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金色的钢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答案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答案:一、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60分)一、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题目是: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2分)如果给了双引号扣1分。
2.本文作者是:一路开花(2分)如果加了“文/”扣1分。
3.本文出处是:《南方日报》(2分)如果写了“转载……”或“原载”扣1分。
4.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1,-1.5,-2,-2.5,-3,-3.5,-4)文章从教师的视角看到了一个自己本来就贫穷的小男孩为了帮助一个买不起钢笔的小女孩而故意跑第三名的故事,老师从中受到教育。
-1分的标准:无老师从中受到教育这句话(类似的话也算)扣一分。
-2分的标准:写了小男孩帮小女孩的故事,但是没有提到教师的视角和悔意或教育等内容,扣2分。
-3分的标准:只写了小男孩不得第一名的事情,未提及小女孩和老师扣3分。
-4分的标准:三个人物都没有出现,概括不出任何内容。
二、判断题。
5.仔细读文章,判断下面题目是否符合文章意思,在字母上打“√”。
(15分)(1)D.第六次(3分)(2)D.派遣、支走、消磨、安排(3分)(3)C.比喻句拟人句(3分)(4)B.先总后分(3分)(5)D.老师的意思是能跑第一,就跑第一。
(3分)三、填空题。
6.依据文章的意思,换词填空,意思与原文相同。
(15分)(1)(不可思议、莫名其妙、不堪设想)3分。
答案不唯一(下同)(2)(略带激情,略带感情,略带热情)3分(3)(即将到手)3分(4)(不懂世事)(心生愧疚)。
6分7.简答题。
(请在扣分上打钩)。
(1)本文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心情的变化,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5分)答: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不少,但都和“我”的心情有关。
比如:“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就是老师心情的写照,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她”用钢笔写字而不得的情况下,“我”决定点名批评她,但是看到她默默流泪的样子,我的心从“阳光明媚”突然变成“倍感心酸”起来。
说明文一支金色的钢笔阅读答案

说明文一支金色的钢笔阅读答案1、合欢树阅读答案2、《乡情》的阅读答案3、《山中访友》选段阅读答案4、《散步》阅读答案(龙应台)5、《礼物》阅读答案6、最初的温暖阅读答案7、玉米饼里加了糖阅读答案8、一杯温开水阅读答案说明文一支金色的钢笔的阅读答案(1)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3)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4)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5)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6)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7)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8)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9)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初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附答案]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支恸哭的金色钢笔》有答案(1)
![[初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附答案]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支恸哭的金色钢笔》有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38d9e4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6.png)
[初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附答案]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支恸哭的金色钢笔》有答案(1)本文将结合初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中的《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一文,对该文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文,并同时提供答案解析。
1. 文章主要内容该文主要讲述了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一事。
文中提到,当支恸哭着把自己珍藏的金笔送给同学时,全班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作者却还是觉得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会对这样一支普通的笔如此感动。
直到作者母亲告诉他,这支金笔的来历是“哀思”,他才理解了同学们为什么会感动。
2. 问题解答Q1. 支恸哭的原因是什么?A:支恸哭的原因是他将自己的金笔送给同学。
Q2. 支恸哭的金笔的来历是什么?A:支恸哭的金笔的来历是“哀思”。
Q3. 文中的“哀思”指的是什么?A:文中的“哀思”是指对已故老师的思念和悼念。
3. 读后感想通过阅读该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哀思”之情。
一个看似普通的笔,却因为它的来历,使得众人感同身受。
我想,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一个普通的物品,却可能蕴含着无穷的感情和故事,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感动。
此外,文中也提到了人们在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中的表现,比如“孝道”、“敬老尊师”等等。
这些虽然有时可能被认为过时或者过分,但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作为人类应该遵循和尊重的基本道理。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民族传统和人文关怀,依旧有意义,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总而言之,阅读这篇小小的文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却给了我深深的启示,使我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人文情怀。
无论是在回忆故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当珍惜感情,尊重传统,尝试理解和体验一些美好的情感和感动。
说明文阅读题一支金色的钢笔阅读答案

一支金色的钢笔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题一支金色的钢笔(1)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3)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4)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5)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6)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7)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8)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9)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10)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11)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12)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1.早晨服装读书粗壮绒球影子2.扬 yáng 扮 bàn 凤 fèng 坝bà洁jié艳yàn3.清晨沉重陈旧树枝一只鸡一支歌打扮半天伙伴4.粗壮的枝干可爱的小鸟洁白的粉墙古老的铜钟(只要合适就可以)5.(1)戴带(2)飘扬快乐阅读1.安静热闹2.同学们上课时,窗外的样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3.同学们下课后做的事情: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开心表达示例:我们一家人去看荷塘的画面印象深刻,荷花太美了,有白色的,有粉色的,风一吹,一池的荷花就随风舞蹈。
2 花的学校1.荒野狂欢跳舞落叶罚站能够猜出口笛2.扬起杨树户外互相手臂碧绿快乐阅读(一)1.走吹跑拍冲2.花朵们他们放假后的样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3.紫的黄的白的(二)1.、、、、,。
2.很多五光十色绚丽多彩3.葡萄架凉棚4.各种颜色的葡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有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开心表达示例: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欢快的舞蹈。
蝴蝶一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招呼。
3不懂就要问1.quān tú dāi jièái lì2.被子背诵忘记仰望唱歌大哥坐下座位3.流利地背诵大声地朗读讲得详细听得认真4.鸦雀无声摇头晃脑一字不漏糊里糊涂一字不漏糊里糊涂5.怒斥照常快乐阅读1.,:“,。
,。
