样机;制冷压缩机;计算机仿真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压缩机的设计与研宪已经从传统的经验或半经验方法逐步转向虚拟样机开发这一先进有效的手段。

虚拟样机是i种基于建模与仿真的设计,包括几何形状、传动的联接关系、物理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建嘆与仿真。

本文利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空调用旋叶式压缩机的虚拟样机,它具有与真实斥缩机一致的内在和外观特性, 即模拟了其运动学、动力学和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的性能。

该虚拟样机己在产品和实际开发和制适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旋叶式制冷压缩机简介新型旋叶式压缩机由于其对汽车空调良好的适应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人力发展。

这种压缩机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每个工作基元在一转当中有两次吸排气,转子运动平稳,整机的振动小、噪声低。

在口本和美国的一些压缩机制造公司己进行大批量生产。

在国内,旋叶式压缩机还处于引进、消化和设计开发阶段。

图1为旋叶式(又称滑片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为:1)缸内壁型线为多段复杂型线光滑连接而成,转子与气缸同心放登,无偏心。

2)转子和气缸短轴处的密封圆弧段将气缸分成两个圧缩腔,两组吸、排气II柑错180°布置,使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体力基本平衡,卸除了轴承的径向负荷。

3)为改善叶片运动,叶片斜員。

4)转子与气缸同心,这给机器的制造和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采用压力供油,以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

□1-排气阀2-转子3-气缸4-滑片5-吸气【」图1压缩机结构简图⑴旋叶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小型气体斥缩装置和汽车空调系统中,另外还在机舱、军用车辆及民用住宅等空气制冷空调系统中有所应用。

自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

自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

自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
1.传感器测量:自动空调系统通常配备有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会不断地监测室内环境的参数,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2.参数分析:控制器会对传感器测量的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和比较。

例如,当室内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将判断室内温度过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控制策略:根据传感器测量的参数和设定的控制策略,控制器将计算出合适的控制动作。

自动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通常包括调节送风温度、风速、湿度等。

4.控制执行:控制器将控制策略转化为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来实现具体的控制操作。

执行器包括电动阀、电机、风扇等。

例如,当控制器检测到室内温度过高时,它会向执行器发送开启空调的信号,使得冷却剂被送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

5.反馈调整:自动空调系统会不断地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整。

如果控制器检测到室内温度仍然超过设定的温度范围,它会对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体来说,自动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不断监测、分析、控制和调整的循环。

通过不断地检测和调整室内环境参数,它可以提供一个更为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同时,自动空调系统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耗。

Trnsys简介 ####

Trnsys简介 ####

1.TRNSYS简介TRNSYS软件最早是由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Solar Energy 实验室(SEL)开发的,并在欧洲一些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迄今为止其最新版本为Ver.17。

美国的Thermal Energy Systems Specialists (TESS)专门开发出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各种模块。

TRNSYS的全称为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即瞬时系统模拟程序。

TRNSYS软件由一系列的软件包组成:其中,Simulation Studio的作用是:调用模块,搭建模拟平台;TRNBuild的作用是:输入建筑模型;TRNEdit的作用是:形成终端用户程序;TRNOPT的作用是:进行最优化模拟计算。

TRNEdit、TRNExe由美国的SEL开发;Simulation Studio由法国的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中心(CSTB)开发;TRNBuild由德国的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TRANSSOLAR)开发;TRNOPT由美国的热能研究中心(TESS)开发。

软件的核心理念TRNSYS软件是模块化的动态仿真软件,所谓模块化,即认为所有系统均由若干个小的系统(即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实现某一种特定的功能,因此,在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时,只要调用实现这些特定功能的模块,给定输入条件,就可以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

某些模块在对其他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时同样用到,此时,无需再单独编制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只要调用这些模块,给予其特定的输入条件就可以了。

TRNSYS软件的主要功能TRNSYS软件区别于其它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主要方面有:1、开放性TRNSYS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TRNSYS软件是目前能耗模软件中最开放的一个软件,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 源代码开放TRNSYS软件组件源代码是开放的。

用户可以基于源代码理解算法核心,同时可以参考软件中成熟算法开发独立软件、模块。

VAV、VRV、FCU,写字楼空调是越高级越好?

VAV、VRV、FCU,写字楼空调是越高级越好?

VAV、VRV、FCU,写字楼空调是越高级越好?市面上写字楼普遍用到的空调系统分为三种,我们先说V A V (V a r ia b l e A i r Vo l u m e),即变风量调节空调系统。

这是一种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湿/温度的空调系统(又称:集中式空调系统)。

实质是在保持空调送风温度的前提下,根据房间内实际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控制房间温度的目的。

V A V系统的优点:1、节能:由于空调系统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送风风机的动力耗能。

2、新风舒适度高: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在过渡季节可大量采用新风作为天然冷源,大幅度减少制冷机的能耗,亦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可避免避免在局部区域产生过冷或过热现象。

3、噪音小:变风量空调系统噪声主要集中在机房,用户端能感觉到的噪声微乎其微。

4、智能化可塑性强:采用数控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联网运行,接入到楼宇自控系统中,从而提高楼宇智能化程度。

5、易于改造:由于它的末端装置及其所带风口用软管连接,易于装修或二次改造。

第二种是V RV(V ar i a b l e R e fr i g e r an t V o l u me),即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这种空调系统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冷剂空调系统。

V R V系统的优点:1、节能:目前VR V空调系统普遍采用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

V R V先进的变频技术,可在15%-100%容量范围内进行控制,根据负荷变化进行稳定的运转控制。

压缩机在不同转速下连续运行,减少了因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的能量损失。

2、占用面积小:条件许可时,VR V系统外机机组可摆放在裙楼楼顶或塔楼楼顶,占用写字楼内部的面积较小,可满足自用型楼宇客户的个性需求。

3、舒适度较高:可选择带冷源的新风处理机或不带冷源的全热交换器,除湿量较大,对于很多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项目很适用。

TRNSYS软件介绍

TRNSYS软件介绍

TRNSYS软件介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12-8主讲内容软件概述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模拟计算系统模拟计算软件操作-实例介绍1. 软件概述一、TRNSYS软件开发的背景 开发机构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软件是瞬时系统模拟程序,最早由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Solar Energy 实验室(SEL)开发,并在欧洲一些研究所(CSTB、TRANSSOLAR)的共同研究下逐步完善的。

另外,美国的Thermal Energy SystemsSpecialists(TESS)专门开发出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各种模块。

TRNSYS软件的特点¾模块的源代码开放,用户根据各自的需要修改或编写新的模块并添加到程序库中;¾计算灵活,模块化开放式结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建立连接,形成不同系统的计算程序;¾形成终端用户程序,为非TRNSYS用户提供方便;¾输出结果可在线输出100多个系统变量,可形成EXCEL 计算文件;¾与EnergyPlus、MATLAB等其它软件建立链接。

软件构成TRNSYS由一系列的软件构成,主要有:Trnsys Studio;TRNBuild;TRNEdit;TRNOPT等。

TRNSYS软件是模块化的动态仿真程序,所谓模块化,即认为所有系统均由若干个小的系统(即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实现某一种特定的功能,因此,在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时,只要调用实现这些特定功能的模块,给定输入条件,就可以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

某些模块在对其他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时同样用到,此时,无需再单独编制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只要调用这些模块,给与其特定的输入条件就可以了。

Trnsys Studio各种模块各种模块TRNBuildTRNEditTRNEditTRNOPT软件的功能TRNSYS软件功能强大,涉及的范围较广,可对多种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仿真,主要有:z建筑物全年的逐时能耗;z优化空调系统方案,预测系统运行费用;z太阳能(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系统)模拟计算;z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模拟计算;z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模拟计算;z蓄冷、蓄热系统模拟计算;z冷热电联产系统模拟计算;z燃料电池系统模拟计算;2.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模拟计算TRNBuild¾具有常用的墙体、窗户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ⅸ)假定回风风管的流动阻力为常数。
(ⅹ)新风阀,循环风阀和排风阀的阻力大小随阀
门的位置而变。
8
阻力平衡的计算是基于空气质量守恒和压力平衡的原理。 式(10),(11),(12)给出了系统空气质量平衡的关系式。 式(13),(14),(15)则给出了系统压力平衡的关系式。 式(16)为各部件上压降的计算式。
17
⑵性能测试 ①空调部件模型的参数的确定 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由位于VAV空调系统各
处的监控器得到。 ②风速及各部件压降的测量 在不同的流速下,通过手动调节送风和回风
风机叶片角度,测量送风风速,回风风速, 新风风速及通过阀、过滤器、表冷器、风管 及VAV阀的压降。
18
③阀流动阻力 风阀全开位置及最小开度位置时的VAV风 阀流动阻力通过手动设定的控制器控制输出。 阀流动阻力用实验数据由二阶曲线回归确定。 ④风机模型的参数 由制造商提供的风机运行曲线确定。
Q,GS,CS和PS--分别为该区域的总内部热量、 水分、C02和污染物生产速率;
M,V--分别是这个区域内空气的总质量流量和 体积流量
m,v--空气的质量和体积流量; Rwi--外墙与室内空气间的热阻; Rfut--内部结构和设备与室内空气间的热阻; Rwin--室内空气与外界间的热阻。
5
空气质量
内部结构得热量 VAV送风↑能量 外墙得热量
内部热量
CAV送风↑能量 渗入空气↑能量
能量平衡:
泄漏空气↓能量 相邻房间得失能量
湿量平衡:
窗户传入的热量
CO2平衡:
污染物平衡:
6
⑵系统压力平衡 图4给出了一个建筑及空气调节系统的模 拟压力平衡模型。气流动压和风压对系统阻力 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10个假定 (ⅰ)假定VAV和CAV的过滤器和表冷器的 流动阻力为常数。 (ⅱ)假定在VAV压力传感器之前的固定流 动阻力代表了传感器前的消声器和风管的阻力。 (ⅲ)假定在VAV压力传感器之后的风管阻 力假定为常数。
➢ R1,R2--空气侧和水侧的总热阻。
15
➢ ⑹DDG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型 ➢ DDC控制器由一个“真实”控制器模型来模拟。 ➢ 控制执行器的特性用执行器模型来模拟。 ➢ 温度、压力、流量和C02传感器,采用时间常数
方法的动态传感器模型来模拟。
16
4.VAV系统性能测试
⑴参数确定的数据来源 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性能说明书; 根据手册中的经验关系式; 实验测得。
7
(ⅳ)假定CAV风管流动阻力代表了CAV消声器和风 管的流动阻力。
(ⅴ)假定CAV末端及送风口的流动阻力为常数。
(ⅵ)假定VAV末端及送风口的阻力随VAV风门的位 置变化。
(ⅶ)假定在模拟的系统压力平衡时,整个室内区 域的压力相等。
(ⅷ)通过建筑的外墙泄漏的空气量是通过假设一 个室内空间和外界的固定的流动阻力来计算。
13
风机总压头
额定的气流速度
风机叶片角度
风机理论输出功率
名义压头 风机静压 风机全压
14
➢ ⑸表冷器模型 ➢ 表冷器动态模型:静态模拟方法和动态模拟。 ➢ 表冷器动态特性采用集总参数法用一个微分方
程来描述。