”2.自然既然3.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A开心表达我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先查学习资料,然后再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直到把问题弄得明明白白。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停下装扮放假扬起互相皮球所以双臂汉族二、jià bèi sàn shà shuāi sì三、猜谜安静粗壮祖先扬起广场四、绚丽多彩提心吊胆手忙脚乱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口干舌燥1.提心吊胆2.手忙脚乱五、×√√√六、1.示例:宽敞的图书室里碧绿的草地上2.示例:星星亮了,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阅读答案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阅读答案【篇一:(答案卷)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1)】/p>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每个字0.5分)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4、颜真卿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请你也为班级的图书角写一句名言警句吧!(爱书、护书的句子通顺合理即可)a、飘泊噪音浮想连翩宠然大物b、上钩眼脸首望相助不容争辩c、唯独玷污悲欢离合别出心裁d、锻练毕竟络绎不绝不求甚解2、下面词语中的“过”字,与“大喜过望”的“过”意思相同的是( c )a、过河拆桥b、功过相抵c、过犹不及 d 、过关斩将3、下面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含义..的诗句是( a)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b)a、当水鸟站在她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b、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c、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咽下去。
d、大家都说小平长得像他爸爸。
5、下面句子采用哪一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判断全对的序号。
(d)(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2)松鼠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它所在的大树它就会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逃到别的树上去,哪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b、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c、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d、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四、按要求填空。
(10分)1、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头脑里记叙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5、“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六年级【部编语文】六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六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2.逃跑的火焰周涛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
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样单调,那样沉静。
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
我给青马最后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
在这睛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
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
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减慢了速度。
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
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
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
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
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昏过去。
正在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
可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
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
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
“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这样对我恳告。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
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________。
②哑口无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案】(1)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2)有意;厌恶(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
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无意:不是有意的。
喜欢:愉快,高兴。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领悟出美国记者问话的弦外之意。
(4)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
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金色的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
不可捉摸的倔强。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
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
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
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
不安。
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
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
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
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
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
了!”
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
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
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
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
懈。
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
欢呼。
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
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
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
人群中一片哗然。
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
步。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
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
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
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
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
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
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
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
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
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面对这样
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
43.阅读这篇小说,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问题。
开端:__________
发展:我发现小男孩借笔给她完成作业。
高潮:__________
结局: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44.小说以“一只金色的钢笔”为题,“钢笔”在小说结构
上有什么作用?“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45.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列的句子,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
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2)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郑振铎《猫》)46.第⑥段写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
写的好处。
4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答案】
43.她第五次没用钢笔写字(作业)。
他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等两人冲过终点后,他才奔向终点。
44.“钢笔”在小说中起线索作用。
“金色”是指钢笔是颜
色是金色的。
童真的友谊是珍贵的。
4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我”比作“秋风”,将“小女孩子“比作“春花”形象生动。
娇嫩的“春花”害怕
无情的“秋风”的摧戏,漫长的夏季比作“我”和“小女
孩”之间的距离。
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我”与“她”之间
的距离很长,暗示了“我”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化主题。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
形象生动。
46.第⑥段写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为他后面只夺去第三名
埋下伏笔,突出了他帮助小女孩精神的可贵。
(意对即可)47.对学生要求严格,理解学生,善于观察和反思的好老师。
(符合文意即可)。