➢ tc--盘管平均温度;
பைடு நூலகம்
➢ ta,in、tw,in--进风和进水温度;
➢ Cc--盘管的所有热容;
1.概述
最近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动态模型的开发HVAC 和VAV系统模拟方面的研究。然而,这些模型 的焦点都放在动态热力学及能量特性上。 由于人们对控制方案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关注,因此在模拟时,必须考虑空调系统的实 际室内环境特性。 尽管有些文献中涉及了使用模拟方法来研究室 内环境控制的方案,但都没有详尽地阐述这些 问题。用EMCS集成数字控制器,要求对大范围 的VAV系统进行综合的模拟,即综合考虑系统热 力学、水力学、环境(如C02和污染物)、控制 特性和能量特性。
3
①每个空间都被视为一个具有单一温度、 湿度、CO2含量和污染浓度的充分混合的空气 容积。
②区域间的联系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空气 质量交换。
③每个区域周边的墙由热容及热阻代表, 并与外界相邻。
④每个单独区域采用4个常微分方程来描 述能量、湿度、C02和非人体产生的污染的平 衡。
4
T,G,C和C2--分别为该空间的温度、湿度、C02 和污染物的浓度;
1
2.建筑及变风量系统
所选建筑为香港的一栋46层的写字楼。研究的楼 层是一个约有2300m2使用面积的办公区,安装有两个 空调箱(AHU)。一个空调系统由一个空调箱、一个VAV 及一个CAV系统组成,具有40个VAV风阀和超过100个送 风口。
⑴模拟楼层区域划分 模拟建筑时,将该层面积分成8个区,其中6个区为 周边区,2个为内部区,如图1所示。 ⑵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图4
模,为得是保留方向性
9
⑶风管模型 风管模型模拟通过风管壁的热损,风管壁的动态 特性和温度、湿度、CO2和污染物的传递延迟。 ①物理模型 取一根导管,将其分成若干段。 ②假设在每一步模拟计算中空气在导管中的流动 过程遵从三个独立的“过程”: (ⅰ)空气段的移动过程; (ⅱ)在各段中的空气混合过程; (ⅲ)通过管壁与外界的热交换过程。
10
③假定 (ⅰ)在每步过程模拟时,各空气段在极 短的时间内到达该步的终点位置。 (ⅱ)随之管段内的空气迅速混合至新的 温 境之度间、,湿通度过、相C0关2和段污的染管浓壁度发并生作动为态初热值量与交环换。 该动态热交换过程的时间为整个模拟步长的时 间。 (ⅲ)沿气流方向的管壁热交换忽略不计。 图6给出风管模型示意图。
11
式(20)、(21)给出管内空气与管壁、 管壁与环境间的热平衡。
管内空气与管壁
管壁与环境
12
⑷风机模型 ①在轴流风机模型中,引用了三个变量
(φ,ξ,λ)来代表空气体积流速,风机 总压头,风机理论输出功率。 ②风机的特性曲线
风机的特性曲线用含两个自变量的多项 式来描述。ν是额定的气流速度,θ是风 机叶片角度。
2
3.系统部件模型
⑴简化建筑模型 用一个简化的建筑模型模拟建筑的能量、 湿度、C02和污染物的动态平衡。这个模型适 于测试实时局部控制特性、能量和环境特性及 管理控制方案。 建立C02和其他污染物模型是为了模拟人 体产生和非人体产生的污染物状况。 开放式办公室模型可用热阻、热容和空气 容积及其联接来表示,如图3所示。 图中表示出了被分成多个空间的办公室的 动态能量平衡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